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古代战乱时会亲人离散?为啥不一起逃?

b
bcueggej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为啥古代战乱时总说会亲人离散?为啥不一起逃?而且就算分别了又相互知道对方具体在哪里,为啥不能去找?(从zh上看的 还挺有意思的)

说个关于我外婆的故事。
外婆是外公家的童养媳。外婆的原生家庭在山里,在温饱线上挣扎的那种,当时外婆的双亲已经去世,外婆的哥哥姐姐还是半大孩子,两个大孩子拉扯着外婆这一个小孩子。外公家有一个布坊,外公家里人在外出卖布的时候带回了外婆。关于这一段,外婆的叙述是“我六岁那年来你老爷家,那时候油菜花开得好漂亮,老太(指我外公的妈妈)见到我讲,我们家今天添人口了,小人(方言,指小孩)真能干,刚来就给我们家挣工分了(当时当地的生产大队每家按人头给一个基本工分)”。再后来,外婆长大和外公成婚,生下了我最小的姨妈后,依然没有原生家庭的音信。及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帮和亲人失散的人寻亲,外公识文断字,就开始一封封往外寄信,给外婆寻亲。 最后很幸运,外婆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但是不甚幸运的是,故事还有悲痛的地方:外婆留在家里的哥哥姐姐在送走外婆后不久就逝世了,因为没吃的。外婆找到的亲人是她的舅舅,后续是听外婆的舅舅说的。外婆的舅舅在见到外婆后不久就去世了,别人都说老人家是看到那一家还有人活了下来能瞑目了。 在我外婆的故事里:为什么会和亲人离散?因为形势所迫。家境太差活不下去,和亲人离散还能有一线生机,而外婆年长的哥哥姐姐们因为年龄大了别人家不收,甚至没有以和亲人离散为代价换取活下来的机会
J
Jimatssf
Zh是哪里?
d
dongbaobao
知乎吧
s
singlemummy
为啥古代战乱时总说会亲人离散?为啥不一起逃?而且就算分别了又相互知道对方具体在哪里,为啥不能去找?
zh上看到的 觉得还挺有意思
bcueggej 发表于 2021-11-07 17:34

古代无数人一辈子的活动半径不超过50公里, 超出这个范围,找?
T
ToveIN
拜托 逃难不是大家一起走路 死亡率极高好不啦?
b
bigjohn123456
刘邦逃跑的时候,嫌车上载人多了跑得慢,还要三番两次把亲生女儿推下车。。 何况韭菜乎??
f
foreverf
怎么找,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T
ToveIN
乱世人命贱如草芥
蓝光加湿器
为啥穷人不吃肉呢?
S
SAT
男丁战争期间很容易被抓徭役,兵役。
b
basifae
战乱时一家人能不分离就不分离 因为去租一起行动都未必能活下来几个 肯定是迫不得已才分开 别说古代了 现代社会衣食住行有一个出了问题都蛋疼无比
n
nodeer2021
不用说古代,我爷爷辈是一大家子抗日战争时期从江南逃到南方的。沿途一路有一些小家庭决定留在当地,基本也是哪里有机会留下就留下了。这样一大家子就分散在一路。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通讯交通都不方便。战争时期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变成奢侈。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盼着打仗
b
bf
小脚怎么跑啊?
s
singlemummy
男丁战争期间很容易被抓徭役,兵役。
SAT 发表于 2021-11-07 17:42

