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等不及。这些船能不能过来把这些空箱子拉回去。。。This is the culprit。以后规定谁不把自己的集装箱拉走,下次就别来了。 “疫情后,海运运费暴涨,货轮卸下集装箱后,本应该将空的集装箱拉回中国去装货。但船等不及,空船驶回去了,把大量空集装箱放在美国港口。” dailymail2 发表于 2021-10-31 02:06
为什么等不及。这些船能不能过来把这些空箱子拉回去。。。This is the culprit。以后规定谁不把自己的集装箱拉走,下次就别来了。 “疫情后,海运运费暴涨,货轮卸下集装箱后,本应该将空的集装箱拉回中国去装货。但船等不及,空船驶回去了,把大量空集装箱放在美国港口。” dailymail2 发表于 2021-10-31 02:06
为什么等不及。这些船能不能过来把这些空箱子拉回去。。。This is the culprit。以后规定谁不把自己的集装箱拉走,下次就别来了。 “疫情后,海运运费暴涨,货轮卸下集装箱后,本应该将空的集装箱拉回中国去装货。但船等不及,空船驶回去了,把大量空集装箱放在美国港口。” dailymail2 发表于 2021-10-31 02:06
为什么等不及。这些船能不能过来把这些空箱子拉回去。。。This is the culprit。以后规定谁不把自己的集装箱拉走,下次就别来了。 “疫情后,海运运费暴涨,货轮卸下集装箱后,本应该将空的集装箱拉回中国去装货。但船等不及,空船驶回去了,把大量空集装箱放在美国港口。” dailymail2 发表于 2021-10-31 02:06
为什么等不及。这些船能不能过来把这些空箱子拉回去。。。This is the culprit。以后规定谁不把自己的集装箱拉走,下次就别来了。 “疫情后,海运运费暴涨,货轮卸下集装箱后,本应该将空的集装箱拉回中国去装货。但船等不及,空船驶回去了,把大量空集装箱放在美国港口。” dailymail2 发表于 2021-10-31 02:06
有媒体租直升机,航拍拥堵的长滩和洛杉矶港口世纪大拥堵实景,我把视频放在这。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Dr6rOcBA5lM?showinfo=0
话说,这大半年,美国港口拥堵和物价上涨,一直是热点。 感恩节和圣诞节购物旺季来临,物流更紧张了,到处都是缺货和涨价的消息。 昨天,我去买汽车的空调过滤网,没货。店家说,这个型号全北美都没货,现在都堵在港口或者中国的工厂。我只好买了个别的型号的,勉强装上凑合用。 北美这轮供应链出问题,有两方面影响, 一是对新鲜肉类水果蔬菜,虽然网上叫的厉害,但总体影响不大。北美农牧业发达,除了有的地方,华人超市蔬菜价格涨的特别离谱,譬如韭菜从两三美元一磅,涨到七八美元。总体还好,有涨价,不是特别夸张。 第二类是日用品和工业用品,这一块影响很大。如果你不需要这些产品,一点都体会不到缺货的影响。如果真要用的,都急死了。空调过滤网,还可以凑合。要是别的汽车零部件或者工业用品,家居电器之类的,可能就麻烦了。 随着形势越来越糟,美国媒体和各方专家,都在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最新的进展,是一个物流公司创始人的推特引发的舆论。 瑞安·彼得森(RyanPetersen),是加州一家新创物流公司的CEO。他受不了这种供应链崩溃,21号,也就是上周四,他租了艘船,开出海,到洛杉矶和长滩港口实地调查。 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美国40%的进口,从两个港口进来的。 那天,等待进港的远洋巨轮数量,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79艘,而疫情前的平均等待数量是0-1艘。 大家对一艘巨轮的胃口有多大可能没概念,我给点具体的数字:平均一艘远洋巨轮装载的集装箱,需要8000辆卡车才能拉走。 所以,光拉完这些港口外滞留的79艘船的集装箱,就需要将近60万辆大卡车。把这些卡车全部连起来,长度有将近一万公里! 大家想想这种物流堵塞有多可怕。 周五一早,他把见闻和自己的分析,发了一串推特,刷爆了网络。
