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刚看了三集,被周家的阵仗给惊到了,现在江浙一带真有这样的富贵大家族吗?

j
jennyl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楼主也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现在江浙一带真有这样的富贵大家族还是小说剧里瞎写的?周家门前的停车场赶上一个小超市的停车场了。 女眷在家隔着湖看堂会令人印象深刻。好奇这宅子文革的时候没给收了做个博物馆啥的,还有家里那么多文物,怎么逃过文革的。还是说现在霸道总裁都过时了,改炒old money了. 抱歉楼主看剧仔细了,想的太多了哈。

 

🔥 最新回帖

j
joncc
159 楼
五姓七望今焉在?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06 21:56

估计有大理的段家、苏州的慕容家,西域的欧阳家...
t
teddysan
158 楼
男女主都是古装好看些,现代的看着单薄
l
luming
157 楼
王力?是写《诗词格律》的王力吗?很佩服能去读正史野史笔记小说,这个估计真得靠兴趣。
暖暖_恋尘 发表于 2021-10-08 15:12

对,就是那位。正史有趣的地方也不少。看了一些别人写的,自然就想去考究原始文献了嘛。
h
hoohoohoo
156 楼
我。。 我以为说的是今生今世。。
s
samstar
155 楼
回复 1楼jennyl的帖子
楼主超可爱了哈哈,同喜欢这剧,也去翻了原著,江苏土著在此,只能是说北方作者对江南的yy了。江南地区49年有能力的都去了台湾,留在大陆上的文革都被整的厉害,哪可能留着大宅子。无锡荣唐杨薛,唐荣都去了hk,mm对江南望族有兴趣的可以延展搜一下纽约侨界领袖Oscar Tang

 

🛋️ 沙发板凳

f
flashbird
还以为是谢霆锋高圆圆那部电影,对不起大哥,走错片场了。
p
pwwp
回复 1楼jennyl的帖子

===严肃更正,应该是唐朝,不是汉朝,是唐某宗,不是汉某帝==========

没听说过中国历史上的五姓七望吗?
汉朝都100多年了,皇帝嫁女儿,想嫁给五姓之一的某望族,结果被婉拒,觉得刘家只是暴发户。
气得汉X帝连骂啊,你们他妈的太过分了,如果我家是刘邦、汉文帝汉景帝那时候,你们看不起我们刘家还好,我们家都当皇帝100多年了,还看不起我们姓刘的, 我日你八辈祖宗。。。
结果,人家名门望族就是看不上。。。
哎!
d
dududu001
架空文
n
newbeginner
还以为是谢霆锋高圆圆那部电影,对不起大哥,走错片场了。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1:42

我还以为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个剧,我也走错片场了
p
pwwp
我还以为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个剧,我也走错片场了
newbeginner 发表于 2021-10-06 21:47

你们在说什么? 没get到
暖暖_恋尘
我还以为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个剧,我也走错片场了
newbeginner 发表于 2021-10-06 21:47

我也以为是青丘白浅那部剧
s
sweetme
我天,电视剧小说,你还当真?
多肉的故事
这种电视剧完全都是瞎编,就是看个热闹,认真你就输了
f
flashbird
回复 1楼jennyl的帖子
没听说过中国历史上的五姓七望吗?
汉朝都100多年了,皇帝嫁女儿,想嫁给五姓之一的某望族,结果被婉拒,觉得刘家只是暴发户。
气得汉X帝连骂啊,你们他妈的太过分了,如果我家是刘邦、汉文帝汉景帝那时候,你们看不起我们刘家还好,我们家都当皇帝100多年了,还看不起我们姓刘的, 我日你八辈祖宗。。。
结果,人家名门望族就是看不上。。。
哎!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1:43

别蒙我们,那是唐太宗,关陇李当然配不上五姓七望。汉朝都是泥腿子。
w
wonaiwangerxiao
回复 1楼jennyl的帖子
没听说过中国历史上的五姓七望吗?
汉朝都100多年了,皇帝嫁女儿,想嫁给五姓之一的某望族,结果被婉拒,觉得刘家只是暴发户。
气得汉X帝连骂啊,你们他妈的太过分了,如果我家是刘邦、汉文帝汉景帝那时候,你们看不起我们刘家还好,我们家都当皇帝100多年了,还看不起我们姓刘的, 我日你八辈祖宗。。。
结果,人家名门望族就是看不上。。。
哎!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1:43