那也得是长得壮点的
也有反过来的,很早看到过某野史,说某乱军不拉壮丁,就把遇到的男丁都杀掉,原因是, 不杀了他们,他们会被后面自己的对头拉丁!
b
basifae
一直觉得其实朱熹也算是罪人
白骨精
可以试一下出门全靠走,你的日常生活半径能有多大,这还是在有路的情况下,古代都是荒地走的就更慢了
f
fugeg
之前疫情闹的凶的时候, 我同事从老家到租的小区都不让进 当场懵逼 最后打电话好说歹说才进去 你说放古代咋整?
g
ggfbys
回复 12楼nodeer2021的帖子
刚看到版上说台湾大陆打的 不知道咋想的
g
ggfbys
我不知道提问的人几岁? 即使在和平年代 都会在大人手中丢失孩童 更何况兵荒马乱的年代?真的显得低智
R
Ruth
我看过家里长辈写的抗战南京城破之前一点逃离,然后辗转去重庆的回忆录。当时她是个小姑娘,她的母亲拖着四个孩子,有2个忠仆,她父亲先行受委派去重庆安排学校内迁事宜,未能顾及家属,在学校规模迁移的时候,他们因故没能跟上。其实学校整体西迁时,旅行已经很困难。 在城破之前她父亲的好友,也是个著名学者,安排他们一家逃到郊区,躲藏一阵子又有人安排他们离开南京,然后他们就踏上了漫长的西行之路,有些时候是跟着难民群,靠仆人推着或者挑着两个年幼的弟弟,步行。途中她的小弟弟生病,有人劝她母亲卖掉一个儿子减轻负担,并且说有人看上了她儿子,如果她肯把孩子交给那家,会安排他们西行容易点,母亲坚决不肯。她的母亲出自大家,此前一直养尊处优的,那时候面对困境,咬牙坚持,把全家带到了重庆,团聚。
c
coalpilerd
别古代了,你就看看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离现在也不到一百年,一家四口挤火车都差点挤散了,而且那次还是P事儿都没有纯粹一场虚惊;何况更早些都只能靠走路和马匹的时候?真有军队打来了哪儿还顾得上一家人一起,都是自顾自没命地跑。
临时工
古时候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要走很长时间。
苏东坡被从黄州贬到汝州,走啊走,还没走到,皇上圣旨到说改贬蕙州了。苏东坡还是个省部级干部,尚且要 "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 普通老百姓就更别提了。就是清朝末年,从四川去北京也要个把月的时间。
这还是正常旅行,逃难还要困难一百倍,路上还会遇上盗匪。如果有钱,很容易被盯上,或杀或抢。如果没钱更惨,得自备干粮,能带多少呢?我看到说最好的干粮是黄豆,因为体积小,顶饿。
女人如果是小脚,不雇车根本走不了多远,可逃难时哪有车呢?而且妇女是抢夺贩卖的target. 男的也不容易,会被拉伕拉丁。一不小心就失散了。失散了怎么去找呢?没有户籍,没有派出所,没有网......
话本小说里常有夫妻失散多年,以后对方死了,忽一日在寺庙里发现一个人长得象。或者偶遇多年前失散的子女,居然对面不相识... 战乱,饥荒,"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老百姓自古苦。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R
Ruth
回复 12楼nodeer2021的帖子
刚看到版上说台湾大陆打的 不知道咋想的
ggfbys 发表于 2021-11-07 17:55

我爸跟我聊天说和平统一没戏了,只能打了,他可能看不到祖国统一了,我一般不想惹他生气,那次实在忍不住,说,你看不到也许是好事,战乱好玩吗?
i
ingbox
很多00后 家里没有经历过战乱的老人 于是何不食肉糜问一些很低智的问题
自有天意在
没手机,联系不上
i
ingbox
回复 25楼自有天意在的帖子
笑死我了 你真是人才
l
lessmore
你想的是亲人团聚 其实是团灭
R
Ruth
古时候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要走很长时间。
苏东坡被从黄州贬到汝州,走啊走,还没走到,皇上圣旨到说改贬蕙州了。苏东坡还是个省部级干部,尚且要 "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 普通老百姓就更别提了。就是清朝末年,从四川去北京也要个把月的时间。
这还是正常旅行,逃难还要困难一百倍,路上还会遇上盗匪。如果有钱,很容易被盯上,或杀或抢。如果没钱更惨,得自备干粮,能带多少呢?我看到说最好的干粮是黄豆,因为体积小,顶饿。
女人如果是小脚,不雇车根本走不了多远,可逃难时哪有车呢?而且妇女是抢夺贩卖的target. 男的也不容易,会被拉伕拉丁。一不小心就失散了。失散了怎么去找呢?没有户籍,没有派出所,没有网......
话本小说里常有夫妻失散多年,以后对方死了,忽一日在寺庙里发现一个人长得象。或者偶遇多年前失散的子女,居然对面不相识... 战乱,饥荒,"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老百姓自古苦。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临时工 发表于 2021-11-07 18:03

