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妈妈的进口药没有国产药可以替代? HeyStranger 发表于 2021-10-31 14:48
我前面只说我小时候到大好像发现周围很少折腾去外地看病的。 我刚刚查了下杭州浙一排名居然还可以哎比我想象的好哎 综合14 有六个专科前十,普外是第五 酱油小弟 发表于 2021-10-31 16:37
在国内买generic drug, 一定要查清楚哪些是过了一致性评价的。没过的药效就难说了。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31551.html flipping 发表于 2021-10-31 16:05
二三线城市的三甲?看普通病可以,但是大问题和大手术最好还是去大城市的三甲,从我家人的经验来看是这样 HeyStranger 发表于 2021-10-31 15:28
就是不让开进口药啊。我爸早就complain过了。当然高干还是检查药随便开,还免费,tnnd sweetme 发表于 2021-10-30 12:36
回复 5楼kankan_7777的帖子 啊,国内买美国产的药还比美国便宜…我又涨知识了 火树银花的火树 发表于 2021-10-30 12:35
我老板说美国70%的药物都是中国产的,这样会不会让国内的父母舒缓一些? Shirley9812 发表于 2021-10-30 13:01
最近一年好像改变挺多的,先把年度起止时间改了。我爸说药物范围也在调,不只是进口药,他吃的一个补钾的便宜国产老药都被移除了,他是吃的高血压药有利尿成分造成轻微缺钾,医生让补,忽然医院药房配不到了,外面药店能买到说不能用医保了。其它变化他还说了一点我没记住。 Ruth 发表于 2021-10-30 13:07
政府用车和飞机应该只允许采购国产品牌 AaronBush 发表于 2021-10-30 13:27
现在国内药是集采,公立医院以量换价,基本药是以前的20-30%。但是也从进口无专利保护药 变成国产无专利保护的药。因为片剂药制造很简单的。 国内进医保的有专利保护进口癌症药,其实不多的。不是美国公司不让,他们愿意以量换价的,但是说白了就是不管怎么算还是太贵,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你十万美金的药,一万卖,中国也负担不起。中国有仿造药,便宜很多。而且,残酷点说,美国的药充其量就是延长了癌症患者的平均寿命,但是很多人还是从原来1-3 年变成了3-4年内去世。 现在中国看病非常难。500块的专家门诊,根本挂不到号。我爸妈这种老年人,更不在网上定不到喜欢的医院的医生。 我飞呀飞 发表于 2021-10-30 13:22
美国药70%还是75%是在中国产的吧,包含纱布,手套,止血棉,邦迪,口罩医院很多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美国政府因为新冠疫情后,中国因为疫情那段时间生产力下降货运也慢,有医院工作的建议分散生产国家或者回流一些药物在美国本地生产,不要把大多数医疗用品放在单一中国制造。出现疫情,中国生产力下降那段时间,美国医院内医疗物资有短缺时候啊。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2:48
前年在上海看过医生,自费。 一次感冒发烧,人币200多,包括挂号化验药费(头孢)8院 一次牙医做根管治疗,共900多,9院。都是普通号 看那些有什么卡的,应该便宜不少 美国很多好,但医疗…… shirley163 发表于 2021-10-30 13:48
医保里边本身就有纳入医保的进口药,怎么会不让开了呢?医保改革最近已经改过了啊,专家号涨了,药费降了。以前看专家号才7-14人民币一次,现在普通号50(医保报销后变成自付10)专家号300一次,院士号500. 不过医保都会报销一部分这些费用,而且大医院现在要求专家和院士也要轮普通号,也就是说每周有时候你挂的普通号可能遇上的是专家或者院士坐诊。社区医院60岁以上挂号不要钱,60岁以下挂号1元钱,化验抽血,慢性病普通常用药都可以在社区医院就做了。拿着化验好的单子去三甲医院找专家院士看看病,平常就在社区医院拿常用药就好了,省得跑大医院人挤人。但是有的药必须去三甲开,小医院小医生开不了,只能开常用的。我妈妈一直吃医保内的药,医生推荐医保外的药她不吃的,她说能被纳入医保的都是久经人民大众考验的药,比如青霉素,比如二甲双胍,我看她吃的常用药有进口药,但是都是医保里有的 现在都是计算机联网,你在合同医院看病开药病历,医生一点全能看到,你的医保可以选三家合同医院。我妈就选了离家近的三甲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2:16
如果国产药的质量够好的话,这倒是改变消费习惯,给医保省钱的好办法。前提是够好 strawberrykiwi 发表于 2021-10-30 14:20
刚听油管儿上一个人说明年一月一号,军属享受免费医疗了,羡慕啊 Cinderella_smile 发表于 2021-10-30 14:00
我妈妈70多,独居老人,都是自己挂号,没有看病挂不上号的问题啊,她家邻居一个80多,一个90多也是独居老人,都是自己看病挂号没有问题。你可以让家里老人用114电话预约挂号或者腿脚灵便离三甲近走到医院门诊用机器刷明后天的号,或者医院官网微信挂号或者好大夫网上挂号,还可以在好大夫网和医生聊一下病情。现在有不少大医院也有医生微信义诊特别疫情期间我在朋友圈看到过好多次推的医生个人微信义诊。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3:56
这个别吹,去魔都论坛看看一堆人最近在骂。进口的医院不进了,变低价国产货,效果差。要进口的可以,拿着医生处方去医院墙角处的小药房自费买。 你说的这些起码是2年前的老黄历改革了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4:17
不光是延长寿命,还有美国药的副作用更小,FDA的药品审核非常严格,一定要副作用足够小再看有用才批。中国的药监局就是摆设,医药公司的国产药,只管有用,基本不管副作用。所以病人的感受还是不一样。更何况国产药的原料工序都不一定完全和美国一样。 vitafusion 发表于 2021-10-30 14:09
我天天都在跟我妈妈聊天啊,她不对我说这些,我都不知道有社区医院这回事的,也不知道社区医院60岁以上挂号不要钱,开药抽血化验根本就不用挤大医院,而且她就属于只吃医保内药那种老人,不喜欢被推荐新药,她说有的药是属于医生要开了单子,病人吃了好才会大量推广的,她为什么不吃医保内广大民众早已吃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药?她说能被纳入医保的都属于这类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4:27
