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娃说一个老师故意忽视她的感觉准吗?

公用马甲9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娃很小就上daycare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今年说一个老师很不喜欢她,上课她举手,老师明明看到的,但故意扭过头装作没看到,然后叫别人。偶尔实在没有别人举手了才叫她。本来是她最喜欢的subject,但现在因为这个原因不是了。这个老师去年也教过她,但娃去年没有这种感觉。娃每次有这课的日子都很不开心,但是又让我们不要告诉那个老师,说这只是她的猜测。我们跟老师谈的话,怎么提比较好?
I
IsabellaQ
未必是老师故意的,但是小朋友比较sensitive,还是委婉和老师沟通一下比较好
a
ashouluo
娃很小就上daycare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今年说一个老师很不喜欢她,上课她举手,老师明明看到的,但故意扭过头装作没看到,然后叫别人。偶尔实在没有别人举手了才叫她。本来是她最喜欢的subject,但现在因为这个原因不是了。这个老师去年也教过她,但娃去年没有这种感觉。娃每次有这课的日子都很不开心,但是又让我们不要告诉那个老师,说这只是她的猜测。我们跟老师谈的话,怎么提比较好?
公用马甲9 发表于 2021-10-26 14:03

估计你家娃举手很积极,所以有时候老师会特意给不积极举手的小朋友一些发言机会的。
并不是特意忽视她,而是为了鼓励别的孩子发言。

公用马甲9
未必是老师故意的,但是小朋友比较sensitive,还是委婉和老师沟通一下比较好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10-26 14:06

学期一开始我也这么想的,然后跟娃解释老师应该不是故意的,但是两个月过去了,娃说每次上课都是这样,我就开始担心了,一共一个班也就十几个学生,不会次次顾不过来😂
采花小盗
估计你家娃举手很积极,所以有时候老师会特意给不积极举手的小朋友一些发言机会的。
并不是特意忽视她,而是为了鼓励别的孩子发言。


ashouluo 发表于 2021-10-26 14:08

是的 老师需要给别的小朋友机会 给她说一下让她理解好了
g
gloria1091
问下小朋友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多少次?我觉得如果发生过多次的话,应该跟老师谈。
玉兰花儿开
我女儿也是小学二年级。如果她感觉老师故意忽略她,我会重视的。会找机会和老师当面谈(例如parent teacher conference ),了解情况后再判断。
s
sunnyme
回复 1楼公用马甲9的帖子
哇,还以为我自己发帖 我家二年级的娃也这么跟我说她老师的,她说她自己在学校比较安静,但从家长的角度看,我们之前觉得我家娃性格比较外向站队都是往前面冲那种,想着是不是老师是不是要banlance
刚好有家长会,我开门就问了老师一嘴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过于外向,老师说她刚刚好
所以我觉得娃的感受和实际情况会有偏差。教娃娃学会接受现实也挺好的
h
happy3001
相信自己的感觉,孩子不会无缘无故有这种想法,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不好。我会找老师谈话。
公用马甲9
我女儿也是小学二年级。如果她感觉老师故意忽略她,我会重视的。会找机会和老师当面谈(例如parent teacher conference ),了解情况后再判断。
玉兰花儿开 发表于 2021-10-26 14:27

不知道怎么提这事比较好,娃不是老举手发言的那种,她说老师经常叫那些发言最积极的,看到她举手就转过头去不叫她,每堂课都这样感觉有点不正常
h
host
娃的感觉应该是准的。
m
mimi422
跟老师说:I might be overacting to an issue which really isn’t an issue, because it’s hear-say from my daughter, 但是这件事似乎一直bother女儿,所以想找你了解一下更多的情况。看老师怎么反应
L
Leike
有的老师确实是这样的
怎么应对不知道
A
April4
我建议和老师谈一下,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如果老师是好老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P
Peach_tree
不管真假,需要和老师沟通。不要让娃娃觉得真的忽视。
闲逛123
回复 1楼公用马甲9的帖子
有一种情况是,如果LZ孩子在某方面比较强,老师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别的小朋友。要直到大家都回答不了,老师才会把这个回答的机会给那些比较强的孩子。这种情况,小朋友一般能理解和接受。 另一种情况是,确实有些老师会有偏向。我女儿有段时间有同样的抱怨,发生在体育课。因为体育课女老师特别偏爱那些外向的白人小姑娘.女儿很生气。我开导了下她。而且体育老师一周也就见两次,影响小。慢慢她长大了些,不太在意这些事情了。
注册为了看帖
估计你家娃举手很积极,所以有时候老师会特意给不积极举手的小朋友一些发言机会的。
并不是特意忽视她,而是为了鼓励别的孩子发言。


