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挺好,州大好专业也不错。 但现实世界数据。 1. 亚裔在同学校,同专业毕业生中,起薪最低,毕业10年后也如此。 2. 不管1的原因是什么,亚裔大学毕业比例最高,也喜欢高薪行业,享受到教育红利和行业红利,所以亚裔平均收入最高,但是教育回报率最低,毕竟如果其他种族在同样情况下,收入会更高。 3. 亚裔人数还太少 一些亚裔教育回报率低的文章,https://www.chicagoreporter.com/asian-americans-dont-see-same-returns-on-education-as-whites-in-chicago/ https://www.higheredtoday.org/2019/08/21/uneven-playing-field-complex-educational-experiences-asian-americans/ Further, a study by Columbia University researchers suggests that while Asian Americans receive advantages in the realm of education, they have less return on investment on their degrees when they enter the labor market. As stated in the study: “Asian ethnic groups are over-credentialed with regards to education to achieve parity with whites in the labor market” (Tran, Lee, and Huang 2019). 越到行业上层,分配资源的,越是team竞争,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接近,这个没有办法,我认识一些做到公司CEO了,都有自己的team。但是亚裔,不少是独干司令,没有team,往往不能持续。我觉得关键还是人太少。我自己经验,其他种族,在招人时刻,如果差不多,都是优先招自己人。但招人不是一个人决定的,往往是几个人的team决定,这个时候如何招自己人,很花功夫,需要斗争。烙印在这方面确实厉害,当然现在烙印team起来了,自己team在招人,更容易了。 所以小孩选择,现阶段,我还是会推小孩专业,也是这么做的,当然藤校好专业最好。毕竟专业保证高薪,即使做不到leader,也能过不错的生活。如果在传统行业想做的好,就必须有自己人,否则行业又普通,还做底层。 一个人做到再好,还是一个人,一天就24小时,总有极限。无论如何,招人时候,给华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Teamwork非常重要,如果一直自己,在关键时候,会发现无人可以信任。 但华人在美国team建立很难,人太少,真正的team基本上都是家庭互相认识,太太先生小孩如何都清楚,在个人基础上的关系,也更深刻的了解互相的个人爱好和character,这个信任度要超过只在公司内部打交道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接近,因为都互相太了解了。 在中国大陆的公司,大家都会有公司外的活动,聚餐,小孩活动之类,配偶也经常加入见面,都是个人关系基础上的团队建设。
我觉得有一个误区是亚裔能领导的自己人只能还是亚裔,一个好的领导人可以领导一个聚集任何族裔的talent team. 我觉得大家要打破种族的包袱,你不可能build a team that is all composed of Asian Americans. That is literally impossible. You need talents with diversified skills.
我觉得有一个误区是亚裔能领导的自己人只能还是亚裔,一个好的领导人可以领导一个聚集任何族裔的talent team. 我觉得大家要打破种族的包袱,你不可能build a team that is all composed of Asian Americans. That is literally impossible. You need talents with diversified skills. kamchee 发表于 2021-11-15 09:46
我觉得有一个误区是亚裔能领导的自己人只能还是亚裔,一个好的领导人可以领导一个聚集任何族裔的talent team. 我觉得大家要打破种族的包袱,你不可能build a team that is all composed of Asian Americans. That is literally impossible. You need talents with diversified skills. kamchee 发表于 2021-11-15 09:46
我觉得有一个误区是亚裔能领导的自己人只能还是亚裔,一个好的领导人可以领导一个聚集任何族裔的talent team. 我觉得大家要打破种族的包袱,你不可能build a team that is all composed of Asian Americans. That is literally impossible. You need talents with diversified skills. kamchee 发表于 2021-11-15 09:46
但现实世界数据。
1. 亚裔在同学校,同专业毕业生中,起薪最低,毕业10年后也如此。 2. 不管1的原因是什么,亚裔大学毕业比例最高,也喜欢高薪行业,享受到教育红利和行业红利,所以亚裔平均收入最高,但是教育回报率最低,毕竟如果其他种族在同样情况下,收入会更高。 3. 亚裔人数还太少
一些亚裔教育回报率低的文章,https://www.chicagoreporter.com/asian-americans-dont-see-same-returns-on-education-as-whites-in-chicago/ https://www.higheredtoday.org/2019/08/21/uneven-playing-field-complex-educational-experiences-asian-americans/
Further, a study by Columbia University researchers suggests that while Asian Americans receive advantages in the realm of education, they have less return on investment on their degrees when they enter the labor market. As stated in the study: “Asian ethnic groups are over-credentialed with regards to education to achieve parity with whites in the labor market” (Tran, Lee, and Huang 2019).