首先是观感的巨大反差。 大家以为这两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现在应该是热火朝天,7X24的工作状态,把美国从物流崩溃中解救出来。 但瑞恩看到的却是,港口冷冷清清,处于停滞状态,他花了三个小时穿梭往返港口每一个码头,看到只有不到10个集装箱在卸货。 数百台起重机,但只有7台在运行,而且似乎运行得相当缓慢。 之前,卡车司机投诉港口工人,尤其是起重机操作员,受工会操纵,拿着几十万美元的年薪,却干很少的活。 但板子还不能打在起重机司机屁股上。 起重机不干活,是因为港口已经堆满集装箱,卸下来的集装箱,无处可放。 所以,真正的瓶颈,不是卡车司机或者港口装卸能力,而是港口的集装箱货场已经满了。不管装货的集装箱,还是空集装箱,都没地方可以堆放了。 这是导致整个物流链崩溃的瓶颈(bottleneck)。 但当瑞恩深究,集装箱爆满还只是表象。 按理说,货场满了,只要有卡车,就能源源不断的把港口的集装箱拉走,为何没有卡车来把这些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运走呢? 因为卡车缺底座(Chassis)。 当瑞恩继续调查,发现一个很诡异的死循环。 如果卡车司机的底座上,没有集装箱,可以去港口货场装货。 但如果车上装了空集装箱,对不起,哪个货场都没法让你卸下空集装箱,因为港口和附近货场都已经爆满。 疫情后,海运运费暴涨,货轮卸下集装箱后,本应该将空的集装箱拉回中国去装货。但船等不及,空船驶回去了,把大量空集装箱放在美国港口。 空集装箱越来越多,直到把港口附近的货运场都堆满了。 空集装箱无处可去,货运公司和司机,只好把它们放在卡车底座上。譬如,一个货运公司的所有底座,就被450个空集装箱占据了。另一家卡车公司,每一个底座上,都放了3个集装箱。 底座都被占满了,卡车司机没车可用,只能干等。 有人会问,货场和卡车司机为何这么傻,把集装箱卸下来,随便找块空地,放在地上不就行了吗? 核心问题出来了,还真不行。 因为长滩市政府有规定,不能把集装箱随便堆放在空地上,必须有专门的货场放置集装箱,不管是空的还是有货的集装箱。而且,货场集装箱只能堆两层,或者8英尺高,不能再堆高了。如果货场把集装箱乱放,或者堆放超过两层,货场就会被关。 就是这一条规定,卡死了货场的脖子,导致他们只能把无处可放的空集装箱,堆到卡车底座上。 当越来越多的集装箱,占满了卡车底座,卡车就找不到足够多的底座,去港口拉货。 当港口卸下来的集装箱没有及时运走,越堆越多,港口的起重机只好停下来,等待卡车来拉货。 当起重机停下来,远洋巨轮就只好在港口外海抛锚,等待起重机重新开动。 整个海运系统就堵死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负循环,瓶颈,不是港口的起重机,也不是工人,更不是卡车司机,而是货场的容纳能力。如果不能把导致负循环的瓶颈解决,这个供应链将崩溃。 瑞恩说,如果任由这个负循环继续发展,情况只会一天比一天糟糕,比2008年引发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倒闭还要危险。 港口拥堵问题可不能靠政府印钱解决,所有实体公司都会倒闭,全球经济将崩溃,依赖全球化的国家,经济都会遭受重创。 怎样解决?瑞恩给出了5条建议, 第一,立即发布行政令,取消长滩市和洛杉矶市对货场限制堆放层数的规定,从两层增加到六层,释放堆放空集装箱的空间。这一招,将释放上万辆拖车,让他们能马上就去港口装货,拉走堆积如山的集装箱。起重机和港口才能重启。 第二,然后建议征用国民近卫队和军队的拖车,到美国所有大港口,去拉货。 第三,政府在港口100英里范围内,新建能接驳铁路的大型的临时货场(500英亩)。 第四,要求铁路列车将集装箱拉到新的临时货场,而不是千里之外的达拉斯等大城市。这样火车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往返,将港口积压的集装箱都拉走。卡车再从临时转运点拉货,不需要都堵在港口。 …… 瑞恩在22号早上发布了这一串推特,引发大量转发评论。 当天,长滩市就发布了新的行政令,将2层的限制,提高到6层,临时规定立即生效,有效期为90天。 很有意思的是,这个规定已经实施很多年了。市政府对集装箱必须限制两层的理由是:“为了管控对周围地区的视觉影响”……
