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历的压力,再苦,再大也不是她父母逼她去的。也不是她父母造成的。是她自己能力差,能力比不上欲望造成的。 而且她父母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她。 因为她压力大就可以迁怒父母吗?那那些反社会人格,因为曾经遭遇不幸,拿着炸药炸幼儿园也有情可原吗? 因为压力太大,小孩子叽里哇啦乱叫成了压倒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mylittle9 发表于 2021-10-06 19:50
拿着全家的所有资产逃离? mymyah 发表于 2021-10-06 21:08
德国这里必须申报户口 没有户口, 在德国寸步难行 怎么可能失踪 17 年?!! Biden 发表于 2021-10-05 21:30
德国本科不是免学费么? Beau 发表于 2021-10-05 21:33
对于不了解国外情况的农民父母玩失踪呗,不难做到。 SalinaMing 发表于 2021-10-05 21:35
王永强做的没错,曹茜是人渣。父亲说重话也是因为她长期不联系,所以一接通电话就着急上火。她因为父亲气头上一句话,正好找个17年不联系的理由。当年父母砸锅卖铁凑钱送她出国真是白瞎了。 gvcc 发表于 2021-10-05 21:50
这种登报不算stalking吗?这两人真觉得登这种文章会挽回亲情? PositivelyNaked 发表于 2021-10-05 21:52
能拿着父母7万块钱出国的人,不会是什么善良的人. Carecarecare 发表于 2021-10-05 22:12
哎,one side story 很难去评判。家本来就很难讲对错,也只有饶恕才可以去解决这些纷争。chelseaxi 发表于 2021-10-05 21:31
第二个太可怕了,没钱还要自费留学,图啥呢 那年头穷孩子都是全奖留学的 sxxj 发表于 2021-10-05 23:10
"此时已经改名的曹茜是德国慕尼黑大学人文学院的教授,勉强算得上是富裕安定,并且已经和一位德国人成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直觉这个女的外F了,果不其然。如果跟中国人结婚的话,就算自己不联系,老公和老公家人也要联系啊。 keluoyi 发表于 2021-10-05 22:58
不是说德国学费便宜得跟不要钱似的吗?还是只是跟美国学费相比便宜太多了?pj 发表于 2021-10-05 23:41
这女的读语言都读了两年,估计这个要自费 yangff 发表于 2021-10-05 23:42
别的不说,2000年东北农村家庭给她凑了七万。真是好大一笔开支了,她钱还了么 shoeholic 发表于 2021-10-05 21:57
应该不是教授 教授 在大学网站 一查就知道. Biden 发表于 2021-10-05 23:20
她嫁给德国人改名了啊。爸妈又不知道她新名字叫什么,怎么在大学网站查?比如本名叫王晓红,嫁了老外改名叫Jane Smith,鬼才查得到。 keluoyi 发表于 2021-10-06 00:41
别的不说,2000年左右能让农村家庭给自己出七万块钱出国读语言的人,一定不是省油的灯,那年头top2毕业的城市出身的学生没有全奖都是不敢出国的,语言都不会自费去读几年语言还挑了消费最高的城市,一定是狠人,还是那种末流大学出身的,国外人脉完全没有的那种,但是这种彻底跟家里断绝关系的也的确不多见,太狠了点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1-10-05 23:54
她体会到的更多是在国外求学的苦楚,而父母感受到的更多是担心。她大概率很要强,要强的人拉下脸来打电话给父母,但是被一句“还以为你死了”彻底伤透了心。不知道她当时怎么想的,只是感觉她和她的父母当时都只顾着自己感受。 lopnev 发表于 2021-10-05 21:29
搜狐有对那个女的更详细的报道,大学挂科很多,然后才计划去德国自费留学的 https://m.sohu.com/a/477223782_393726/?pvid=000115_3w_a xuezhiye 发表于 2021-10-05 22:49
这女的应该做不了慕尼黑大学的教授,去德国学语言学了两年还有读预科,是个学渣 yangff 发表于 2021-10-06 00:58
这真是白眼狼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1-10-06 06:40
第二个如果是真的,女的真是人渣,自私又自卑。她终于跨越了阶级,可能她觉得有今天全是自己吃苦打拼努力得到的没占父母什么光,心态可能有点扭曲了,可能也就是找个借口和自己贫寒的出身划清界限同时逃避赡养义务。真是太恶心。 岸芷流芳 发表于 2021-10-05 23:16
