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背后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年龄歧视,更重要的是技术脱节。。 社会上40多岁的中年人,在互联网技术上确实无法和20多岁的年轻人比。 这其实不难理解,只要回想一下20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状况,现在40多岁的人当时在学校学的都是什么技术和知识就知道了。。 Namama 发表于 2021-10-06 12:56
哎,被辞退又能干嘛呢 jiushigan 发表于 2021-10-06 12:34
互联网公司的平均年龄就是这样。楼主在大惊小怪什么? 你要批判flag吗?还是就是想喷一下中国公司秀优越?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1-10-06 13:35
拜托你搞清楚一下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中位数30左右难道不是很正常? huanongying 发表于 2021-10-06 13:43
开玩笑吧?就靠学校学的东西能顶几年?不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吗?40多岁学习能力可没有下降。这边做ITL7往上的多的是40多的。 huanongying 发表于 2021-10-06 13:39
我们同学都40往上了,为什么在国外做技术都还做得很好 mymyah 发表于 2021-10-06 13:02
硅谷大厂平均年龄难道超过35岁了吗? wheelsonthebus 发表于 2021-10-06 14:43
美国这边的好处是, 长期处于科技前沿,所以哪怕40多岁,但毕业后一直从事高端研发技术,一直在积攒有效经验的人也不少。。 同时因为经济长期发达,颇有一批所谓的养老厂,竞争不激烈,可以养人 中国那边不管是人才供给素质的变化,还是整体社会产业升级导致对技术需求的变化,还是社会对旧技术淘汰的速度,情况都完全不一样。。 Namama 发表于 2021-10-06 15:10
不能同意。 美国互联网大厂顶尖人才是多,但占据大多数搬砖的码农中美的水平没有本质区别。 wheelsonthebus 发表于 2021-10-06 15:15
20年前中国有几个CS毕业的人?他们学习的是什么技术? 毕业后,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中又是学习使用的啥技术,积攒的是哪方面的经验? 快进20年,现在的互联网需要什么技术?20年前那波人里能胜任的有几个? Namama 发表于 2021-10-06 15:06
以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的公司几乎占一半,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平均年龄仅27岁。是名副其实的“后浪”。滴滴出行员工平均年龄最高,33岁,这或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性质不同。
老牌BAT中,三家公司年龄仅仅相差一岁,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31岁;百度员工平均年龄30岁,腾讯最年轻,员工平均29岁。
此外、小米、网易员工平均年龄都是29岁,华为是31岁,老牌互联网公司搜狐、新浪也保持着很高的换血率,员工平均年龄也仅30、31岁。
值得一提的是,从以上的分析中发现,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均不超过35岁。大多数人35岁后,需上孝父母、下教子女,更需要的平衡工作和生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达到16岁至19岁顶峰,20岁至34岁,每周每周工作时间在45小时,35岁以后开始减少,员工平均工作时间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这也是少数企业在招募设置为35岁年龄的重要原因。
社会上40多岁的中年人,在互联网技术上确实无法和20多岁的年轻人比。 这其实不难理解,只要回想一下20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状况,现在40多岁的人当时在学校学的都是什么技术和知识就知道了。。
我们同学都40往上了,为什么在国外做技术都还做得很好
别扯了,做码农哪天敢耽误了学习,你要一直在养老公司躺平等退休另说
再换一家,我亲戚被裁员马上找了个新的工作
这都能洗???觉悟这么高应该主动被优化给年轻人腾位置嘛
敢情是超过多少岁直接拿去剁了喂猪的意思么?
我想你可能没读过太多书,才能说出这么好玩的话
你们说说有无这个可能?
你要一起批判flag吗?还是就是想喷一下中国公司秀优越?
开玩笑吧?就靠学校学的东西能顶几年?不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吗?40多岁学习能力可没有下降。这边做ITL7往上的多的是40多的。
拜托你搞清楚一下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中位数30左右难道不是很正常?
现在35岁代表2005年以前上的大学。那时候中国cs毕业生不到现在的1/10。年龄分部上的长尾几乎可以忽略。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差别不会超过一岁
5年前国内嚷嚷的还是30岁天花板,现在变成35,再过5年估计就变成40天花板了。其实不过是同一批掌握了话语权的小leader在反复jy罢了。为啥一直是他们jy?因为他们前面没有别人了。
道理跟华人贫困线年年涨是一样的,同一批人随着时间推移,逼装得越来越大。
现在35岁代表2005年以前上的大学。那时候中国cs毕业生不到现在的1/10。年龄分部上的长尾几乎可以忽略。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差别不会超过一岁
5年前国内嚷嚷的还是30岁天花板,现在变成35,再过5年估计就变成40天花板了。其实不过是同一批掌握了话语权的小leader在反复jy罢了。为啥一直是他们jy?因为他们前面没有别人了。
道理跟华人贫困线年年涨是一样的,同一批人随着时间推移,逼装得越来越大。
996的能力下降了。
你如果去这些大厂吃过饭,就知道在这些大厂里中位数约等于平均数。
你可以比较一下20年前中美两边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差距。。 这也导致了哪怕同时进入社会,20年前在美国进入业界进入微软学习攒经验,和20年前在中国毕业工作,能一样吗?
20年前中国有几个CS毕业的人?他们学习的是什么技术? 毕业后,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中又是学习使用的啥技术,积攒的是哪方面的经验?
快进20年,现在的互联网需要什么技术?20年前那波人里能胜任的有几个?
美国这边的好处是, 长期处于科技前沿,所以哪怕40多岁,但毕业后一直从事高端研发技术,一直在积攒有效经验的人也不少。。 同时因为经济长期发达,颇有一批所谓的养老厂,竞争不激烈,可以养人
中国那边不管是人才供给素质的变化,还是整体社会产业升级导致对技术需求的变化,还是社会对旧技术淘汰的速度,情况都完全不一样。。
不能同意。
美国互联网大厂顶尖人才是多,但占据大多数搬砖的码农中美的水平没有本质区别。
你说的是现在没区别,还是20年前没区别??
呵呵。。
如果看不到互联网需要啥技术, 看看美国制裁华为的名单, 那可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第一个响应美国政府制裁令的是Google。 没有Google/Android支持, 华为海外手机就是一砖头。 曾经发生过华为在欧洲测试P30/40系统升级, 忘了升级Android安全certificate, 结果参与升级测试机子成砖。 华为赶紧要求Google升级Android安全certificate给新版本华为系统(制裁令已经执行, 但不包括已在市场机型), 问题才得以解决。 那些成砖的机子要重新刷机。 华人版里在G家上班的人不少, 高薪不白拿。 国内十几亿人口市场和每年数亿部手机的产能, 却被G家牵着鼻子走。
第二个加入制裁华为是微软, 没有微软Windows授权, 华为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能卖谁, 毕竟Linux市场太小了。 不过微软的制裁大部分解禁了。
第三个加入制裁华为是美国众芯片设计软件公司。 已授权的可以用, 但新的就别玩了。
连Matlab也加入制裁行列。 看看各行各业的制裁名单和相关技术, 就很容易知道差距在哪。
华为曾高度介入美国大学基础研究。
华为高度介入美国开源社区, 比如华为是Linux Foundation/ApacheFoundation董事会成员
华为高度介入互联网标准的建立和实施, 像IEFT RFC。 IEFT RFC从开始MIT/林肯实验室的会议记录到未来互联网的新标准, IEFT RFC记录了互联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抛去政治上的问题, 华为 did everything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