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她最恨的女人

w
weisj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0月,许鞍华导演的《第一炉香》,即将上映。
谈到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不容忽视的是原著作者张爱玲。谈到她,她和胡兰成的狗血爱情呼之欲出。
张爱玲生命中有两个最重要,却伤害她最深的男人:一个是胡兰成,一个是她的生父张志沂。
张爱玲父亲(左二)

前者在婚姻中对她的欺骗,让她不再相信爱情。
后者在张爱玲童年对她的虐待,让她无缘父爱,终身追寻而不得。
但凌驾于两个男人之上,伤害张爱玲最深的却是一个女人,张爱玲的母亲:

黄逸梵。

01
黄逸梵出生于满清没落贵族家庭,祖父黄翼升曾任长江七省水师提督。
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外加母亲是妾室,作为女子她未逃脱裹脚的命运,读书也是去的私塾。
时代的动荡为她撞开了一线希望,也让她身上产生了一种割裂感:
身体被封建思想荼毒,却在因缘际会下接受了五四新潮思想的洗礼。 黄逸梵

一边是包办婚姻。


19岁,她便在家人安排下,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张志沂:清末名臣张佩纶和李鸿章女儿李菊耦的独子。


一边是出走。


张志沂抽鸦片,嫖妓,娶姨太太一样不差。黄逸梵恨他懒散堕落,两人的生活便只剩下无尽的争吵。


终于,黄逸梵远走欧洲。


那时,她已诞下一双儿女,张子静和张爱玲。
张爱玲母亲在伦敦

在张爱玲幼时为数不多的记忆里,母亲黄逸梵站在镜子前,绿短袄上别着的翡翠胸针特别显眼。


母亲在张爱玲眼中,是女神般的存在。


她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像母亲一样:“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生母的离去,更让她对母爱产生了别样的向往。


只不过,现实里的张爱玲面对着更糟糕的原生家庭:继母和狠毒的生父。

02
仰仗着祖辈遗产,父亲张志沂终年泡在烟雾缭绕的鸦片烟里,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鸦片巨大的开销下,张爱玲穿着继母递来的碎牛肉色旧棉袍,和弟弟过着遭人白眼、提心吊胆的生活。
黄逸梵离开前,曾和张志沂协议:
女儿的教育问题,包括要进什么学校,都需先征得她的同意。
但到了协议的执行上,张爱玲却要主动追到父亲所在的烟馆,向避而不见的他讨要学费。
张爱玲和弟弟
拉垮的现实,让张爱玲更加想念遥远的母亲。
张爱玲16岁那年,黄逸梵回国。
心心念的她,不免探望生母勤了些。放在继母眼里,则是“来了亲妈忘后妈”,心里不大快活。
为此,张爱玲和家里免不了一番争执,却因此差点被父亲打死。
接着是父亲对她大半年的居家囚禁,外加期间患了两次伤寒,差点要了她的命。
压抑的后妈家庭和不作为的父亲,时势催促着她做下了一个和母亲同样的决定:

出逃。
逃向她以为的天堂,母亲的怀抱。

03
距离产生美。
当张爱玲以为她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母亲时,真实的母亲却给了她当头一击。
母亲对她期望甚高。
对于张爱玲的未来,母亲给了她两条路:
若要早早嫁人,那就不必读书了,用学费来装扮自己;要继续读书,就没有余钱兼顾到衣装上。
张爱玲选择了后者。
张爱玲

黄逸梵为张爱玲请了个犹太教师补习数学,每小时费用是5美元,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数目。
张爱玲发奋图强。
1938年,她报考英国伦敦大学,夺得了远东区第一名。(因为战事,张爱玲最终没去伦敦大学,而是入学了香港大学。)
但作为出走夫家的末代贵族女性,黄逸梵的经济状况并不佳。
相比于回报缓慢地做独立女性,她显然更在意教张爱玲应该如何「讨好」人。
她调教着张爱玲走路的姿势、看人的神态、应该如何说话,俨然把女儿当作名媛来培养,嫁个好人家。
很不幸,张爱玲学得跌跌撞撞的。

日复一日的琐事中,张爱玲越来越不符合她的期望,她对她的耐性一点点消失,动不动就开骂。
冲着她咆哮,当着别人的面骂她是猪,说她“活着就是为了害人”。
母亲发泄完自己就走掉了,留下未成年的张爱玲在原地,久久难以释然:
“我觉得我是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着像一切惶惑的未成年人,因于过度的自夸与自鄙。”
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爱,是在她预期内的。
但对于母亲,她是抱有极大期望的。期望和失望之间的落差,让张爱玲对母亲的恨更决绝。

04
黄逸梵伤害张爱玲最深的,要数「800块钱事件」。
在香港大学读书时,因为学业出色,张爱玲的老师佛朗士给了她800块港币作为奖励。
这份奖励对她很重要。
因为这是她人生第一次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报酬,是作为女人,证明自己独立能力的「生存许可证」。

张爱玲兴高采烈地回家,和母亲分享着这份喜悦。
母亲只是轻飘飘地,让她把钱搁那儿。
结果没两天,张爱玲得来不易的「许可证」,就被母亲在牌桌上轻易地输掉了。
同时,母亲“后知后觉”地质疑她奖学金的来源,甚至怀疑那是和老师不正当交往所得。
表面上,她催促着女儿去向老师道谢。
等到张爱玲正在洗澡时,她却冲进浴室,检查她还是不是处女。

由于和母亲生活,张爱玲的一切都仰仗着她。屡次被母亲伤透了心之后,她心里蹦出了一个词:
还钱。
为此,张爱玲写小说、攒钱。还完所有母亲的钱、也就两清了她欠母亲所有的债。
所有的瓜葛,从经济上扯断是最彻底的。
05
和胡兰成断绝关系,张爱玲给他寄去了三十万稿费,两人从此两不相见。
和母亲断绝关系,张爱玲将攒下的钱,换成了两根明晃晃的金条。
等到母亲归来,她将它递给她:“感谢你为我花了这么多钱,我心里过意不去。”
话里透露着决绝和客套。
黄逸梵感觉到了这份凉薄,哀戚道:“就算我让你不好过,你也不必对我这样!”