我有过一个房东老太太是国军将领的妻子,喜欢给我讲往事,她是续弦,19岁时嫁给年近40的丈夫,我住她家时她80多了,记不得前天的事却把往事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回跟我说,抗战时一次她跟着团部,觉得情况还好,比较安全,她洗了头搬把椅子坐在一个土墙边吹风看书,起来去拿东西,忽然村子遭到轰炸,土墙塌了,她之前坐的椅子被埋,生死就是一念间。她时常讲一个故事之后感慨一句,宁做太平狗,莫为乱世人。
s
steve888
去看个电影,《一九四二》
n
neigaeu
冯小刚电影1942 河南大旱 饥荒
萧瑟
参照美军撤离阿富汗,那些把孩子扔给美军的。
x
xiaYSG
当战争来临时,每一个人都着急逃命,无论是主观还是说客观的因素,都会有分散的情况出现 与其到时候全家一起被抓 到不如各自逃跑 好歹自己被抓了是自己一个人
m
mise88
为啥古代战乱时总说会亲人离散?为啥不一起逃?而且就算分别了又相互知道对方具体在哪里,为啥不能去找?(从zh上看的 还挺有意思的)

说个关于我外婆的故事。
外婆是外公家的童养媳。外婆的原生家庭在山里,在温饱线上挣扎的那种,当时外婆的双亲已经去世,外婆的哥哥姐姐还是半大孩子,两个大孩子拉扯着外婆这一个小孩子。外公家有一个布坊,外公家里人在外出卖布的时候带回了外婆。关于这一段,外婆的叙述是“我六岁那年来你老爷家,那时候油菜花开得好漂亮,老太(指我外公的妈妈)见到我讲,我们家今天添人口了,小人(方言,指小孩)真能干,刚来就给我们家挣工分了(当时当地的生产大队每家按人头给一个基本工分)”。再后来,外婆长大和外公成婚,生下了我最小的姨妈后,依然没有原生家庭的音信。及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帮和亲人失散的人寻亲,外公识文断字,就开始一封封往外寄信,给外婆寻亲。 最后很幸运,外婆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但是不甚幸运的是,故事还有悲痛的地方:外婆留在家里的哥哥姐姐在送走外婆后不久就逝世了,因为没吃的。外婆找到的亲人是她的舅舅,后续是听外婆的舅舅说的。外婆的舅舅在见到外婆后不久就去世了,别人都说老人家是看到那一家还有人活了下来能瞑目了。 在我外婆的故事里:为什么会和亲人离散?因为形势所迫。家境太差活不下去,和亲人离散还能有一线生机,而外婆年长的哥哥姐姐们因为年龄大了别人家不收,甚至没有以和亲人离散为代价换取活下来的机会

bcueggej 发表于 2021-11-07 17:34

現在把手機拿掉你跟小孩去Mall 逛一圈沒準你都找不到
w
wendy73
我有过一个房东老太太是国军将领的妻子,喜欢给我讲往事,她是续弦,19岁时嫁给年近40的丈夫,我住她家时她80多了,记不得前天的事却把往事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回跟我说,抗战时一次她跟着团部,觉得情况还好,比较安全,她洗了头搬把椅子坐在一个土墙边吹风看书,起来去拿东西,忽然村子遭到轰炸,土墙塌了,她之前坐的椅子被埋,生死就是一念间。她时常讲一个故事之后感慨一句,宁做太平狗,莫为乱世人。
Ruth 发表于 2021-11-07 18:15

