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趋于极致的个人崇拜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1年11月17日 2点13分 PT
共 (7)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idl
3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趋于极致的个人崇拜
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六中全会,确定了习近平的领导地位,也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德语媒体认为,围绕习近平的个人崇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中共中央的会议公报读起来虽然乏味冗长,但却是了解中国政治现实的必读文献。这篇题为《趋于极致的个人崇拜》的评论写道: "习的名字在公报中出现了17次,而毛泽东则为7次,邓小平5次。习的前任江泽民、胡锦涛则分别被提及一次。这些数据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也就是习近平的功绩堪比毛泽东,而开启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则明显被置于次要地位。 公报中大唱美化现实的赞歌,而毛时代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以及天安门大屠杀则只字不提。中国的快速崛起当然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大量的数据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但是,将这一切成就均归功于党的领导,则显然有失公允。邓小平时代日趋宽松的政策、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更多自主权,确实结出了硕果。但地方干部的创造性、中国人的创业精神以及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却在公报中完全没有被提及。更何况,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弊端:部分人确实如邓小平所言先富了起来,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每月平均收入仍不足一千元人民币。城乡之间的等级划分也仍一如既往,一纸户口令农民无法享受到城里人的社会福利。”
评论写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致富,他们更看重机会均等、生活质量以及良好的教育和保健机制。这一切都是习近平必须应对的内政挑战,而在外交层面上,习近平的强硬姿态也使中国陷入不断增长的国际压力。评论接着写道: "值此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为何要把中国描绘的如此强大和富庶呢?他为何要去充当这场辉煌发展的完美英雄呢?公报中将习近平描绘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造者。'这一点尤为值得关注,毕竟在此之前,除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中共一切意识形态都被归功于党的集体智慧。围绕习的个人崇拜,也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保护伞。从此之后,谁敢批评习,谁就是在批评党、批评国家。" 为了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竞争,欧盟也推出了"全球门户"战略,计划斥资400亿欧元用于基本设施建设。然而,迄今为止,这一战略的进展则非常差强人意。《法兰克福汇报》以《错失良机》为题报道称: "这项欧盟战略的进展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相关文件中既没有提出具体的投资项目,更没有列出地缘政治方面的轻重缓急,就连同中国的制度性竞争也没有明确阐述。文件中只是含糊其辞地写道'世界其他地区正在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以输出其经济和社会模式,并推进其政治目标的实现。欧盟将努力采取措施予以抗衡'。
很明显,欧盟的战略就是针对中国而制定的。冯德莱恩本人在其有关欧盟局势的报告中也对此毫不讳言:'我们很擅长投资修建道路,但如果我们欧洲人投资修建的道路是为了连接一家中资铜矿和一座中资港口,那么这种投资又意义何在呢?'"
L
Lidl
3 年多
2 楼
评论分析 评论:通篇习近平,满满自信心
在一场中国政治精英的会议之后,共产党表现出满满自信。有意思的是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没有涉及的内容。 六中全会公报一再强调习近平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召开后的新闻会上,没有人提出任何"真正的"问题。一切显然都事先安排好,回答问题尽可照本宣科。在场的许多记者似乎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秀。一位美国记者在推特贴文中表示,许多记者在新闻会期间一直在浏览中国的购物网站。 300多名中国政治精英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年度会议。观察家们尤为关注的有两点:全会将通过的盛赞共产党100年丰功伟绩的"历史性决议"有哪些内容;最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在这项决议中,从而在党的历史上扮演什么角色。 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这项"历史性决议"的全文尚未公布,但习近平在其中的分量已显而易见。最后发表的全会公报中,习近平的名字总共被提到17次,是毛泽东的两倍多,邓小平的三倍多。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只被提到一次。批评销声匿迹,党内反对派无影无踪。从这份公报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习近平明年获得第三个任期。 除了对习近平的溢美之词外,还有一点贯穿新闻会:满满的自信和绝不要外国指指点点的信念--在政治制度上,中国也不需要补课。比如西方的"选举民主"实际上只是富人的民主,因此"不是真正的民主"。