言毕,母女俩一个去了欧洲、一个到了美国,相隔万里,死生不复相见。
1957年9月,远在英国的黄逸梵到了油尽灯枯之际,她给张爱玲写了一封信,说:“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一面。”
张爱玲没有去,只是寄去了100美元的支票。
36岁时,张爱玲和第二任丈夫赖雅还曾有个孩子,但她是笃定不要孩子的。
四个月的男胎,被她打掉冲进了马桶。
不要孩子,是因为张爱玲觉得,生下的孩子一定会对她坏,会替她母亲报仇。

有多痛苦就有多才华横溢。

张爱玲用她的才华,在文坛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当了解背后的一切,一切显得那么令人心酸。
后来她远走美国,给完胡兰成30万分手费的她,在异国他乡过得并不宽裕。
母亲逝世月余,她收到了一个远洋包裹,里面装着母亲的遗物:一箱子古董。
它们让张爱玲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同时让她意识到,母亲是爱她的。
但她已经不在人世。
她们俩甚至都没有一张合照。
晚年,张爱玲时常独自对着墙壁自语。邻居看到后问她:“您需要帮助吗?”
张爱玲答:“请您理解,我在与我的妈妈说话呢。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

 

🔥 最新回帖

萧瑟
118 楼
以前看过台湾一个很有名的女编剧,就是编色戒的那个,写的张爱玲传。里面写的张喜欢妈妈。张的爸爸吸毒,是阴暗的旧宅院里面一个垂死的遗少。每次妈妈回来张就很高兴,好像终于有了一些阳光。张妈妈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是肯定看不上张爸爸的。
爱吃香蕉的鱼 发表于 2021-10-18 12:48

张爱玲对她妈妈是又爱又恨,恨是因为从小没有从她妈妈那里得到温存,她妈追求独立自我,但舍弃了她。爱是因为斩不断的血缘。所以她从小就憋着一口气长大了要还清欠她妈妈的钱,要斩断她对她妈复杂纠结的感情。
s
snowfirstsnow
117 楼
我读张爱玲第一篇读的是倾城之恋,惊为天人!马上找了好多她的书来读。我真不觉得她刻薄,就是看的透彻,加上非常真诚,写作毫不掩饰。看她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至真至纯之人。她的文字不朽,她的魅力永远不会退去。
dorothea 发表于 2021-10-17 23:26


张爱玲是作家里面少有的文字洁癖,一字千金。短短的文字传情达意却又非常准确,可以说是刀笔。她做人也一样,所以在美国的居所“如雪洞一般”,没有书桌,她在叠在一起的箱子上写作,经常搬家,睡在行军床上;而她在香港做过编剧,她的作品在台湾都是结集出版,有稿费收入,她的生活并非不宽裕。物质的去繁就简甚至是贫乏,却丝毫掩盖不了一个最最有趣的灵魂的光芒。只能说象这样的天才女作家(而且不媚俗)几百年难出一个。
爱吃香蕉的鱼
116 楼
没觉得她恨她妈妈,我反而看到了她对母爱的渴望,可惜得到的太少
yiditoudewenrou 发表于 2021-10-18 10:45

以前看过台湾一个很有名的女编剧,就是编色戒的那个,写的张爱玲传。里面写的张喜欢妈妈。张的爸爸吸毒,是阴暗的旧宅院里面一个垂死的遗少。每次妈妈回来张就很高兴,好像终于有了一些阳光。张妈妈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是肯定看不上张爸爸的。
A
Acad
115 楼
张爱玲和台湾主持人张小燕还有亲戚关系,她是张小燕的表姨妈
y
yiditoudewenrou
114 楼
没觉得她恨她妈妈,我反而看到了她对母爱的渴望,可惜得到的太少

 

🛋️ 沙发板凳

c
chuinia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
大官人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晴天娃娃Olivia
唉,看哭了😭
玫瑰的故事
上面相片里的张爱玲很美呀,气质清冷
公用马甲1
极品夫妻也算有报应吧,一儿一女都没留下后代,断子绝孙了
c
cherry1981
张爱玲是少有话不多,但句句都一针见血直达爱情本质,人间清醒的作家。 读过几本她的小说惊为天人,可能是她为人比较孤僻,不受外界影响,喜欢一个人独立思考,所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思路很清晰。
b
bea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不会吧, 我在国内能买到看到她不少作品的
C
CleverBeaver
张爱玲是少有话不多,但句句都一针见血直达爱情本质,人间清醒的作家。 读过几本她的小说惊为天人,可能是她为人比较孤僻,不受外界影响,喜欢一个人独立思考,所以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思路很清晰。
cherry1981 发表于 2021-10-17 11:53


估计她家里其实基因不错的 但父母不懂育儿
C
CleverBeaver
不会吧, 我在国内能买到看到她不少作品的
bea 发表于 2021-10-17 12:07