越到行业上层,分配资源的,越是team竞争,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接近,这个没有办法,我认识一些做到公司CEO了,都有自己的team。但是亚裔,不少是独干司令,没有team,往往不能持续。我觉得关键还是人太少。我自己经验,其他种族,在招人时刻,如果差不多,都是优先招自己人。但招人不是一个人决定的,往往是几个人的team决定,这个时候如何招自己人,很花功夫,需要斗争。烙印在这方面确实厉害,当然现在烙印team起来了,自己team在招人,更容易了。
所以小孩选择,现阶段,我还是会推小孩专业,也是这么做的,当然藤校好专业最好。毕竟专业保证高薪,即使做不到leader,也能过不错的生活。如果在传统行业想做的好,就必须有自己人,否则行业又普通,还做底层。
一个人做到再好,还是一个人,一天就24小时,总有极限。无论如何,招人时候,给华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Teamwork非常重要,如果一直自己,在关键时候,会发现无人可以信任。
但华人在美国team建立很难,人太少,真正的team基本上都是家庭互相认识,太太先生小孩如何都清楚,在个人基础上的关系,也更深刻的了解互相的个人爱好和character,这个信任度要超过只在公司内部打交道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接近,因为都互相太了解了。 在中国大陆的公司,大家都会有公司外的活动,聚餐,小孩活动之类,配偶也经常加入见面,都是个人关系基础上的团队建设。
响应的华人不多。
估计做到管理岗,经常招人的华人不多,或者招的人就是普通岗,不是重要职位。
老实讲,我个人挑老板的时候,是会小心避开亚裔的,有时候更喜欢美国老板或者欧洲人老板. 所以大家应该对自己人好一点,虽然我对我团队里面唯二的老中妹子就还不错,但我自己有选择的情况下,不跟老中女老板,哈哈哈。跟过一个,被push得生不如死有PTSD了。
Reference source please.
亚裔,特别是男娃,其实想出人头地,就2条路比较容易一点:
1,自己创业 2,做与亚洲相关的工作或者行业
不然就是老老实实打份工,选个红利行业,多攒点钱做投资,也能过得不错
顶! 华人的团队精神很是需要提高. 多多支持自己人
观察的很有道理
留学出来的很多都觉得自己是精英吧 不喜欢也不会拉帮结派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口上不去,人多胆壮容易抱团
我看我儿子ABC没有那么注重人种和背景。朋友靠兴趣。什么人都有。工资也中等。他成绩中上大厂的起点工资都一样。差别在公司和地方。
是不是这个以人种背景为主的team 只在移民一代中比较重要?是不是我天真了?我个人招人也无所谓人种但一代移民融入有点问题。当然人做事一般比较好但融入其实也很重要,否则升不上去。
留学出来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觉得自己是精英,也有一部分就是book smart, 沟通交流这方面比较缺乏,导致到了职场也多是IC, 不会培养团队拉帮结伙。领导力是中国教育的短板。然后这些人的后代也是受家庭影响注重成绩和藤校,领导力还是缺乏,但是比上一代好些。我一直好奇印度人的学校环境是怎样的,他们沟通吹牛能力普遍比较好。另外由于华裔普遍领导力比较弱,导致大家都能看到问题做各种分析但是无法改变
就是这么回事儿。我给个例子吧。我就认识一个20年前奖学金出来的留学生,一路自己打拼,读了专业硕士又读了排名比较好的MBA,运气也不错,靠一个白人提携,不到40岁做到了大公司比较高的位子,还带团队。但是,从来不提携帮助团队里的华人,也从来不主动团结公司里的华人,和我们说话都是英语,我竟然从来没有听过ta讲中文。其实对ta自己也没啥好处,白人也不带ta 玩,坐上这个位子就是最高光时刻了,七八年来都没有被提升过。相对比我们上海分公司和ta 同级别的好几个领导,那是左右逢缘,拼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我们这些在美国总公司的中国人。对比非常明显。
那天我儿子说,他的数学try out 几轮,第一轮胜过他一个认识多年的男同学,第二轮,那个男同学知道了成绩,超过我儿子一分,激动的都哭了。这得是熬着多大的劲啊。我娃说看到他哭了,感觉很不自在。好在我娃心大。我是要敬而远之的。
你是对的,不过团队的建设不仅是在公司内部,还有公司外部的互相交往。大多数华人之间公司外的活动,远远超过和非华人之间的公司外的活动。这些都是增加信任度的,并且也知道个人的character。如果不知道一个人的个人生活,很难是最贴心的团队成员。这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
有多少华人经常和非华人team member经常party,带自己配偶,小孩?