五姓七望今焉在?
r
renwoai
回复 1楼jennyl的帖子
因为和楼主同样的原因,书看了一半,实在受不了给弃了。
p
pwwp
别蒙我们,那是唐太宗,关陇李当然配不上五姓七望。汉朝都是泥腿子。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1:54

你记错了吧?
r
renwoai
我天,电视剧小说,你还当真?
sweetme 发表于 2021-10-06 21:52

这个编得也太离谱了,文革谁能躲得过。
p
pwwp
五姓七望今焉在?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06 21:56

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云千载空悠悠 唯有诗情万古流
暖暖_恋尘
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云千载空悠悠 唯有诗情万古流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2:00

不押韵,打回去重写
f
flashbird
你记错了吧?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1:57

你一定是贵族蒜苔吃多了。因为你连五姓七望的成因都忘了。
p
pwwp
你一定是贵族蒜苔吃多了。因为你连五姓七望的成因都忘了。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2:03

应该是你记错了。。。我还是比较sure的。
p
pwwp
你一定是贵族蒜苔吃多了。因为你连五姓七望的成因都忘了。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2:03

哦。。。也有可能是我记错了。是唐某宗。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哈哈
h
huaren2018
当然是虚构,这样几代传承豪”大观园“式家族在中国是不存在的,连荣毅仁家都没这阵仗。现在的豪族基本都是改开以后出现的。
”这剧前面几集两人的偶遇到答应闪定婚很精彩,后面太无聊了简直在混集数,以为是什么夫妻共同努力振兴家族民主工业之类, 结果剩的集数也不多了,东一下西一下地不知道在演啥。都不算虎头蛇尾,只有一个虎头后面瞎扯“
”感觉有点像看蝴蝶梦,女主稀里糊涂就进入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家庭,最后结局不是女二一把火烧了房子,男主带着女主离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吧“

f
flashbird
哦。。。也有可能是我记错了。是唐某宗。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哈哈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2:08

还以美女你要撒娇,都没敢回帖。这就对了。
L
Leike
看个电视剧而已,不要太认真了吧
穿越剧看多了你会想真的有穿越这回事儿吗?
前世有缘今世再续,这种情节想想就算了,还真信么
雁过
五姓七望今焉在?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06 21:56

被文革了。我猜如果有这些后人沦落到米国,估计也是天天上华人骂文革。哈哈哈
c
centenario
旧时王谢堂前燕
p
panduolaa
看地段
驫龘麤靐
被文革了。我猜如果有这些后人沦落到米国,估计也是天天上华人骂文革。哈哈哈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17

中国人口那么多次大灭绝,早就成两脚羊了。
m
maomaodou2020
瞎编的太离谱了 我一个亲戚的祖辈在镇江一带非常有名气 几个大宅院都是带前后院和池塘的 文革不仅被抄家, 唯一一个留在身边未婚的女儿也被批斗 结果终身未嫁 90年代台湾的直系亲属拿着当年的地契去找老宅子, 得知已经被挖了盖成几栋高楼的小区 不服气找gcd去评理 人家的回复是 承认地契 小区也归你啦 你把小区里几百住户的拆迁费用出了就行 简直就是流氓 ps 当时老宅子后院某颗树下埋有几箱金银细软和首饰古董 当初盖楼房的开发商估计发达了……哈哈哈 由此可见 电视剧小说瞎编的太离谱 真的有钱人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暴发户 根本没有从民国时代都现在的那么多世家 哈哈哈
x
xiazheteng
一生一世我真是捏着鼻子看完的,和周生如故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的…
雁过
中国人口那么多次大灭绝,早就成两脚羊了。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10-06 22:19

