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润榜女首富到负债200亿元,白手起家的“园林女王”因何沦落至此?

J
Jackl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这两天,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惋惜的事情:10月27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拍卖了一处房产,这处房产的所有人,是曾经的浙江女首富,真正从贫困中白手起家的女创业者——何巧女。
何巧女的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她的名字曾与董明珠在一起,300亿身家频频登上胡润富豪榜、福布斯富豪榜。她是大名鼎鼎的“园林女王”,她创立的公司东方园林是中国园林行业龙头,上市后也是“园林第一股”,最高市值达612亿。但从2018年开始,她和她的公司负面消息缠身:
1月,她承诺要向海外捐出96亿元支持野生动物保护而备受争议。5月底,东方园林暴跌停牌,4天市值蒸发百亿。再加上拖欠员工工资、拖欠银行贷款、拖欠工程款等,高达200亿元。直到前几天,在阿里拍卖上,她在北京东城区的一个公寓,经过78轮竞价,56次延时,最终以1832万余元成交。一同被拍卖的,还有她丈夫名下一套房产,最终以2574万余元成交。

一位诸多光环加持的女性奋斗典范,是怎么沦落到如今百亿资产清零、债台高筑,要靠拍卖房产还债的地步呢?

1966年,何巧女生在浙江省武义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一家七口挤在小草房里,一到下雨,屋内就遭殃。兄弟姐妹太多,甚至连双鞋都买不起,光着脚在地里奔跑,帮着父亲种花种树,帮着母亲养猪,就是她的童年。八十年代经济利好,花卉市场繁荣起来,父亲靠卖花木赚到了钱,家庭状况才慢慢变好,也可以供家里孩子上学谋出路。何巧女考取北京林业大学,终于走出农村,专门攻读园林专业,继承父业。
毕业后,原本被分配到一家机关单位,但是何巧女心心念念的还是自己爱的花花草草,而且她有更大的野心——铁饭碗根本赚不到钱,园林事业一定有更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她辞了职,回家帮父亲打理花卉生意,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虽然赚得不多,也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但何巧女远比他的父亲更有商业头脑,也更加主动,她抓住了自己事业的第一轮东风。1990年亚运会在中国举办,何巧女独自一人跑到北京,凭借在大学练的一口流利英语,在写字楼里对外国人推荐自家园艺。那时候好几百块的盆栽,还是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啊,可外国人根本不会犹豫,销量非常可观。慢慢的,京广中心、国贸饭店、新世纪饭店这些首都有名的饭店纷纷发来盆景项目订单,也让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她更加确信,北京才是机会多的地方,她决定自己闯荡北京。27岁那年,何巧女把曾经的花店,变成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东方园林。创业初期,她也被坑过、骗过,手下拿着原本用来采购花苗的巨额款项逃跑,误信他人投资矿产又血本无归。其实,那些都是何巧女急于寻求财富而冒进的危险信号。只是她并不在意,因为另一个大饼正在降临——PPP项目。简单说,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出资、企业承办,好处自不必多说。
改革大潮下,时代发展的第二轮东风,又被何巧女抓住了。何巧女的花店和园林生意在家乡也算小有名气,当地政府把一个绿化项目交给她。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她出色地完成项目,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也顺利得到了与政府项目合作的第一个背书。自此,她打通了与重量级资源合作的通道。

何巧女曾骄傲地说,1995年后几年,几乎全北京的外销楼盘园林都是我做的。从家乡到北京,再到全国,从花卉苗木到园林设计施工,她的事业版图开始坐火箭一般飞升。后来还成功拿下了李嘉诚东方广场项目,让东方园林在政府和商界双面开花。2009年东方园林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这意味着,何巧女已经开始在资本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上市后股价短时间就飙升到221.51元/股,这让东方园林一时风光无限。