你妈对你报喜不报忧吧……老人难挂号全社会都知道了,除非你不挑医生碰到谁就是谁。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4:25
好大夫挺好的,上面我们那里三甲医院各种主任医师挂牌的可以约,不用去医院早上挂号。当然日子很紧急的最快的是找医院的黄牛 酱油小弟 发表于 2021-10-30 14:33
判断一个全国性系统性的问题以你妈的“口述”为论据也是醉了。 brokencliche 发表于 2021-10-30 14:31
我妈妈去大医院看病都是挂她想看的专家,院士号啊。她如果开药就是挂普通号,有时候还会遇到专家坐诊普通号,如果她不对我说这些,我不知道的。她经常去医院看病,拿药的。因为有糖尿病,心脏病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4:34
我上次回国看一个皮肤科的医生,就是在好大夫上预约的,非常方便,可以自选时间,国内在电子化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好。 liumajia 发表于 2021-10-30 14:37
你放着妈妈一个70多岁的老人成孤寡靠自己生活,我也就不说别的了。也有很多老人和子女说他们不爱吃肉不爱吃贵的,天生就爱吃便宜东西。你可长点心吧……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4:39
70多的老人独立生活,有时候还做点义工,我很为我妈妈骄傲!:)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4:47
嗯,也为你骄傲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4:48
俺从来不挂那些专家号,特别是靠手艺活的牙医。那些老不死的手一抖,别把我的牙搞坏了 shirley163 发表于 2021-10-30 14:51
回复 54楼brokencliche的帖子 我觉得国产货也不都是劣质的,本来很多也是国内工厂生产的,不过压价以后只能是节省成本,压的不狠还是能保证质量,压的太狠谁也没办法。 国内主要还是收入差距比较大,照顾低收入人群只能把成本压的低,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都是保留在一个基本能用,有效,不会出人命的边界线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1-10-30 15:00
这个帖子的主题是讨论国内医保不可以开进口药。其实前面有层主已经阐述过了。我再说一次吧。 宏观来说因为老龄化,医保基金入不敷出。现在中央的政策就是割国内药厂和医院的韭菜。具体trickled down到地方就是医生工作时间加长待遇不涨(本人认识很多一线三甲医院的医生亲述)。 开药方面,通过集中采购给国内药厂的出厂价统一定一个很低的价(可以去搜下新闻最近国内药企恒瑞的裁员)。为什么还有一些人说进口的药也纳入医保了呢?因为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很多药以前国内是买国外的generic 药。现在这部分generic drug 由国内药厂生产并集采价格给病人。帖子里说的很多开不到的进口药应该是没有过专利保护期的欧美药厂的药。这意味着国内的大众已经无法享受到最先进最新开发出来的药。这个现象不仅体现在药品,包括手术用的器械材料,那些缝合线什么的现在都只能用相对没那么好的国产货。 brokencliche 发表于 2021-10-30 14:54
医保从本质上来说,就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国内已经给10.7亿人实现了全疫苗接种,表面上看起来是免费的 但其实都是医保里面支的钱(公开说法是医保和财政共同支出,财政的每一分钱也都是公帑啊) 每两针500元 科兴公司过去亏损,2021年上半年的纯利就是500亿人民币 但是没有起到一点保护作用,该封城的社会成本还要老百姓承担 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也成了一条产业了。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国内对无效疫苗和核酸这么热衷了。无利不起早啊 在这种情况下从医保里面套钱,就是窃国! ArizonaGreenTea 发表于 2021-10-30 15:08
早就这样了。医保没钱了。现在即使体制内的医保看病的时候也会一大堆清单拿过来问你要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集采的药很便宜,所以国内药厂都哭晕在厕所)。 brokencliche 发表于 2021-10-30 12:09
最讨厌这种一惊一乍的胡扯蛋 作为家里有癌症病人的家庭,事实上是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纳入医保。同时国产的靶向药和免疫药也越来越多。在药效相当的情况下,自然国产药优先。但是进口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不用说同样的药,国内价格基本上是美国这边的三折左右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1-10-30 15:27
有没有熟悉国内集采的可以给我扫盲一下。 国内集采压价非常狠,对病人是好事。不过看到后续新闻,好像有厂家不能按合同提供,就很奇怪,价格低但是量大,是不是利润也还可以。家人也是医疗系统的,听到的消息是,比如心脏支架,价格便宜了,但是没有了。这个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如果没有的话,那需要手术的病人怎么办呢。是不能做,还是说可以选择进口的? feifeiblue 发表于 2021-10-30 15:23
因为集采价格低到亏本,药厂自然不会上赶着去生产。参照最近的大规模电荒。 brokencliche 发表于 2021-10-30 15:34
