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的作者是lucky的,可惜我念大学的时候,也跟他一样穷,甚至比他还穷,我一个月伙食只能花150人民币。 但是我们那个时候的“助学金”都是黑箱操作,有一个一年5千块的,4年每年都有的,总共2万块的,给了同寝室一个条件不错的女生,要不是她事后跟我bso说因为她跟系里的书记是亲戚所以才能拿到的话,我都不知道这个“助学金”的存在。 我当时真是又羡慕又嫉妒,我当时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准备递给班主任,但是放了很久,最终都没有交上去。信里写什么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我每次偷偷拿那封信出来自己读一遍的时候,都会哭一场。 后来毕业很久,国内本科学校发信来要捐钱之类的,我都第一时间把email删掉。倒是美国这边的学校(给我提供全奖),我捐了很多次。 goodluck23 发表于 2021-11-11 13:55
拍拍,他们那样做是不对的。 所以公平公正的环境特别重要。 Jicama 发表于 2021-11-11 14:00
我是没见过。但是这样的学生还觉得每天早饭鸡蛋包子豆浆就是吃苦了,骑个自行车就吃苦了。当个家教就吃苦了。这就叫我等这些在美国也吃不上这些,不轻易打车,娃高中就送出去打工且觉得自己日子过的挺好的人不理解了。 sunnyday18 发表于 2021-11-11 13:56
我们大学时候助学金都是发不出去的。。。因为我们系没有贫困生。这一点常常让我很感慨,教育资源的倾斜已经到了贫困生无法出头考入名校的地步了,毕竟全国有多少贫困人口这是铁的事实啊。 saison 发表于 2021-11-11 14:17
写的好真诚。 我大学最好的朋友也是贫困生,她很多经历和这个作者类似,比如助学金是企业赞助的每年都要写总结报告,奖学金则是根据成绩来的算荣誉,到了高年级开始骑着自行车做家教,早早进实验室有补助,大学里这些补助措施都很得体,帮助了学生又不会让他们自卑觉得低人一等,国内很多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挺好的。 Jicama 发表于 2021-11-11 02:08
是啊,每天早上吃豆浆2个包子价鸡蛋就被当成贫困刷屏的第一条来说。实在不理解。我真心觉得2个包子一个鸡蛋加豆浆很好呢。 那现在在中国的正常早饭是什么呢? sunnyday18 发表于 2021-11-11 13:38
其实后来想想,2万人民币真的不算多,可是那个时候是真的缺钱,学费都交不起,有一次班长在班上念还没交学费的,念到我,真是羞愧难当。 可是,当时亲戚也不肯借,我妈当时说的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因为亲戚怕你还不起啊。我后来想想,确实,都是亲戚,你借了如果真的还不起,人家也没办法拿你怎样。比如现在,表弟想出国念书没钱,如果他向我借个10万20万刀,我倒不是出不起,但是谁的钱都不是刮大风来的,我也要在心底疑问,他以后是不是还得起呢。 不过幸好我以前跟亲戚们聊天,都讲到当时没钱交学费没钱读书的痛苦,亲戚们估计听了都不太好意思再向我借钱了,倒是向我妈借过,可惜我妈没钱。 goodluck23 发表于 2021-11-11 14:17
我也担心,因为我母校很好穷人大概很难考上了,我之所以有捐助贫困生的想法就是因为现在贫富差距大,希望贫困大学生能有尊严的享受大学美好时光 l4528 发表于 2021-11-11 14:49
都纠结吃饭 饭量最大的棒小伙子 能是一堆唧唧歪歪的老娘们那点鸡食吗 别恶心人了 穷人吃饭还有罪了 敢情你们没饿过是吧 都使劲饿饿才知道这文章什么意思呢 唧唧歪歪老娘们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祝你们穷 woainizenmeban 发表于 2021-11-11 14:56
没穷过的人不知道穷意味着什么 祝愿这楼里唧唧歪歪的那几个老娘们余生使劲穷 未必你们就一定能不穷 woainizenmeban 发表于 2021-11-11 14:58
清华校内勤工俭学的机会特别多啊,感觉大家对学生勤工俭学的都很照顾,不知道为什么文章里一点都没提到huazairya 发表于 2021-11-11 15:12