她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年知道出去要各种开销还力挺她出国。我爸妈有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我说自费出国留学,直接就说不行,想出国自己考奖学金。bearus2019 发表于 2021-10-06 05:01
是的,这种农民素质都很差,说话都挑对自己有利的说,不能相信 vickyu 发表于 2021-10-06 10:38
这文章在这里不会引起共鸣啦 六亲不认唯利是图就是大多数人的价值观ajassmine 发表于 2021-10-05 22:11
确实是,2000以前基本都是拿奖学金出国的。 就认识一个半奖教授家庭出去的,后来变成啃老族,要钱如果不给,就摔电话不接父母电话,玩失踪。 High.eee 发表于 2021-10-06 12:18
当初那个电话之后这个女生没有从父母那里要到钱,生活是怎么维持下来的?是怎么度过难关的?如果经历过一些难以忍受的挫折,对人的性格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happykim 发表于 2021-10-06 12:32
这种单方面的故事有人也这么激动。去年在微博上就看见过,这对父母在讨伐子女。今年又来利用舆论骂子女了。 作为一个妈妈,我自己想想,无论我的子女做错了什么,我都舍不得利用舆论去伤害子女,去让众人去骂子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舍不得。 wun 发表于 2021-10-06 04:01
我也舍不得 只想躺平 发表于 2021-10-06 13:10
去年,一则“北大博士出国20年,不顾父母的死活”的新闻刷屏网络。 出身于贫寒农家的王永强,家里极度贫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出了他这只“金凤凰”。 他从小凭着自己的聪明一路苦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终一路读到了北京大学的博士后。 但是,家庭却成为了他最大的负累。
因为家里太穷了,他还有一个早早辍学的姐姐和重度残疾的哥哥,父母都见识非常短浅。
从王永强初中时候,家里就想让他也放弃学业,打工补贴家用。
幸好学校对优等生有生活补贴,这才让父母暂时打消了想法。
此后,父母还是多次要求他辍学,王永强苦苦哀求才继续读书。
从考上大学开始,王永强没有拿过家里一分钱。在刻苦读书的同时,还要兼职打工给父母寄钱。
他换来的却是父母无休止的索取。父母根本就不关心他过得是否辛苦,只会一味地要钱,把他当成了提款机。 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他读本科期间,只要不满足父母要钱需求,老两口就会跑到学校去大闹,丝毫不顾及儿子的颜面。
在他结婚后,这种过分地索取几乎导致了他和爱人分道扬镳。王永强的精神都快崩溃了。
最终,这位北京大学的高材生,选择了和妻子出国,从此和父母断绝联系20年。直到母亲病重,他都不愿意回国见上最后一面。
对于王永强的选择,有的人大骂“白眼狼”,很多人却说“大快人心”。
然而,对于一个同样是出国和家里断绝关系的女高材生,大家却是众口一词唾骂她。
她拿着父母砸锅卖铁换来的钱出国,成为了德国的大学教授,却和家里整整17年都不联系。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狠心?
这个被不少人骂为“狼心狗肺”的女子,就是曹茜。
1979年,曹茜出身于东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曹肇纲和母亲刘玉红,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家里生活条件很差。
曹茜却从小就格外让父母骄傲,成为这个农民家庭最大的希望。
她脑子非常聪明,上学之后在班里几乎没有跌落过前三名。
1998年,曹茜进入辽宁师范大学。在大学校园,她非常勤奋,经常阅读外语书籍,和同学的关系也都处得很不错。 然而,成绩优异的曹茜,渐渐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大的向往。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留学热方兴未艾,欧美国家在很多中国大学生的眼里就是更为先进和文明的“天堂”。
曹茜渴望去德国留学,进一步深造。 但是,她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家里情况并不好。
留学的费用,不是曹茜家里能够承担得起的。
没想到,当她说出自己的梦想的时候,父母非但没有指责她不懂事,反而表示会全力支持。
她的父亲在很多年后说道:“因为孩子从小比较优秀,我们没有什么压力,不过沟通比较少,她的内心世界我们家长并不了解。” 哪怕并不十分了解女儿的精神世界,老两口还是像无数朴实的中国父母一样,想要竭尽全力支持她的留学梦。
他们给女儿凑了整整7万块钱! 在2000年,一个农民家庭拿出7万元,是什么概念?
那时候,北京通州的房价大约1800元一平,丰台区也才3500元一平!