后疫情时代,美国的港口大堵塞,供应链崩溃和物价猛涨,很多人在问,市场是不是失灵了?资本主义是不是在应对这些挑战已经无能为力? 当今世界的供应链,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网络,堵塞涉及中美等很多国家,链接全球的卡车、火车、港口、卡车司机、起重机司机等等,我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僵化低效的官僚系统。 就跟新冠病例追踪和防控一样,从CDC到地方,在每个地方都出问题,导致整个系统失灵,防线形同虚设。 港口的拥堵已经有一年了,现在越来越厉害,从总统到加州州长、纽约州长,都在处理。但除了喊口号,没有给出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 这个案例,最让人意外的,并不是瑞恩找到港口拥堵的死结,而是全美的供应链,居然能被这么小一个地方规定卡死。更意外的是,大大小小官僚,一年时间,居然没能找到原因。可见从联邦到地方和港口管理方,有多麻木,行动有多缓慢。 第二,过度管控对生活和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在之前的多篇文章,说过美国和加拿大多个案例,从后院养鸡、种菜,到草坪修剪,篱笆高度,到开设工厂,雇佣司机,劳保薪资休息,都有浩如烟海的各种规定。 法规健全,保障了福利和安全,当然是好事。另一方面,就像这个限制集装箱只能堆积两层的规定一样,也造成了巨大的拖累。 中国在走向现代化和规划化,各种法规越来越多。希望掌握度,法律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细越好,社会的活跃度需要适度的空间,模糊地带。 第三,对全球化,和高度依赖消费以及全球分工的深层次反思。 北美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到什么程度? 去年读到过一个媒体分析,对美国邮政和快递行业,极其廉价的运费的分析。从中国万里迢迢,运来一个马克杯的成本价,都低于在街道对面的小企业去做一个。 是不是很荒谬?中美年青一代,身体差不多,教育差不多,技能不相上下。一个杯子,为何要去中国买?而不是在当地造。 显然,有地方出问题了。基于古典经济学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经济理论,在经受挑战。 一个杯子的成本,除了材料、人工、运费,还有中国的环境成本、对美国本地就业机会的剥夺等等,这些在全球化的公式中,是被忽视的。 在全球化案例中,波音客机是最佳的案例之一,一架飞机需要多少零件,在全球多家国家协同完成一架飞机,这是全球化的骄傲。 但现在变成噩梦了,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估算,美国制造商现在平均要等92天,才能将零件和原材料组装成产品。 美国是最依赖全球化的国家,这一次的打击最严重。 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电脑、家具、服装,都完全依赖全球供应链。没有全球供应链,美国人可能连碗筷刀叉都买不到,这不是开玩笑。 另一面,全球化也培育了强大的消费主义趋势,我经常感慨,随便打开一个美国中产家庭的地下室,都能重新装备另一个国家的一个、甚至几个家庭。 这种模式必须依靠一个高效而廉价的生产基地,过去半个多世纪,东亚以及中国,撑起了这股消费主义浪潮,也将中美两国深度捆绑。 但这种生活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在疫情后,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 北美港口拥堵,超市越来越多的空货架,中国的拉闸限电和产能限制……这些都跟同一件事有关: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和收缩。 全球化的成本,不应该只用金钱计算,没有被计入的成本,如能耗和污染,不公平就业的代价等等,都在逐渐体现出来。 