其实我从来没读懂过色戒
但是张的作品 真的雅俗共赏 单纯语言的精致就带来了阅读的愉悦
有的东西要二度三度反复读 或者等自己阅历丰富了才想通
y
youdai
地摊文学写法,自媒体式的夸张标题。张爱玲绝顶聪明又天性凉薄,我觉得她就根本不恨人。
大官人
不会吧, 我在国内能买到看到她不少作品的
bea 发表于 2021-10-17 12:07

你我不是同辈的
芷若魔头
为什么总是有这种“假惺惺”的骗人文章。我觉得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里已经把自己揭了个底掉了。她和父母关系冷淡是真,她哪句话说过“最恨”自己的母亲????
R
RaincityPearl
张爱玲从小没被善待所以从长相到性格到作品都显得尖酸刻薄。
H
Heiniu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90年代之前出国的吗?
大官人
90年代之前出国的吗?
Heiniu 发表于 2021-10-17 12:23

是的
芷若魔头
地摊文学写法,自媒体式的夸张标题。张爱玲绝顶聪明又天性凉薄,我觉得她就根本不恨人。

youdai 发表于 2021-10-17 12:13

张爱玲根本不是凉拨之人,她只是拎得清,不高虚假繁荣的高朋满座的关系。她和关系好的人是真的好,充满温情。只是看客不能接受她这种“只和交心的,聊得来的人深交”的风格,便给她扣一个“冷漠”的帽子。
张爱玲和好友庄信正,宋淇夫妇,林式同保持了一生的友谊,他们的信件温情脉脉,互相关心。50年代离开香港后,张爱玲几乎再也未与他们见面,但是,却一生在通信。
另外,转两个林式同和宋淇的儿子对于张爱玲的评价: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4&tid=5471 http://roll.sohu.com/20130604/n377895595.shtml
转一个我曾经在其它帖子里的回复: 《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收錄了1966年6/26-1994/12/16期間的張愛玲給莊的信件。我截取裏面一些張愛玲的信:“從志清処聽到修笠已經有了個弟弟,實在可喜可賀。榮華想必好?伯父母也好?你們倆忙累的情形可以想象。”以及莊對此信的注解:“修笠是我女兒,她弟比她小兩歲。從此張先生來信結尾大都會向這兩個孩子致意,叫他們“二修”,“兩小”等。我父母1976年來美國定居,她也禮貌地問候,不能不説與傳統教養有關。”
隨便摘錄一段張愛玲致宋淇太太的信:“你這一向忙得怎樣?我一想到你忙累了情形,實在覺得内疚。匆匆寫這信,許多值得一提的瑣事只好暫時略去,但是你來信告訴我一些所示總使我非常快樂。希望你和孩子們這一向都沒有生病。”
再比如1991年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Stephen還咳血,真使人心焦。 1991年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有關)遺囑。。。還有剩下的錢的話,我想。。。(二)給你們倆買點東西留念。 1992年2月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你們這張照片真自然,倆人都是歷險后重聚的喜悅中帶點驚喜的申請,非常感動人。。。知道Stephen咳血的原因(我)就放心了。 1992年9月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本來這些時沒收到Stephen的信,已經恐慌起來,猜著是病了進醫院,就怕你要百忙中偷空寫信給我,我一點忙都幫不上,白着急,毫無益處。。。。(麻煩你做各種事),我實在良心上過不去,很難受。
等等其它感情如,對朋友的關心,人情味的流露,對朋友的安慰,鼓勵,隨處可見。 另外,宋淇的兒子宋以朗對張愛玲和他父母的關係的評價是:“他們這段歷時四十多年的深厚友誼,素來只是默存於心,以至一般人都不太明瞭。” 宋淇太太對張愛玲的評價是:“她風趣可愛,韻味無窮。外間傳説她“孤芳自賞”“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可能是由於誤解。例如,她患近視頗深,又不喜歡戴眼鏡,有時在馬路上與相識的人迎面而過,她沒有看出是誰,別人卻怪她不理睬人。再者,她有輕度敏感症,飲食要特別小心,所以不能隨便外出敷衍。。。。我相信“話不投機半句多”這種感覺是任何人都有過的。在陌生人面前,她似乎沉默寡言,不善辭令;可是遇到只有二三知己時,她恍惚如變另一個人,談笑風生,妙語連珠。”
l
lilac1
在开玩笑吧,国内什么时候封杀张爱玲了,都是畅销书架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和金庸放一起。
芷若魔头
张爱玲从小没被善待所以从长相到性格到作品都显得尖酸刻薄。
RaincityPearl 发表于 2021-10-17 12:19

张爱玲哪部作品,哪句话“尖酸刻薄”了?你拿出来说给大家听听。世人不待见才女,不待见头脑清醒的人,便给才女一句“尖酸刻薄”的葡萄酸的评价。没看过她的书的人边以讹传讹的宣传。
s
shanshanshan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从小就看张爱玲的书,从来不知道她被封杀过。。。
芷若魔头
在开玩笑吧,国内什么时候封杀张爱玲了,都是畅销书架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和金庸放一起。
lilac1 发表于 2021-10-17 12:27

“封杀”是一个过去式,70-80年代的确对于张爱玲没什么报道。
H
Heiniu
从小就看张爱玲的书,从来不知道她被封杀过。。。
shanshanshan 发表于 2021-10-17 12:29

90年代之前一般人确实很少听说过张爱玲。这我可以作证。 你们这种“从小就看张爱玲”的人要么年纪小,要么家学渊源深厚,见多识广。
s
shychild
在开玩笑吧,国内什么时候封杀张爱玲了,都是畅销书架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和金庸放一起。
lilac1 发表于 2021-10-17 12:27