ashouluo 发表于 2021-10-26 14:08

我们女儿小时候高高兴兴的回来说- 老师会说“anyone wants to answer besides xxx?”. 她就是老举手,老师也想别的孩子轮流回答,就那么沟通,我觉得这样沟通挺好的。
l
lovejames
楼主可以发信说 ,我女儿非常喜欢您这么门课,花了很多时间课下学习内容, 并且上课听得非常专注,所以她会经常举手发言,她特别希望您能点到她发言,给她更多说话的机会。这是她回家跟我们的描述和感想。如果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可以帮助她更好参与您的课程的,请您尽管告诉我们。 先不要直接提意见就预设立场了,先看看这老师怎么回应 。
M
Meiyan
去年我家网课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老师会偶尔叫她回答,就是她觉得回答次数太少,经常举手没被叫到,自己就觉得老师忽略她了。网课每天要签到,最后有一个问题问:你今天有什么想说的?她就自己跟老师说了。
d
david5329_1
何妨让娃娃体会一下被忽略的感觉呢,早晚要进入社会的,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父母一样把娃捧在手心上,早点认清这点也许更好。
l
lxin0418
是我的话,我会再跟娃谈一下,如果她还是不想让我跟老师沟通一下的话,我就不提了。
迷你米
看楼主女儿的性格了,如果平时就是外向活跃的孩子,也许只是老师为了平衡照顾课堂上全部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如果你家娃是比较敏感细腻的性格,要相信她的直觉。我娃是偏后者的,小学2年级时有一个学期也是碰上同样情况,我就找了个机会在学校放学老师送孩子们到校门口时直接逮住闲聊了几句,果然第二天我娃回家就很开心地跟我说,今天老师上课叫他发言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有时候还是需要家长支持和保护的,注意和老师的措辞,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太过于放低姿态,不卑不亢,让对方知道家长的态度和立场就好
h
happy3001
何妨让娃娃体会一下被忽略的感觉呢,早晚要进入社会的,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父母一样把娃捧在手心上,早点认清这点也许更好。
david5329_1 发表于 2021-10-27 08:43

这么小的孩子 让她知道父母一直支持她更重要。在美国真没必要从小就教孩子忍耐。
公用马甲9
看楼主女儿的性格了,如果平时就是外向活跃的孩子,也许只是老师为了平衡照顾课堂上全部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如果你家娃是比较敏感细腻的性格,要相信她的直觉。我娃是偏后者的,小学2年级时有一个学期也是碰上同样情况,我就找了个机会在学校放学老师送孩子们到校门口时直接逮住闲聊了几句,果然第二天我娃回家就很开心地跟我说,今天老师上课叫他发言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有时候还是需要家长支持和保护的,注意和老师的措辞,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太过于放低姿态,不卑不亢,让对方知道家长的态度和立场就好
迷你米 发表于 2021-10-28 13:03

绝对是个敏感娃。请问mm跟老师聊的啥?直接说娃感受上课被忽视了还是聊别的自己体会老师对娃态度?
f
flyingfl
我觉得要和孩子好好谈一谈,表示理解她的感受,和孩子一起试图找一个孩子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沟通下来孩子愿意让你直接找老师沟通的话,你可以给老师写信沟通一下。我家孩子小学时我经常去班上做义工,老师很愿意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感受的
迷你米
绝对是个敏感娃。请问mm跟老师聊的啥?直接说娃感受上课被忽视了还是聊别的自己体会老师对娃态度?
公用马甲9 发表于 2021-10-28 18:58

我当时是和老师说自己的娃上课很认真也很喜欢她的课,可能性格不是很外向,希望老师上课提问能多多给予机会让孩子发言。基本上就是表示出我作为家长的态度,我们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认真,只是和老师聊的时候不要太过“认真”,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去谈。 另外对孩子我没有明说,既然已经是敏感娃了,那就尽量把这个事说得轻松点,不然更容易给他造成心理负担,跟娃说老师可能就是没注意到,或者是为了平衡课堂上所有同学的情况才没有叫他发言的。 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需要家长的时候给予后盾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安全感,敏感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有很正确的直觉,我相信这一点。 家长做义工去教室里帮忙这些对有些带有“有色眼镜”的老师来说是没有用的。
s
sisi12
娃很小就上daycare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今年说一个老师很不喜欢她,上课她举手,老师明明看到的,但故意扭过头装作没看到,然后叫别人。偶尔实在没有别人举手了才叫她。本来是她最喜欢的subject,但现在因为这个原因不是了。这个老师去年也教过她,但娃去年没有这种感觉。娃每次有这课的日子都很不开心,但是又让我们不要告诉那个老师,说这只是她的猜测。我们跟老师谈的话,怎么提比较好?
公用马甲9 发表于 2021-10-26 14:03

我们最近开完家长会,我问了孩子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老师说她很少主动举手。问了孩子,她说她举手老师不叫她,都不知道该信谁的。。。
t
tutu119
要相信孩子的直觉和感受,特别是她已经是第二年上同一个老师的课了,是有比较的。
lz 要想办法和老师沟通,否则孩子会有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