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只有一百万,还要两三个人分 还不如双码农赚的多 wfmlover 发表于 2021-11-14 01:48
记得当时读博的学校,理学院数学faculty一年7万,商学院金融faculty一年二十万 这两类人智商能力,知识储备都差不多水平吧,商科faculty可能外表好看一点,就工资差这么多? 浮云淡淡 发表于 2021-11-14 01:15
这话说的,诺奖难拿呀。但是数学系faculty和商科faculty难度差不多呀 浮云淡淡 发表于 2021-11-14 02:11
回复 1楼浮云淡淡的帖子 商学院和金融不是一回事。商学院收入高,金融不高。 kattyliu2015 发表于 2021-11-14 10:03
数学教授奔着留名千古去的,码农可以留名华人网。 claireliu 发表于 2021-11-14 02:14
LZ还忘记说了,数学系还要做博后呢,都是成本。 数学系想转码,转金融,转现在很火的AI都算容易。留下来做了多年博后,最终做faculty的,都是真爱粉。 数学系做成名教授的,也可以二三十万。但真的,收入肯定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 guogai 发表于 2021-11-14 17:21
诺贝尔只有100w??这还不够我买个包 Huadajiyin 发表于 2021-11-14 09:14
转行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不要把学术界说得那么神圣,教授之间攀比收入的多了去了,尤其是中国发考题之间。没转专业基本就是自己不行,别扯什么真爱不真爱。 宇治抹茶 发表于 2021-11-14 20:28
这两个都是闭门造车吧。只有马工才是真正立足于改变世界和生活的每一个微小时刻的。 耳朵的树洞 发表于 2021-11-14 21:06
这有什么不容易的?数学系转码,转金融的很多很多,我们数学系同学在tech和金融工作的,远远超过留在学术圈的。拿数学系tenure track,远远比拿大厂offer难。 guogai 发表于 2021-11-14 21:40
这是来黑码工的吗? 商学院金融和业界还是比较紧密的,几个诺奖成果在业界都是有直接应用的,比其他经济学诺奖要现实。 当然数学系教授也可以赚大钱,成为金融界头牌,比如Jim Simons。 chikorita 发表于 2021-11-14 22:02
哎,可惜金融诺奖成果老是大反指,比如LTCM集合几大头牌诺奖,一夜爆仓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11-14 22:14
关键是商学院可以给mba上课,都是送钱的学生。只要会讲课,学生喜欢,就混的下去。理学院呢?讲课大部分学生听不懂,不是聪明绝顶的科研更是难上加难,funding根本没有。所以收入天差地别。至于为啥不转,有的是热爱但很多也确实是没有商学院学院的能耐。 hubaobao80 发表于 2021-11-14 09:29
比如cs的faculty要是收入相比业界差太多,也有过一群faculty直接相约跳槽去业界的,然后整个department在那个方向的人才就空了。
差挺多的。。
也是。当初的选择真的很重要啊
这话说的,诺奖难拿呀。但是数学系faculty和商科faculty难度差不多呀
哪个行业跟钱越近就越能赚钱。
所以选择远比个人努力重要 小硕码农比起多年EE PhD出来做硬件半导体的,赚得也多很多
专业决定了一辈子的事,藤校就4年。
当然如果想从政,藤校还是有优点的。
不过转专业申请商科phd还是挺大commitment的 申请上就不容易。 金融phd现在job market竞争也非常激烈了,读五六年出来当不了research school faculty的概率不小。就好比大家都知道码工钱多,但是转换成本还是在的,否则不会这么多年码工一直钱多。
诺贝尔只有100w??这还不够我买个包
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商科有公司的钱赞助
商学院和金融不是一回事。商学院收入高,金融不高。
lol. 商学院最高的就是金融
金融最高,其次会计。都在商学院。经济系最难,可惜不在商学院,收入也没那么高
哈哈 留名千古 想多了 都是混口饭吃~
数学系想转码,转金融,转现在很火的AI都算容易。留下来做了多年博后,最终做faculty的,都是真爱粉。
数学系做成名教授的,也可以二三十万。但真的,收入肯定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
等到成名过了多少年?
转行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不要把学术界说得那么神圣,教授之间攀比收入的多了去了,尤其是中国发考题之间。没转专业基本就是自己不行,别扯什么真爱不真爱。
要不你贴个照片,让大家看看超过一百万美金的包长什么样,以及你有多少个这样的包?
关键还是美国有钱,这个和印钞的速度成正比的
这有什么不容易的?数学系转码,转金融的很多很多,我们数学系同学在tech和金融工作的,远远超过留在学术圈的。拿数学系tenure track,远远比拿大厂offer难。
这是来黑码工的吗?
商学院金融和业界还是比较紧密的,几个诺奖成果在业界都是有直接应用的,比其他经济学诺奖要现实。
当然数学系教授也可以赚大钱,成为金融界头牌,比如Jim Simons。
学术圈工作那么少,当然是转行的更多。工业界主要看个人能力。
但是学术圈互转,难度还是不小的。商科终归还是个社科,数学上降维打击的作用有限。Fama说他一个project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作上,金融毕竟不是science,讲故事很重要。
楼主说智商能力,知识储备都差不多,显然不是这样的。智商那还是数学更高,能力大家维度不同不好比较,而知识储备基本不相干。要说经济系和商学院比,相似性还是比较大的。
哎,可惜金融诺奖成果老是大反指,比如LTCM集合几大头牌诺奖,一夜爆仓
Black Scholes在70年代初是开创性的,引领了options trading的爆发,毕竟在那个年代用计算器就能算。
现在万亿级的passive investment也是学界推起来的。
LTCM是没有预见极端情况和充分考虑流动性风险。像FB这样的大厂,不也有服务器瘫痪的时候?更不要说人工智能,预测都是个概率,哪有全准的时候?
学费决定的,而且一般学生也比较多,因为好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