这对农民夫妇,为了帮助女儿完成梦想,何止是砸锅卖铁?他们几乎借遍了亲朋好友,才给女儿凑够了这笔留学的费用。
曹茜带着父母给的所有积蓄,去往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
父母含泪送别了自己挚爱的女儿。
却未曾想,这一别,竟是一辈子。 刚出国的时候,曹茜和父母的关系还没有出现裂痕。 所有的家底都已经被自己掏空了,曹茜对这一点心知肚明。 在出国之前,她曾经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坦言:“这次父母已经尽全力了,出国之后我必须靠自己了。”
可是,出国后的生活,却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如意。 德国对学术要求非常严谨,德语又比较难学。曹茜系统性学习了两年德语,又读了一年预科,才正式进入慕尼黑大学。
这个过程对于一个独自漂泊的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煎熬的。 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当下生活的潦倒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 德国的消费高,家里给的那笔钱是不够用的,她不得不兼职打工来维持自己的生计,但还是捉襟见肘。 无助又迷茫的曹茜,选择了开口向父母求助。 可是,她其实应该能够预料到父母的为难。 为了那7万块钱,家里早已经是负债累累,在她出国后又问家里要过3.3万元。
现在,哪怕父母舍下面子再去借钱,也很难有人愿意借给他们了。 果然,在生活中屡屡碰壁的曹茜,在父母那里也碰了钉子。 她整整10个月没有和父母打电话。
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她在被拒绝之后忙着打工没时间打电话,也可能是她心里对父母已经有了怨言。 2004年,已经许久不和家里联系的曹茜,拨通了电话。 然而,仅仅因为这一通电话,她就决定和父母断绝联系!
“这么久不打电话,我以为你死了呢!” 这是电话里,曹肇纲气急败坏吼女儿的一句话。说完他就后悔了。 只要是做过父母的人,都会理解曹肇纲的心情。女儿在万里之外的德国留学,10个月杳无音讯,父母怎么可能不焦虑不着急? 这种出于关心的焦虑,由于表达方式的问题,显得比较伤人。
她斩断了和家庭的所有联系,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从父母的世界彻底消失了。
而曹肇纲夫妇还在傻傻等待。
他们以为,这不过只是一次寻常的争吵而已。谁家父母没有和孩子吵过架呢?等曹茜消了气,自然会和他们再次联系的。
这一等,就是17年。 2020年6月,曹茜的父母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亲新闻,又联系了德国《华裔报》。
之所以开始满世界寻找女儿,是因为老两口一人得了乳腺癌,另一人得了肾癌,他们想在临死前见见亲生女儿。
就算见不到,也想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是否成家了,有没有孩子。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曹茜的父母终于有了女儿的消息,她如今已经是德国慕尼黑一所大学的教授,但是她暂时没有见父母的打算。
17年后,她还是不愿意原谅父母。
如果说王永强和父母断绝关系,是被逼无奈,那么曹茜和父母17年不联系,则是忘恩负义。
乌鸦尚知反哺之恩,更何况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 最新回帖
是啊,这种家庭条件就不应该选择需要读两年语言才能上学的留学道路,选择了就自己承受辛苦 一般这种只有拿到全额的奖学金或助教才敢奢望出国留学
我一再说了她应该还钱。但她的行为是在逃离父母啊。这完全是两件事,每个人在这件事都有责任,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
🛋️ 沙发板凳
德国这里必须申报户口
没有户口, 在德国寸步难行
怎么可能失踪 17 年?!!
对于不了解国外情况的农民父母玩失踪呗,不难做到。
20 年前 德国还没有本科啊
20 年前的德国还是传统学制, (本科 硕士合并)
理科叫 Diplom, 文科叫 Magister.
20年前 德国没有 美国的那种学制.
另外读工科, 理科的一般可以在大学, 研究所 做学生工, 一个月收入 800 到 900 欧元
正好够生活费.
德国不是美国啊. 美国没有户口体制.
德国每个人必须申报户口, 而且迟报户口还得罚款 1000 欧元.
没有户口, 无法开银行帐号, 无法办理任何东西.
在德国, 没有户口, 寸步也不行啊
别忘了她父母是农村的,哪能知道这些.
90 年代末期, 2000 年代初期,
东北三省 到德国留学的特别特别特别多
经常德国一个语言学校里, 几乎全部都是东北人.......