专家号,院士号,呵呵,要么你们那医生特别闲,那么容易挂到。我几年前在帝都给亲戚挂号半夜起来去医院排队,最后还是靠黄牛买到号,好医生的号大家秒抢的好不好。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4:44
北京最好的医生吗那当然热门呀。你的意思是什么毛病都是要找北京全国最好的医生,那全国人民那么多人哪里看的过来呀。普通人大部分毛病又不是疑难杂症,网上找当地口碑好的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专家看就行了。我们那包邮区医院全国前十进不了都被北京上海的占了哈哈,但是也不觉得我们那边医院医生不好什么的也没见亲戚特地跑上海看病。普通毛病包括手术都就网上搜评价找觉得好的医生看,评价口碑好的医生的确不错,找过几次医生都满意感觉评价不虚。那些专家主任医师就是医院里去挂的一样的人,去医院挂也可以但是通常一早就没号的,但是好大夫上经常能早几天刷到预约到的。而且还可以线上咨询这些有名大夫门诊片子上传给看,这种就是交费的那样已经很方便了。其实好多医院都有同学可以喊他们当天帮忙加号但是现在回国有看病什么的我根本不用去找关系就自己网上预约的更方便。 酱油小弟 发表于 2021-10-30 15:48
我大概知道一点,但是不保证说的都对 集采价格压的很低很低,而且只有1-3家供应商,其他供应商拿不到集采,销量马上就跌90%,基本就是立即死亡。大家为了不马上死亡,哪怕略低于成本价,也要硬着头皮上。拿到集采后再找各种方式降低成本,看能不能多赚点少亏点。 但是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生产一般都是要按batch的,而且成品半成品都会过期,各种损耗都要算在成本里。比如去年大家都戴口罩,感冒病人一下减少了很多,平时可能需要3吨的某药品,这一年市场上只需要0.3吨了,但是药厂一个batch就生产一吨,而且生产出来后物流的成本也一点不会减少,甚至因为疫情原因增加。 这样,这个感冒药厂家可能原本预定一片药成本0.2元,集采价格0.22元,现在可能一片药的成本就要0.6元了,但是集采价格还是0.22元,越生产越亏损。 而且越来越多的药物纳入集采,这个药厂其他品种的药可能也是在亏钱的边缘上挣扎,或者没有中标,会被整个砍掉了,药厂的流动资金可能根本无法吸收这个亏损。 眼看着制药行业被集采折腾的几乎没有盈利空间,资本不要说投资了,连银行的贷款都会变的难很多,企业一旦没有了流动资金,也没有资金注入,那也是死路一条。 我个人感觉,企业如果想活命,只能重金贿赂负责集采的部们and/or尽量中标后玩儿命偷工减料。要不然形成工会模式跟国家对着干。。。但是中国人太聪明了,这也不现实。 而且因为集采的原因,进口药和进口器材越来越难买了。而且无法用医保购买。但还是有很多人宁可多花这个钱,有这个市场在这里,估计过段时间大家还是能找到一些办法吧 amber10 发表于 2021-10-30 16:15
谢谢啊,你这个描述怎么感觉集采对于药物研究反而是非常不利的境况呢。生产合同都不怎么赚钱,哪里还有多余资金去开发呢。而且你刚好提到了我本来想说但是没说的回扣部分。我其实是不相信集采这么大规模的合同会没有背后利益的,但是利润空间这么低,厂家都不想完成合同了,又有什么必要去贿赂呢。。所以我都没有问。 看你这个介绍,集采厂家日子不好过,没集采的更不好过。。两害相权取其轻。。 所以我想会不会是生产一些含量不同价格不同的同一种药品销售什么的。。真是理解不了啊。偷工减料我也想过,但是大面积出现药效不行,是不是也会出问题。除非是不痛不痒的药品,可那样,中国病人可能根本就不吃了。 feifeiblue 发表于 2021-10-30 16:33
早就这样了。不光是不给公费进口药,就连自费的也不给。因为医院药房里根本就没有。坐标帝都三甲。菲 发表于 2021-10-30 13:36
理想与现实: 为什么国家很努力将靶向药纳入医保,在医院却买不到呢? 国家前期的工作白做了? 笔者搜索一下网络资料,原因很多,最主要有这几条,跟国家的医药卫生制度有关。 1、医保控费 医院并不能随心所欲使用“医保”,每家医院都有一个政府核定的“医保额度”。 医院只能在这个预算下使用医保资金,如果超额了,自己给钱。 举个栗子。 小张到医院看病一共用了1万元,出院结算时,医保报销了8000元。 这8000元哪里来呢?其实是医院垫付了。 到了下季度初,医院再与当地的医疗保障局进行结算,将8000元拿回来。 但是如果医保局查账发现,该医院当年度的3000万元“医保额度”已经用完,这8000元医保局不给,医院自己补上窟窿。 医院肯定不干,医生得吃饭,医院正常运转也要钱。 靶向药比较贵,降价后往往也要好几百元,会挤占医保资金,而且靶向药保管成本不低,这些无形成本要医院自己扛。 所以尽管靶向药进入社保,医院并不落力进药。 到了年底,如果“医保额度”已经用完,哪怕医院有药,恐怕也不会将药开给患者,而是让患者到外面药店购买。 2、药占比 所谓“药占比”,就是患者在医院结算时,药品费用占整个费用的百分比。 药占比=药品费用 / (药品费用+耗材费用+检测费用+其它费用)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医改指导意见,药占比不得高于30%。 这个指标进一步限制了医院、医生开药意愿。 3、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使用靶向药 某些情况下,患者在医院开不到靶向药不是医院的问题,不要一味归罪于医院。 使用靶向药之前先做基因检测,找到“靶点”。 如果没有“靶点”,不适宜使用靶向药;或者虽然有“靶点”,但是没有与之对应的靶向药也是徒然。 另外靶向药即使纳入医保,往往使用范围有所限制。 比如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虽然是医保药,但只有下面2种情况医生才能用药: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5:33
我指的就是口碑好的三甲的主任医师,而不是容易挂到号的级别到的所谓“专家号”。小病当然随便看,要用得到专家的不就是中大病吗?我浙江亲戚遇到这些病就是到魔都帝都看,当地某名医院认识人做初诊,小的就那看,大的就要出来了……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5:51
我听到的是,价格太低的时候入不敷出,卖得越多赔得越多,所以有些厂干脆躺平停产了。 菲 发表于 2021-10-30 17:11