倒不是被封杀,她的作品不怎么犯忌讳,而是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有这个人。八十年代只有零星出版,九十年代才有出版社注意到她的作品,发了文集和全集。
虽然她很多作品是民国时候写的,但当时没啥影响力。说句不好听的,连批判都没人理,嫌作家没名气。
1
123lily
回复 20楼shanshanshan的帖子
小时候的文学故事报,张爱玲的文章连载是固定的头版。都不知那些所谓的吾辈是哪年代的。
好人平安
地摊文学写法,自媒体式的夸张标题。张爱玲绝顶聪明又天性凉薄,我觉得她就根本不恨人。

youdai 发表于 2021-10-17 12:13

她前夫胡兰成天性凉薄,给他30万就收下了。张爱玲是人间清醒。
苏芳紫
不会吧, 我在国内能买到看到她不少作品的
bea 发表于 2021-10-17 12:07

我小时候还有看她的作品改编的半生缘,红玫瑰和白玫瑰呢。至少90年代初没有被封杀。
j
joybear2005
极品夫妻也算有报应吧,一儿一女都没留下后代,断子绝孙了
公用马甲1 发表于 2021-10-17 11:48

所以老鼠蟑螂最有福报,子子孙孙无穷匮
y
youdai
回复 17楼芷若魔头的帖子

你对天性凉薄这个词有误会。不是说她冷漠自私没有感情,是说她不温不火,不迎合不记恨。这是一种性格,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情感表达的不同方式。她的文字是有感情的,比如对她弟弟,姑姑,和祖父母。对宋琪夫妇的书信,更多的是一种礼貌。她在对照记里写自己的祖父母,说”我爱他们“,大概是仅有的一次以第一视角表达爱。
s
somuch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不会吧??初中就读张爱玲了
芷若魔头
回复 17楼芷若魔头的帖子

你对天性凉薄这个词有误会。不是说她冷漠自私没有感情,是说她不温不火,不迎合不记恨。这是一种性格,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情感表达的不同方式。她的文字是有感情的,比如对她弟弟,姑姑,和祖父母。对宋琪夫妇的书信,更多的是一种礼貌。她在对照记里写自己的祖父母,说”我爱他们“,大概是仅有的一次以第一视角表达爱。
youdai 发表于 2021-10-17 13:03

这这这。。。各地对于“凉薄”的的定义这么不一样吗?我的理解和这个网页一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74460 你见过的生性凉薄的人是怎样的? 凉薄的定义是冷漠又刻薄。 凉是内里,薄是面相,凉薄,即由内而外,处处无情。
可能你说的凉薄的意思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不炽热吧
D
Dayfall
我小时候还有看她的作品改编的半生缘,红玫瑰和白玫瑰呢。至少90年代初没有被封杀。
苏芳紫 发表于 2021-10-17 12:47

90年代初大陆精见天人,是张爱玲作品最火的时候。88年之前完全没有这个名字
t
tianguanghushui
张爱玲根本不是凉拨之人,她只是拎得清,不高虚假繁荣的高朋满座的关系。她和关系好的人是真的好,充满温情。只是看客不能接受她这种“只和交心的,聊得来的人深交”的风格,便给她扣一个“冷漠”的帽子。
张爱玲和好友庄信正,宋淇夫妇,林式同保持了一生的友谊,他们的信件温情脉脉,互相关心。50年代离开香港后,张爱玲几乎再也未与他们见面,但是,却一生在通信。
另外,转两个林式同和宋淇的儿子对于张爱玲的评价: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4&tid=5471 http://roll.sohu.com/20130604/n377895595.shtml
转一个我曾经在其它帖子里的回复: 《張愛玲莊信正通信集》收錄了1966年6/26-1994/12/16期間的張愛玲給莊的信件。我截取裏面一些張愛玲的信:“從志清処聽到修笠已經有了個弟弟,實在可喜可賀。榮華想必好?伯父母也好?你們倆忙累的情形可以想象。”以及莊對此信的注解:“修笠是我女兒,她弟比她小兩歲。從此張先生來信結尾大都會向這兩個孩子致意,叫他們“二修”,“兩小”等。我父母1976年來美國定居,她也禮貌地問候,不能不説與傳統教養有關。”
隨便摘錄一段張愛玲致宋淇太太的信:“你這一向忙得怎樣?我一想到你忙累了情形,實在覺得内疚。匆匆寫這信,許多值得一提的瑣事只好暫時略去,但是你來信告訴我一些所示總使我非常快樂。希望你和孩子們這一向都沒有生病。”
再比如1991年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Stephen還咳血,真使人心焦。 1991年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有關)遺囑。。。還有剩下的錢的話,我想。。。(二)給你們倆買點東西留念。 1992年2月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你們這張照片真自然,倆人都是歷險后重聚的喜悅中帶點驚喜的申請,非常感動人。。。知道Stephen咳血的原因(我)就放心了。 1992年9月張愛玲致宋淇夫婦的信:本來這些時沒收到Stephen的信,已經恐慌起來,猜著是病了進醫院,就怕你要百忙中偷空寫信給我,我一點忙都幫不上,白着急,毫無益處。。。。(麻煩你做各種事),我實在良心上過不去,很難受。
等等其它感情如,對朋友的關心,人情味的流露,對朋友的安慰,鼓勵,隨處可見。 另外,宋淇的兒子宋以朗對張愛玲和他父母的關係的評價是:“他們這段歷時四十多年的深厚友誼,素來只是默存於心,以至一般人都不太明瞭。” 宋淇太太對張愛玲的評價是:“她風趣可愛,韻味無窮。外間傳説她“孤芳自賞”“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可能是由於誤解。例如,她患近視頗深,又不喜歡戴眼鏡,有時在馬路上與相識的人迎面而過,她沒有看出是誰,別人卻怪她不理睬人。再者,她有輕度敏感症,飲食要特別小心,所以不能隨便外出敷衍。。。。我相信“話不投機半句多”這種感覺是任何人都有過的。在陌生人面前,她似乎沉默寡言,不善辭令;可是遇到只有二三知己時,她恍惚如變另一個人,談笑風生,妙語連珠。”
芷若魔头 发表于 2021-10-17 12:26

