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没觉得这个学生过得有多苦。 我不是贫困家庭出身。我父母都是老师,收入不高但是也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我上大学时不用交学费。 那时我的早餐也就是一个白馒头, 加一碗稀粥和一捏咸菜或者半块腐乳。早餐有时有油条,但是多数时候买不到。午餐和晚餐从来没有吃过两个菜, 运气好去的早能买到一份肉菜,排骨或者鸡腿之类的。但是数量不多,一星期能抢到一次都算好的。多数时候就是食堂有什么就吃什么,比如土豆片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都算是比较好的菜了。小炒从来不吃, 去的晚就只剩清炖菠菜或者冬瓜了。比较便宜的是菜肉包子,饺子,还有炒面,这些都是机器加工的,很不好吃,我也经常吃。有时去晚了买不到菜了,二两米饭配豆腐乳吃一顿也是挺香的。 我上大学的学校算是北京名校之一,就这么过来的,没觉得苦,大家都这样。家里一次给一学期的生活费, 我能剩一半,下学期就不跟家里要钱了。 比起那位清华男(他还是挺不错的)的伙食,吃得差多了。他其实没怎么受苦。 GWYH 发表于 2021-11-11 11:02
他写的很真实,他是跟他同学比,生活是辛苦了一些;不能跨年代比,跨年代跟你比或者跟父母一代比,当然他要幸福一些。不过在二零零几年,清华食堂还有更便宜但也很好吃的炸馒头片呢,也有免费豆浆和汤,他都没写,不知道是他上学时没了还是怎么的。清华食堂性价比相当不错的,但是如果周围如果大家都是吃小炒那类,那感觉很不一样。 lifestone 发表于 2021-11-11 12:57
黎明静悄悄 发表于 2021-11-12 09:46
很真实!我在200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 班里也有这么一位同学。一年回2次家,春节和秋收,因为要回去收割谷物。他的吃穿用度,生活安排,三观理想,真的跟文章一模一样,也是奖学金+助学金+兼职家教。后来保研,一路读完硕士后进了四大。没几年升了manager娶了同事。再后来去了一大型国企做了财务总监。一路拼搏 也算圆满 aivar2 发表于 2021-11-12 10:44
一点不真实.写手其实跟你一样,看到过别人的贫困.但是因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贫困,写得驴头不对马嘴. 写手的幸运在于,现在众多的年轻人,对贫困没有体验,所以这么一篇漏洞百出的文章,居然被人信以为真(当然,宣传部门在积极地推才是重要原因). luckhap 发表于 2021-11-13 17:10
回应了?
疑似作者本人回应了。
年代不一样了。 那时候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基本每人都做家教吧。现在我女儿上大学,明明一学期的伙食费都交了,还是常常吃doordash,不去食堂。 以我这一代的心态,简直亏大的。生活苦不苦是和周围人比较的。我女儿就很穷,没法像她的一些同学那样,天天喝酒,party,吸点毒什么的。
清华的伙食是不错。出国后有两个假期回国跟 ld 在清华吃住,各个食堂换着吃,几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爱吃的。不用开火,每天闲逛,生活真是轻松啊。
不用等退休呀
哈哈,是平移的. 还不如坦率说就是编造的.
这就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写手编造的故事,他根本不知道贫困的人的生活!
这就好比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富有的人,想象中富人天天吃猪肉吃白米饭
一点不真实.写手其实跟你一样,看到过别人的贫困.但是因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贫困,写得驴头不对马嘴.
写手的幸运在于,现在众多的年轻人,对贫困没有体验,所以这么一篇漏洞百出的文章,居然被人信以为真(当然,宣传部门在积极地推才是重要原因).
你越是这么确定自己的判断,你的客观性就越值得怀疑
看了他写的过程,除去感动与赞扬外,不得不说,现在的大学生经济负担与1990年代前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个同学如果不是省里考生得前几名,可能根本无法上学。得到的学习补助,也是众人皆知,用餐也与其他同学不一样。就这些小事,这个同学就有巨大心理压力。1990 前,一个同学得到 补助,别人一般不知道,学生用餐,大家也都类似。其他比如学费都是免费,书费就是材料费,等等。总而言之,1990 年代以后,大陆在教育上,完全回到了国民党时代,只有政治控制大大地加强,现在更是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