嗯嗯,但是现在双减,大学生还能做家教挣钱吗? 201120152019 发表于 2021-11-11 14:24
说实话,我没觉得这个学生过得有多苦。 我不是贫困家庭出身。我父母都是老师,收入不高但是也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我上大学时不用交学费。 那时我的早餐也就是一个白馒头, 加一碗稀粥和一捏咸菜或者半块腐乳。早餐有时有油条,但是多数时候买不到。午餐和晚餐从来没有吃过两个菜, 运气好去的早能买到一份肉菜,排骨或者鸡腿之类的。但是数量不多,一星期能抢到一次都算好的。多数时候就是食堂有什么就吃什么,比如土豆片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都算是比较好的菜了。小炒从来不吃, 去的晚就只剩清炖菠菜或者冬瓜了。比较便宜的是菜肉包子,饺子,还有炒面,这些都是机器加工的,很不好吃,我也经常吃。有时去晚了买不到菜了,二两米饭配豆腐乳吃一顿也是挺香的。 我上大学的学校算是北京名校之一,就这么过来的,没觉得苦,大家都这样。家里一次给一学期的生活费, 我能剩一半,下学期就不跟家里要钱了。 比起那位清华男(他还是挺不错的)的伙食,吃得差多了。他其实没怎么受苦。 GWYH 发表于 2021-11-11 11:02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余华《活着》 Rigel 发表于 2021-11-11 15:45
我就单纯感叹一下,回帖的人都好犀利。。。 我很单纯地被感动了。话说我家不贫困,没有一分钱助学金奖学金,2000年左右(不记得哪一年开始做家教)北京的价钱是40-50一小时,我们宿舍连军区司令的女儿都做家教,在勤工俭学方面,根本没有贫富差距 cavity05 发表于 2021-11-11 16:35
是的。我大学时家境是偏上的,家里给的钱永远远大于我花的, 但我花的特别的节省,买个洗发水都要货比三家看哪家便宜。当过家教,去学校歌厅当主持每次关门要洗无数咖啡杯和盘子经常被没礼貌的人吼(有些追求女孩子的男生就喜欢吼服务员显摆),冬天洗的手都烂掉了又如何?涂掉护手霜就行了。也去校门口的小店打过工被店主随便吼, 大夏天39度去展会卖可口可乐差点晒中暑。家教是最最轻松受优待的了。自己没主动打过一次车。毕竟不愿意乱花父母钱。 没觉得自己就怎么苦了。同学们都想勤工俭学,来找我说哪天我不干了推荐他们。大家都积极打工的很。。打工一点不丢人,同学们反而羡慕得能找到打工机会的同学。觉得自己能挣钱感觉很好。很多家境好的孩子都很努力找打工机会的。可能真实时代不一样了。 公用马甲43 发表于 2021-11-11 17:44
我能问下吗?为什么这么贫困也没有想到去勤工俭学? 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学校里面可以有看寝室大门,买点水啊方便面啊卖,帮人打热水,食堂里面收拾碗筷。 学校外面可以做家教,发传单,校外餐厅做小工,推销各种东西,一点点,麦当劳做钟点工,等等等等。 我们那个年代,也就是2000年左右,大家都没钱,大家都是勤工俭学的,也没耽误拿奖学金。我们寝室的女生一般都是一半一等奖,一半二等奖,人人都有勤工俭学的内容。 到了大三大四,直接去各个公司做实习,有饭补有通勤补,还有各种零食,一个月还能存个两三千。我记得我去微软勤工俭学了两个月,给我妈买了条金项链,嘿嘿。 不懂。。。 mt.everest 发表于 2021-11-11 19:00
这么说的人可能没有在清华读过书,清华学霸扎堆,学习压力非常大,如果因为打工而导致自己学习成绩下滑,那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不知道下滑一些以后是不是就不及格了,不及格需要重修或者延期毕业,更麻烦。所以,清华的学生打工的氛围并不浓,毕竟,能够顺顺利利的毕业才是第一位的啊。很多人在清华拼尽全力也只能是学习成绩中等,因为学霸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不敢花太多时间去打工啊。 在别的学校轻轻松松拿奖学金,说明你学习能力不错,但是你去清华试试,有多少人可以轻轻松松拿奖学金,那样的人在学霸金字塔的顶尖,数量稀少,而且多半也不是贫困生。 在美国,我认识的人家的孩子考上了MIT,整天忙的不行,学习压力巨大,数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也不会去打工,因为拼尽全力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毕业啊。 hollys 发表于 2021-11-11 19:09