赞这个回答。张爱玲的作品,初读就是心底一片冰凉,感觉人间不值得。她是那么敏感一个人,她把世态炎凉摊开给你看,她把她血淋淋泪斑斑的心摊开给你看。你不懂她,你觉得她尖酸刻薄睥睨众生。你再读,你看到一个小女孩痛苦无助又在绝望中挣扎寻找希望。冷面冷心冷情其实是太过在乎却又人间清醒才形成的假面。她还是期望的,我觉得她作品里最能反应她真实渴望的是“倾城之恋”。
w
wonaiwangerxiao
不觉得她有最恨的人,她很早就心凉了,对谁都不太在乎。
w
wonaiwangerxiao
张爱玲从小没被善待所以从长相到性格到作品都显得尖酸刻薄。
RaincityPearl 发表于 2021-10-17 12:19

不觉得她尖酸,只是不讨好任何人说真话就等于尖酸吗?这些真话,在文学作品中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反映人的本性,这是求真,使作品又深度,加上美的语言,就是顶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使得她永存。
w
wonaiwangerxiao
倒不是被封杀,她的作品不怎么犯忌讳,而是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有这个人。八十年代只有零星出版,九十年代才有出版社注意到她的作品,发了文集和全集。
虽然她很多作品是民国时候写的,但当时没啥影响力。说句不好听的,连批判都没人理,嫌作家没名气。
shychild 发表于 2021-10-17 12:37

啥?!
现在连一点facts都不需要了解就可以发表总结陈词了吗?
a
artdong

写作中看透了人间男欢女爱,现实中还是逃不过渣男纠缠。
r
rosesavels
封杀应该没有过,如果把读不到就算封杀的话文革时期应该是封杀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作家了。
S
SkinnyKat
从她对两任丈夫的态度(这应该是她最亲密,最暴露自我的两段关系),我感觉她的底色还是善良温暖的,渴望爱,有小女孩的天真,也有大户人家的教养和气度。
y
youdai
回复 30楼芷若魔头的帖子
凉是内里,薄是面相。。。 扯远了,加戏太多,倒也符合知乎风格。我不觉得这个词有刻薄的意思。凉是荒凉,薄是淡薄,这是张爱玲语汇
C
CleverBeaver
从她对两任丈夫的态度(这应该是她最亲密,最暴露自我的两段关系),我感觉她的底色还是善良温暖的,渴望爱,有小女孩的天真,也有大户人家的教养和气度。
SkinnyKat 发表于 2021-10-17 13:57

True
C
CleverBeaver
她受红楼梦影响也是很大的
子陋
回复 7楼cherry1981的帖子 ~~~~
临时工
她前夫胡兰成天性凉薄,给他30万就收下了。张爱玲是人间清醒。
好人平安 发表于 2021-10-17 12:42

虽然胡兰成是烂渣男,但是有一说一,他当汉奸时给了张爱玲数目较大的钱款(两根金条,一箱子钞票),所以张爱玲后来给他的三十万也不全是自掏腰包。当然张也完全可以一分不给
子陋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啧 至于么~~~ 张爱玲的小说大陆90年代就有,北京是个书店就有,除非你80年代就出国了
子陋
是的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2:26

好吧,原来真是这样
k
kuzi
基因除外,我觉得她的童年生活对她的文风也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说句那什么一点的话,如果张从小家庭和睦美满,可能也不会有文学上这么高的成就。
O
Osmond
回复 8楼bea的帖子
指的是上世纪50-80年代,国内成长起来的不知道张爱玲。我就是在国外的图书馆第一次看到张的小说。
C
CleverBeaver
回复 8楼bea的帖子
指的是上世纪50-80年代,国内成长起来的不知道张爱玲。我就是在国外的图书馆第一次看到张的小说。
Osmond 发表于 2021-10-17 14:33

有可能 我妈就是和我一起看的张爱玲
h
happyTruth
生活是半杯水,有人多看到空的那一半,有人多看到满的那一半。张爱玲是多在意空的那一半、也喜欢着墨在空的那一半。太敏感、太锋利,苛求生活,伤人伤己。同样很多悲惨遭遇,史铁生就是她的反面。一样的悲凉的故事,读到底却是悲天悯人的温暖。

s
shychild
回复 35楼的帖子
事实就是她在九十年代前完全没名气,没有被封杀的资格,不要说文革了,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波都没赶上。
黑妞
我把她的作品七七八八都读的差不多了。情感细节描写绝了。以至于读完,好久都走不出来。
C
CleverBeaver
回复 35楼的帖子
事实就是她在九十年代前完全没名气,没有被封杀的资格,不要说文革了,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波都没赶上。
shychild 发表于 2021-10-17 14:39