有意思的是新闻发布会没有涉及的内容。除了驳斥外国对中国缺乏民主的批评外,对外国的指责有限,没有像习近平在7月庆祝中共成立100周年时那样,警告"某些国家"想"阻止中国的崛起",也没有提到会让中国的批评者碰得头破血流的 "钢铁长城"。 目前中美之间最大的冲突甚至没有被提及:台湾。最近,围绕这个北京眼中"叛逆省份"的争端一直在升级。在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举行会议的前几天,这给人们带来了些许希望,即至少在目前,中国希望避免与美国发生对抗。
L
Lidl
3 年多
3 楼
水深火热:华文媒体圈中的美国
“美国德州电价疯涨200倍”,“美国猪肉价格涨到飞起”,中国网络及媒体上的这些消息让一些在美华人不堪其扰。而中美民间社会之间的这种“信息壁垒”从某种程度也描述着两国关系的现状。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末,笔者接到在中国的家人的来电,询问德克萨斯州州的电价有没有飞涨,是否还能付得起电费账单。 起因是家人在中国的自媒体上阅读到了一篇讲述德州电价飞涨的文章,文章里说,电价涨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之多,有人因为付不起电费账单而破产。 这些信息并非完全捏造,但是并不全面。在2月份德州暴雪停电后,有人在事后晒出了17000美金的电费账单,并和电力供应商打起了官司。七八月份,德州酷暑期间,也有电费飞涨的新闻出现。
今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遭遇极端低温天气,超过200万人一度失去电力供应 天价电费导致破产? 但这样的天价账单的起因是德州有着全美独有的零售电力销售市场。德州是美国本土唯一一个电网和联邦政府的电网并不想连的州,该地区亦有一百多家电力零售商。绝大多数电力零售商都提供固定的电价,其中有一家名为Griddy的零售电力供应商提供的电力价格是以指数化模型定价的。即用电需求低时,电价很便宜,用电需求高的时候,电价随之飙升。收到天价账单的用户都是Griddy的用户,总数不到德州电力用户的1%,根本原因是因为百年难遇的暴风雪带来了罕见的低温,对用电的需求大幅提高,电价也随之飙升。而在今年8月,德州的法官Ken Paxton判定,Griddy Energy的客户不用支付暴风雪期间一场高昂的电费账单。而七八月间德州电价的飙升,也和酷暑带来的用电需求大幅增加有关。但家人阅读到的文章中并没有写明电价飞涨只影响了极少数家庭,没有提到账单被豁免,破产则更加是无稽之谈。 约一个月前,笔者在中国的家人还曾来电询问在美国还能否买得起猪肉。他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帖子用"美国人吃不起培根"作为标题,配上超市货架空空如也的照片。文章下面的留言里,许多网民纷纷补充美国人吃不起蔬菜,吃不起水果的"惨痛现实"。如果进行事实核查的话,能发现较为官方的信息来源是"8月美国猪肉零售价格连续第五个月创历史新高"。
美国猪肉涨价也一度成为中国舆论热门话题 美国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到8月,美国猪肉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4%,预计2021年的价格涨幅大约在6-7%左右。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的新冠疫情下,许多屠宰厂,肉类加工厂被迫关闭了一段时间,数百万头猪被安乐死而不是被制作成食物,导致2021年业内冷冻肉的储备不足。专家预测猪肉涨幅会在2022年趋于正常。但猪肉在美国并非大家主要食用的肉类(次于鸡肉和牛肉),而人们的实际生活虽然受到通胀影响,但因为疫情期间政府派发了不少福利,所以实际情况并不像中国媒体报道中那样惨烈。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常常会觉得仍然在中国生活的亲戚认为美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家经常会分享家人亲戚发来的微信"爆款文章",按照文章中的内容,美国社会应该是满目疮痍,一天都生活不下去。笔者的朋友姗姗违背了希望她留在国内的母亲的意愿,毅然决然登上了来美国的飞机。她的母亲曾屡次在微信上问笔者纽约的治安情况,对亚裔的歧视状况,担心女儿在朋友圈发的上课、逛街、吃饭的照片是报喜不报忧。 疫情期间,在加州的吴小姐因为眼睛问题去看医生,私立医院里依然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服务依然周到而友好。而她发在朋友圈的状态遭到了国内的朋友的质疑,因为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绝大多数关于美国的报道都是美国的每日新冠确诊病例率创新高,医院没有床位,病人被迫睡在走廊里,逝者的尸体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她在朋友圈发出门吃饭的照片,也被质疑美国疫情如此严重为什么还能自由地出门。但实际生活中,许多接种了疫苗的人因为疫苗能使得重症率和死亡率下降,已经又回到了公共场合。
童工的误会 在德州的格里戈曾在服务业工作,他最近也常常受到在中国的亲戚询问,美国雇佣童工是不是真的。他听到询问的时候一头雾水,反复求证之后才得知对方是看了抖音上所谓在国外居住,经过国外生活习惯的博主的小视频。美国使用童工的帖子也在豆瓣等论坛出现,帖子中将童工和剥削与虐待挂钩。而事实是,美国正经历着一场"大辞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新冠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让许多原本专注事业的人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九月中旬的调查显示,有约46%的全职工作者正在考虑换工作或者正在找工作。美国劳工局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有四百万美国人辞职,同时,在7月底,美国有1900万工作岗位的空缺,创下了历史记录。因为工资较低,服务业的职位空缺比其他行业更多,这也导致许多餐厅和连锁快餐店都在招14岁到18岁之间的年轻人来补缺。也有不少年轻人愿意通过暑假或者课余时间的打工来赚取零花钱。格里戈和不少朋友在高中时也做过除草、送外卖、餐厅服务生等工作,攒下钱来约会、旅游、买电子游戏机。他不得不向亲戚解释,所谓的"童工"并不是非法剥削和压榨,而是在劳工法的规定下,让年轻人从事一些并不危险的工作。而劳工法中对于青少年能工作的时长,能从事的工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餐厅工作时,十四岁到十五岁的人就无法从事要接触到明火的烹饪工作。