唐朝期间慢慢被架空了。话说,他们熬得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那阵子已经很厉害了。还是存在了上千年之久。就没有几个后人还能存活到现在?还是孔子家族牛啊。。
a
ajassmine
沈万三?
人间不拆
只有我一人觉得要是没前面古代那部的背景 感觉这男主就是个变态啊
j
jellynsyrup
架空的,正在看这部,好好看
j
jellynsyrup
架空的看不就完了吗,看恐怖片也没看大家探讨唯物主义
我想保护你
看不下去…诡异的男主,男主家族关系,包括男女主关系都不知该属于哪个年代,总之不属于现代
l
luming
回复 1楼jennyl的帖子
网文YY 通货膨胀,家有鱼塘是不够了,得上阳澄湖,哈哈
p
peachypeach
本来以为一生一世没那么悲 结果…
l
luming
被文革了。我猜如果有这些后人沦落到米国,估计也是天天上华人骂文革。哈哈哈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17

被黄巢加五代十国搞的差不多了 天街踏尽公卿骨
p
pwwp
还以美女你要撒娇,都没敢回帖。这就对了。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2:10

实事求是。
虚怀伟人也是会犯晕记错的,唯美诗人也是会见色起意的。
贵在真诚
c
ccheetos
一生一世超好看,前面的周生如故更好看
雁过
被黄巢加五代十国搞的差不多了 天街踏尽公卿骨
luming 发表于 2021-10-06 22:35

当代西方显贵会有类似下场么?按理说历史轮回应该都是类似滴~
l
luming
当代西方显贵会有类似下场么?按理说历史轮回应该都是类似滴~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43

当代西方并没有这样的革命环境…
s
shoppingspree
是白鹿演的那个嘛?我是看到封面她很像李沁,看了动态还是差很多。白鹿不能开口说话。
f
flashbird
当代西方并没有这样的革命环境…
luming 发表于 2021-10-06 22:46

五姓七望的确是被黄巢屠尽的。不过到了唐末他们也没了唐初的声势,有唐一代就一直在削弱他们,毕竟是皇权的对立面,科举逐渐成熟已经打破了他们的知识垄断。 法国大革命和列宁算屠杀贵族的。
雁过
当代西方并没有这样的革命环境…
luming 发表于 2021-10-06 22:46

看你以百年还是千年为周期啰。欧洲大陆上文明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上帝之鞭风一样的也来过N次洗盘了吧。
驫龘麤靐
看你以百年还是千年为周期啰。欧洲大陆上文明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上帝之鞭风一样的也来过N次洗盘了吧。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55

我觉得欧洲贵族传承断裂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一夫一妻制经常造成没有继承人,连国王都经常到国外找个本国话都说不利索的来当。
雁过
五姓七望的确是被黄巢屠尽的。不过到了唐末他们也没了唐初的声势,有唐一代就一直在削弱他们,毕竟是皇权的对立面,科举逐渐成熟已经打破了他们的知识垄断。 法国大革命和列宁算屠杀贵族的。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2:53

慢慢的被嚼烂消化吸收,最后剩下渣渣的时候,就轮到黄巢那些清道夫出场,清扫垃圾,洗牌。西方的这类角色估计经常交给病毒比如黑死病去搞了。嘎嘎嘎
g
godwot
当代西方显贵会有类似下场么?按理说历史轮回应该都是类似滴~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43

歐洲除了法國大革命血腥暴力外,其他國家都還好,沒有趕盡殺絕的傳統。不像中國,泥腿子上位殺得尤其狠。
l
luming
五姓七望的确是被黄巢屠尽的。不过到了唐末他们也没了唐初的声势,有唐一代就一直在削弱他们,毕竟是皇权的对立面,科举逐渐成熟已经打破了他们的知识垄断。 法国大革命和列宁算屠杀贵族的。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2:53

对 中晚唐与初盛唐不同,然后到宋是科举一时之盛与平民政治
w
warmWind
是白鹿的那个剧吗?看了半集弃了,白鹿演戏真敷衍,眼睛无神,面无表情,说话有气无力
l
luming
看你以百年还是千年为周期啰。欧洲大陆上文明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上帝之鞭风一样的也来过N次洗盘了吧。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55