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是中美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譬如中国的原油消耗,发改委曾预测,2020年,进口原油为2亿吨,实际上是2016年,中国的原油进口就达到了3.6亿吨。 全球原油生产增速只有1%,而中国的进口增速是10%,是产量的十倍。其他原材料需求增速也是类似趋势。 中国进口那么多原油,那么多铁矿石,并不全是给自己用的,相当一部分做成各种产品,卖给了美国人、欧洲人。 显然,世界没法满足中国无限制进口石油、煤炭和铁矿石,去扩大产能。 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减少一点消费欲望。从这个角度,美国目前的供应链拥堵,可能也是件好事,能迫使美国人少买东西,少花钱。
谢谢科普,但是有个说错的地方。中国拉闸的主要原因是,1发改委上半年关了一堆煤矿,2禁了澳大利亚煤又没补上缺口。。这跟全球化无关,纯粹土共作死,类似于大跃进搞出了“三年自然灾害”
狗了一下,这些空箱子的确应该让船运公司拉回码头,重新上船,但目前运费这么贵,船运公司仍掉空箱子再跑一趟赚的更多,时间就是钱,箱子才几个小钱,当作一次性箱子多跑几趟也是大赚
那码头管理者干啥吃的?谁不收空货柜就跑了,再来不许它靠岸不给它提供服务呢?就算这个方法也许不实际,总有方法的吧?
微博上的“雷尼尔雪山”写了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事情,挺有意思!文中一点不明白,拜登对空置在码头不回收的货柜收罚金怎么就不对了?这不也是逼船方尽快收走吗?
https://mp.weixin.qq.com/s/6T2MhxjWvfNJbM3H6fECBQ
突然觉得,这么多废弃集装箱别浪费了,安置流浪汉刚刚好,买啥酒店。。
交通部长是个同性恋,不知道哪里搞的小孩,还可以休产假!
新闻说不及时拉走的,罚款按天算,不知道管不管用
对呀,或者规定船运公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置他们回来的空集装箱,超过时间罚款;或者码头找地方放置这些空箱,并按照放置时间对船运公司进行收费,费用按照时间可以递增,而不是平均收费,每艘一天收500超过7天收1000,超过半个月收2000,超过一个月收5000
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不是情况糟到无法可想,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这种情况持续数月,最后要一个私人来发现根源?
整天土工作死土工作死的,最会作的就是美国了,好好的底子给霍霍成这样,啥玩意儿啊
缺啊,问了海运的人,他们拿不到箱子… 然后运费继续涨
NPR听了一耳朵,说有关系的… 我当时震惊了
产假从新娃到来开始算,不管生的还是抱来的,只给生的产假就是歧视。。。
还有这回事?要是真跟这有关系就太扯了
现在海运不仅时间长,价格也比以前涨了至少50%。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啊
美国真是个神奇的国度啊,自己掐脖子,偏偏这个港口还在加州,感觉下个世纪都解决不了了
就一句话,No zuo no die,就是这帮人搞得美国成了笑柄。
这不太可能!TA哪有这么大的影响!我感觉是几个综合因素合力作用下,发酵了两年(从疫情开始)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说到底,还是美国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尸位素餐,眼睁睁地看着问题发生而没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雷尼尔雪山说得对,当年那个航母入坞维修两天就能修好的高效美国,一去不复返了!感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就像相当一部分英国人一样,这部分英国人还沉醉在大英帝国的荣光里还没醒来;而这部分美国人也一样沉醉在美国二战以来的英明神武里,自我陶醉!这一段纯粹是有感而发,真心希望美国振作精神早点发奋图强,少搞点那些极左的有的没的东西!
