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中国新闻里的恒大危机

R
Rebeccay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随着中国恒大集团徘徊在崩溃边缘,社交网络上充斥着购房者抗议的视频。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全是民众的抱怨,以及要政府出手拯救这家大型开发商的请求。“恒大对房地产市场意味着什么”这个话题在某平台的浏览量超过1.6亿次。 但就算恒大困境威胁到了中国经济,你从国内报纸的头版上是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的。 最近几周,尽管该公司的前途未卜令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中国主要官方媒体却很少提及“恒大”的名字。只有少数商业出版物报道了恒大近来的困境。 直到上周五,央行才点名评论了该公司,此时距离人们对其债务危机的担忧引爆中文互联网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央行只说情况已经得到控制。
这样的割裂说明,面对这家负债3000亿美元的房地产巨头,执政的共产党想要实现的平衡有多么脆弱。一方面,恒大制造了太大的危机,根本不能完全控制。随着它引发的担忧越来越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萎缩,并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周一,中国宣布受房地产市场问题、电力供应紧张和其它问题的影响,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但当局同样也急于避免公众恐慌,对恒大困境的过度宣传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官方的沉默还可能向挥霍无度的企业高管传递一个信号,让他们正视自己行为的后果——这与北京管制私营部门的更广泛努力是一致的。 “为什么要告诉你我们会给你兜底?我们可能并不会这么做,”香港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石婷在分析政府的考量时表示。“我们现在并不打算亮牌。”
就目前而言,这样的策略似乎奏效了。石婷表示,虽然对恒大命运的猜测仍是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但讨论的基调似乎并没有太过紧张。本月早些时候,当美国国务卿安东尼·J·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以可能影响全球经济为由,敦促中国在处理恒大问题时要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时,许多微博用户开玩笑称,布林肯一定投资了这家公司。 随着危机的加剧,官媒对恒大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今年夏天,在这家开发商的困境还没有引发诸多关注的时候,官媒确实对其经营行为发出了警告。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共产党的主要报纸《人民日报》在8月发表了一些文章,称央行官员召集恒大高管讨论了债务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报道了恒大某些项目已经暂停施工,指出有承建商没能收到款项。 但在上个月,随着恒大即将破产的流言传开,一个原本只在小范围内的担忧突然进入了公众视野。该公司的数百名股东、雇员和代理商在全国各地聚集,要求恒大还钱。这些抗议的图片在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一些用户呼吁其他人也加入进来。 今日头条上一个博主在视频中发问“恒大钱去哪儿了”,该视频点击量为180万。
这种情绪强烈到让恒大发布了一份公告,指责“持续负面新闻报道”赶走了购房者,从而加剧了其财务问题。 政府审查开始介入。社交媒体上号召示威抗议的声音消失了。几乎没有官媒报道抗议。财新等独立金融媒体发表的一些关于恒大风险借贷历史的文章在微信上遭到审查。 激进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分享了一篇标题为《西方主流媒体喜欢把中国的任何小问题夸大为生存危机》的文章。 “不,这个国家没有面临‘雷曼兄弟时刻’,”该文章写道。
虽然收紧了控制,但仍存在漏网之鱼。网上仍能看到一些抗议者占领恒大办公室的照片;微博话题“恒大总部遭围堵”里也还有几百条帖子。 财新的文章虽然被微信审查,但仍可以在其网站上找到。 在政府留言板上,全国各地的提问者都在问,他们已经购买的公寓楼什么时候能复工。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中国传媒格局的学者梁丽娟表示,允许一些不满的表达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阀,防止危机失控时出现更大规模的抗议。 9月,深圳,恒大总部执勤的保安,当时人们聚集在该处要求兑付贷款和理财产品。
“如果什么都压下来,那这家公司突然出了大问题的话,人们就会很难消化掉,”她说。 事实上,最近几周,由于公众依然十分担心,而房地产市场继续受到影响,政府的宣传策略似乎再次有所改变。
9月底,央行发布公告,承诺要“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没有提及恒大。《人民日报》立刻进行了报道。 随后,央行官员在上周五首次正面提到了恒大。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恒大带来的风险“可控”,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他承诺地方政府会确保项目能够复工。 “恒大集团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个别现象,”邹澜表示,他的讲话得到了官媒的广泛报道。(中国其他开发商其实也报告过财务问题。) 央行行长易纲在周日的另一场会议上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周一,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则淡化了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但是,邹澜没有给出恒大高层希望得到的类似保证。 “近年来,这家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审慎经营,”他说。“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最终爆发风险。”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1019/evergrande-medi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