上帝之鞭不算 内部社会变革砍过国王贵族 但是当代还好。当然千年怎样谁也难预测….
m
mysrrx
回复 3楼pwwp的帖子
唐朝唐朝,汉朝时候五姓们的老祖宗还没来得及发迹呢。 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不过五姓七望在唐末的战争的战争中风流云散,天阶踏尽公卿骨,每次大动荡都是这种世家的大洗牌。
h
hellohey
云南王龙氏家祠 现在还在,好几道门,还有护城墙护城河围住家 山西王家大院,曹家大院,乔家大院什么的YouTube上都有。
p
pwwp
回复 3楼pwwp的帖子
唐朝唐朝,汉朝时候五姓们的老祖宗还没来得及发迹呢。 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不过五姓七望在唐末的战争的战争中风流云散,天阶踏尽公卿骨,每次大动荡都是这种世家的大洗牌。
mysrrx 发表于 2021-10-06 23:10

谢谢更正。。。
我知识体系太庞大了,有时候会记混。。。哈哈
雁过
谢谢更正。。。
我知识体系太庞大了,有时候会记混。。。哈哈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3:23

歪哥知识面很广。“五姓七望”多数人靠google。
c
crab7
云南王龙氏家祠 现在还在,好几道门,还有护城墙护城河围住家 山西王家大院,曹家大院,乔家大院什么的YouTube上都有。
hellohey 发表于 2021-10-06 23:12

房子在 人都赶出去了。
p
pwwp
歪哥知识面很广。“五姓七望”多数人靠google。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3:28

哪里哪里。。。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还是四马路明他们几个是真有学问的
w
wonaiwangerxiao
被文革了。我猜如果有这些后人沦落到米国,估计也是天天上华人骂文革。哈哈哈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17

竟然存活到了民国?
才被共产给革了命分了产?如果是这样,那共产的威力真是空前啊..... 社会贫富群体翻了个个?还是只帮一小部分穷人爬了上去,其他人全部做了梯子?

雁过
竟然存活到了民国?
才被共产给革了命分了产?如果是这样,那共产的威力真是空前啊..... 社会贫富群体翻了个个?还是只帮一小部分穷人爬了上去,其他人全部做了梯子?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06 23:32

我这不过是借古讽今。
n
nobully
是白鹿演的那个嘛?我是看到封面她很像李沁,看了动态还是差很多。白鹿不能开口说话。
shoppingspree 发表于 2021-10-06 22:52

我也觉得她像李
w
wonaiwangerxiao
一生一世我真是捏着鼻子看完的,和周生如故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的…
xiazheteng 发表于 2021-10-06 22:23

然后影剧楼里的女的还不让你说任何负面的评论,说了就会告诉“不喜欢别看”,nnd,这些粉丝一个个弄得那些家伙都是她家私产一样。说到底就是性幻想对象,暗恋,罩着个粉丝遮羞布横行霸道。早晚被共产教育一下,我恶狠狠地想,但恐怕到了她们真被教育的时候我又心软还得帮她们说话,真是的...
f
freshairy
明显假得很,中国只有不到百年的红色贵族,没有啥世家,前者能容你?ls还有提到文革。真是想多了。在读小说时就是看到这里弃了,整个格局纯架空。
w
wonaiwangerxiao
我这不过是借古讽今。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3:33

你这是文人之风,我小民不聊政治,只图苟活修身。
黄老歇
old money49以后硕果仅存的参考荣毅仁家族,但是似乎他的孙子辈在香港栽了。
N
Namama
被文革了。我猜如果有这些后人沦落到米国,估计也是天天上华人骂文革。哈哈哈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17

我家祖上应该可以算这样的江浙望族吧
近代史上不容易,太平天国,军阀混战,建国前30年的各种政治运动更是一波接一波的。。 总有一波躲不过的。。
即使今天我也一样骂文革。。
s
sillynut
国内拍的东西早几年就没法看了,演员太假,编剧脑残,台词雷人。
y
yulingxi
住狮子林的贝聿铭家族就是这么大的家族,但是解放后被从大房子里赶出去, 整得四分五裂,灰头土脸。
独牙兽
解放前估计不少,解放后大部分都陨殁咯!要不然都远离到海外了,据我所知一些有历史的大家族宅院,如今都要么当地政府接管,有么改造成当地的旅游点供人参观了。
h
huahua898
我觉得欧洲贵族传承断裂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一夫一妻制经常造成没有继承人,连国王都经常到国外找个本国话都说不利索的来当。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10-06 22:57