我说的就是三甲的主任号啊你为啥脑补是容易挂的乱七八糟医生😓汗,都说了这些主任名医口碑好的类似浙一某某毛病一把刀的这种都能在好大夫上挂号挂到。但是去医院一大早排这个医生往往是排不到号的很多被黄牛排走了。所以网上去预约更好如果不是那么紧急的。至少我们当地好大夫上就是三甲医院里面挂牌门诊到专家号就对应有的。我只是说我们当地的情况北京我不知道呀,北京是全国的名医汇聚了 还有我说的就是常见病,不知道你的小病怎么划分。我说的普通毛病就是常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而且周围知道的那些得肺癌乳腺癌肠癌这种不是晚期的并不难治的癌症我看他们也是找这种主任专家看也就治好了当然这些都是我知道的例子不算疑难杂症。我回去一般约体检之类的也蛮方便的,只要自费的去三甲体检楼那做起来很快一条龙。否则单独自己相约b超什么的都要排很久 酱油小弟 发表于 2021-10-30 18:21
你说的对,不过中国本来也没有太多的新药研发。但是即使是专利过期的老药,自主研发生产线也要投入成本,我不知到在这种情况下,厂家会不会连专利过期药也不想去做了。我现在听到的说法是,只要发了3张证,就要开始集采,如果你辛辛苦苦研发了生产线,投入生产,没多久就集采丢标or超低价中标,那你还会投入研发吗? 也许最后大家会达成一个平衡,药厂纷纷躺平?但是谁知道呢?现在的年轻人个个喊着躺平,其实卷起来比谁都狠。 背后利益我是这么看的,大家就是争取一个时间,就像癌症晚期病人还花重金用很贵的药一样。而且政策不像癌症,政策搞不好哪天就变了呢?多熬一天就多一分希望。如果竞争对手一下拖死了,那下次集采讨价还价的空间可能更大。总之先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而且怎么说呢?亏钱抢市场,这种事情各个领域都在做,也不奇怪。 至于药效不行这个问题,吃药,本身就有一个安慰剂的作用,比如病毒感冒不吃药也能好,但是大家还是会吃,所以感冒药药效不行也无所谓。另一个极端,比如心脏支架不行,病人死了,那就是命该如此,也没法证明是支架的问题。所有癌症用药同理。 可能能看出来的是一些慢性病用药,比如血压血糖药,但是这样的话,能支付的病人会去找进口药,不能支付的病人可能原来连这个差药也吃不起,而且这些人才是绝大多数人。 现在国家急需解决的是医保亏空,入不敷出。集采药效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每个人的寿命都得到最好的延续,不是first priority。毕竟养老金亏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债务越积越高,很多地方依赖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无法延续,而且还要房产改革。。。。医疗实在是最不重要的问题之一,只要不因为医疗引发民怨就行了 而且公平来说,医疗,尤其是终末期的续命医疗,本身就是奢侈品。 所有人都得到最先进最体贴的医疗,比所有人都用最新款的苹果全家桶还奢侈的多的多。 amber10 发表于 2021-10-30 17:37
最近跟我妈聊天说现在医保慢慢不让开进口药了,以后就只能买国产药…我们家只是18线小地方,不知道其他城市也是这样的? 火树银花的火树 发表于 2021-10-30 11:59
我觉得你妈要不就是对你报喜不报忧,要不就是。。。。你能说说你家所在城市吗? 我家大城市,非北上广深,我爹打120都住不进想去的医院,我朋友,大学老师,看妇产科,一个检查排很久,好不容易挂到想看的大夫,开了一堆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又挂不到那个大夫了。。。 huanian 发表于 2021-10-30 16:38
我家在北京,我妈妈的合同医院正好是那家最好的医院。她一般就是提前挂后几天的号,都能挂上。她属于吃医保内的西药,看病挂专家和院士,开药就挂普通号,或者社区医院走去就可以开药,也喜欢去中医院看中医,吃中药那类特别信中医的人。保健药复合维生素,Q10,鱼油之类的都是我和我妹在国外买的。喜欢看养生堂,她看医生一般都找养生堂上边讲座的医生。有时候我给她打电话,她正好去医院拿常规药,所以经常可以听她聊一下。她有糖尿病所以需要经常抽血化验什么的,她说小窍门就是在社区医院做这些事就好了。我在这里写下来就是想分享一下老人怎么看并能方便些。因为的确有看到网友写带着老人楼上楼下跑化验单,抽血化验什么的。我回国跟她去过社区医院,就咱们这里小诊所样子,没啥人。正在电话上跟她聊天,她说大医院走去自助也可以看,如果特别要找哪个医生她就需要提前挂一下,因为专家不是每天门诊的,你需要知道人家哪天上班再挂哪天。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9:26
你妈的这种待遇vip了,魔都普通职工羡慕不已。魔都没有合同医院这种说法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9:30
你可能不知道吧,有医保的都可以选几家医院,反正她选了几家都不错的。看你选哪家医院了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30 19:34
北京是但魔都不是。不过北京这么做岂不是大家都选最好的几家,塞爆?不好的医院人都没有?你妈退休前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9:34
你妈的这种待遇vip了,魔都普通职工羡慕不已。魔都没有合同医院这种说法。想去哪家医院看病大家凭各自本事去挂号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9:30
哦,那大家都不知道好医生这种app(有谁还不知道吗?)还要费劲去排队托关系找黄牛…你没看懂吗?同样是主任医师级别水平千差万别,级别很多熬资历的,副主任医师水平高的也多的是,熟悉的研究透的才会知道里面的门道(我给亲戚北京找的就是副主任医师,专业水平全北京应该no1了,海龟)。 你说的这种常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不就是常规病吗?多半不就是找个医生开药?中大病么比如身上长了什么东西必须找好医生去判断的. 肺癌乳腺癌肠癌这种非晚期都能找个普通主任医师随手治好,那你们那边医生远超京沪了,是不用出去治疗了,福气。对了,如果是动手术,并不一定是挂号的医生帮你开,实习医生也可以,所以凡是牵涉到器质性毛病,我爸妈都要托关系。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10-30 19:02
🔥 最新回帖
你确信每两针500,那么贵
不懂,她说反正医保里有的可以报销的就可以了。不需要买医保外的。也许有的人病情必须买医保外的?没有可以代替的医保内的?
