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聪明人之死...

c
comefory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鲁迅说,诸葛亮到了《三国演义》里,已经“多智而近妖”,不是人了。
相比之下,在民间,有个人比诸葛亮“走”得更远,他不是妖,不是人,他是神。

01
大明洪武元年(1368)夏天,国家初定,百废待兴。
大臣刘基的妻子突然去世,留下幼小的孩子。
刘基没办法,回家乡青田探亲理事。

冬天,收到皇帝朱元璋的诏书:
“彭蠡(鄱阳湖)之战,大炮的爆炸声像天雷在头上响着,从早上到晚上,没有停过。即使是鬼神也心惊胆寒!您和我一起在战船上共患难。
今年夏天因你妻子去世,孩子又小,你回家乡,这么久不见,我很是挂念。
如今天下一家,你要快点回来,和我一起回顾过去,建设国家。
快马加鞭回来吧,我心中就很高兴啰!”
这关系亲近的就如家人一样。
相信刘基读信必万分感动,不禁回想起那些年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

02
刘基比朱元璋大十七岁,在元朝中过进士,当过小官。
碰上朱元璋之前,多数时间,在乡间过着隐居的生活。
时代的大浪潮让他们相遇,君臣际会,龙虎风云,是一段佳话。
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投在朱元璋手下,替他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打张士诚的避免两面作战方针。
为朱元璋最终统一天下,定下正确的基调。
同年,陈友谅以优势兵力进攻朱元璋的老巢南京,在一片悲观失败的论调中,只有刘基坚决认定可以消灭气势汹汹的陈友谅。
辅佐朱元璋鼓舞士气,奋击汉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毫无疑问,是朱元璋的第一高参,封刘基为“诚意伯”的诏书中就把他比作诸葛亮。
这一段时间,是君臣两人的蜜月期。
朱元璋总是称呼刘基“老先生”,为“吾之子房”。
洪武三年,遍封群臣,刘基为诚意伯爵,年俸禄240石。

03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刘基和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关系不好。
李善长他们代表的是淮西派,和刘基这个浙东人尿不到一个壶里。
于是洪武四年(1371),六十岁的刘基申请退休,回老家躲清静。
但这时他做了一件事,向朝廷请求设立青田乡淡洋巡司。
胡惟庸趁机告他一状,说刘基想假公济私,把淡洋这个地点经营成自己的墓地。
洪武初年,朱元璋整顿吏治,严惩贪污,手段之凶猛,规模之巨大,历朝历代都是少见的。
官员清正廉洁是明初的标配。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非常不高兴。
老家待不下去,刘基只好回到京城,回到朱元璋的眼皮底下。
那几年的生活,真的如履薄冰。
朱元璋对他,也是渐渐地冷淡,话越来越少。
洪武八年(1375)正月,刘基得了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去替刘基看病。
哪个人不派,偏偏派胡惟庸!
吃下药,刘基觉得胸口好似压着几块石头,好生难受。
这节奏不妙啊!
朱元璋曾经问过刘基,胡惟庸担任宰相如何?
刘基回答:“宰相就是驾车的马匹,胡惟庸会把马车搞翻的。”
早早就不看好。
这话传到老胡耳朵里,当然要把他往死里整了。
刘基赶紧进宫找朱元璋,把情况说明。
但朱元璋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他没有追究胡惟庸的意思,只是安慰刘基好好休养,注意身体。
胡惟庸是明目张胆地给刘基下慢性毒药,而朱元璋居然不理会?!
刘基好生心寒。
这京城也不能待了。
三月,得到朱元璋批准,在儿子陪同下,刘基回到家乡。

04
朱元璋给他又写了封信。
开篇即说:
“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分明是一封断交信。
接着说:“你刘基千里迢迢来投奔我,帮助我征服四方,有功劳!所以我给你加官进爵,让你回到老家以享天年。
但料不着这时候出了问题,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有可能不能饶恕!
但国有八议(即功臣等犯法,不予重惩),所以目前决定,去掉你的俸禄,而没去掉你的名号。
有些愚蠢之徒还以为自己对,国家错呢!你好好做个忠诚的人吧!
你在京城住的这几年,身体不好,老病不断,我很可怜你。
禽鸟生长在林中,羽翼丰满就飞走了,年老恋巢又回到林间。
禽鸟如此,何况一个人?
你现在尽快回到家乡,和子孙一起商量一下以后的事情。
这才是君臣两全的办法啊!”
洋洋数百言,道尽了一个皇帝的刻薄寡恩。
刘家人为了安全,也不敢提被夺去俸禄的事情...

05
洪武十三年(1681),以“谋不轨”罪诛杀掉胡惟庸九族,牵连人员达几万,时间跨度近十年,是明初最著名的一个大案。
清算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深挖出一条大鱼,胡惟庸背后的大人物:李善长。
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汉高祖手下的萧何。
大封功臣时,李善长封韩国公,和徐达、常遇春等六人为公爵,受最高的封赏。
年俸禄4000石,是刘基的十几倍。
儿子李琪娶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
并赐给免死券,除谋逆外,可以免死一次。
这个身世,响当当的皇亲国戚,功勋重臣。
但七十七岁那年,李善长终于还是没逃过这一关,虽然有免死金券,可是“谋逆”是不免死的哟!
除了公主一家免死流放,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部处死。
杀掉了老李,朱元璋想起了刘基。
有一回朱元璋要处分李善长,刘基说:“老李虽然有错,但功劳很大,威望很高,诸将也听他的话,还是放过这一次吧!”
朱元璋笑了问刘基,李善长一直诬陷你,你怎么经常替他说话?
刘基说李善长有他的优点,对国家来说,是个重要人物。
朱元璋说那我想用先生你代替李善长为宰相怎么样?
刘基说:“换宰相就如同换房子的栋梁,要用粗大的木头才顶得住,我这细木头怎么能行?”
推辞了。
而李善长呢,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心胸狭窄,容不了人,打压刘基就是他这性格的体现。
一对比,朱元璋更是想起了刘基的好。
杀掉李善长,是五月。
十月,朱元璋给刘家写了封信,大略说:
“你刘荐的祖父刘基,括苍士人,身处强敌的地盘,却不问路程地来归随于我,替我定下平定天下的大计。
他为人正气凛然,奸诈之人不敢冒犯,结果父子相继死在奸臣乱政之时。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气节从来没有变化过。
刘基初时授为伯爵,现在把爵位授给你刘荐为诚意伯,增加俸禄二百六十石,共五百石,子孙世袭。
我和你立誓,除了谋逆大罪,其他杂犯死罪免死一次,以报答你祖父的大德。”
这时候离刘基去世已经十五年了。
所以这封信实际上等于给刘基平反昭雪。
后来刘家子孙断断续续地当过各种小官,到明武宗时,追赠刘基太师,谥文成...

06
关于大明第一聪明人刘伯温的死因,有人说是胡惟庸暗下毒手,有人说是朱元璋于是指使。
真相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个迷。

不过,这三封诏书,恰恰给我们一个明明白白的信号: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稍不小心,你就是领导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