欧洲的皇权没有中国那么给力,权力也是相对分散的,很容易成吉祥物。小时候我看过一本名著(铁面人?)里面有一段各种爵的介绍,说公爵的地位接近于皇帝。中国皇帝最爱的就是灭诸侯集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反人类的话语深入人心。
J
Jaelynleaf
有的 家里有跑马场 诺大花园全是温室玻璃房的 和父母去做过客
江浙富有人家不少 就是不显山露水
f
freshairy
有的 家里有跑马场 诺大花园全是温室玻璃房的 和父母去做过客
江浙富有人家不少 就是不显山露水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1-10-07 00:28


你说的是富家,中国不少,那部剧里说的是百年世家,不一样。
w
wonaiwangerxiao
我家祖上应该可以算这样的江浙望族吧
近代史上不容易,太平天国,军阀混战,建国前30年的各种政治运动更是一波接一波的。。 总有一波躲不过的。。
即使今天我也一样骂文革。。
Namama 发表于 2021-10-06 23:55

我隐约记得你回帖都很奇葩。真是可惜了,大家出来的不是应该内心矜持孤傲然而显得话语不多却合理得体吗?怎么记得你老被人群攻(摇头叹息.....)
苏芳紫
回复 1楼的帖子 我外婆的父亲就是一般土豪,她和我说她小时候家里过年过节都是一船一船的小木船送东西进来。当然她父亲被作为土豪打倒了,她们三姐妹连夜跑过一个山头逃命,那时候她才10多岁。没有人敢帮她父亲收尸,只有一个以前经常被救济的乞丐帮忙了。那个乞丐后来在文革因为这个事情被批斗死了。她的主宅变成了派出所。90年代政府还写国际信件给她让她给家乡建设出钱,她直接回那你们先把主宅还给我。她和姐姐妹妹都受过教育的,全部做了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在那个年代的温州很了不起了。我外公是留学香港的港务局医生,所以敢娶她,她们生活水平也还行。我妈那时候就为了个我爸的三代贫农好背景嫁了,所以这辈子都在争吵,可就是不离婚。我前房东就是周家后裔,周家大宅现在可不属于任何周家人。他当初在本地也找不到好活路,只能偷渡出来,他有很多亲戚在这。
N
Newface_2020
我知道的最牛逼家族是吴越钱氏,真正延续千年而不衰的大家族。钱钟书钱学森钱三强钱其琛都出自这个家族。俞家好像也挺有名,不知道家族最远能追溯到哪里。
h
heyykitty0
所谓宅子是这楼。是异地重建的。五凤楼原本是在安徽找到的。 http://www.qinsen.cn/site/ancient_news_detail/254
上世纪90年代,民间收藏家秦同千在安徽深山中找到了这栋楼。 在抢救性收藏了上百栋明清徽派建筑后,从2007年起,秦同千决心让封存在仓库中的的徽派建筑“重见天日”,他在绍兴、上海两地启动了古建筑复原项目,不惜重金,从民间搜寻手工艺人恢复建筑原貌。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连修复材料都要用古旧的:木梁朽烂了,就找差不多年代的木料去填补;石板破碎了,也找明清时代的旧石料去代替。
现在是一个酒店的一部分。3000一晚?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7IU5NC0524D3MT.html
h
heyykitty0
对大宅子不用太执着,易手多了。公家花钱养着,后人花个门票就能去看看,也挺好。 看拙政园历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B%99%E6%94%BF%E5%9B%AD#%E5%8E%86%E5%8F%B2
明代1510年至1513年间,官員王献臣(字敬止)丁忧辞官、卜居苏州北街迎春坊宁真观废址(约在今苏州博物馆位置),並驱逐其北邻之大弘寺僧徒,拆毁佛像,强占寺址[來源請求],因建私园。 1517年,「拙政园」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见文徵明《寄王敬止》:「流尘六月正荒荒,拙政园中日自长。」 正德嘉靖之际,王宠为王氏拙政园作《拙政园赋》,见《雅宜山人集》。 1531年(嘉靖十年),文徵明为王氏作《拙政园图咏》册页,绘园中三十景,并各系以诗;1533年又补绘「玉泉」一景并系以诗,同时作《王氏拙政园记》。《记》中透露园名「拙政」系取义于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册页原物今不传。所见者唯1922年上海中华书局珂罗版影印之An Old Chinese Garden : A Three-fold Masterpiece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y Wen Chen Ming;中文名:《文待詔拙政園圖[全]》。又,近来颇有谓文氏为王献臣「设计」拙政园者,实系出自旅游商业部门营销谰言,并无任何历史依据。 1551年(嘉靖三十年),文徵明又于前册页三十一景中择其十二重绘一册页,并以行书系以前册页所系之诗。该册页十二景今存其八,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据英国学者柯律格(Craig Clunas)研究,王氏拙政园林木茂密,尤以果树为盛,可供应明代江南十分兴盛的果脯业,是为王氏辞官后重要经济来源。