印度人很多回印度娶太太,文化上不见得和美国本土类似,但是互相之间经常party,这个团队是怎么建起来的?
我们这里初中,有一个项目是基本上印度父母霸占着,还有一个项目是华人父母。印度人的做法是,他们把好的项目抢先当coach,所有的时间是按coach定,活动会在学校的news letter,pta的email里都发。所以表面上看,他们是谁都欢迎去参加,实际上是因为时间不是按大多数人给选择,很多人也其实不能参加,但是别人也没办法complain。华人的那个项目呢,根本不做宣传,学校发的email里看不到有关这个项目的信息,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项目。秋天6年级刚进校的时候想参加被告知暑假已经组完了对。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不希望大家知道有这么个活动,不想让其他人来参加,偷偷摸摸的感觉。这样的mindset,怎么可能培养孩子leadership?
Re… 然后team里有其他族裔还老是看不上这看不上那的。版上很多人总觉得非我族裔其心必异,但有时候自己人窝里斗那才叫厉害。
我跟各色人等都交朋友,只说一代,印度人明显更容易和其他族裔混在一起,华人之间却连台湾人和大陆人都经常老死不相来往。还有印度人帮扶自己的新移民,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关系把自己在印度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家孩子捞去大厂,换成华人,不踩一脚就很不错了。
综上,大多数一代华人组不成大团体。
一个老中,一个烙印,干活和领导能力都差不多,百分百提拔烙印,因为都知道中国人不管多穷多落魄,骨子里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王侯将相要提放着你。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愿意老老实实屈居人下,懂得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后路的华人太少了。不捞光最后一条鱼,就是做人做事不够努力上进,要被妈妈骂的。
咱们没别的出路,出来创业吧,靠本事抢资源,指望爬ladder给资本家当管家赢不过已经当了300年管家的烙印,再聪明能干人家都不放心你的,才不是推推debate就有用的🤣
那个小孩不正常。
昨天就看到这个帖子。反正帮我的都是华人。我也只帮华人。当然哪个群体都有坏的我也被华人坑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里骂华人老板的,自己也想过靠华人老板吧或者已经得到过好处。要不然干嘛不直接找老外呢。
觉得华人不行的。我觉得你们可以试试犹太人和白女,才能知道人能坏到什么程度。我感觉华人当然也有好有坏的,scale大概在-10+10。犹太人和白女在-10000到0 。
“华人之间却连台湾人和大陆人都经常老死不相来往”
说到这个,因为相处太难
这是文化隔离造成的,目前其他东亚文明都是欧美文化的附属品,也就是虽然在边缘,但是也被加入了势力范围之内。也就是跟了老大的小弟,老大怎么也会赏口饭吃,他们都自我定位都是越忠心越会被投喂。
大陆文明一开始不幸站错了队伍,后面就很被动,自己盘子又大,就算反水到新老大这里,第一,老大防着你,知道你个二五仔一直想自己当老大,再老实能干吃苦耐劳,心眼也是多多滴。第二,原来的小弟也讨厌你,你抢了他们的盘子,没你的时候他们日子舒服多了,现在的作用就变成了替老大看着你。这种东亚文明板块的分化,再配合上东亚文明固有的内卷气息,就变成这样了,而且未来根本无解,除非欧美退出领导圈层
我感觉现在很多华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华人帮华人,还是挺多的。
希望版里某些天天仇视国男国女,仇视男女ABC的人,赶紧醒一醒,千万别以为自己是白人。
你也是对的,而且大家都要与时俱进,都COVID-19了,还有啥可party的。为什么非要知道别人私下的生活,团队的磨合多是在工作中进行的,有人喜social,有人不喜social, as long as 工作中负责给力,怎么不能build trust?