浙一和117医院都挺不错,浙江是个好地方
被纳入医保的药应该药监局有保证吧?自己不要去私人药房买药(参考某些口罩事件),去正规医院药房拿的应该是有保证的吧。药监局能把好仿制药的关是对人民最重要的。
我前面只说我小时候到大好像发现周围很少折腾去外地看病的。 我刚刚查了下杭州浙一排名居然还可以哎比我想象的好哎
🛋️ 沙发板凳
啊,国内买美国产的药还比美国便宜…我又涨知识了
我妈妈说她的有一个常用高级药社区医院开不了,必须在三甲医院开。你问问你爸爸是不是不知道,因为小医生没有权限开那个药。她其他的药别的小医院比如单位门诊医院(二甲)或者社区医院都可以开
美国药70%还是75%是在中国产的吧,包含纱布,手套,止血棉,邦迪,口罩医院很多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美国政府因为新冠疫情后,中国因为疫情那段时间生产力下降货运也慢,有医院工作的建议分散生产国家或者回流一些药物在美国本地生产,不要把大多数医疗用品放在单一中国制造。出现疫情,中国生产力下降那段时间,美国医院内医疗物资有短缺时候啊。
你不知道美国药很贵?你觉得不贵的原因是因为你保险帮你付了大部分。 还有美国国家也付了很大一部分。不过美国好的是,个人并不用付太多,保险和政府会负责一大部分。 但是采购价,国内是比美国便宜的。
一个急救止血邦迪。在美国普通小医院,要1000刀;去美国大型医院,类似斯坦福之类,背后的价格可能要上万,哪怕护士推个注射器都要700-1000刀。 美国整个国家的GDP,三分支一给了法律体系,还有三分之一给了医疗体系
有可能的,药价是药企和各个国家相关部门谈判达成的,通常药厂会考虑到当地收入水平来定价
国内进医保的有专利保护进口癌症药,其实不多的。不是美国公司不让,他们愿意以量换价的,但是说白了就是不管怎么算还是太贵,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你十万美金的药,一万卖,中国也负担不起。中国有仿造药,便宜很多。而且,残酷点说,美国的药充其量就是延长了癌症患者的平均寿命,但是很多人还是从原来1-3 年变成了3-4年内去世。
现在中国看病非常难。500块的专家门诊,根本挂不到号。我爸妈这种老年人,更不在网上定不到喜欢的医院的医生。
你是说包括医疗耗材。印象中只有一家中国公司可以生产GMP material。
最近我妈妈说她有个老吃的药德国进口不给开,只能给脑痴呆的人开叫金纳多,属于银杏提取液保健类的药。她糖尿病末梢循环不好,这个药对末梢循环也有好处。所以她去大医院找专家开还是能开到。也是医保内的,可以报销一些。你可以让你父亲问问既然医生都说你父亲缺钾,那么应该怎么补呢?估计原来那个算保健药了?我看我妈吃的这个药Costco也有卖,估计对普通人来说算保健药,所以现在开这个药有限制了。不然不会加一句有脑痴呆才给开。我妈妈吃的Q10,多种维生素,鱼油什么的都是我在Costco买的。她还提到过一个虫草的药也有限制了,反正她吃的药她自己挺明白的。
會很快實施的,很多地方估計已經開始實施了。
这位层主解释的很清楚。
我表哥就是在美商做邦迪的。
出口美国的邦迪多二十几道工序。所以东西不一样的。
大陆长大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区别的吧
我妈妈70多,独居老人,都是自己挂号,没有看病挂不上号的问题啊,她家邻居一个80多,一个90多也是独居老人,都是自己看病挂号没有问题。你可以让家里老人用114电话预约挂号或者腿脚灵便离三甲近走到医院门诊用机器刷明后天的号,或者医院官网微信挂号或者好大夫网上挂号,还可以在好大夫网和医生聊一下病情。现在有不少大医院也有医生微信义诊特别疫情期间我在朋友圈看到过好多次推的医生个人微信义诊。
我也在国内做过一次根管,很多年前四川华西包含拍片子,根管和填补那颗牙总共600人民币无保险情况下,当时一个老教授带一帮学生,其中一个研究生给我做的。现在可能贵了,都医改了。
不光是延长寿命,还有美国药的副作用更小,FDA的药品审核非常严格,一定要副作用足够小再看有用才批。中国的药监局就是摆设,医药公司的国产药,只管有用,基本不管副作用。所以病人的感受还是不一样。更何况国产药的原料工序都不一定完全和美国一样。
美国中产是全世界的韭菜。美国产的品牌药卖给美国人最贵,卖给加拿大,欧洲等盟友都便宜好多,卖给其他国家就更.便宜。美国退休中产老头老太好多跨境去加拿大买相同品牌的便宜药. 天朝进口品牌药贵是因为每个品牌药后都是一个权贵家族
这个别吹,去魔都论坛看看一堆人最近在骂。进口的医院不进了,变低价国产货,效果差。要进口的可以,拿着医生处方去医院墙角处的小药房自费买。 你说的这些起码是2年前的老黄历改革了
质量不行,尤其是一些重病要用的药,用国产等于等死。
深想,要打仗了啊!必须照顾军队
你妈对你报喜不报忧吧……老人难挂号全社会都知道了,除非你不挑医生碰到谁就是谁。
我天天都在跟我妈妈聊天啊,她不对我说这些,我都不知道有社区医院这回事的,也不知道社区医院60岁以上挂号不要钱,开药抽血化验根本就不用挤大医院,而且她就属于只吃医保内药那种老人,不喜欢被推荐新药,她说有的药是属于医生要开了单子,病人吃了好才会大量推广的,她为什么不吃医保内广大民众早已吃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药?她说能被纳入医保的都属于这类
对头,否则大家傻嘛。我在国内也就小毛小病,仅头孢类和眼药水类就用出某家外商进口医保药秒杀其他同药名的国产药,不服不行,人肉实测。
判断一个全国性系统性的问题以你妈的“口述”为论据也是醉了。
好大夫挺好的,上面我们那里三甲医院各种主任医师挂牌的可以约,不用去医院早上挂号。当然日子很紧急的最快的是找医院的黄牛
我妈妈去大医院看病都是挂她想看的专家,院士号啊。她如果开药就是挂普通号,有时候还会遇到专家坐诊普通号,如果她不对我说这些,我不知道的。她经常去医院看病,拿药的。因为有糖尿病,心脏病
我上次回国看一个皮肤科的医生,就是在好大夫上预约的,非常方便,可以自选时间,国内在电子化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好。
你放着妈妈一个70多岁的老人成孤寡靠自己生活,我也就不说别的了。也有很多老人和子女说他们不爱吃肉不爱吃贵的,天生就爱吃便宜东西。你可长点心吧……