刚要睡刷到这个,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文章里没有卖惨、也没有诉苦,有点内容 eleanoryy 发表于 2021-11-11 01:23
这么多年过去,看到这个文章还是感触很深。我就是和文中的主人公差不多的。也许比他好一些,我不够学校的贫困生条件。但是我当时也有过因为没有闲钱买游泳衣,缺席了学校的游泳课的经历。大一的时候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我记得那时居然不是先缴费的,是出院的时候自己垫付,然后学校报销。我拿不出手术的费用,是跟同学借了钱才得以出院。当然这一切都过去了,可是当时的窘迫以及同学对我的帮助仍旧历历在目。 Ywhy 发表于 2021-11-11 22:23
好佩服这样自立的学生 zojirushi 发表于 2021-11-11 16:57
当年清华还是颇有一些贫困学生的,这些年是越来越少了。 pergine 发表于 2021-11-12 00:03
清华这些年出了一些哗众取宠的名人网红败坏了它的明声。但实际上里面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学生才是这个学校的精神所在。 baobao557 发表于 2021-11-11 02:08
拍拍,他们那样做是不对的。
所以公平公正的环境特别重要。
Pat层主,也恭喜苦尽甘来!
其实后来想想,2万人民币真的不算多,可是那个时候是真的缺钱,学费都交不起,有一次班长在班上念还没交学费的,念到我,真是羞愧难当。 可是,当时亲戚也不肯借,我妈当时说的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因为亲戚怕你还不起啊。我后来想想,确实,都是亲戚,你借了如果真的还不起,人家也没办法拿你怎样。比如现在,表弟想出国念书没钱,如果他向我借个10万20万刀,我倒不是出不起,但是谁的钱都不是刮大风来的,我也要在心底疑问,他以后是不是还得起呢。 不过幸好我以前跟亲戚们聊天,都讲到当时没钱交学费没钱读书的痛苦,亲戚们估计听了都不太好意思再向我借钱了,倒是向我妈借过,可惜我妈没钱。
你能开车去所有地方,他有的车开吗?
差不多,都是这么过来的。特别是小地方到北京大城市,除非家底特别有钱,普通人其实都紧巴巴的。当年我在清华也是每天吃饭有个budget,再饿也不敢超过。高年级就做家教,读研的时候就找哪个组给钱多。。。往事如烟。。。
很多人就算是也不知道自己是,就算知道也不愿意领。我班里有俩拿助学金的,其实还有俩家境也不怎么样
嗯嗯,但是现在双减,大学生还能做家教挣钱吗?
你就非盯着早上吃了五毛钱的包子说事儿,五毛钱俩包子啊,你还嫌多了是吧?是不是穷人在你眼里只配俩毛钱一个的大馒头?宿舍楼附近包子三毛五一个,他去的食堂包子便宜两毛五,离宿舍楼差不多一公里。至于他吃午饭晚饭的那个食堂我没去过几次,因为太素没肉吃
我三年前回去过,学生午饭一个拉面加两片酱牛肉,十块钱。冬天吃个涮肉,二两肉七块钱,汤底有白菜粉丝是必须的,四块五,问题是二两肉也吃不饱,加个豆腐丸子小二十了。排队的学生还挺多的。 这就是大部分学生正常的饭钱吧,一个月不出去吃小一千
可以理解,有时候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我记得有一次我朋友的手机逛街的时候被偷了,一千多块,她当时挫败奔溃的样子吓到我了。手机是必需品,因为她需要手机和她的学生家长联系。那个手机是一个亲戚送给她的,奖励她“有出息”。如果临时买个便宜的,回去又不好交代。后来我一时冲动,自己出钱第二天一大早拉着她去买了个一模一样的,又补办了手机卡。也没敢跟家里说,怕被骂。后来那两个月我真是天天数着账户余额过的,冰激凌都不敢吃了,都是青春啊。