你这个绝对是良心话。华人有华人的问题,但是和白女、犹太人比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华人被孤立,不一定是华人的问题。为什么一定是被孤立者的问题?逻辑也说不通吧。孤立别人的人,自己的问题就有不少。大多都还是因为心虚,但是被人群的力量掩盖住了。以至于大部分人都不动脑子想想别人为什么孤立你。别人说你culture不fit,你就还当真了,这可能是“傻”,或者是骨子里的“自卑”吧。。。
自恨的不行。人家看你肤色时候就决定跟不跟你,提拔不提拔你了。不然,哪里来的种族歧视这个词。
这位兄弟观察和思考的很赞!
同一种族裔,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相互帮忙本来应该是发自本性的,可惜现实分化比较厉害。个人感觉可能有这些原因:
1. 出来的美华,大多是读书比较厉害,从小尖子、智商高。经历使其习惯一直班级明星、万众瞩目,所以总想当主角。
2. Leadership, 有很大街头智慧多的成分,跟学院派理解的差别比较大。美华大部分时间在学习、考托考G、博士课题,没来得及学习、练习、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3. 文化。 农业文化+官家文化,这两者决定了难以产生合作模式。反观西方的海盗文化、商业文化、乃至工业文明,都需要团队合作、角色承担
3. 有例外的,职场中美华确实有leadership的。这种要么出身家学渊源、要么品性温和+一路运气好成长环境有利。
讨论的目的还是反观自身、建立自己的圈子。公司里吃饭理论上讲还是比较容易的,以美华的智商,工作中的专业技术能有多难呢?
是的,这个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但又让人摸不到实体。
这个隐形的力量一直存在。再举个例子,现在大学招生种族分类,压缩亚裔的比例,空出来的机会给谁呢?
换句话说,白人曾在历史上对黑人不公,现在要做出补偿,但买单是要别的族裔来承担(部分的)。很吃惊华人当时像猪猡一样卖到美国修铁路、60年前被歧视不能和白人结婚这些不公竟然没有被广泛传播。
本人不是试图挑动种族主义纷争,而是自己族裔乃至自己的利益要自己抗战。别人希望我们submissive 还是leadership,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去TMD…
自己的team需要一些心腹,也需要能管理各种族裔。abc的父母要么是餐馆工装修工,要么是单打独斗的知识分子,leadership都有欠缺。不知道eb5的富二代如何,按理说家长都是经商成功人士,黑白两道都懂。
对,一些abc习惯了给白人当跟班,瞧不起一代。一代反而好多人混上去了。大妈们要培养abc的融合和领导能力,而不是跟班能力。
对,就是根本不想亚裔出头,特别是男孩,从一开始入学就要卡死了。女孩就好多了,人家当resource,但是一个民族还是要靠男性力量来支持的
想从白人主导的体系里混出头,只能做好用的工具人,丛林规则就这么残酷。所以被逼到技术路线上并不是自愿的,很多时候都是没选择。现在华裔撕开口子,就是靠创业,要么做和亚洲相关的工作。
对。华人必须创业。美国人对钱尊重极了,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一个以前对你颐指气使霸凌的人,一旦知道你有钱了。会立刻跪舔的。
握手。希望下一代能好点
不就是PUA亚裔男性吗 先是什么communication 后来leadership 都做到了,赤裸裸的 network 还不团结起来
在一代很重要,在二代也不见得不重要。
平均来说,如果二个候选人其他都一样,种族因素就会起作用。毕竟人是有bias的,总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在一起。
二代在工作之外的social活动里,恐怕还是二代亚裔多,这些私人生活带来的信任度是很重要的。
最信任的人,大概率他她的家庭你也熟悉。
这是犹太人在1890到1960年之间做的事。
当时犹太人被金融业和律师业歧视,就搞自己的金融业和律师。金融把其他挤走了,律师当时是专攻Trial Lawyer,因为犹太人发现商业律师被其他人垄断,只有Trial lawyer行业容易进。
也不是不可能,就是海归呗,比如李彦宏、黄峥、王兴,回国建个都是国人的公司,就是要接受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