同时,王氏以其道教迷信,亦以食果为神仙象征。是以作为果园的拙政园对王氏而言乃是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收益。另,据明遗民徐树丕《识小录》言,王献臣死于恶疾,症状为浑身奇痒,辗转一年,搔之见骨,皮肉溃烂,而其他材料表明,王氏颇信道教,据此推测,其病亡可能系服食丹药的缘故。 王氏卒后,其子不肖,与徐佳(字子美,号少泉)赌博,一夕将园输给徐氏。 1631年(崇祯四年),世居拙政园东南的王心一从徐氏购得拙政园东部,题名「归田园居」,取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自此东部长期脱离拙政园。 1653年(清顺治十年),大学士陈之遴以二千两银錢自徐氏后人购得拙政园。 1662年(康熙元年),陈之遴败于官场倾轧,长流辽东,拙政园充公。后陈客死谪所。 康熙初年,曾为蘇州将军府、兵备道行馆。 1664年后发还陈之遴子,陈子又转售于吴三桂之婿王永宁。王永宁大兴土木,宅园住宅部分(大致相当于今苏州博物馆位置)恢复旧观。 1673年(康熙十二年)冬吴三桂起事,王永宁闻报惊惧而亡。 1679年(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苏松常道缺裁。拙政园散为民居。 乾隆初年,园分为二,即分别相当于今拙政园之中部和西部。中部名「复园」,为蒋棨所有;西部名「书园」,为叶士宽所有。 1809年(嘉庆十四年),复园转售于海宁查世倓,仍名「复园」。 嘉庆末年,复园转售于平湖吴璥,苏州人因呼为「吴园」。 书园于乾嘉道年间频易主,迄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占领苏州前夕,书园为汪硕甫所有。 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天国进占苏州。李秀成据原吴园、书园及归田园居为忠王府,大事兴造。1863年(同治二年)李鸿章克复苏州之际,尚未竣工。李鸿章据原吴园(今拙政园中部)为江苏巡抚行辕,吴氏获偿三千两银錢。书园仍归汪氏。归田园居则以李秀成时王心一后人弃宅不归,成无主地,日渐荒芜。后沦为农田殡舍。 1866年(同治五年),江苏巡抚衙门迁离吴园。 1871年(同治十年)冬,江苏巡抚、直隶南皮县人张之万倡议设立同乡会馆,以价银三千两、修理费二千两汇缴藩库,购下吴园,于同治十一年正月(1872)改吴园为「八旗奉直会馆」,同时仍袭「拙政园」之名。 1877年(光绪三年),富贾张履谦以价银六千五百两购得汪氏书园(今拙政园西部),改名「补园」,加以兴造。张氏补园格局遗存至今,即今拙政园西部格局。 1887年(光绪十三年),八旗奉直会馆大修。其格局遗存至今,即今拙政园中部格局。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江苏省脱离清廷独立,八旗奉直会馆改名「奉直会馆」。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汪精衛政權江苏省政府租奉直会馆及补园为伪省政府办公处。 1945年(民国二十八年),汪精衛政府垮台。补园仍归张氏,奉直会馆仍归奉直同乡会。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自四川壁山县迁苏州,借奉直会馆为校舍,又以原归田园居废址为教职员工宿舍,并购得原归田园居以外一处菜地(今拙政园东部天泉亭一带),改为操场。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社会教育学院以校舍不足,向张氏后人租借补园。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苏州。社教学院迁无锡。原校舍即拙政园改为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张氏后人向人民政府献补园。 1951年11月,苏州专员公署迁出拙政园,后者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着手修复开放。自此,原八旗奉直会馆住宅厅堂部分与园分割,划归筹建中的苏州博物馆,以当时的革命意识形态,题为「忠王府」,实存晚清八旗奉直会馆之旧;原补园住宅部分亦与园分割,曾用为邮局,后改为平江区医院,原有格局遭到蚕食破坏。至2003年11月全部拆除,改建为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竣工开放。 1952年10月,今中部(原八旗奉直会馆)和西部(原补园)修复竣工。今东部则为花圃和职工宿舍。 1954年,新成立的苏州市园林管理处从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手拙政园,年底开始大修。 1959年下半年起,在东部兴建公园,1960年9月竣工。自此形成东中西三部格局,名「拙政园」。 1966年,文革兴起,拙政园一度改名「东风公园」。厅堂陈设撤除一空。 文革后,恢复「拙政园」名,陈设亦逐步还原为文革前状态。