过去一两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紧张,住在美国的华人和他们在中国的亲戚朋友之间似乎竖起了一道信息壁垒。在中国的人很难通过阅读中国媒体就完全了解美国社会的现状,而大部分关于美国的报道都是放大了美国的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被希望获得点击率的博主,自媒体写手等进行断章取义,刻意放大并添油加醋之后,就成了完全脱离现实的"天方夜谭"。
L
Lidl
3 年多
4 楼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不计代价的清零政策 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新冠新增病例简直微不足道,但政府仍坚持极其严厉的清零政策。哪怕只是出现了一个病例,一个小区、乃至一个城市就会被全面封锁。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报道称,十月底,江西一名女性被确诊新冠阳性,七百公里外的上海迪斯尼乐园立即被全面封锁,理由是这名女性前一天曾游览过迪斯尼乐园。封锁时正在迪斯尼游玩的三万五千名游客被要求完成新冠检测后才获准回家。这篇题为《不惜代价的清零政策》的文章写道: "这一切看上去极为夸张,但却是中国抗击疫情的惯常做法。武汉爆发疫情两年之后,中国政府仍将'零病例'作为首要防疫措施,其目的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新冠病毒赶尽杀绝。疫情初期,也曾有一些亚洲国家效仿中国的严厉防疫政策。但随着德尔塔变异病毒的出现,大多数国家都已意识到,同病毒共存可能是今后唯一的选择。 但中国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尽管也有个别专家提出异议,但官方仍在坚持零病例策略。在中国政府看来,西方民主国家出现大量死亡病例,正是这些国家体制性弊端的表现,而中国的危机处理模式则体现了政府良好的施政能力。更何况2022年,中国将迎来两个重大事件:一方面,中共要利用北京冬奥会的机会向世人展示,中国已经战胜了新冠病毒。而秋季,习近平则要利用党的二十大确保其第三届任期。在此之前,中国改变防疫措施,接受病例上涨,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已经21个月没有出国访问。
本周,中国首席防疫专家钟南山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他在接受官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会长期坚持严厉的防疫政策,但究竟会坚持多久则不取决于中国。他表示,无论中国防疫工作做得多好,但只要其他国家控制不住疫情,中国就会有输入性病例。钟南山认为,2022年底前情况不会出现变化。" 从去年三月开始,中国基本陷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即便有幸获准入境,也必须前往官方指定酒店,接受为期两到三周的隔离。就连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都已经连续21个月不曾出国访问。文章接着写道: "尽管大多数民众仍对官方严厉的防疫措施表示支持,但批评意见也变得越来越多。香港大学防疫专家管轶本周就呼吁,应以现实态度对待疫情,而不应继续阻挠经济复苏。'清零是做不到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个就像流感一样,都属于RNA病毒。'他表示,有鉴于此,政府告知社会疫苗接种计划产生的实际效果至关重要。 民众必须要知道,接种疫苗后他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免疫力。按照中国官方的说法,目前中国人口的80%已经接种了疫苗。但中国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却无从知晓。" 恒大债务违约引发的冲击波仍在继续,中国建筑业巨头佳兆业也传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消息。《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 "多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通过理财产品获取资金,并使所谓的影子银行越做越大,这一点在中国可以说人尽皆知。尽管如此,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仍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尽管香港和上海股市周三已重新趋于稳定,但北京发布三条红线之后,建筑行业中仍暗藏着彭博社亚洲经济专家Shuli Ren所说的'丑陋的巨人'这一事实,想必下一次股市暴跌不会间隔很久。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境外的金融市场,毕竟佳兆业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在境外欠债最多的企业,债务金额甚至高于恒大。"
L
Lidl
3 年多
5 楼
拜习会结束 中美老调重弹
备受瞩目的拜习视频会议正式于北京时间周二下午结束,两人进行了将近4小时的谈话。针对众所瞩目的台湾议题,双方踩紧底线各有坚持。
(德国之声中文网)筹备已久的“拜习会”于北京时间周二(11月16日)上午展开。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的视频会议,根据现有的信息,双方就争议话题依旧老调重弹。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 亚洲安全倡议高级研究员罗谷 (Dexter Roberts) 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由于中国刚刚结束六中全会,习近平也正在准备明年的人大,而美国接下来也必须迎接期中选举,所以中美领导人目前都需要透过这个峰会来重启对话。 他提到,这次峰会后,中美双方较低级别的官员应该会开始安排双边会晤。而在中美贸易上,罗谷认为,中美两国可以缓解紧张局势,并在美国一直担心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上,取得渐进式进展。但从长远来看,他认为北京与华府在贸易问题上,恐怕有一些相当难以克服的障碍。 他告诉德国之声:“长期以来,中国在与世界的关系中一直默默地奉行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我认为他们现在已经更公开的执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美国确实推行了一些政策,似乎旨在摧毁一些中国视为经济与商业‘国家冠军’的企业,例如华为。”罗谷预测,中国会继续推行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而美国也会继续阻碍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
