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大厂工程师关于海归与否:不想,也没必要。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担心最恐惧的是996。身体吃不消,胖子一个(其实体力体质都还好),但长期过敏,所以体力只能发挥出6-7成左右。工作10-12小时几天没问题,时间长了扛不住,各种负面状态就会出现。而且考虑到家庭问题,一个人996,另一个照顾家里和孩子得很累;工作压力不大的环境的话,双码工的配置也问题不大,其实就更舒服了。 第二个是收入问题。国内1M人民币以上就算高薪了应该,听说某些公司能给到2M但很少很少了,但在湾区以及西雅图,朋友中20多万USD的为主,30万以上的也不少。收入问题连带的是买房问题,就不提了,其实哪边压力都挺大的倒是,不过湾区西雅图双马工买房子压力还是不大不需要任何家里支持,单码非大厂可能略难。 第三个是环境问题。其实自然环境我认为两者差不多:国内一线雾霾严重一些,脏乱差,饮食空气水都略坑;但我个人在美国越待过敏越严重(免疫系统越来越敏感),长期过敏损失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快把人逼疯,两者算是拉平了。但人文环境湾区西雅图好很多,没国内那么拥挤和聒噪。 第四个是社会经验问题。虽然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大学毕业后立刻出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到今天,其实完全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中国社会、完全没上过班,只接触过学校。比如在美国随便提一个人的职业和专业,我内心中大概都能估计出他(她)的收入、社会地位等,但对国内很不了解,比如副教授能赚多少钱社会地位如何等,甚至同行BAT的工资我都不是很清楚。 这导致我对国内的社会其实是很陌生和畏惧的。比如国内HR权力很大,我该如何面对和处理?都不是很清楚。我这人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性格,不肯随便冒险。有些朋友回国时说好50万,回去了才给27万这种情况不少,我就更怕了。在美国也接触过很多国内外派的人或是直接transfer过来的人,的确觉得思路是不太一样的。 第五个是性格问题。能在当初选择出国这条路,是因为知道自己不够圆滑,但善于学习和死读书。在美国搞技术的这种性格问题不大,有些甚至还算是加分;国内毕竟轻技术重权力,所以性格上就不是很适合。 第六个是(我个人)的饮食问题。实在太喜欢美国的各种、各国食物了。国内有的,湾区大部分也都有;湾区有的,国内可没有。各种牛排啊,大虾啊,Brazilian Cheese Bread(想起来就流口水),雪蟹之类的。寿司遍地有,韩餐多如狗。我不算美食家,但是却喜欢尝各种各样的风味,早年连印度餐都吃得开心,可见我的包容性。 但饮食问题还在于美国食物较为便宜(相对其收入),而且质量也较好。更在于大厂一般管三餐,吃得不亦乐乎。 最后一个算是孩子教育问题吧。美国也得推娃,但是毕竟程度差很多,生活环境还是压力小,不行读个State University也能活,感觉对孩子的压力和期待跟中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你说咱辛苦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不想让孩子再走一遍咱的路么?诸如饶毅之类的高调回国的大牛,不也是把老婆孩子留在美国么? 但也说说我所向往的国内吧,毕竟人在外边飘,说没想过回国那是假的。 第一个是社会地位。这边一个破码工哪怕一年30万+,还不是老老实实地上班,老老实实在家干活看孩子,其实没什么社会地位的。收入看着高,山姆大叔先拿走一大堆,然后也没剩多少。这种成熟社会其实金钱的边际效应是降低很快的,又够不上富人阶级(当然,少部分华人能做到)。你说我现在,想吃什么倒是不会吃不起,但问题是太忙碌,没时间啊。 身边回国的兄弟,甭管蚂蚁金服还是卖药的百度,那爽的是不要不要的:其实他们的层次也未必就高过了大厂码工的生活,甚至还不如,但你架不住国内整体水平差啊,鹤立鸡群,这么一比就心里美滋滋了。这种比较的快感,是美国绝对没有的。 第二个是作为男人肯定国内爽啊。别误会,不光是那方面。男人内心中都希望的是自己强大,被当成Alpha Male,所以异性的崇拜和社会的认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于很多男人来说,其实远重要于实际的物质——比如大房子、豪车、好环境。逃避这种刻画在基因中的本性没用。 美国这种社会很低调,没人炫耀。你说你开个路虎之类的是很拉风,不过看了也就那么回事,因为比尔盖茨不过开个Ford Focus新车才1万6、7,你能比他有钱?穿一身名牌也没用,买大房子也没用,顿顿下馆子吃三个美元符号的也没用,总之这是个物欲很轻的社会,对,我知道你有钱,但我关门过我自己的日子,你咬我呀? 