正是从一个老人口述中了解到原来国内医疗系统变化如此之大,之前哪有什么社区医院?一个70多的老人也可以搞定这些,你看她所谈的抽血化验,开慢性病常用药,普通感冒都可以去社区医院解决,拿着化验单去大医院找专家院士看病,这些方式我实际上是在分享给他人,其实很多事可以提前做好不需要去大医院抽血化验跑上跑下。国内的问题就是不同医院医生水平经验差距大。
专家号,院士号,呵呵,要么你们那医生特别闲,那么容易挂到。我几年前在帝都给亲戚挂号半夜起来去医院排队,最后还是靠黄牛买到号,好医生的号大家秒抢的好不好。
能那么容易约到的也就一般医生吧,虽然坐诊专家。
70多的老人独立生活,有时候还做点义工,我很为我妈妈骄傲!:)
嗯,也为你骄傲
嗯.回的好
宏观来说因为老龄化,医保基金入不敷出。现在中央的政策就是割国内药厂和医院的韭菜。具体trickled down到地方就是医生工作时间加长待遇不涨(本人认识很多一线三甲医院的医生亲述)。
开药方面,通过集中采购给国内药厂的出厂价统一定一个很低的价(可以去搜下新闻最近国内药企恒瑞的裁员)。为什么还有一些人说进口的药也纳入医保了呢?因为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很多药以前国内是买国外的generic 药。现在这部分generic drug 由国内药厂生产并集采价格给病人。帖子里说的很多开不到的进口药应该是没有过专利保护期的欧美药厂的药。这意味着国内的大众已经无法享受到最先进最新开发出来的药。这个现象不仅体现在药品,包括手术用的器械材料,那些缝合线什么的现在都只能用相对没那么好的国产货。
专家号很虚的,级别到都算专家。小病不挑医生的话还行,大病就要具体到某个医生了。
我不行,父母在不远行,这话很有道理。但是出国时怎么没想到呢?!还好我父亲一直也很独立,最后住院一个多月孩子们都在身边,我握着他的手,他去的。我没有遗憾亲自给父亲端屎端尿过,虽然他有24小时男护工,只要我们在我们都亲自上手。当年我请的family leave .我看很多美国同事也请这样的假照顾父母。
我觉得国产货也不都是劣质的,本来很多也是国内工厂生产的,不过压价以后只能是节省成本,压的不狠还是能保证质量,压的太狠谁也没办法。
国内主要还是收入差距比较大,照顾低收入人群只能把成本压的低,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都是保留在一个基本能用,有效,不会出人命的边界线
恩我改了 。
劣质国产货=> 相对没那么好的国产货。
有没有熟悉国内集采的可以给我扫盲一下。 国内集采压价非常狠,对病人是好事。不过看到后续新闻,好像有厂家不能按合同提供,就很奇怪,价格低但是量大,是不是利润也还可以。家人也是医疗系统的,听到的消息是,比如心脏支架,价格便宜了,但是没有了。这个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如果没有的话,那需要手术的病人怎么办呢。是不能做,还是说可以选择进口的?
我以前以为核酸检测是免费的,可是后来才知道错了。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是免费什么时候收费。 国内人民都挺高兴,免费被检测一次又一次的。感谢国家。。。。。
最讨厌这种一惊一乍的胡扯蛋
作为家里有癌症病人的家庭,事实上是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纳入医保。同时国产的靶向药和免疫药也越来越多。在药效相当的情况下,自然国产药优先。但是进口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不用说同样的药,国内价格基本上是美国这边的三折左右
骂别人胡扯蛋之前去搜一搜什么叫generic drug.
THINK before talking shit.
理想与现实:
为什么国家很努力将靶向药纳入医保,在医院却买不到呢? 国家前期的工作白做了? 笔者搜索一下网络资料,原因很多,最主要有这几条,跟国家的医药卫生制度有关。 1、医保控费 医院并不能随心所欲使用“医保”,每家医院都有一个政府核定的“医保额度”。 医院只能在这个预算下使用医保资金,如果超额了,自己给钱。 举个栗子。 小张到医院看病一共用了1万元,出院结算时,医保报销了8000元。 这8000元哪里来呢?其实是医院垫付了。 到了下季度初,医院再与当地的医疗保障局进行结算,将8000元拿回来。 但是如果医保局查账发现,该医院当年度的3000万元“医保额度”已经用完,这8000元医保局不给,医院自己补上窟窿。 医院肯定不干,医生得吃饭,医院正常运转也要钱。 靶向药比较贵,降价后往往也要好几百元,会挤占医保资金,而且靶向药保管成本不低,这些无形成本要医院自己扛。 所以尽管靶向药进入社保,医院并不落力进药。 到了年底,如果“医保额度”已经用完,哪怕医院有药,恐怕也不会将药开给患者,而是让患者到外面药店购买。 2、药占比 所谓“药占比”,就是患者在医院结算时,药品费用占整个费用的百分比。 药占比=药品费用 / (药品费用+耗材费用+检测费用+其它费用)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医改指导意见,药占比不得高于30%。 这个指标进一步限制了医院、医生开药意愿。 3、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使用靶向药 某些情况下,患者在医院开不到靶向药不是医院的问题,不要一味归罪于医院。 使用靶向药之前先做基因检测,找到“靶点”。 如果没有“靶点”,不适宜使用靶向药;或者虽然有“靶点”,但是没有与之对应的靶向药也是徒然。 另外靶向药即使纳入医保,往往使用范围有所限制。 比如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虽然是医保药,但只有下面2种情况医生才能用药:
因为集采价格低到亏本,药厂自然不会上赶着去生产。参照最近的大规模电荒。
我有时候也觉得他们会亏本,还想过会不会生产出不同含量的低价药品。 可是这样就不应该签订合同啊。。或者签订合同的时候可以谈价格的吧? 总之就是很奇怪,好像集采像是被点名到了不得不硬上一样,本来似乎是好事变成了坏事。。 他们不能抗拒吗。集采为什么不能给一个合理价格呢。量再大也不应该让人亏本吧。。