没有新意的谈话 根据白宫新闻稿,美国维持“一中政策”不变,“强烈反对改变现状或破坏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单边做法”。新华社报道引用习近平说,目前台海局势紧张是因为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美方有人试图“以台制华”。中方除了重申立场,强调“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多家中国官媒以“拜登重申不支持‘台独’”为标题,惟白宫声明并没有提到拜登有对“台独”表态。 根据新华社,习近平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战’表态落到实处”。拜登则透过白宫声明强调,关切新疆、西藏和香港的做法以及更广泛的人权问题。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表示,“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但“不赞成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拜登在与习近平的会谈中明确表示,需要保护美国工人和产业免受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习近平则要美国“停止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同意实施升级版的“快捷通道”,提供美国工商界人士到中国的便利。
拜登在本次中美首脑线上峰会说:“作为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会转向冲突。” 开场气氛和缓 作为开场白,拜登向习近平表示,美国的目标是确保双方竞争“不偏向冲突”,并希望就人权问题“坦率对话”。路透社报道,两位领导人在屏幕上看到对方后就相互挥手。拜登对习近平说:“也许我应该更正式地开始,尽管你和我彼此之间从来没有那么正式过。” 习近平则告诉拜登,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他称拜登为“老朋友”,并表示:“总统先生,我随时准备与您合作,建立共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拜登说,他预计两人将花大量时间讨论存在分歧的领域,包括人权、经济和“确保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习近平则强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 路透社报道,一小群记者在白宫西翼的会议厅观看了两位领导人刚开始视频对话的片段。两国元首之后进行了私下交谈。 美国高级官员14日曾向记者透露,拜登将强调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必要性”,因为两国在台湾的未来、南海军事化和网路安全等议题上存在分歧,不过拜登团队一直对打算与习近平提出哪些议题保持谨慎。 据悉,拜登预计在此次视讯会议讨论几个分歧点,包括中国侵犯人权、美国承诺保卫台湾、中国支持其国有产业以及有关网络技术的政策。 美联社报道,中国官员表示,台湾将是他们会谈的首要问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说,“这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问题。” 自就任总统以来,拜登曾2次与习近平通话,但尚未亲自会面。政府官员表示“虚拟会议旨在让双方放心,避免误解和沟通不畅导致意外冲突”。拜登也一再表示“即使美国与北京展开激烈竞争,并继续在几个议题上与中国对抗,但仍应避免与中国进行积极的军事接触”
L
Lidl
3 年多
6 楼
今年德国依旧是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
一项调查显示,欧洲消费者如果考虑购买电动车,最看重的依旧是续航裡程。美国和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以纯电动车为主,但是欧洲市场上混合动力车占据了半壁江山。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德国依旧是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据德国机动车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今年新批准上路的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总数已经达到50万辆,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的总和。 同一时期在中国销售的电动车总数为207万辆,欧洲境内这一数字为158万辆,美国仅有43万辆在市场上售出。 根据民调机构YouGov所做的一份调查,在欧洲几个最大的汽车市场,43%的受访者愿意考虑购买混合动力车或者纯电动车。 续航裡程依旧是被消费者最为看重的购买要素之一。除此之外,环保考量和较低的运营成本也是主要的购买理由。不过,德国机动车管理中心和民调机构YouGov在一份联合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电力消耗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区分标准这一事实。 调查也发现,很多消费者暂时不考虑购买纯电动车的主要理由是高昂的车价、充电桩不足和充电时间长等。 美国和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以纯电动车为主,但是欧洲市场上混合动力车占据了半壁江山。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公司的纯电动车销售量远超特斯拉、现代和雷诺。混合动力车销售量最多的几个品牌为奔驰、宝马、大众和奥迪。 报告指出,从续航裡程、能源消耗和充电效率等标准来看,特斯拉是电动车领域最具创新性的汽车制造商,其次是宝马、奥迪、中国品牌比亚迪、奔驰。相比之下,丰田、日产、本田和菲亚特等制造商已经被看作是行业落伍者。