国内就不同了。几个在美国没女友或是被女友甩的,海归后很舒服,就不说了。所以在美国成家了的,女方一般是不肯让男人海归的,太容易出问题了。国内的攀比其实也太严重了,好多海归是很享受这种攀比的。 第三个说正事——创业和事业。国内,尤其是行业上升期时,机会的确比美国多百倍。这种混乱虽然有时候很考验人的运气和情商,但的确比美国创业更容易成功。能爬上去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各个方面恐怕都强于美国。虽然国内发展很快,但毕竟整体上还是有差距,各个方面的差距,海归的经验和眼光有些还是很有用的。一旦拥有自己的事业,那才是真爽对吧,马斯洛五层需求。 第四个是种族和文化问题。毕竟,同文同种的话,再怎么没社会经验也可以学也可以锻炼,慢慢就懂了;但在美国其实华人的定位还是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主(虽然80后90后有很多人升到了manager,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想管人或是创业还是需要真本事和能力的,有时候要付出更多。 而且,在美国是跟本地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犹太人等精英竞争,还有世界各国移民——印度南非中东,其实压力本身就是挺大的。更别说,华人还有很多天生的独特劣势你懂的我就不明说了。 但是我也有点反对很多人动辄说“玻璃天花板”问题。其实第一代移民真正能触碰到天花板的应该不是非常多,大部分还是自己努力到一定程度就享受生活了。反而是他们的孩子ABC们好多可能因为亚裔身份而触碰到玻璃天花板。 里 发表于 2021-11-16 21:34
中国大厂马工1m以上是高薪?这真是5年前的行情了。现在得加个零。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11-16 21:40
美国什么时候缺女人?各种肤色,前凸后翘, 各种性格的,总体比中国选择丰富多了。只要你自己优秀,再哪里找女人都不是问题。 elee555 发表于 2021-11-16 23:01
这么能写? 不像马公。 gokgs 发表于 2021-11-16 21:36
在哪里,都只需要一个就够了 pwwq 发表于 2021-11-16 23:13
中国女人再多也只能娶一个,再年轻漂亮也会老。这里的女的起码脑子好有钱 Livewell 发表于 2021-11-16 23:15
啥意思? 在这里要吃软饭? 这些女的脑子好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 pwwq 发表于 2021-11-16 23:17
女人都会老,你要个老的穷的笨的,还是老的有脑子有钱的。算女的美貌到40岁吧,后面50年你想和什么样的人生活? Livewell 发表于 2021-11-16 23:17
我有洁癖 陌生人,不管男女,亲亲抱抱,我觉得恶心 pwwq 发表于 2021-11-16 23:20
要不机器人女友?迟早会到那一天的。 机器人养老,机器人管家。。。 Ann2021 发表于 2021-11-16 23:24
码工天天写design doc不就是干这个的么?你有多么不了解码工 count 发表于 2021-11-16 23:15
真是跟不上时代了,国内码农都年薪千万了,确认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啊?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11-17 11:54
吓得我去看了看深圳腾讯招聘码农的广告,明明写着3万一个月起嘛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11-17 13:08
普通码工国内多得是,还更能拼,当然不用高薪聘请了(虽然对比国内普通薪资也算很高了) 文章作者要是高端人才,那收到的信息就不一样了 zhmm 发表于 2021-11-17 13:46
作者写的还算诚恳。但是标题跟文章不太match。看文章第二部分,还是更向往国内。 他作为男人,其实最关心的还是泡妞找老婆,当alpha male被尊重这些事。这一点美国跟国内天壤之别啊,在美国憋屈一辈子,娶个颜值2分的黄脸婆,外面也没人崇拜,就算一年挣1米美刀,幸福和性福指数还不如国内年薪30万人民币的同学 marytng 发表于 2021-11-16 21:57
人生幻觉之一就是回国就能娶美女。。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1-11-17 14:00
幻觉就是娶了美女还能幸福生活。美女也有自己的追求。 看看贝索斯那个,几十billion一样的还是去蹭小李子。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11-17 14:04
相对而言。比如楼主说的这个胖子,在美国能找到3分的,湾区找2分的,回国找6分的,他已经知足了。以此类推。 marytng 发表于 2021-11-17 18:04