北京最好的医生吗那当然热门呀。你的意思是什么毛病都是要找北京全国最好的医生,那全国人民那么多人哪里看的过来呀。普通人大部分毛病又不是疑难杂症,网上找当地口碑好的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专家看就行了。我们那包邮区医院全国前十进不了都被北京上海的占了哈哈,但是也不觉得我们那边医院医生不好什么的也没见亲戚特地跑上海看病。普通毛病包括手术都就网上搜评价找觉得好的医生看,评价口碑好的医生的确不错,找过几次医生都满意感觉评价不虚。那些专家主任医师就是医院里去挂的一样的人,去医院挂也可以但是通常一早就没号的,但是好大夫上经常能早几天刷到预约到的。而且还可以线上咨询这些有名大夫门诊片子上传给看,这种就是交费的那样已经很方便了。其实好多医院都有同学可以喊他们当天帮忙加号但是现在回国有看病什么的我根本不用去找关系就自己网上预约的更方便。
我指的就是口碑好的三甲的主任医师,而不是容易挂到号的级别到的所谓“专家号”。小病当然随便看,要用得到专家的不就是中大病吗?我浙江亲戚遇到这些病就是到魔都帝都看,当地某名医院认识人做初诊,小的就那看,大的就要出来了……
全世界哪里都比美国便宜。
我大概知道一点,但是不保证说的都对 集采价格压的很低很低,而且只有1-3家供应商,其他供应商拿不到集采,销量马上就跌90%,基本就是立即死亡。大家为了不马上死亡,哪怕略低于成本价,也要硬着头皮上。拿到集采后再找各种方式降低成本,看能不能多赚点少亏点。 但是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生产一般都是要按batch的,而且成品半成品都会过期,各种损耗都要算在成本里。比如去年大家都戴口罩,感冒病人一下减少了很多,平时可能需要3吨的某药品,这一年市场上只需要0.3吨了,但是药厂一个batch就生产一吨,而且生产出来后物流的成本也一点不会减少,甚至因为疫情原因增加。 这样,这个感冒药厂家可能原本预定一片药成本0.2元,集采价格0.22元,现在可能一片药的成本就要0.6元了,但是集采价格还是0.22元,越生产越亏损。 而且越来越多的药物纳入集采,这个药厂其他品种的药可能也是在亏钱的边缘上挣扎,或者没有中标,会被整个砍掉了,药厂的流动资金可能根本无法吸收这个亏损。 眼看着制药行业被集采折腾的几乎没有盈利空间,资本不要说投资了,连银行的贷款都会变的难很多,企业一旦没有了流动资金,也没有资金注入,那也是死路一条。
我个人感觉,企业如果想活命,只能重金贿赂负责集采的部们and/or尽量中标后玩儿命偷工减料。要不然形成工会模式跟国家对着干。。。但是中国人太聪明了,这也不现实。
而且因为集采的原因,进口药和进口器材越来越难买了。而且无法用医保购买。但还是有很多人宁可多花这个钱,有这个市场在这里,估计过段时间大家还是能找到一些办法吧
谢谢啊,你这个描述怎么感觉集采对于药物研究反而是非常不利的境况呢。生产合同都不怎么赚钱,哪里还有多余资金去开发呢。而且你刚好提到了我本来想说但是没说的回扣部分。我其实是不相信集采这么大规模的合同会没有背后利益的,但是利润空间这么低,厂家都不想完成合同了,又有什么必要去贿赂呢。。所以我都没有问。 看你这个介绍,集采厂家日子不好过,没集采的更不好过。。两害相权取其轻。。 所以我想会不会是生产一些含量不同价格不同的同一种药品销售什么的。。真是理解不了啊。偷工减料我也想过,但是大面积出现药效不行,是不是也会出问题。除非是不痛不痒的药品,可那样,中国病人可能根本就不吃了。
我觉得你妈要不就是对你报喜不报忧,要不就是。。。。你能说说你家所在城市吗?
我家大城市,非北上广深,我爹打120都住不进想去的医院,我朋友,大学老师,看妇产科,一个检查排很久,好不容易挂到想看的大夫,开了一堆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了,又挂不到那个大夫了。。。
好像药代死了好多
对,自己掏钱也买不到药。只能多存钱把父母接过来看病了,美国这边药还是比较便宜的,只要是人工贵。一人准备半个米也差不多够了
我听到的是,价格太低的时候入不敷出,卖得越多赔得越多,所以有些厂干脆躺平停产了。
怎么可能对病人是好事。药厂赚不到钱,当然会想办法压成本,最后买单的还是病人
你说的对,不过中国本来也没有太多的新药研发。但是即使是专利过期的老药,自主研发生产线也要投入成本,我不知到在这种情况下,厂家会不会连专利过期药也不想去做了。我现在听到的说法是,只要发了3张证,就要开始集采,如果你辛辛苦苦研发了生产线,投入生产,没多久就集采丢标or超低价中标,那你还会投入研发吗? 也许最后大家会达成一个平衡,药厂纷纷躺平?但是谁知道呢?现在的年轻人个个喊着躺平,其实卷起来比谁都狠。
背后利益我是这么看的,大家就是争取一个时间,就像癌症晚期病人还花重金用很贵的药一样。而且政策不像癌症,政策搞不好哪天就变了呢?多熬一天就多一分希望。如果竞争对手一下拖死了,那下次集采讨价还价的空间可能更大。总之先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而且怎么说呢?亏钱抢市场,这种事情各个领域都在做,也不奇怪。
至于药效不行这个问题,吃药,本身就有一个安慰剂的作用,比如病毒感冒不吃药也能好,但是大家还是会吃,所以感冒药药效不行也无所谓。另一个极端,比如心脏支架不行,病人死了,那就是命该如此,也没法证明是支架的问题。所有癌症用药同理。 可能能看出来的是一些慢性病用药,比如血压血糖药,但是这样的话,能支付的病人会去找进口药,不能支付的病人可能原来连这个差药也吃不起,而且这些人才是绝大多数人。
现在国家急需解决的是医保亏空,入不敷出。集采药效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每个人的寿命都得到最好的延续,不是first priority。毕竟养老金亏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债务越积越高,很多地方依赖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无法延续,而且还要房产改革。。。。医疗实在是最不重要的问题之一,只要不因为医疗引发民怨就行了
而且公平来说,医疗,尤其是终末期的续命医疗,本身就是奢侈品。 所有人都得到最先进最体贴的医疗,比所有人都用最新款的苹果全家桶还奢侈的多的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向来都是政治高于一切的。在政治面前,什么时候care过创新和研发了?