忘记了哪里看到的,部队救了一个单身母亲带孩子的,那个女人爱干净,条件不好洗冷水澡后来肺炎死了。那个喜欢她的军官很难过。这还是部队有枪,普通人逃难一生病就只有被丢下了,女人孩子老人都容易生病,吃喝不到干净的食物,没有足够的御寒衣服,生病没钱买药。分散了还有活路,不分散就一起死了。周星驰的功夫里,不是也让分开逃然后在路灯下老地方碰头吗?
m
myudng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 大难临头各自飞
我是马甲
可以看看琼瑶的自传《我的故事》,前半部分还是很好看的,讲他们一家人逃难,其中她弟弟路上就丢掉了(后来有幸找了回来)。
q
qingjiuliangcha
如果是一个大家族呢?举家上下几十口人,如果大家都聚集在一起逃跑,移动群体的目标是极大的、极其容易惹人注意的,到时候反而容易把敌人目标吸引到自己家族之上。
而且居家逃命时,一些重情之人也可能会因为照顾其中某一个人的身体而放慢步调,可是在当时一个逃命的大前提下,放慢步调就类似于自投罗网,这是极其容易被敌方一网打尽的。
g
gokgs
什么叫兵荒马乱, 音信全无。你还指望能发个 text message?
K
Katherinely
我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其中就有一个母亲,叫素媛,她就遭受过因战乱与骨肉分离的事情。
素媛在去美国前就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可是因为战乱,只能带着女儿去寻找自己的丈夫,可是自己得了病活不久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孩子放在一棵树下,希望好心人能将她的孩子送到丈夫身边。
可是她被救了,活下来了,她却不知道两个女儿怎么样了。最后她前往美国,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生了一个女儿June。电影的结尾是June带着母亲的遗愿回到中国,见到了姐姐。
所以在战乱时,亲人离散是很简单的,反倒团聚着逃跑成了一件难事。
S
Sandmvril
我们现代人对距离的认知是非常模糊的,10公里,20里地,听起来不是很远,但徒步10公里就意味着走俩小时;假如有个亲戚住得10公里远,让你每天走俩小时去看他,再走俩小时回来,一般人应该是坚持不了一个月的。 放到现在10分钟地铁,大概是2分钟飞机,要是不着急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就行。以古代的交通能力,这么远大概就不怎么走动了
A
Amandami
一打起战来兵荒马乱的,人到处跑,跑个几百里几千里,改名换姓,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当年一大波国军跟着蒋介石跑去台湾,很多老兵荣民大半辈子都在找大陆亲戚,也只有少数几个幸运的,茫茫人海,大海捞针,真不是说着玩
紫郁