f
flashbird
实事求是。
虚怀伟人也是会犯晕记错的,唯美诗人也是会见色起意的。
贵在真诚
pwwp 发表于 2021-10-06 22:36

一种真诚,各自表述。
雁过
我隐约记得你回帖都很奇葩。真是可惜了,大家出来的不是应该内心矜持孤傲然而显得话语不多却合理得体吗?怎么记得你老被人群攻(摇头叹息.....)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10-07 01:14

我不攻,我觉得他的回帖有见识,有肚量且言之有物。可能因为我也是你嘴巴下的奇葩。
p
pangapang
住狮子林的贝聿铭家族就是这么大的家族,但是解放后被从大房子里赶出去, 整得四分五裂,灰头土脸。
yulingxi 发表于 2021-10-07 00:03

贝家就是家谱记得好,真正富裕的时候也没有百年 狮子林是有钱之后买的,持有了30年吧 当年苏州还是小地方,贝家人都住上海的, 他家上海的房子才是建得精致漂亮


p
pangapang
回复 75楼heyykitty0的帖子
对哦,大宅子换手率还是很高的
雁过
贝家就是家谱记得好,真正富裕的时候也没有百年 狮子林是有钱之后买的,持有了30年吧 当年苏州还是小地方,贝家人都住上海的, 他家上海的房子才是建得精致漂亮



pangapang 发表于 2021-10-07 06:58

钱学森家算吧。人家祖上是吴越国钱王。
于敏
别蒙我们,那是唐太宗,关陇李当然配不上五姓七望。汉朝都是泥腿子。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6 21:54

五姓七望说白了,也就是北魏给惯的。除了琅琊王氏,有几个敢说自己比别家更贵的? 隋朝皇帝也没怎么理他啊。郑观音不还是给李建成当继室了。
f
flashbird
五姓七望说白了,也就是北魏给惯的。除了琅琊王氏,有几个敢说自己比别家更贵的? 隋朝皇帝也没怎么理他啊。郑观音不还是给李建成当继室了。
于敏 发表于 2021-10-07 08:17

太原王算后来的,卢崔资格老多了,不过修国史被修理过。 五姓七望主要还是垄断了知识领域,那种几百年的战乱,除了家学能够继承,公共教育系统全面瘫痪。南朝到后期还不如北方。
h
hidename
他这个就是虚构的,哪有只有大儿子姓周生,其它人只能姓周的!
c
ccheetos
别的不说,戏里镇江那大宅子太漂亮了,好像还是个旅游景点,下次要带小孩回去看看。
一粒橘子
肯定编的呀,现在只有新贵,OLD MONEY运气好的晚清都早早移民出来了,要不然后来8年抗日再加文革,啥也留不下来了。我外婆家也算广东那边的望族,日本人进攻的时候只能举家逃难,逃到了长沙父亲去世了。真的有门路有见识的望族,真的早早的都逃出海外啦。
l
lanlan_ocean
作者肯定很年轻不知道文革吧
e
elli123
我有个朋友是琅琊王氏多少多少代直系后裔,一说起来特别特别骄傲的,确实,从汉代起就是望族。
f
flashbird
我有个朋友是琅琊王氏多少多少代直系后裔,一说起来特别特别骄傲的,确实,从汉代起就是望族。
elli123 发表于 2021-10-07 12:15