好像是因为像冰心这样的很红
没读过小桔灯以外的作品 不好评论
s
spyj007
她的父亲真的很差劲,其实母亲本来也可以不管她的,把她从火坑里拔了出来,虽然给了张不少气受,但可以说造就了张,她后来对母亲有点过于决绝了,大约她就是十分孤傲的性格,所以她很过不去胡兰成那关觉得是人生的耻辱,才最后写了小团圆
a
anotherid
极品夫妻也算有报应吧,一儿一女都没留下后代,断子绝孙了
公用马甲1 发表于 2021-10-17 11:48

这啥屁话?让现在不生娃的怎么想?
w
whatever.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那是因为你在大陆的时候根本不读书吧
m
mmmfffccc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我和我的同伴们读过很多她的书, 在80,90 年代, 她没有被封杀。
c
crab7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我在大陆买了读了全套张爱玲全集,唯一封了的是赤地之恋,是出国以后才看到,也是唯一没有办法读完的张爱玲作品。就我所读的,对那个D的本质真实描写的赤裸裸。有兴趣的可以去找,网上就有。
H
Honeycomb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
chuinia 发表于 2021-10-17 11:08

至理名言
w
wonaiwangerxiao
回复 35楼的帖子
事实就是她在九十年代前完全没名气,没有被封杀的资格,不要说文革了,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波都没赶上。
shychild 发表于 2021-10-17 14:39

都无语了。
你这是完全泥腿子上台,啥也不知道但胆子很大啥都敢说。你先去查查她二十几岁时候在上海的知名度,再查查大陆被泥腿子接管后主流文化遗至台湾和香港后她在台湾的知名度,然后你再回来发表看法。
c
chashaobao
我在大陆买了读了全套张爱玲全集,唯一封了的是赤地之恋,是出国以后才看到,也是唯一没有办法读完的张爱玲作品。就我所读的,对那个D的本质真实描写的赤裸裸。有兴趣的可以去找,网上就有。
crab7 发表于 2021-10-17 15:56

对我在国内没有读过赤地之恋。我是上大学以后在图书馆读到她的作品,我们寝室当时的义务劳动就是去图书馆文学部整理图书,所以图书馆文学图书基本都检查过的。张爱玲得作品出版时间断断续续拖得很长,出版社也好几家。 台湾她的作品成套出版的,后来应该也卖到国内了,收集的就比较全了。
w
wonaiwangerxiao
都无语了。
你这是完全泥腿子上台,啥也不知道但胆子很大啥都敢说。你先去查查她二十几岁时候在上海的知名度,再查查大陆被泥腿子接管后主流文化遗至台湾和香港后她在台湾的知名度,然后你再回来发表看法。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17 16:02

说完这段话,我忽然想,也许文化是不断变异的: 文革后大陆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大部分,而台湾在日据后接受了很多日本文化,香港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所以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再往后看,猜测汉文化在满人统治下也丧失了一部分,而接受了一部分的异族文化。
所以,虽然说中国有唯一传承几千年未中断的文明,这其间文化的变异大概经历了不少。
i
imemine
应该是她自己的话总结最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的理解是因为懂得人性的可悲,所以对众人(包括自己),宏观上有慈悲,具体做起来她也不是圣母。 正因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她在解放后比一众知识分子对周围的一切看得清楚,早早就离开了。说她凉薄的,把自己放在她的位置,会怎样?
C
CleverBeaver
至理名言
Honeycomb 发表于 2021-10-17 15:59

我也觉得这话说得很通透了
特别是没生育过的 却早早懂得了一生
C
CleverBeaver
应该是她自己的话总结最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的理解是因为懂得人性的可悲,所以对众人(包括自己),宏观上有慈悲,具体做起来她也不是圣母。 正因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她在解放后比一众知识分子对周围的一切看得清楚,早早就离开了。说她凉薄的,把自己放在她的位置,会怎样?
imemine 发表于 2021-10-17 16:14

她很到位了 活成她那样很值得 她这样的几千年也出不了一个吧
c
chashaobao
说完这段话,我忽然想,也许文化是不断变异的: 文革后大陆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大部分,而台湾在日据后接受了很多日本文化,香港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所以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再往后看,猜测汉文化在满人统治下也丧失了一部分,而接受了一部分的异族文化。
所以,虽然说中国有唯一传承几千年未中断的文明,这其间文化的变异大概经历了不少。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17 16:11

传统文化基本被带到台湾去了,比大陆传承下来的多。西方文化在台湾文学的影响也深远一些
不过中国文化本来就是熔各种外来文化
G
Geofan
她很到位了 活成她那样很值得 她这样的几千年也出不了一个吧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10-17 16:18

是啊,一堆人同情张爱玲?人家美国活的好好的,比其他女作家被文革害死好多了吧?
爱吃香蕉的鱼
就凭她对弟弟和对胡兰成的态度,我觉得她很凉薄,难怪小说里总是很沧桑凉薄的感觉。
贝贝龙
她的小说道尽人性的丑恶,哪里有什么爱情。一直喜欢她,但年纪大了反而不太敢读她的书了
w
woainizenmeban
多大个事搁现在。着最好的心理医生
时代害人

q
qqfen
张爱玲成名于日伪时期的上海,时间点很尴尬,事实上她的作品于抗战胜利后就渐渐不为人所知。张爱玲的作品后来再次风靡港台地区是源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一点夏志清的确眼光独到。张爱玲的一生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很多人都唏嘘她的晚年生活,事实上这是她的个人选择。她晚年时期经济已经算是很宽裕的了。想想她要是留在大陆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对比一下和她同时代的女作家苏青就知道了。张爱玲真真是个聪明人。
w
wonaiwangerxiao
49后到80年代改开前的大陆,如同今天的北朝鲜,自绝于全世界。但关在里面长大的家伙却自信心十足地说:“我们都没听过她名字,她有名在哪里?”
大概今天的朝鲜人也是这么自信吧。
y
youdai
张爱玲成名于日伪时期的上海,时间点很尴尬,事实上她的作品于抗战胜利后就渐渐不为人所知。张爱玲的作品后来再次风靡港台地区是源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一点夏志清的确眼光独到。张爱玲的一生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很多人都唏嘘她的晚年生活,事实上这是她的个人选择。她晚年时期经济已经算是很宽裕的了。想想她要是留在大陆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对比一下和她同时代的女作家苏青就知道了。张爱玲真真是个聪明人。
qqfen 发表于 2021-10-17 16:50