说说我们家的故事吧,爷爷小时候三个亲兄弟,原本太爷爷是大财主家庭,爷爷小时候都有丫鬟和仆人伺候着。后来战乱逃跑的时候剩下他们养尊处优的三兄弟了,财产被侵吞,所有亲人都联系不上。三兄弟尽管努力着也相依为命可还是温饱有问题。爷爷最大,15岁,弟弟们只有6岁 8岁,逃跑路上只好找了两个好人家把亲弟弟两个寄养了。后来爷爷回到家乡,成家立业,一切安顿下来后,开始寻找弟弟们。他根据记忆找到了那两户人家,大弟弟是中等家庭,很快和爷爷相认了。但是名字姓氏换了,和爷爷相认后改回来了我们的本姓。小弟弟是寄养在高官家庭,小弟弟当时已经是另一个城市的市级领导,见爷爷来说是寻亲全家都出来看了,还摆了一桌好菜招待。高官的儿子儿媳和秘书都目瞪口呆,因为爷爷和他长得实在太像。高官一家送了大包小包很多礼给爷爷,然后他一直很客气的说爷爷记错了,但是来者是客,你这么远来找亲人虽然我不是你的亲人但我们也觉得和你有缘也不亏待你。高官一直没有承认他就是爷爷的弟弟,但是爷爷说第一眼看见他脸上那颗红痣就知道是他了,还有手上的疤。爷爷说当他走的时候他看见他弟弟眼里满是泪水,在门口远远望着他一直目送他远行。爷爷后来告诉爸爸伯伯们再也别去打扰他,爷爷说说咱也不图啥,知道他过得好就好。
雨花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木兰小时候不也是路上丢了,那还是有钱人家。
w
wonaiwangerxiao
没有手机和无线电步话机,被人群冲散了也没法联络碰头点。
x
xiaoxiaozhu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属于有钱人的越南华裔亲戚散尽家财换来三拨大船票,各分老中小一组,一定分开逃,增加家族延续的机会,每组都持在法国的远房亲戚的通信地址。。。他们非常运气,分别去了德国,法国,香港,后来通过亲戚都联系起来又先后去加州团聚了
m
missyoungforever
我奶奶家是富农,当年也是匆匆把一些值钱东西埋房子地下就逃走了。 父母和大哥二妹小妹去了上海。我奶奶带着小弟去了另外一处,也就从此分开了。 那个时代的悲剧,别问为啥不为啥。
t
todd6034
死在路上的可能性远大于在家里,走路要消耗很大的体力,没有牛马,能携带的食物水衣服靠两条腿极其有限,你自己吃个半饱的情况下背着行李出门走五十公里试试就知道了。
S
Stephaniepq
富贵人家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都是穷苦人家经历的
A
Amandami
不说远了 08年地震 都相互找不到 遇到战乱 不是说星期一灭你国家星期天部队才在墙根下集合
A
Amandami
回复 48楼Stephaniepq的帖子
是啊 不论啥年代都是穷苦人家受难啊
x
xiaYSG
这问题,也就和平年代的人问得出来,何不食肉糜我倒觉得是好事 所以吧 有句话好好品味下: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e
elleyy
解放前日本人杀到南方,奶奶全家逃命,都是大的带着小的逃,最怕小媳妇落日本人手里。一家子躲躲藏藏,小弟弟背在奶奶背上脸都勒出印记也不能放下来。日本人撤退后家里才陆续回到原来的家,整条街都被毁了所幸全家没人伤亡。
C
CloudY7764
我爸跟我聊天说和平统一没戏了,只能打了,他可能看不到祖国统一了,我一般不想惹他生气,那次实在忍不住,说,你看不到也许是好事,战乱好玩吗?
Ruth 发表于 2021-11-07 18:03