j
jianiao96
3 年多
7 楼
谁也不用说谁 美国媒体造谣中国的本领也不低 都是为自己政治目的服务 选择单方面相信 ,才真傻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趋于极致的个人崇拜
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六中全会,确定了习近平的领导地位,也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德语媒体认为,围绕习近平的个人崇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中共中央的会议公报读起来虽然乏味冗长,但却是了解中国政治现实的必读文献。这篇题为《趋于极致的个人崇拜》的评论写道: "习的名字在公报中出现了17次,而毛泽东则为7次,邓小平5次。习的前任江泽民、胡锦涛则分别被提及一次。这些数据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也就是习近平的功绩堪比毛泽东,而开启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则明显被置于次要地位。 公报中大唱美化现实的赞歌,而毛时代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以及天安门大屠杀则只字不提。中国的快速崛起当然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大量的数据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但是,将这一切成就均归功于党的领导,则显然有失公允。邓小平时代日趋宽松的政策、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更多自主权,确实结出了硕果。但地方干部的创造性、中国人的创业精神以及工人们的辛勤付出,却在公报中完全没有被提及。更何况,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弊端:部分人确实如邓小平所言先富了起来,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每月平均收入仍不足一千元人民币。城乡之间的等级划分也仍一如既往,一纸户口令农民无法享受到城里人的社会福利。”
评论写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致富,他们更看重机会均等、生活质量以及良好的教育和保健机制。这一切都是习近平必须应对的内政挑战,而在外交层面上,习近平的强硬姿态也使中国陷入不断增长的国际压力。评论接着写道: "值此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为何要把中国描绘的如此强大和富庶呢?他为何要去充当这场辉煌发展的完美英雄呢?公报中将习近平描绘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造者。'这一点尤为值得关注,毕竟在此之前,除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中共一切意识形态都被归功于党的集体智慧。围绕习的个人崇拜,也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保护伞。从此之后,谁敢批评习,谁就是在批评党、批评国家。" 为了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竞争,欧盟也推出了"全球门户"战略,计划斥资400亿欧元用于基本设施建设。然而,迄今为止,这一战略的进展则非常差强人意。《法兰克福汇报》以《错失良机》为题报道称: "这项欧盟战略的进展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相关文件中既没有提出具体的投资项目,更没有列出地缘政治方面的轻重缓急,就连同中国的制度性竞争也没有明确阐述。文件中只是含糊其辞地写道'世界其他地区正在不断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以输出其经济和社会模式,并推进其政治目标的实现。欧盟将努力采取措施予以抗衡'。
很明显,欧盟的战略就是针对中国而制定的。冯德莱恩本人在其有关欧盟局势的报告中也对此毫不讳言:'我们很擅长投资修建道路,但如果我们欧洲人投资修建的道路是为了连接一家中资铜矿和一座中资港口,那么这种投资又意义何在呢?'"
评论分析 评论:通篇习近平,满满自信心
在一场中国政治精英的会议之后,共产党表现出满满自信。有意思的是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没有涉及的内容。 六中全会公报一再强调习近平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召开后的新闻会上,没有人提出任何"真正的"问题。一切显然都事先安排好,回答问题尽可照本宣科。在场的许多记者似乎也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秀。一位美国记者在推特贴文中表示,许多记者在新闻会期间一直在浏览中国的购物网站。 300多名中国政治精英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年度会议。观察家们尤为关注的有两点:全会将通过的盛赞共产党100年丰功伟绩的"历史性决议"有哪些内容;最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在这项决议中,从而在党的历史上扮演什么角色。 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这项"历史性决议"的全文尚未公布,但习近平在其中的分量已显而易见。最后发表的全会公报中,习近平的名字总共被提到17次,是毛泽东的两倍多,邓小平的三倍多。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只被提到一次。批评销声匿迹,党内反对派无影无踪。从这份公报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习近平明年获得第三个任期。 除了对习近平的溢美之词外,还有一点贯穿新闻会:满满的自信和绝不要外国指指点点的信念--在政治制度上,中国也不需要补课。比如西方的"选举民主"实际上只是富人的民主,因此"不是真正的民主"。