我也担心,因为我母校很好穷人大概很难考上了,我之所以有捐助贫困生的想法就是因为现在贫富差距大,希望贫困大学生能有尊严的享受大学美好时光
特别明白贫困生的感觉,一直觉得大学时家里有钱,去打工体验生活和没钱靠打工为生,哪怕一样的工作量,心态差太远了
别恶心人了 穷人吃饭还有罪了
敢情你们没饿过是吧 都使劲饿饿才知道这文章什么意思呢
唧唧歪歪老娘们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祝你们穷
祝愿这楼里唧唧歪歪的那几个老娘们余生使劲穷 未必你们就一定能不穷
别说国内了。就国外这学费涨的 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我昨天看了看学校的学费 一声叹息 搁现在都有不知多少人愁学费。教育越来越像卖东西。跟奢侈品似的
恶毒。
真恶毒。骂人诅咒。别动不动就老娘们什么的。你这么称呼你家女性么。真没教养。你口吐恶言,掉的是自己的价。
算了,网上碰到这种人张口就恶毒的人算倒霉。真实情况是吃过比这楼主苦的人多了,这些人还很多觉得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非常乐观。没工作前花别人的钱本就该节省谨慎。还有很多人都没几会上大学呢。苦的人多了去了。前几天那个5岁小孩养全家,老师开女中之类的才是真正的贫苦里的精神楷模。清华提供的贫困生和机会补助比很多情况都好很多。 我资助山里的小孩子们去上学,但不资助十八岁以上岁学校有有很多贫困支持资源的成人。美国这边也有很多上了大学打好几份工自己挣学费的孩子。赞他们自强自立。
还有你说的老娘们很可能年轻时吃的苦都比这个年轻人苦多了,所以才看不出这个年轻人苦在哪里。事实上在这个论坛上回你的这些你称呼的老娘们多半混的也比你好,因为恶毒随口骂人的人多半混的不怎么样。你诅咒来诅咒去不要把自己气到了。劝你一句。这个年纪了,还是不要跟恶人一样张口就诅咒。显得很没品。
就此打住不回贴了。不想搞的跟大街上对骂撒泼一样,你自己继续吧。
他不是做家教么,就是一直在勤工俭学啊。。。
是啊真的选择越来越少。
还可以去学校食堂和图书馆勤工俭学,外面麦当劳当服务生。但是总体来说家教是时薪最高,最不伤面子的大学生零工选择。
我的大学生活和你的基本是一模一样。后来生活有所改观也是高年级做了家教以后。 纵向比较他的生活并不比我们那时候很多人更艰苦。但是时代变了当手机上网各种社交娱乐都成为标配的时候,横向比较他没有家庭的经济支持,确实算是相对艰苦的了。
不能这样比呀,那时候贫富差距小的,开销也低,又没学费,我大学同班很多都是农村来的,没听说谁需要打工维持学业的,也没有谁因为没钱不参加集体活动的
今天学到了一个词的新用法,草履虫,送给你这样的人。
真是大实话
是的。我大学时家境是偏上的,家里给的钱永远远大于我花的, 但我花的特别的节省,买个洗发水都要货比三家看哪家便宜。当过家教,去学校歌厅当主持每次关门要洗无数咖啡杯和盘子经常被没礼貌的人吼(有些追求女孩子的男生就喜欢吼服务员显摆),冬天洗的手都烂掉了又如何?涂掉护手霜就行了。也去校门口的小店打过工被店主随便吼, 大夏天39度去展会卖可口可乐差点晒中暑。家教是最最轻松受优待的了。自己没主动打过一次车。毕竟不愿意乱花父母钱。 没觉得自己就怎么苦了。同学们都想勤工俭学,来找我说哪天我不干了推荐他们。大家都积极打工的很。。打工一点不丢人,同学们反而羡慕得能找到打工机会的同学。觉得自己能挣钱感觉很好。很多家境好的孩子都很努力找打工机会的。可能真实时代不一样了。
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区别,体验人生和没有退路的区别,成全自我和传递善行的区别。
但是没有比较的必要,都是好孩子。我另一个好朋友是官二代,她当时也出去打工,形象好,常去大型活动当礼仪,一站很久,还有一次被某嘉宾老头揩油,谁没有受过苦受过委屈。
排队长的都是改善生活的时候才吃的…大头还是一般的大锅菜吧,就三四块钱,四块算贵的。要是大家都天天吃小炒,那还摆这么多大锅菜做啥。
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学校里面可以有看寝室大门,买点水啊方便面啊卖,帮人打热水,食堂里面收拾碗筷。 学校外面可以做家教,发传单,校外餐厅做小工,推销各种东西,一点点,麦当劳做钟点工,等等等等。