你真信10.7亿都打了疫苗了啊。
那么美国身份还得留着,如果选择海归,也得入籍后再归,为了将来看病,千万不能失去身份。
我说的就是三甲的主任号啊你为啥脑补是容易挂的乱七八糟医生😓汗,都说了这些主任名医口碑好的类似浙一某某毛病一把刀的这种都能在好大夫上挂号挂到。但是去医院一大早排这个医生往往是排不到号的很多被黄牛排走了。所以网上去预约更好如果不是那么紧急的。至少我们当地好大夫上就是三甲医院里面挂牌门诊到专家号就对应有的。我只是说我们当地的情况北京我不知道呀,北京是全国的名医汇聚了 还有我说的就是常见病,不知道你的小病怎么划分。我说的普通毛病就是常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而且周围知道的那些得肺癌乳腺癌肠癌这种不是晚期的并不难治的癌症我看他们也是找这种主任专家看也就治好了当然这些都是我知道的例子不算疑难杂症。我回去一般约体检之类的也蛮方便的,只要自费的去三甲体检楼那做起来很快一条龙。否则单独自己相约b超什么的都要排很久
所以药厂签不签,似乎都是死路一条的感觉啊。。。。
哦,那大家都不知道好医生这种app(有谁还不知道吗?)还要费劲去排队托关系找黄牛…你没看懂吗?同样是主任医师级别水平千差万别,级别很多熬资历的,副主任医师水平高的也多的是,熟悉的研究透的才会知道里面的门道(我给亲戚北京找的就是副主任医师,专业水平全北京应该no1了,海龟)。 你说的这种常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不就是常规病吗?多半不就是找个医生开药?中大病么比如身上长了什么东西必须找好医生去判断的. 肺癌乳腺癌肠癌这种非晚期都能找个普通主任医师随手治好,那你们那边医生远超京沪了,是不用出去治疗了,福气。对了,如果是动手术,并不一定是挂号的医生帮你开,实习医生也可以,所以凡是牵涉到器质性毛病,我爸妈都要托关系。
你分析的是。
我问大面积药效不行那个问题时,想的刚好就是血压血糖药品,这些都是影响比较大的。 看完了分析,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很分裂的感觉,看医药集采的新闻,好像一片形势大好欣欣向荣国家为民着想,可是分析了背后,又有阳光背后的大片阴影。。都不知道是好是坏了。祸福本来就是并存的吧。可能政策这种东西,多数人觉得好就行。。
你妈没搞明白,现在是国家招标医保内药品,一种药能存活的就前几名,这样大家就会被逼着想办法创新,而不是做仿制药。招标进来,国内国外都有,药价大幅度下降,对老百姓是好事。
你去查查癌症免疫药物Keytruda,确实如此。
我家在北京,我妈妈的合同医院正好是那家最好的医院。她一般就是提前挂后几天的号,都能挂上。她属于吃医保内的西药,看病挂专家和院士,开药就挂普通号,或者社区医院走去就可以开药,也喜欢去中医院看中医,吃中药那类特别信中医的人。保健药复合维生素,Q10,鱼油之类的都是我和我妹在国外买的。喜欢看养生堂,她看医生一般都找养生堂上边讲座的医生。有时候我给她打电话,她正好去医院拿常规药,所以经常可以听她聊一下。她有糖尿病所以需要经常抽血化验什么的,她说小窍门就是在社区医院做这些事就好了。我在这里写下来就是想分享一下老人怎么看病能方便些。因为的确有看到网友写带着老人楼上楼下跑化验单,抽血化验什么的。我回国跟她去过社区医院,就咱们这里小诊所样子,没啥人。正在电话上跟她聊天,她说大医院走去自助也可以看,如果特别要找哪个医生她就需要提前挂一下,因为专家不是每天门诊的,你需要知道人家哪天上班再挂哪天。
你妈的这种待遇vip了,魔都普通职工羡慕不已。魔都没有合同医院这种说法。想去哪家医院看病大家凭各自本事去挂号
你可能不知道吧,有医保的都可以选几家医院,反正她选了几家都不错的。看你选哪家医院了
北京是但魔都不是。不过北京这么做岂不是大家都选最好的几家,塞爆?不好的医院人都没有?你妈退休前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一般都会选离家近的好医院吧,离家远太折腾了。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合适的医院。可以选三家。考虑住院,诊断,离家远近什么的自己综合考虑吧。其实外地的来京找个诊断,在离家近的医院治疗也可以的,确诊很重要。希望所有的医生都能够精益求精水平都能一样。
我家也是,我爹120都住不进想去的医院,更别提哪个医生了
我们这就是网上预约这样普遍用啊,平时看病大家不也是普通毛病为主么,还有医院自己也有网上预约系统。你这人真奇怪每个地方不一样很难理解吗。找黄牛情况我不是也说了吗着急一定要当天看的情况找黄牛快也不贵,或者找认识医生加号。还有做检查也是要找黄牛比如MRI,正常排要很久黄牛可以排几天后。 但是不是那么着急毛病就网上预约就好了,你说北京情况我说我这里情况。乳腺癌我知道的是三个例子 有一个是我外婆同时还是我小时候的事早就治好了还有一个同学妈妈也是很久远了我姑姑也是得的10多年前了也好了。其他周围知道几个肠癌肺癌的的也都是早期治好的,大家好像都比较相信本地医院也没折腾,什么叫远超京沪你真能杠啊,如果普通百姓家有医保当地三甲医院也不差的情况下这种常见癌症肯定也就当地医院治了,折腾去人生地不熟的北京上海治效果也不见好,谁都想去最好的地方治也要讲现实情况么,前面就说了疑难杂症除外那是只能各地折腾没办法。另外医院里要好的照顾当然要找关系啊,塞个红包什么都方便,本地人在医院多多少少都有医院关系。可是就现在挂号系统已经比较方便了,前面说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