有意思的是新闻发布会没有涉及的内容。除了驳斥外国对中国缺乏民主的批评外,对外国的指责有限,没有像习近平在7月庆祝中共成立100周年时那样,警告"某些国家"想"阻止中国的崛起",也没有提到会让中国的批评者碰得头破血流的 "钢铁长城"。 目前中美之间最大的冲突甚至没有被提及:台湾。最近,围绕这个北京眼中"叛逆省份"的争端一直在升级。在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举行会议的前几天,这给人们带来了些许希望,即至少在目前,中国希望避免与美国发生对抗。
“美国德州电价疯涨200倍”,“美国猪肉价格涨到飞起”,中国网络及媒体上的这些消息让一些在美华人不堪其扰。而中美民间社会之间的这种“信息壁垒”从某种程度也描述着两国关系的现状。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末,笔者接到在中国的家人的来电,询问德克萨斯州州的电价有没有飞涨,是否还能付得起电费账单。 起因是家人在中国的自媒体上阅读到了一篇讲述德州电价飞涨的文章,文章里说,电价涨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之多,有人因为付不起电费账单而破产。 这些信息并非完全捏造,但是并不全面。在2月份德州暴雪停电后,有人在事后晒出了17000美金的电费账单,并和电力供应商打起了官司。七八月份,德州酷暑期间,也有电费飞涨的新闻出现。
今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遭遇极端低温天气,超过200万人一度失去电力供应 天价电费导致破产? 但这样的天价账单的起因是德州有着全美独有的零售电力销售市场。德州是美国本土唯一一个电网和联邦政府的电网并不想连的州,该地区亦有一百多家电力零售商。绝大多数电力零售商都提供固定的电价,其中有一家名为Griddy的零售电力供应商提供的电力价格是以指数化模型定价的。即用电需求低时,电价很便宜,用电需求高的时候,电价随之飙升。收到天价账单的用户都是Griddy的用户,总数不到德州电力用户的1%,根本原因是因为百年难遇的暴风雪带来了罕见的低温,对用电的需求大幅提高,电价也随之飙升。而在今年8月,德州的法官Ken Paxton判定,Griddy Energy的客户不用支付暴风雪期间一场高昂的电费账单。而七八月间德州电价的飙升,也和酷暑带来的用电需求大幅增加有关。但家人阅读到的文章中并没有写明电价飞涨只影响了极少数家庭,没有提到账单被豁免,破产则更加是无稽之谈。 约一个月前,笔者在中国的家人还曾来电询问在美国还能否买得起猪肉。他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帖子用"美国人吃不起培根"作为标题,配上超市货架空空如也的照片。文章下面的留言里,许多网民纷纷补充美国人吃不起蔬菜,吃不起水果的"惨痛现实"。如果进行事实核查的话,能发现较为官方的信息来源是"8月美国猪肉零售价格连续第五个月创历史新高"。
美国猪肉涨价也一度成为中国舆论热门话题 美国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到8月,美国猪肉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4%,预计2021年的价格涨幅大约在6-7%左右。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的新冠疫情下,许多屠宰厂,肉类加工厂被迫关闭了一段时间,数百万头猪被安乐死而不是被制作成食物,导致2021年业内冷冻肉的储备不足。专家预测猪肉涨幅会在2022年趋于正常。但猪肉在美国并非大家主要食用的肉类(次于鸡肉和牛肉),而人们的实际生活虽然受到通胀影响,但因为疫情期间政府派发了不少福利,所以实际情况并不像中国媒体报道中那样惨烈。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常常会觉得仍然在中国生活的亲戚认为美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家经常会分享家人亲戚发来的微信"爆款文章",按照文章中的内容,美国社会应该是满目疮痍,一天都生活不下去。笔者的朋友姗姗违背了希望她留在国内的母亲的意愿,毅然决然登上了来美国的飞机。她的母亲曾屡次在微信上问笔者纽约的治安情况,对亚裔的歧视状况,担心女儿在朋友圈发的上课、逛街、吃饭的照片是报喜不报忧。 疫情期间,在加州的吴小姐因为眼睛问题去看医生,私立医院里依然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服务依然周到而友好。而她发在朋友圈的状态遭到了国内的朋友的质疑,因为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绝大多数关于美国的报道都是美国的每日新冠确诊病例率创新高,医院没有床位,病人被迫睡在走廊里,逝者的尸体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她在朋友圈发出门吃饭的照片,也被质疑美国疫情如此严重为什么还能自由地出门。但实际生活中,许多接种了疫苗的人因为疫苗能使得重症率和死亡率下降,已经又回到了公共场合。
童工的误会 在德州的格里戈曾在服务业工作,他最近也常常受到在中国的亲戚询问,美国雇佣童工是不是真的。他听到询问的时候一头雾水,反复求证之后才得知对方是看了抖音上所谓在国外居住,经过国外生活习惯的博主的小视频。美国使用童工的帖子也在豆瓣等论坛出现,帖子中将童工和剥削与虐待挂钩。而事实是,美国正经历着一场"大辞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新冠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也让许多原本专注事业的人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九月中旬的调查显示,有约46%的全职工作者正在考虑换工作或者正在找工作。美国劳工局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有四百万美国人辞职,同时,在7月底,美国有1900万工作岗位的空缺,创下了历史记录。因为工资较低,服务业的职位空缺比其他行业更多,这也导致许多餐厅和连锁快餐店都在招14岁到18岁之间的年轻人来补缺。也有不少年轻人愿意通过暑假或者课余时间的打工来赚取零花钱。格里戈和不少朋友在高中时也做过除草、送外卖、餐厅服务生等工作,攒下钱来约会、旅游、买电子游戏机。他不得不向亲戚解释,所谓的"童工"并不是非法剥削和压榨,而是在劳工法的规定下,让年轻人从事一些并不危险的工作。而劳工法中对于青少年能工作的时长,能从事的工作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餐厅工作时,十四岁到十五岁的人就无法从事要接触到明火的烹饪工作。
