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功能性灭绝”背后,中华穿山甲还可能面对入侵的灾难

T
Timllne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还记得,2019年绿发会宣布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事件吗?最近,这事儿又闹了起来。10月25日,第二届南京和平论坛开幕。绿发会的一个官员,在论坛上再次高调宣称“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现场分享的还有多位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有好几位当场对他的结论表示异议。
在面对现场的异议时,该绿发会官员高调回应:最近两年穿山甲保护的进展和新证据,是因为他们宣称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才获得了关注,因此才有的进展。
???
我有个朋友,微信加了绿发会的这位官员,于是在他吹嘘这次发言的朋友圈里提出了异议,随后惨遭拉黑。那个朋友非常执着,找到了一个有交集的群,当面再问了一遍,结果那人强词夺理、无能狂怒了一通之后,祭出了大杀招:
“你是哪个单位的?”这段对话太搞笑了了,大家移步微博看一看:“你哪个单位的?” 后来,面对网上逐渐升起的质疑和嘲讽,绿发会官方微博宣布:反对我们的都是有关方面的利益代言人。因为这个宣称,打了有关方面的脸。
???

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条微博过于好笑,所以,删了。
这一次,绿发会的轻佻激怒了半个野保圈,一如两年前。两年前,我写过多篇文章,反驳这个子虚乌有的功能性灭绝。今次,讲完绿发会的新笑话,我们再来看看老文章。

6月15日,一篇有关某会宣布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的报道,引发了野生动物保护圈、科普圈的空前团结,大家纷纷发声批评反对这一荒谬又轻佻的宣言。
巧的是,就这周,江西景德镇救助了一只穿山甲,并于6月17日放归了大自然:

这只穿山甲有着大大的耳朵,是中华穿山甲无疑了。它体重只有4公斤,身体颜色较深,是一个年轻的小家伙。作为一种生态位没有那么高的动物,如果能发现年轻个体,那当地很可能有小种群。
仿佛是中华穿山甲不甘于“被灭绝”,亲自现身说:“扶我起来,我还能打!”
近几年,全国多地有类似的救助记录。南方某省某保护区还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了野生的中华穿山甲,为了防止信息泄露连新闻都没发。这种动物绝对没有到无法拯救的地步。
更让人忧虑的是,某会除了轻佻的宣布中华穿山甲在大陆功能性灭绝之外,还在积极的寻求在中国南方各省野放马来穿山甲:他们一方面在用一系列的文章甚至征文活动为野放造势,一方面还做了一些现实的布局,例如向广西林草局施压要求野放,在广东成立了一个所谓“康复野化中心”。

宣布本土穿山甲功能性灭绝,又试图野放外来穿山甲,这样的腾笼换鸟之举,并不能将唤起的关注引导到中华穿山甲身上,反而可能消耗本来就不多的关注和保护资源,导致我们的中华穿山甲错失最后的保护时机。
外来的马来穿山甲能不能放,这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
要讨论马来穿山甲在中国能否野放,得先理清中国的穿山甲分布。分布问题需要用经过同行评议的数据来证明,不能随手画一个圈说哪里有就是有。
这种示意图做个大致说明没问题,不能用来当证据。照该微博的说法,这圈还画在海上呢,那穿山甲是不是海里也有?它们又不是不会游泳。(答:当然没有。
什么样的数据是能够通过同行评议的数据?举个例子:某保护工作者,在云南边境某地走访,听老乡说他们抓到过一种耳朵小小的喜欢上树的穿山甲,据此判定当地有马来穿山甲,这就肯定无法通过同行评议。这种情况顶多只能算疑似。为了证明或证伪这个疑似,研究者需要在当地的野生生境中寻找穿山甲,如果确实找到了,就可以鉴定物种、测量数据,并公开发表。学界会据其证据强度而选择接受与否。
确认马来穿山甲在中国的分布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002年,华南师范大学的吴诗宝团队在整理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的穿山甲标本时,发现其中一件穿山甲皮与中华穿山甲显著不同。这张皮是1959年的研究团队从西双版纳买来的。经鉴定,这张皮属于马来穿山甲。那么,他们是否就据此论断西双版纳有马来穿山甲呢?并没有,也不能。因为“从猎人手中买到某种动物”这样的证据,只出现一次强度远远不够。猎人也可能是从别人手上获取的呀。
巧的是,2003年昆明动物所在云南西南部靠近中缅边界的区域采集到了5个活体马来穿山甲。经鉴定,它们与中华穿山甲显著不同,但身体特征与典型的马来穿山甲也有一些差异。最终数据发表成论文,为学界接受[1]。这个发现,被当作是马来穿山甲存在于中国的第一次确证。而在其他地区,都没有这样的马来穿山甲存在的报告。
如果各种物种的分布我们都需要一篇篇论文的查,那当然是很累又很麻烦。好在我们有一个很好用的工具:IUCN红色名录。编撰名录的专家,已经帮我们把查询文献确认分布边界的事儿给做了,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查询名录来参考边界。
IUCN红色名录采信的马来穿山甲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
马来穿山甲在云南和周边国家的分布情况[2]。
可见穿山甲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2]。结合IUCN红色名录提供的中华穿山甲分布情况,亦可见在云南的三个陆上邻国中,越南、老挝北部仅有中华穿山甲,没有马来穿山甲;马来穿山甲仅分布于缅甸北部[2、3]。由此图还可以引出一个推论:马来穿山甲不可能从越南北方扩散进广西和广东。
将马来穿山甲野放到并非原产的区域,实际上是引入了新的外来物种——引入外来物种应该慎之又慎,这是学界的共识。如果要在中国野放马来穿山甲,那应当在马来穿山甲的原产区域——也就是云南省西南部——划定一片保护区实施野放工作。
中华穿山甲的分布情况[3]。
然而,划定了这样一片保护区,解决了当地的盗猎问题,什么样的马来穿山甲都能放到那里去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来源:花蚀的人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