真是 为什么一定要统一 这么多年没在一起大家不也过的好好的吗 该吃吃该喝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不就是最重要的了吗。
c
coconutam
我不知道提问的人几岁? 即使在和平年代 都会在大人手中丢失孩童 更何况兵荒马乱的年代?真的显得低智
ggfbys 发表于 2021-11-07 17:58

这叫闲聊,不是求教。自作聪明。。。
M
Miamason
咋一起逃 古代一家那么多人口
T
ToveIN
回复 54楼coconutam的帖子
人家也没说求教吧?干嘛戾气这么重
驫龘麤靐
谈何容易,就算是商店里走散了,别提熊孩子,就是我老婆,如果没带手机,都很难找回来,完全无法预测她布朗运动般的轨迹
2
201120152019
富贵人家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都是穷苦人家经历的
Stephaniepq 发表于 2021-11-07 22:05

怎么不会?走路上就是靶子啊,流民土匪军队一堆堆的抢,抢完了也不剩几个人了。
S
Sandmvril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件事情: 在古代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中,是不存在“联系”这个东西的。在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古代,任何两个人只要脱离了视线,就自动进入了失联状态,直到再次出现在对方的视线。
b
bcueggej
而当战乱一启,开始逃难的时候,你和所有的亲人被裹挟在人群中,哪怕片刻脱离视线,就进入了失联状态,可能一回头就看不见人了(此时请参照火车站丢失孩子的情况),而作为维系一切的锚点的家已经不存在了,你们没有可以碰头的时间和地点,除非巧到再迎头撞见,否则就是永别。至于说,知道了对方具体在哪里,为什么不去找。先不说,战乱中失散了还能知道对方消息的可能性有多低,就算是出现奇迹让你得到了亲人的消息,这个“具体”能有多“具体”呢?
k
keepdown
别说古代了;在手机普及到人手一个之前,走散都是常有的事,根本无法知道对方具体在哪里。
k
keepdown
记得有一次跟同学去北京玩,打算坐公交去王府井,我拼命挤上去了,可是没想到我同学,人高马大的竟然没挤过那些大爷大妈,等车辆开动了我才发现她赫然在站台上,没上车!!!我只好隔着车窗拼命对她挥手喊话,然而她眼睛近视,我看着她一双大眼睛焦急又空洞地扫来扫却始终没有看见我。。。就这样走散了我不知道该到下一站下车等她,还是坐到目的地等她,还是应该到了下一站返回来找她。因为我不知道她是咋想的,不但我俩没有手机,车上的人也都没有手机,那时候手机还是个稀罕东西。于是我决定到下一站等她,我在站台上等着,每过来一趟公交,我都站在车门口大喊她的名字,没有任何回应。后来决定到王府井再找她算了。我在王府井逛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终于隔着一条街看见她了,多亏她当天衣服鲜艳加上我视力好,而且凑巧我们都在那条人流量不大的支路上。所以,走散真的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d
dngdnhxqs
我家有位老人因为战乱 一直在找 没找到 都说可能不在了
m
mangmang
三十年前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数据库的时候,找人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古代
.
.Cheers.
我看过家里长辈写的抗战南京城破之前一点逃离,然后辗转去重庆的回忆录。当时她是个小姑娘,她的母亲拖着四个孩子,有2个忠仆,她父亲先行受委派去重庆安排学校内迁事宜,未能顾及家属,在学校规模迁移的时候,他们因故没能跟上。其实学校整体西迁时,旅行已经很困难。 在城破之前她父亲的好友,也是个著名学者,安排他们一家逃到郊区,躲藏一阵子又有人安排他们离开南京,然后他们就踏上了漫长的西行之路,有些时候是跟着难民群,靠仆人推着或者挑着两个年幼的弟弟,步行。途中她的小弟弟生病,有人劝她母亲卖掉一个儿子减轻负担,并且说有人看上了她儿子,如果她肯把孩子交给那家,会安排他们西行容易点,母亲坚决不肯。她的母亲出自大家,此前一直养尊处优的,那时候面对困境,咬牙坚持,把全家带到了重庆,团聚。
Ruth 发表于 2021-11-07 17:59