过去一两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紧张,住在美国的华人和他们在中国的亲戚朋友之间似乎竖起了一道信息壁垒。在中国的人很难通过阅读中国媒体就完全了解美国社会的现状,而大部分关于美国的报道都是放大了美国的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被希望获得点击率的博主,自媒体写手等进行断章取义,刻意放大并添油加醋之后,就成了完全脱离现实的"天方夜谭"。
德语媒体:不计代价的清零政策 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新冠新增病例简直微不足道,但政府仍坚持极其严厉的清零政策。哪怕只是出现了一个病例,一个小区、乃至一个城市就会被全面封锁。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报道称,十月底,江西一名女性被确诊新冠阳性,七百公里外的上海迪斯尼乐园立即被全面封锁,理由是这名女性前一天曾游览过迪斯尼乐园。封锁时正在迪斯尼游玩的三万五千名游客被要求完成新冠检测后才获准回家。这篇题为《不惜代价的清零政策》的文章写道: "这一切看上去极为夸张,但却是中国抗击疫情的惯常做法。武汉爆发疫情两年之后,中国政府仍将'零病例'作为首要防疫措施,其目的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新冠病毒赶尽杀绝。疫情初期,也曾有一些亚洲国家效仿中国的严厉防疫政策。但随着德尔塔变异病毒的出现,大多数国家都已意识到,同病毒共存可能是今后唯一的选择。 但中国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尽管也有个别专家提出异议,但官方仍在坚持零病例策略。在中国政府看来,西方民主国家出现大量死亡病例,正是这些国家体制性弊端的表现,而中国的危机处理模式则体现了政府良好的施政能力。更何况2022年,中国将迎来两个重大事件:一方面,中共要利用北京冬奥会的机会向世人展示,中国已经战胜了新冠病毒。而秋季,习近平则要利用党的二十大确保其第三届任期。在此之前,中国改变防疫措施,接受病例上涨,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已经21个月没有出国访问。
本周,中国首席防疫专家钟南山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他在接受官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会长期坚持严厉的防疫政策,但究竟会坚持多久则不取决于中国。他表示,无论中国防疫工作做得多好,但只要其他国家控制不住疫情,中国就会有输入性病例。钟南山认为,2022年底前情况不会出现变化。" 从去年三月开始,中国基本陷入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即便有幸获准入境,也必须前往官方指定酒店,接受为期两到三周的隔离。就连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都已经连续21个月不曾出国访问。文章接着写道: "尽管大多数民众仍对官方严厉的防疫措施表示支持,但批评意见也变得越来越多。香港大学防疫专家管轶本周就呼吁,应以现实态度对待疫情,而不应继续阻挠经济复苏。'清零是做不到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个就像流感一样,都属于RNA病毒。'他表示,有鉴于此,政府告知社会疫苗接种计划产生的实际效果至关重要。 民众必须要知道,接种疫苗后他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免疫力。按照中国官方的说法,目前中国人口的80%已经接种了疫苗。但中国疫苗的免疫效果如何,却无从知晓。" 恒大债务违约引发的冲击波仍在继续,中国建筑业巨头佳兆业也传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消息。《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 "多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通过理财产品获取资金,并使所谓的影子银行越做越大,这一点在中国可以说人尽皆知。尽管如此,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仍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尽管香港和上海股市周三已重新趋于稳定,但北京发布三条红线之后,建筑行业中仍暗藏着彭博社亚洲经济专家Shuli Ren所说的'丑陋的巨人'这一事实,想必下一次股市暴跌不会间隔很久。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中国境外的金融市场,毕竟佳兆业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中在境外欠债最多的企业,债务金额甚至高于恒大。"
备受瞩目的拜习视频会议正式于北京时间周二下午结束,两人进行了将近4小时的谈话。针对众所瞩目的台湾议题,双方踩紧底线各有坚持。
(德国之声中文网)筹备已久的“拜习会”于北京时间周二(11月16日)上午展开。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的视频会议,根据现有的信息,双方就争议话题依旧老调重弹。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 亚洲安全倡议高级研究员罗谷 (Dexter Roberts) 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由于中国刚刚结束六中全会,习近平也正在准备明年的人大,而美国接下来也必须迎接期中选举,所以中美领导人目前都需要透过这个峰会来重启对话。 他提到,这次峰会后,中美双方较低级别的官员应该会开始安排双边会晤。而在中美贸易上,罗谷认为,中美两国可以缓解紧张局势,并在美国一直担心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上,取得渐进式进展。但从长远来看,他认为北京与华府在贸易问题上,恐怕有一些相当难以克服的障碍。 他告诉德国之声:“长期以来,中国在与世界的关系中一直默默地奉行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我认为他们现在已经更公开的执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美国确实推行了一些政策,似乎旨在摧毁一些中国视为经济与商业‘国家冠军’的企业,例如华为。”罗谷预测,中国会继续推行重商主义的产业政策,而美国也会继续阻碍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