我们那个年代,也就是2000年左右,大家都没钱,大家都是勤工俭学的,也没耽误拿奖学金。我们寝室的女生一般都是一半一等奖,一半二等奖,人人都有勤工俭学的内容。
到了大三大四,直接去各个公司做实习,有饭补有通勤补,还有各种零食,一个月还能存个两三千。我记得我去微软勤工俭学了两个月,给我妈买了条金项链,嘿嘿。 不懂。。。
这么说的人可能没有在清华读过书,清华学霸扎堆,学习压力非常大,如果因为打工而导致自己学习成绩下滑,那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不知道下滑一些以后是不是就不及格了,不及格需要重修或者延期毕业,更麻烦。所以,清华的学生打工的氛围并不浓,毕竟,能够顺顺利利的毕业才是第一位的啊。很多人在清华拼尽全力也只能是学习成绩中等,因为学霸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不敢花太多时间去打工啊。 在别的学校轻轻松松拿奖学金,说明你学习能力不错,但是你去清华试试,有多少人可以轻轻松松拿奖学金,那样的人在学霸金字塔的顶尖,数量稀少,而且多半也不是贫困生。 在美国,我认识的人家的孩子考上了MIT,整天忙的不行,学习压力巨大,数学相关的课程很多。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也不会去打工,因为拼尽全力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毕业啊。
我也觉得没有卖惨
懂了,这样。谢谢指点。咱们学校确实不是清华那个级别的,还是可以水一下的嘿嘿。
那是以前,现在也高了吧
你觉得不真实是因为这些距离你很遥远。我觉得挺真实的。因为我本科时候和这么一群穷困生一起生活。像他这样的,和我比较相似,在我这个圈子已经算条件好的,至少不用打工挣学费,有奖学金。有些没奖学金的,需要贷款,暑假要提前找好工作。吃饭记账仔仔细细,早餐一片面包几毛钱都要记着,还要预留手机、电脑坏掉的大笔开销
同意,其实这种情况挺多的
My best friend in college taught me what poverty means. He is now a dean in a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is always my hero.
赞
那时家教价钱没那么高。30-35一个小时吧。 家教一般是一次2小时,但是路上来回就得花一个多小时,风尘仆仆的奔波很累。 有的家长不好对付,有的小孩不容易教。 做家教挣钱不是那么轻松的。 大学学习本来就很累了。 回忆起我的大学时光,最后悔的事就是做家教。还不如早进实验室干活,充实简历,好的老师还会给点补贴花花😄。
非常感动,谢谢分享
我也很佩服他,希望他越来越好吧
我大学最要好的那个女同学,就是要回家割稻的,南方种两季三级稻,割了稻谷还要赶紧种上下一季,她告诉我,天气炎热还要抢收抢种,劳动强度大,所有人最后都会中暑晕倒,是所有人!她身体比哥哥强壮,是家里最后一个晕倒的人,坚持到最后。每次干完回到学校,脸都黑得不行。她也是家里插秧插得最好的,说实在的读书这么好的人,干什么都比别人强啊。但是她高中报送上海交大,竟然因为没有钱不能读。中国农村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她还是富裕的鱼米之乡的人,说从小一天吃两餐,北方穷地方的更不敢想了。她个头那个小啊,找了个同乡老公也是没有一米六,两夫妻迷你人,现在她儿子176,因为儿子没有饿过肚子!现在是很有钱的上海人了,可以接济所有乡下亲戚。丈夫的乡下侄男弟女也都是他们夫妻出钱支持上学,跟楼主故事里的那个年轻人差不多。她本人只有一个亲外甥,北大毕业。一个人翻身,全家翻身。
那些年肯定啦,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最后也挺优秀的
这种吃的人肠胃估计都不好,我以前认识的很节约的人肠胃都不行
对啊
因为这是编造的.所以处处露马脚.
这明明就是养尊处优的人,想像中的穷大学生的生活.接近,但是穷人一眼能看出来是在编故事.
2014年安徽高考前10,其实很容易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