比中东人还可怕
我也感觉这样。这个女的真是人渣,他父母为了她借了很多钱,也没有索取什么,她父母去世前都没见上她一面
不是说父母只想知道她是否安好么。我觉得可以理解,知道孩子还活着,过的好好的,就算还是不见面,至少对于癌症父母,之前的牵挂有个结果吧。
不管挽回不挽回,起码知道了唯一的女儿还活着,也知道近况了。
2000年农村家庭能拿出7万块真不容易
可怜的父母就想知道娃是不是还活着而已……
我觉得再怎麽one sided story事实就摆在那儿,这个女的就是狼心狗肺。男的虽然好一点儿,可是母亲病重,他都不愿意回国见上最后一面就是冷血的行为。
就从这点就看出她是很自私的一个人了,后面就是已经榨干了父母没有利用价值就切断联系
应该不是教授
教授 在大学网站 一查就知道.
德国大学的工资标准 都是公开的.
另外德国大学的工作人员 都公布在 大学的网站上.
这个大妈 应该不是 慕尼黑大学
这女的读语言都读了两年,估计这个要自费
问题是来德国的都是亚洲最穷最穷的群体啊
德国没有学费
但是你得有生活费啊
20 年前, 德国学生宿舍 100 -200 欧元的住宿费, 吃得 100 到 200 欧元, 一个月你得有 400 欧元啊
问题是中国最穷的阶层, 400 欧元当时就是天文数字啊
德国本土穷人, 甚至是难民, 都可以申请德国助学金 --- 目前是 850 欧元, 另外还可以申请到医疗保险补助 150 欧元. 合计大约 1000 欧元左右. 正好等于德国穷人的社会救济标准.
德国学生宿舍 一般 150 - 250 欧元之间, 医疗保险 100 欧元, 剩下的钱就是你的生活费了.
问题是外国留学生, 不能申请德国助学金 也不能申请德国的社会救济. 更加不能申请德国的福利房.
外国留学生 在德国 不如 难民.
难民在德国, 享受和德国人一样的社会福利.
难民 读语言学校 不用钱.
难民 读语言学校的费用 由 德国移民局 或者 德国劳动局支付, 另外难民的生活费 由 德国移民局 或者德国劳动局发. 另外难民可以申请 每个城市的 WBS 福利住房.
以留学签证来德国的外国留学生, 不能占用德国社会福利.
生活费保险费还是要的,否则吃啥喝啥,坐公车都要钱,慕尼黑么消费水准堪比三番,经济压力不可能没有的
别的不说,2000年左右能让农村家庭给自己出七万块钱出国读语言的人,一定不是省油的灯,那年头top2毕业的城市出身的学生没有全奖都是不敢出国的,语言都不会自费去读几年语言还挑了消费最高的城市,一定是狠人,还是那种末流大学出身的,国外人脉完全没有的那种,但是这种彻底跟家里断绝关系的也的确不多见,太狠了点
这个姓曹的应该按当时的钱物价值换算后,再加上银行17年定期存款利息偿还这笔钱。
另外还要一次性买断抚养费。
然后才有资格说恩断义绝两不相欠不用联系了。
stalking??先把父母凑的七万块钱还了再说吧,而且是那时候的七万
她嫁给德国人改名了啊。爸妈又不知道她新名字叫什么,怎么在大学网站查?比如本名叫王晓红,嫁了老外改名叫Jane Smith,鬼才查得到。
这女的应该做不了慕尼黑大学的教授,去德国学语言学了两年还有读预科,是个学渣
是的,你说的那会出国情况特别对,这女的真的不为家里考虑留退路的,心地不善,自私自利,水平也差。她这种挂科的成绩单且不知道几本的本科,根本申请不到美国的正经学校的所以才会花着父母借的债务去德国读2年语言。我很难相信这种水平的人能在慕尼黑大学当教授。
理解,你早都跟你父母断绝关系了吧,看到同类被骂是不是不舒服了
求生存的环境太不一样了,互相无法理解对方。我有点好奇她到底如何打拼的,没钱时估计过过一段低到尘埃里的日子。
作为一个妈妈,我自己想想,无论我的子女做错了什么,我都舍不得利用舆论去伤害子女,去让众人去骂子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舍不得。
想起张爱玲,因为不愿搭理对自己冷酷的母亲,就被国人说她太冷酷。快被气死了。
这应该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就像故事里争夺孩子的俩母亲,真母亲会担心孩子而放手
这真是白眼狼
德国本土大学生里, 1万个也出不了一个教授
德国教授一般都得有德国大企业工作经验 或者 留学美国的经历, 或者美国工作的经历。
90 年代末期,2000年初期, 留学德国不用APS, 是个 SB, 是个垃圾都可以来德国。