没有新意的谈话 根据白宫新闻稿,美国维持“一中政策”不变,“强烈反对改变现状或破坏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单边做法”。新华社报道引用习近平说,目前台海局势紧张是因为台湾当局“倚美谋独”,美方有人试图“以台制华”。中方除了重申立场,强调“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多家中国官媒以“拜登重申不支持‘台独’”为标题,惟白宫声明并没有提到拜登有对“台独”表态。 根据新华社,习近平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战’表态落到实处”。拜登则透过白宫声明强调,关切新疆、西藏和香港的做法以及更广泛的人权问题。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表示,“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但“不赞成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拜登在与习近平的会谈中明确表示,需要保护美国工人和产业免受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习近平则要美国“停止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同意实施升级版的“快捷通道”,提供美国工商界人士到中国的便利。
拜登在本次中美首脑线上峰会说:“作为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会转向冲突。” 开场气氛和缓 作为开场白,拜登向习近平表示,美国的目标是确保双方竞争“不偏向冲突”,并希望就人权问题“坦率对话”。路透社报道,两位领导人在屏幕上看到对方后就相互挥手。拜登对习近平说:“也许我应该更正式地开始,尽管你和我彼此之间从来没有那么正式过。” 习近平则告诉拜登,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他称拜登为“老朋友”,并表示:“总统先生,我随时准备与您合作,建立共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拜登说,他预计两人将花大量时间讨论存在分歧的领域,包括人权、经济和“确保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习近平则强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 路透社报道,一小群记者在白宫西翼的会议厅观看了两位领导人刚开始视频对话的片段。两国元首之后进行了私下交谈。 美国高级官员14日曾向记者透露,拜登将强调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必要性”,因为两国在台湾的未来、南海军事化和网路安全等议题上存在分歧,不过拜登团队一直对打算与习近平提出哪些议题保持谨慎。 据悉,拜登预计在此次视讯会议讨论几个分歧点,包括中国侵犯人权、美国承诺保卫台湾、中国支持其国有产业以及有关网络技术的政策。 美联社报道,中国官员表示,台湾将是他们会谈的首要问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说,“这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问题。” 自就任总统以来,拜登曾2次与习近平通话,但尚未亲自会面。政府官员表示“虚拟会议旨在让双方放心,避免误解和沟通不畅导致意外冲突”。拜登也一再表示“即使美国与北京展开激烈竞争,并继续在几个议题上与中国对抗,但仍应避免与中国进行积极的军事接触”
一项调查显示,欧洲消费者如果考虑购买电动车,最看重的依旧是续航裡程。美国和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以纯电动车为主,但是欧洲市场上混合动力车占据了半壁江山。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德国依旧是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据德国机动车管理中心(Center of Automotive Management)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今年新批准上路的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总数已经达到50万辆,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的总和。 同一时期在中国销售的电动车总数为207万辆,欧洲境内这一数字为158万辆,美国仅有43万辆在市场上售出。 根据民调机构YouGov所做的一份调查,在欧洲几个最大的汽车市场,43%的受访者愿意考虑购买混合动力车或者纯电动车。 续航裡程依旧是被消费者最为看重的购买要素之一。除此之外,环保考量和较低的运营成本也是主要的购买理由。不过,德国机动车管理中心和民调机构YouGov在一份联合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电力消耗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区分标准这一事实。 调查也发现,很多消费者暂时不考虑购买纯电动车的主要理由是高昂的车价、充电桩不足和充电时间长等。 美国和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以纯电动车为主,但是欧洲市场上混合动力车占据了半壁江山。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公司的纯电动车销售量远超特斯拉、现代和雷诺。混合动力车销售量最多的几个品牌为奔驰、宝马、大众和奥迪。 报告指出,从续航裡程、能源消耗和充电效率等标准来看,特斯拉是电动车领域最具创新性的汽车制造商,其次是宝马、奥迪、中国品牌比亚迪、奔驰。相比之下,丰田、日产、本田和菲亚特等制造商已经被看作是行业落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