没用的。你可以这么规定,但货运公司本来就等了几个月才卸货,现在还要花几个月来装空箱子,不装还不行。货运公司又不会亏本的。马上货运价格涨上去,最起码double一下,甚至10万美元一个箱子都有可能。那很多中国的出口公司的货物价格最起码还要再double一下,要把这些飞涨的货运成本包括进去。那美国的物价又要再次飙升了。
经济活动都是有关联的。干任何事,都是要下一步棋,要看后面二,三步,想到对手(市场)可能的反应。 习包子 想治理环境污染,初始想法也挺好,关了一大堆小煤矿。马上市场上就大规模缺电。 老毛 大跃进,想法也挺好,多炼点钢,社会进步快一点。然后市场反应 就是 饿死大批人。
但是真正需要民主党左派大政府要做的,调节贫富差距,向巨富们征税,堵住他们逃税的漏洞,他们却又不去做。征税都征到 中产阶级的头上。 其实美国共和,民主二党都为富人们说话。这是美国总统制,二党制的问题。 如果走议会内阁制路线,如果二党都不争气,马上第三党可以出来,各自采取二党里面的一些好的政策,抛弃一些不好的政策,赢的多数选票而组阁。而二党制的问题,如果二个都是烂苹果,你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没有这么简单。 船只负责运,没有义务拉箱子走,就像ups只给你送包裹,不管回收箱子。 收回去的前提是有人买东西,但是现在美国出口太少,没有货要运回去,船自然就走了,除非国内有商家愿意高价买箱子,就算愿意买,也不知道装空箱子要等几天,能不能补上损失的时间成本。另外美国算疫区,各地管制不一样,让不让运回去也是回事儿。 空箱子一直都有,港口还能拍卖赚钱呢,amazon和星爸爸都是买家。 如果收费,这个费用会由商家承担大头,最后还是转到消费者身上
问题比港口工人罢工严重,是美国制造出口相对于进口减少了。 以前船把货拉来了,一整船的货,连箱子运下去,然后等两天,一般半船货半船空箱子再运上来,拉走。这等两天的停靠港口费可不少呢。 如今没有货往上运,回程没运费赚,那人家干嘛白交两天停靠费等空箱子呢,所以空箱子就扔这里了
说得太轻巧了,如果很快,货轮当然愿意把空集装箱拉走; 否则长久地耗在港口,每天都是很多银子,算下来不如空船回去再配新的集装箱。 这个死循环还需港口和当地 zf 解开那个死扣才能进入正常循环。
新码头修建从提议到工程启动拖个几年,出多少钱争个几年,修建再花个十几年。不知道到正常使用能花多少年?反正我是不指望能用上新码头进出的货物。
就是苦了平民百姓
空集装箱装上船并不需要很多时间。 尤其是码头起重机闲置的情况下。中国的速度是36小时卸货装货。一艘船等36小时装空柜,根本不会耽误赚钱,因为中国这边都在等空柜。
哈哈, 点赞。
这个想法好。
可惜会被说没有 ’人性‘ (没水,没电, etc )。
对的,亚洲那边柜子是要抢的,根本没有,黑市上都有炒货柜的了。再往根子上寻找原因,是美国这边因为疫情没有货运回去,出口疲软,导致大量空柜,返程运空柜是最赔钱的,所以船公司宁愿空船回去。
如果一个总统委任的交通部长休产假,会导致美国供应链混乱,美国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小白问题,为啥返程运空箱最赔钱啊?
十几年还不够委员会做评估的。估计百年的可能性都不大
空箱子跟装了东西的箱子毛关系没有,你罚谁去啊?你不能叫快递公司给你负责回收纸盒子吧?都不是一个快递公司送来的。他们愿意回收使用是有利润在,当没有利润的时候谁在那里傻呵呵地帮你回收呢? 而且,堵塞的原因是瓶口扎住了,不是船上不愿意装,货物卸在码头出不去,空箱子在码头外面也上不了船,否则不早就腾开了么
同问!现在既然亚洲那么都抢货柜炒货柜了,那船回程带一船回去不是可以发财么?反正都是要回去的。除非美国码头这边不给力,要装空货柜就得等很久让船方觉得不划算。所以估计问题还是出在美国码头这边。
所以说华人大妈在国内肯定跳起来支持习大大三天两头行政微操
第二点不太对,澳洲的煤主要是焦煤,炼钢用的。 好几个省出现限电主要是因为电厂把计划审批的煤用完了,再发电就需要去市场上买,但是市场上的煤价暴涨,发电成本大增,发一度赔一度,所以就不发了。 中国的经济结构上还是属于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