还真没见过一个海归娶了美女的 tigerpi314 发表于 2021-11-17 19:54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担心最恐惧的是996。身体吃不消,胖子一个(其实体力体质都还好),但长期过敏,所以体力只能发挥出6-7成左右。工作10-12小时几天没问题,时间长了扛不住,各种负面状态就会出现。而且考虑到家庭问题,一个人996,另一个照顾家里和孩子得很累;工作压力不大的环境的话,双码工的配置也问题不大,其实就更舒服了。
第二个是收入问题。国内1M人民币以上就算高薪了应该,听说某些公司能给到2M但很少很少了,但在湾区以及西雅图,朋友中20多万USD的为主,30万以上的也不少。收入问题连带的是买房问题,就不提了,其实哪边压力都挺大的倒是,不过湾区西雅图双马工买房子压力还是不大不需要任何家里支持,单码非大厂可能略难。
第三个是环境问题。其实自然环境我认为两者差不多:国内一线雾霾严重一些,脏乱差,饮食空气水都略坑;但我个人在美国越待过敏越严重(免疫系统越来越敏感),长期过敏损失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快把人逼疯,两者算是拉平了。但人文环境湾区西雅图好很多,没国内那么拥挤和聒噪。
第四个是社会经验问题。虽然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但大学毕业后立刻出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到今天,其实完全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中国社会、完全没上过班,只接触过学校。比如在美国随便提一个人的职业和专业,我内心中大概都能估计出他(她)的收入、社会地位等,但对国内很不了解,比如副教授能赚多少钱社会地位如何等,甚至同行BAT的工资我都不是很清楚。
这导致我对国内的社会其实是很陌生和畏惧的。比如国内HR权力很大,我该如何面对和处理?都不是很清楚。我这人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性格,不肯随便冒险。有些朋友回国时说好50万,回去了才给27万这种情况不少,我就更怕了。在美国也接触过很多国内外派的人或是直接transfer过来的人,的确觉得思路是不太一样的。
第五个是性格问题。能在当初选择出国这条路,是因为知道自己不够圆滑,但善于学习和死读书。在美国搞技术的这种性格问题不大,有些甚至还算是加分;国内毕竟轻技术重权力,所以性格上就不是很适合。
第六个是(我个人)的饮食问题。实在太喜欢美国的各种、各国食物了。国内有的,湾区大部分也都有;湾区有的,国内可没有。各种牛排啊,大虾啊,Brazilian Cheese Bread(想起来就流口水),雪蟹之类的。寿司遍地有,韩餐多如狗。我不算美食家,但是却喜欢尝各种各样的风味,早年连印度餐都吃得开心,可见我的包容性。
但饮食问题还在于美国食物较为便宜(相对其收入),而且质量也较好。更在于大厂一般管三餐,吃得不亦乐乎。
最后一个算是孩子教育问题吧。美国也得推娃,但是毕竟程度差很多,生活环境还是压力小,不行读个State University也能活,感觉对孩子的压力和期待跟中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你说咱辛苦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不想让孩子再走一遍咱的路么?诸如饶毅之类的高调回国的大牛,不也是把老婆孩子留在美国么?
但也说说我所向往的国内吧,毕竟人在外边飘,说没想过回国那是假的。
第一个是社会地位。这边一个破码工哪怕一年30万+,还不是老老实实地上班,老老实实在家干活看孩子,其实没什么社会地位的。收入看着高,山姆大叔先拿走一大堆,然后也没剩多少。这种成熟社会其实金钱的边际效应是降低很快的,又够不上富人阶级(当然,少部分华人能做到)。你说我现在,想吃什么倒是不会吃不起,但问题是太忙碌,没时间啊。
身边回国的兄弟,甭管蚂蚁金服还是卖药的百度,那爽的是不要不要的:其实他们的层次也未必就高过了大厂码工的生活,甚至还不如,但你架不住国内整体水平差啊,鹤立鸡群,这么一比就心里美滋滋了。这种比较的快感,是美国绝对没有的。
第二个是作为男人肯定国内爽啊。别误会,不光是那方面。男人内心中都希望的是自己强大,被当成Alpha Male,所以异性的崇拜和社会的认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于很多男人来说,其实远重要于实际的物质——比如大房子、豪车、好环境。逃避这种刻画在基因中的本性没用。
美国这种社会很低调,没人炫耀。你说你开个路虎之类的是很拉风,不过看了也就那么回事,因为比尔盖茨不过开个Ford Focus新车才1万6、7,你能比他有钱?穿一身名牌也没用,买大房子也没用,顿顿下馆子吃三个美元符号的也没用,总之这是个物欲很轻的社会,对,我知道你有钱,但我关门过我自己的日子,你咬我呀?