你说得对,张爱玲在日伪时期的上海火的时候定位还是流行作家。抗战胜利之后就没名气减弱了,也没有杂志出版商愿意发表她的作品。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把张爱玲推到了严肃文学的高度,但那时候也没有很火。张爱玲再度火热要到80年代了,标志之一是小说改编成了电影
s
skyfi
我也觉得这话说得很通透了
特别是没生育过的 却早早懂得了一生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10-17 16:17

她怀过吧? 引产了 而且还是自己在公寓 小团圆里写的 也可能记岔了? 那段真是看得我 也不是说心疼 就觉得心里扎得慌 一个这么清醒的女人经历了多少常人不会经历的事情
n
nyc小公主<3
回复 3楼大官人的帖子
请问您在大陆哪里?我小时候就一直可以买到张爱玲的全集,北京
i
ilal
张爱玲的文学主要还是关注市民的说, 在gcd看来不够革命, 相比丁玲, 茹志娟。。。
我个人爱张爱玲, 喜欢她文学里上海弄堂里的市民气息。。。这样的市民气息和革命气息是不合拍的。

e
echodrawing
说完这段话,我忽然想,也许文化是不断变异的: 文革后大陆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大部分,而台湾在日据后接受了很多日本文化,香港接受了很多西方文化,所以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完整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再往后看,猜测汉文化在满人统治下也丧失了一部分,而接受了一部分的异族文化。
所以,虽然说中国有唯一传承几千年未中断的文明,这其间文化的变异大概经历了不少。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17 16:11

元的时候也变更了一次 唐宋 跟明清之间也有巨大的变异
e
echodrawing
张爱玲成名于日伪时期的上海,时间点很尴尬,事实上她的作品于抗战胜利后就渐渐不为人所知。张爱玲的作品后来再次风靡港台地区是源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一点夏志清的确眼光独到。张爱玲的一生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很多人都唏嘘她的晚年生活,事实上这是她的个人选择。她晚年时期经济已经算是很宽裕的了。想想她要是留在大陆会落得一个什么下场,对比一下和她同时代的女作家苏青就知道了。张爱玲真真是个聪明人。
qqfen 发表于 2021-10-17 16:50

对,正是因为夏志民 张在美国后来有了来自香港方面的稿费,编剧费 这样她生活稍微宽裕起来 也是因为夏的推荐 张有了大学工作的机会
她真的是一个闪亮的明珠
q
qqfen
回复 76楼echodrawing的帖子
是的,她的作品一开始大家都当流行小说看的。黄永玉在一篇文章里还自嘲当年觉得张爱玲的作品是艳情小说,可见当时她的作品的地位。是夏志清把她定位为伟大的作家传世的佳品,事实上她也配的上这样的殊荣。
c
clearcrystal88
张爱玲是个敢于付出,很重感情的人。只是生命种值得她付出的人太少了,她并不幸运,虽然这样的命运造就了她的才华。 在最危险的时候,张爱玲在路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看望胡兰成,省吃俭用还了他三十万,还帮胡兰成养家人孩子,女人中很少人能做到这样的仁至义尽了。
江湖夜雨十年灯
喜欢张爱玲,喜欢她作品中的苍凉和绝望。
最喜欢金锁记和倾城之恋,当时读的时候就在想世上竟有如此深刻有力度又浑然天成的作品! 金锁记开篇像是翻到了红楼梦,然而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岁,又像是电影里的一个转场,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真是太绝了。受害者变成了杀人者,其中的心理变化行为变化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我觉得她是天才女作家,各种绝妙的比喻通感,是学不来的。
d
ddon
第一遍看张爱玲印象深刻,但过于深刻不能看第二遍,她的世界观爱情观过于深入内里。好比看一个美人,看外表肌肤如雪风流妩媚就可以,何必追究美人的内脏长什么样,人皮底下有多少血管脂肪。
张爱玲看得太透了,慧极必伤,容易浪费这花花世界。
C
CleverBeaver
她怀过吧? 引产了 而且还是自己在公寓 小团圆里写的 也可能记岔了? 那段真是看得我 也不是说心疼 就觉得心里扎得慌 一个这么清醒的女人经历了多少常人不会经历的事情
skyfi 发表于 2021-10-17 17:46

没看过这段
以后要去找来看看
流产的经历其实很多人都有吧 但她可能当时的境况确实不适合留下孩子
我原来的意思是 比如像金锁记这样的文字 从少女到鱼眼珠 看得透透的
C
CleverBeaver
张爱玲的文学主要还是关注市民的说, 在gcd看来不够革命, 相比丁玲, 茹志娟。。。
我个人爱张爱玲, 喜欢她文学里上海弄堂里的市民气息。。。这样的市民气息和革命气息是不合拍的。


ilal 发表于 2021-10-17 18:02

yup
C
CleverBeaver
喜欢张爱玲,喜欢她作品中的苍凉和绝望。
最喜欢金锁记和倾城之恋,当时读的时候就在想世上竟有如此深刻有力度又浑然天成的作品! 金锁记开篇像是翻到了红楼梦,然而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岁,又像是电影里的一个转场,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真是太绝了。受害者变成了杀人者,其中的心理变化行为变化描写令人触目惊心。
我觉得她是天才女作家,各种绝妙的比喻通感,是学不来的。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1-10-17 18:31