德国当时就是个垃圾回收站。
现在的德国也是垃圾回收站, 什么中东,非洲,亚洲的最穷的 素质最差的都来德国了。
帖子的女主头几年应该过的挺艰辛的,艰辛到自己都当教授了依然不肯出面说明情况。
不用赡养,父母都有癌症, 也就是谢心多想生前见一面。 这家是独生女,农民家庭供女儿自费出国, 应该不至于对女儿怎么不好。
哈哈,你父母比我父母要好。 我当初我父母天天给我洗脑,说不要出国,出国怎么怎么不好。 不过我自己拿全奖,由不得他们了。 后来我出来了,我父母还要我把我弟带出来,要我帮他在国外帮他介绍工作。 我还以为他们真的觉得国外怎么怎么不好呢。 给了他们一笔让他们满意的买断费,要他们滚了。
男的不敢回家吧,还记得2002年被女方的父亲砍死的两口子吗?男的愿意也顶多就是给一些钱给家里。
父母都已经去世了, 太可怜了
是的,这种农民素质都很差,说话都挑对自己有利的说,不能相信
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我们有做到吗?
本文父母不评论,我父母确实是这样。
小时候,他们觉得我没用,我弟会有大出息的时候的论调是这样的: 重男轻女是人之常情,大家都这样。我们已经算好了,还有人家女儿生下来直接掐死溺死扔掉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反正也不靠你养老,以后还是靠宝贝儿子养老。 女儿“发展”在前面,就算小时候成绩好,长大也会不行,男孩“发展”在后面,就算现在成绩不好,以后会越来越好。
后来,我弟也终于被他们宠成了没工作的垃圾,我出国了一年赚的比我弟一辈子赚的还多,他们的论调就变成了这样: 我们就两个娃,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存在轻谁重谁。 血凝于水,你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你不帮他帮谁。 哪怕以前有过重男轻女那也是社会计划生育造成的,跟他们无关,要恨就恨社会恨计划生育吧。
真会变
此女人渣 心不是一般的狠
当时这么想,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多年以后,尤其是自己生活平顺以后还对父母不管不顾,好像很难再用这件事推脱吧
确实是,2000以前基本都是拿奖学金出国的。 就认识一个半奖教授家庭出去的,后来变成啃老族,要钱如果不给,就摔电话不接父母电话,玩失踪。
还得感谢不杀之恩吧。 计划生育还没把女儿溺死呢。 我老家迷信得不得了,不敢溺死女婴,是怕被怨灵缠上,然后给口饭把女儿养大,就是指着女儿做摇钱树的。
re。看看隔壁公婆一线城市的教授贴,公婆也就是没给买房带孩子。给媳妇送个礼物都变成黄鼠狼给鸡拜年了,人家公婆即没讨钱,也没叫出力气帮忙,就挑唆着儿子认清父母对自己不好。这种儿子还真下半身动物,相信老婆,真是一块叉烧啊!
那跟这个曹茜一样啊,只知道要钱
这种父母想不开,就不给钱,最后卖了房子进养老院呗。老中太多想不开的,对老人恶毒,对小辈做奴隶,一辈一辈轮回,这点儿真没老美活得通透。
断手断脚了?不会去打黑工?我们当时很多中国同学都是打黑工转的CS,没死过一个中国同学。这也能怪上父母,父母农民唉,那个年代能养得活国外的女儿?
别以你的“六亲不认唯利是图”价值来judge别人
我也舍不得
再苦她能有她父母苦?她苦是为了自己将来飞黄腾达。而她父母呢?欠了巨债为她做嫁衣。有道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她父母对她不仅有养育之恩,还有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欠债借钱供她出国读书。无论对谁都是巨恩。她对父母付出过什么?什么都没有,除了怨恨和嫌弃。
父母必然不是完美的。生活相处中也必然有磕磕碰碰。即便如此,此女之行为,也算是不孝,不仁,不义了。父母为她欠的债,她应该还吧。
搜狐那个报道里他父母已经去世了吧,当时找她时妈已经快不行了, 独生女17年生死不知,死不瞑目吧,还谈有什么舍得舍不得,就是想知道个下落,走也走的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