琅琊王家东晋就没落了,出了王敦之乱,王导一族也就是苟延残喘。否则也不会有回归太原附戎这一出。 很多现在的所谓家谱都是附会的,元之前基本都是自己花钱续的了。除了孔家,听说也只是偏房了。
e
elli123
琅琊王家东晋就没落了,出了王敦之乱,王导一族也就是苟延残喘。否则也不会有回归太原附戎这一出。 很多现在的所谓家谱都是附会的,元之前基本都是自己花钱续的了。除了孔家,听说也只是偏房了。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7 12:23

水这么深!
f
flashbird
水这么深!
elli123 发表于 2021-10-07 12:31

太原王家后来出名的有两个
隋朝王通,破门第教授儒学,算是为往圣续绝学。 唐初王勃,王通的孙子,滕王阁序,大家都知道。可惜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仕途坎坷,早夭。
l
luming
琅琊王家东晋就没落了,出了王敦之乱,王导一族也就是苟延残喘。否则也不会有回归太原附戎这一出。 很多现在的所谓家谱都是附会的,元之前基本都是自己花钱续的了。除了孔家,听说也只是偏房了。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7 12:23

王导一族延续还是很牛的,南朝一脉绵延不断,最后北上的王褒也是王导的后裔,王褒俩儿子是入唐朝发扬光大的主力。唐朝以后这些人家谱基本都是附会了。
p
percipient64
唐朝期间慢慢被架空了。话说,他们熬得过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那阵子已经很厉害了。还是存在了上千年之久。就没有几个后人还能存活到现在?还是孔子家族牛啊。。
雁过 发表于 2021-10-06 22:24

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
l
luming
五姓七望说白了,也就是北魏给惯的。除了琅琊王氏,有几个敢说自己比别家更贵的? 隋朝皇帝也没怎么理他啊。郑观音不还是给李建成当继室了。
于敏 发表于 2021-10-07 08:17

北魏砍著姓砍的很厉害。这些大族能在北方五胡乱华生存下来我觉得是很惨烈的,像蚂蚁抱团过河一样。
l
luming
太原王算后来的,卢崔资格老多了,不过修国史被修理过。 五姓七望主要还是垄断了知识领域,那种几百年的战乱,除了家学能够继承,公共教育系统全面瘫痪。南朝到后期还不如北方。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7 08:23

南朝最惨的是后期的侯景之乱,不过还是保存延续了文化。好像唐代恢复宫廷礼乐,基本参考的是南朝。 初唐文臣不少也是南朝出身。
f
flashbird
南朝最惨的是后期的侯景之乱,不过还是保存延续了文化。好像唐代恢复宫廷礼乐,基本参考的是南朝。 初唐文臣不少也是南朝出身。
luming 发表于 2021-10-07 13:04

想想大家的家族能活到现在,基本上都是中了大彩的。南乐府更传统,艺术方面,北面融合了好多西域元素,至少雕塑,音乐方面是有突破的。
S
Sisyphus
肯定编的呀,现在只有新贵,OLD MONEY运气好的晚清都早早移民出来了,要不然后来8年抗日再加文革,啥也留不下来了。我外婆家也算广东那边的望族,日本人进攻的时候只能举家逃难,逃到了长沙父亲去世了。真的有门路有见识的望族,真的早早的都逃出海外啦。
一粒橘子 发表于 2021-10-07 10:19

re,有个广东中山的同事,今年55岁左右,据她说她家在中山有一条街的产业,文革的时候她全家30多口人匆忙带了金银就连夜跑到香港,在香港待了两个月才等到船来了美国,现在只有一个表哥还留在中山当老师。家产都被共产党侵占了,也没有想去要。不过她说他老母亲在香港有个户头里面有钱,不过她是闺女她老母亲不告诉她还有多少钱
r
rosemary
这个编得也太离谱了,文革谁能躲得过。
renwoai 发表于 2021-10-06 21:59

现在电视剧男主是风向变了吗,不兴霸道总裁了,动不动就教授,科学家,都看着豆芽菜似的,也就高中学历
l
luming
想想大家的家族能活到现在,基本上都是中了大彩的。南乐府更传统,艺术方面,北面融合了好多西域元素,至少雕塑,音乐方面是有突破的。
flashbird 发表于 2021-10-07 13:09

没错,这么一次次洗牌活下来的真是不容易。 乐府兼容南北,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