国内就不同了。几个在美国没女友或是被女友甩的,海归后很舒服,就不说了。所以在美国成家了的,女方一般是不肯让男人海归的,太容易出问题了。国内的攀比其实也太严重了,好多海归是很享受这种攀比的。
第三个说正事——创业和事业。国内,尤其是行业上升期时,机会的确比美国多百倍。这种混乱虽然有时候很考验人的运气和情商,但的确比美国创业更容易成功。能爬上去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各个方面恐怕都强于美国。虽然国内发展很快,但毕竟整体上还是有差距,各个方面的差距,海归的经验和眼光有些还是很有用的。一旦拥有自己的事业,那才是真爽对吧,马斯洛五层需求。
第四个是种族和文化问题。毕竟,同文同种的话,再怎么没社会经验也可以学也可以锻炼,慢慢就懂了;但在美国其实华人的定位还是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主(虽然80后90后有很多人升到了manager,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想管人或是创业还是需要真本事和能力的,有时候要付出更多。
而且,在美国是跟本地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犹太人等精英竞争,还有世界各国移民——印度南非中东,其实压力本身就是挺大的。更别说,华人还有很多天生的独特劣势你懂的我就不明说了。
但是我也有点反对很多人动辄说“玻璃天花板”问题。其实第一代移民真正能触碰到天花板的应该不是非常多,大部分还是自己努力到一定程度就享受生活了。反而是他们的孩子ABC们好多可能因为亚裔身份而触碰到玻璃天花板。
平时是没人说话么??
这么能写!
美国有钱还不是去costco,中国可是有嫩模
5年前1米rmb也是低薪 这个人自己水平太次,这样的labor工国内不缺,有本事的国内还是肯花大价钱的
美国美女不要太多。中国那些廉价的干瘪,整容,物质,怎么比得了这里全天然的丰满。自己没本事只能回中国找看钱的女人还怪美国没资源?
在哪里,都只需要一个就够了
码工天天写design doc不就是干这个的么?你有多么不了解码工
中国女人再多也只能娶一个,再年轻漂亮也会老。这里的女的起码脑子好有钱
啥意思?
在这里要吃软饭?
这些女的脑子好有钱,跟我有什么关系
女人都会老,你要个老的穷的笨的,还是老的有脑子有钱的。算女的美貌到40岁吧,后面50年你想和什么样的人生活?
我跟我的左右手过
我有洁癖
陌生人,不管男女,亲亲抱抱,我觉得恶心
我就一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说的不是经济,说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主权、自由度。 虽然美国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乱世之交,各种问题也在暴露无穷,但是至少相对而言,一边是强权,一边是存在问题的民主自由,只能两相权衡,觉得我不想回去做一个无脑顺民。
要不机器人女友?迟早会到那一天的。 机器人养老,机器人管家。。。
感觉还是不如左右手
俺记不得上次写 ERD 是什么岁月了, 哭。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连天花板看都看不见, 更不用说触碰了。 我找个纸巾哭一会儿先。
真是跟不上时代了,国内码农都年薪千万了,确认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啊?
求华人论坛的海归板块。
路是自己拼出来的。 比人的成败,不能反应自己。 别人海归成功了,不代表你海归就成功。 别人海归失败了,不代表你海归就失败。
你写了一大堆,请问你得到了几个海归的offer呢?
除了你不愿意海归,有没有可能,你根本就没有得到或者得不到海归的机会呢?
吓得我去看了看深圳腾讯招聘码农的广告,明明写着3万一个月起嘛
非常实在,很反应码农的现实思想状况
写这文章的人其实特别适合回国混,真的,美国其实挺不适合他的
普通码工国内多得是,还更能拼,当然不用高薪聘请了(虽然对比国内普通薪资也算很高了)
文章作者要是高端人才,那收到的信息就不一样了
吓得我又去看了下51招聘,普通码农有240页广告。月薪3万以上的码农只有3页广告,里面还有很多写错了把年薪写成月薪的。
想当高端人才没那么容易。招聘的位置也少。再说到那个高端的程度了,美国不一样更好?
人生幻觉之一就是回国就能娶美女。。
幻觉就是娶了美女还能幸福生活。美女也有自己的追求。
看看贝索斯那个,几十billion一样的还是去蹭小李子。
哈哈 赞”蹭“,精辟。
简直不值一驳,ABC是没兴趣上这个论坛的,这里都是中国大学毕业的,什么情况谁不知道?
相对而言。比如楼主说的这个胖子,在美国能找到3分的,湾区找2分的,回国找6分的,他已经知足了。以此类推。
还真没见过一个海归娶了美女的
这个有道理
安娜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