对 喜欢她的市井却不庸俗
k
kuzi
回复 35楼的帖子
事实就是她在九十年代前完全没名气,没有被封杀的资格,不要说文革了,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波都没赶上。
shychild 发表于 2021-10-17 14:39

真是无知者无畏了……
焱焱
她从香港回上海和姑姑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应该是最恣意飞扬快乐的,姑姑对于她其实是有代母亲兼闺蜜朋友的角色,这在她许多文字里可以读到,和胡兰成写婚书时也只有姑姑和炎樱在场,离开大陆时两人约定互不通讯,这是何等明智的决绝,不然,以她姑姑的出身再加上里通外国,断断活不过wg,不得不佩服张爱玲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先见。
N
NJ橘猫
来美国后才第一次听说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后来才知道她当年被大陆封杀,我辈才无知了几十年。
大官人 发表于 2021-10-17 11:23

别扯了。大陆一堆张迷,我还曾经陪着我妈去书店买张爱玲
N
NJ橘猫
那是因为你在大陆的时候根本不读书吧
whatever. 发表于 2021-10-17 15:23

他应该从来没去过大陆
z
zokiya
我近年经历一些事慢慢明白张爱玲最后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人的多数痛苦烦恼是因为人引起的,但人性多恶,这是她年少时已经明白的事,所以晚年她离开众人,过她自己的世界,这样也少了很多世间的痛苦
焱焱
就凭她对弟弟和对胡兰成的态度,我觉得她很凉薄,难怪小说里总是很沧桑凉薄的感觉。
爱吃香蕉的鱼 发表于 2021-10-17 16:46

分手见人品,我觉得恰恰是和渣男胡兰成分手凸显了她高光的人品,不亏不欠,不出恶语,不拖泥带水,一别两宽。 至于她弟弟,从小就不亲近,她一向觉得是她痛恨的想逃离的那个压抑家庭的一部分。少女时代就逃离的她和弟弟完全生活在新旧两个世界,姐弟感情淡薄也是特色家庭悲剧造成的,她和她姑姑感情就深厚多了。
语文成都
可怜张爱玲这么有才华,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混账父母,两人男人都不是东西。可怜哦。。。
C
CleverBeaver
分手见人品,我觉得恰恰是和渣男胡兰成分手凸显了她高光的人品,不亏不欠,不出恶语,不拖泥带水,一别两宽。 至于她弟弟,从小就不亲近,她一向觉得是她痛恨的想逃离的那个压抑家庭的一部分。
焱焱 发表于 2021-10-17 19:12

对的 这都是伤痕累累 不想再见而已
大官人
他应该从来没去过大陆
NJ橘猫 发表于 2021-10-17 19:07

呵呵,不好意思带歪了楼。不过我真见过文革时的文攻与武卫!
w
wonaiwangerxiao
第一遍看张爱玲印象深刻,但过于深刻不能看第二遍,她的世界观爱情观过于深入内里。好比看一个美人,看外表肌肤如雪风流妩媚就可以,何必追究美人的内脏长什么样,人皮底下有多少血管脂肪。
张爱玲看得太透了,慧极必伤,容易浪费这花花世界。
ddon 发表于 2021-10-17 18:43

被你这段话打动了。
秋日下午的阳光温暖,将树影印在圆桌台灯和沙发上摇晃着,收音机里我选了爵士,再配上你的这段话。生活的快乐在于细小。
w
wonaiwangerxiao
她从香港回上海和姑姑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应该是最恣意飞扬快乐的,姑姑对于她其实是有代母亲兼闺蜜朋友的角色,这在她许多文字里可以读到,和胡兰成写婚书时也只有姑姑和炎樱在场,离开大陆时两人约定互不通讯,这是何等明智的决绝,不然,以她姑姑的出身再加上里通外国,断断活不过wg,不得不佩服张爱玲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先见。
焱焱 发表于 2021-10-17 19:04

要对人性看透是不那么难的,我觉得我现在也可以看透了。但是看透也能执行在行动中,这极少人才能做到(我试过很多控制方法,但发现做不到。)
t
tuzituzi
回复 35楼的帖子
事实就是她在九十年代前完全没名气,没有被封杀的资格,不要说文革了,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那波都没赶上。
shychild 发表于 2021-10-17 14:39

你在搞笑吗?我实话实说啊 八十年代我爸就买了不少张爱玲的书啊 我爸可不是啥文学青年 一个普通的会看看收获十月的有阅读习惯的人而已 怎么会觉得张爱玲没名气?她名气一直大的很呐!
霍青桐
喜欢张爱玲的读者有个专有名词叫“张迷”,试问中国文学史上还有何人的读者有相同待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喜欢她的人了解她的成长经历,是不会觉得她凉薄的,也不会因为她嫁给汉奸而反感她。
6
666.viv.88
其实我从来没读懂过色戒
但是张的作品 真的雅俗共赏 单纯语言的精致就带来了阅读的愉悦
有的东西要二度三度反复读 或者等自己阅历丰富了才想通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10-17 12:09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