就像当年把盆栽推销给老外,何巧女自己就是金牌销售,她擅长和政府打交道,频频从政府拿项目。千万级的项目司空见惯,上亿的项目更不在话下。最多的时候,80多个项目遍布全国12个省份。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园林皇后”。她更是在2015年荣登胡润女富豪榜第9位,中国富豪排行榜前一百,全球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也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背靠大树,真的好乘凉吗?危机潜藏其中,做实企业才是长久之道。政府项目虽然盘子大,但是执行周期长,结算流程繁琐。企业要先行垫付很多资金,为了完成项目,四处借钱借贷、以贷养贷,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恶性循环、饮鸩止渴。资金链第一次断裂后,何巧女想到用社会声誉和更多政府支持来挽救企业。其中一个方式,或许就是“慈善”。
在何巧女诸多头衔里,“慈善女王”“中国女首善”也给她带来了足够的话题和争议。有人说,她是通过做慈善的方式吸引公信力和眼球,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关注“园林第一股”,也能更好地与政府合作。

2012年,她发起成立了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使命是保护环境、保护地球。2015年又承诺向基金会捐赠所持有的7630万股股票,以当时的股价计算,大约30亿元。每一次公益善举,都为她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声望,她凭借在慈善领域的大手笔在海外也收获了不少“高光时刻”:

2016年11月,联合国摩洛哥气候大会上,何巧女宣布将投入10亿美元,致力于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2017年10月,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会上,何巧女又宣布自己要捐出15亿美元,用于保护野生动物,此举震惊海外,美国媒体对她盛赞有加。也让国内争议声不断:有钱为什么要往外撒?国内的环保不需要吗?

其实,她已经在各个公开场合林林总总承诺捐赠高达180亿元!如此高调的慈善究竟是发自真心,还是赢得更多资金和项目的敲门砖?或许两者皆有,豪言壮语之后,接踵而来的必是公众对她诺而不捐的监督和质疑,不断有人问,到底捐了多少?
从公开资料上看,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2012年发起后到2019年,大约支出捐赠3亿元,此后就不再公布年报。捐赠7630万股东方园林股票一事后期并没有完全兑现,国外的捐赠也不了了之,超过百亿的捐赠已经成为一句空话。对于未签协议的空头支票,法律上并没有强制要求。
有人说,她毕竟有捐赠,而且数额不小,并且除了热心环保、动保领域,她还出资支持木兰学院,致力于女性领导力的培养。

也有人反对说,高调承诺后获得的巨大关注度,与不捐后公众对公益产生的信誉危机相比,显然,诺而不捐的危害更大。

从农村摸爬滚打出来的何巧女,是真心愿意将财富回馈社会的。只是那一年,东方园林资产断崖式下滑,让她再无暇顾及其它。何巧女过于逐利,为了巨额利润、不断借钱吞项目,完全超越了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红线。拖欠国内员工工资上亿元,股价更是跌至不到每股3元,总欠款达到200亿元!

何巧女这才意识到大船即将倾覆,她开始在各个银行抵押、转让股权、试图融资,想尽办法苦苦支撑,那一年虽然拿到了70亿元的各方资金,但比起数百亿的欠款,只能勉强维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她自己也因为拖欠工资、工程款、贷款等问题,被法院频频下发执行通知。
2019年,何巧女把自己一手创办养大的东方园林交了出去,朝阳国资委成为实际控股人。但面对累累负债,政府出面也无力回天,连年亏损势不可挡。早早种下的恶果,需要自己吞下,滚雪球一样的债务,再去东墙补西墙早就无济于事。
翻开何巧女的人生过往,儿时在农村打赤脚的卖花姑娘,25岁开始创业,45岁在富豪榜上频频有名,又在53岁负债百亿、最终一切归零。如今,出让上市公司控制权、百亿身家灰飞烟灭,还要靠变卖家产填补债务,浙江女首富彻底跌落神坛。
曾经的赞誉有多高,如今的毁誉就有多彻底。她有异于常人的勤奋努力,也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聪慧的头脑,但让一切毁于一旦的,是她超出自身能力的野心和贪心:
误把时代的东风,当做自我实力的勋章。关于何巧女的一生尚且无法盖棺定论,网上的评论大多唏嘘:女性创业非常不易,这一路走来有多少泪水汗水,如果她能秉持着卖花时对园艺的热爱,踏踏实实做好企业,而不是过分追名逐利,或许能走得更长远。、
来源:遇言·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