养尊处优的人自尊也很强的吧。法国王后,沙俄王后,被抓面临死亡的时候都表现的很有尊严。
s
shalalala2
楼主好天真啊。就看一部片子吧empire of the sun. 走失的小孩还是有钱有势的外国人。这个没看过的话,红楼梦的香菱总知道吧,不是平民,也不是战乱。就看个花灯就丢了。
.
.Cheers.
所以以前人讲究同乡同宗,这些就能把人narrow down。以前人也喜欢聊天打听。
前几日翻小时候日记,讲亲友来往,觉得很神奇啊,记不得自己怎么就会知道什么时间地点找什么人,怎么坐车换车。
C
CleverBeaver
别说古代了 现代也有夫妻两地分居 一方带着孩子住很远的
l
lilimarah
古代一饥荒都易子而食了你还问出这种问题
芷若魔头
说说我们家的故事吧,爷爷小时候三个亲兄弟,原本太爷爷是大财主家庭,爷爷小时候都有丫鬟和仆人伺候着。后来战乱逃跑的时候剩下他们养尊处优的三兄弟了,财产被侵吞,所有亲人都联系不上。三兄弟尽管努力着也相依为命可还是温饱有问题。爷爷最大,15岁,弟弟们只有6岁 8岁,逃跑路上只好找了两个好人家把亲弟弟两个寄养了。后来爷爷回到家乡,成家立业,一切安顿下来后,开始寻找弟弟们。他根据记忆找到了那两户人家,大弟弟是中等家庭,很快和爷爷相认了。但是名字姓氏换了,和爷爷相认后改回来了我们的本姓。小弟弟是寄养在高官家庭,小弟弟当时已经是另一个城市的市级领导,见爷爷来说是寻亲全家都出来看了,还摆了一桌好菜招待。高官的儿子儿媳和秘书都目瞪口呆,因为爷爷和他长得实在太像。高官一家送了大包小包很多礼给爷爷,然后他一直很客气的说爷爷记错了,但是来者是客,你这么远来找亲人虽然我不是你的亲人但我们也觉得和你有缘也不亏待你。高官一直没有承认他就是爷爷的弟弟,但是爷爷说第一眼看见他脸上那颗红痣就知道是他了,还有手上的疤。爷爷说当他走的时候他看见他弟弟眼里满是泪水,在门口远远望着他一直目送他远行。爷爷后来告诉爸爸伯伯们再也别去打扰他,爷爷说说咱也不图啥,知道他过得好就好。
紫郁 发表于 2021-11-07 19:03

这个故事真好,谢谢分享
T
Trekker
建议厉害国的韭菜们多看看关于战乱的历史资料,看看普通人有多惨。现在自己吃饱饭才几天?现在西方世界早就视厉害国是第二个苏联了,真要开打台湾,到时候西方国家就会听之任之?
没事去逛街
我奶奶也是随着爷爷逃难去乡下,怀孕+半小脚,走的快就把孩子落掉了。 逃难时一路人那么多,很容易被冲散
t
todd6034
我姥爷一大家在沈阳解放被围在城里,就是著名的沈阳围困战,据说饿死了几十万,花了不少金首饰才没饿死,雇人背着一个个地逃出了沈阳,为什么要背着因为有护城河。
s
steve888
建议厉害国的韭菜们多看看关于战乱的历史资料,看看普通人有多惨。现在自己吃饱饭才几天?现在西方世界早就视厉害国是第二个苏联了,真要开打台湾,到时候西方国家就会听之任之?
Trekker 发表于 2021-11-08 14:41

当成苏联倒好办了。二战后苏联入侵匈牙利,捷克,索马里,阿富汗,西方国家全部没有干预。除了暗地里扶植了些游击队,几乎完全无视。 怕就怕西方以为中国是二战的日本,外强中干,直接对打。那就天下大乱了。
c
coconutam
回复 54楼coconutam的帖子
人家也没说求教吧?干嘛戾气这么重
ToveIN 发表于 2021-11-08 11:55

人家发帖闲聊,说人家问的问题低智,谁戾气重?请结合上下文
t
topmost
我爸跟我聊天说和平统一没戏了,只能打了,他可能看不到祖国统一了,我一般不想惹他生气,那次实在忍不住,说,你看不到也许是好事,战乱好玩吗?
Ruth 发表于 2021-11-07 18:03

我看了下网上舆论,大陆人多数觉得肯定会打,台湾人都觉得大陆嘴炮,只能等着瞧了。
t
topmost
建议厉害国的韭菜们多看看关于战乱的历史资料,看看普通人有多惨。现在自己吃饱饭才几天?现在西方世界早就视厉害国是第二个苏联了,真要开打台湾,到时候西方国家就会听之任之?
Trekker 发表于 2021-11-08 14:41

能打和愿意打是两回事,不愿意跟塔利班拼命,却愿意跟中国拼命?
G
GABA
还古代呢, 看看美军撤离阿富汗时的惨样, 父母直接把孩子递过墙的。 又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要说, 干嘛不早点走? 干嘛不全家一起走? 要走想走的早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