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高中二年级上了一门AP Human Geo,我觉得挺好的一门课,比什么AP US History,AP Euro History之类的还有意思。主要是这门课的老师对这个课程特别有passion。 这门课的内容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部分内容,而且探讨了很多当前的社会问题(非法移民的问题,大麻合法化的问题,社会收入差距大等等)。 这门课的老师(中年白南,特别喜欢喝咖啡)在课堂上就讲了,在座的学生很有可能不能维持他们父母一代的生活水平。所以这种焦虑感在美国的中产/上中产阶级普遍存在,特别是对新技术和自动化对未来社会结构的冲击。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2021-10-03 21:00
家底厚了,单位的那些人那些事儿,其实也就不会那么放在心上了,啥同事难处,同事抢功劳,老板难相处,其实都不是个事儿。反而是没有心理负担,高高兴兴上班高高兴兴下班。退不退休有什么打紧。
反倒是指着一张paycheck过日子的,容易患得患失,上个班心累的不行。恨不得明儿就退休了,再不烦了。
🔥 最新回帖
一个人没见过不表示不常见 我可以说 我见过太多了 白人和abc二三代尤其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人家inherited多少钱 但是人生要继续过 不是光有多少钱决定的
我家老大学了,轻松AP5分,我还觉得没啥意义,没让老二学,看来老二在十二年级没什么事儿的时候应该上一上
对的,你说的就是我
和老公一起开minivan周游北美大陆,想住酒店住酒店,想睡车上睡车上,是我的梦想啊。
什么都不用干,无聊会把人吞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刚好又是自己擅长的事是幸运的人生。
🛋️ 沙发板凳
那是啊,得不到才老是念叨
但凡有家底儿的上班就是图个解闷
我属于没家底的上班确实也患得患失
今年顿悟,感觉还是要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开花搞副业赚钱
这样上班就是拿个PAYCHECK能晋升不错不能晋升也行
我也领paycheck 我同事也喜欢搞这搞那,但我仔细一打量,他搞的目的也不过每年就两三万的利益 随他去吧,老子虽然穷,但老子不在乎这几万块钱 老子不想把宝贵人生花在计较这些东西方面
拿钱打水漂玩儿的,要么富二代要么拆二代。富一代们都还在前线,没几个一早退休的,事业就是爱好
你改了那我也改一下,哈哈,有你说的富一代,但首先,事业不见得是他们的爱好,既然是一代,可见一直到成年时期都还是缺钱的,做事业的初衷并不是爱好,其次,人家做到富一代了,还能和我们这些没能力让孩子当上富二代的一样上班叫搬砖吗? 😂
我说的拿钱打水漂儿和你理解的大概不一样,人家也不是吃喝嫖赌,而是很正常很健康的爱好,但为了这个爱好那真是花大钱,而且花钱做东西根本不为了赚钱,纯粹为了自己enjoy。我觉得人家活的挺好的,谈不上是拆二代,和你我的不同就是有家底负担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是啥道理?码农工作可以很有乐趣,创造性很高
你没见过而已。 或者说上班的人有多少家底你不知道
你真是得到了它。真家底后的工作就是免费领一张额外paycheck,几乎不用出力。
有这样的一波人,在单位混的风生水起,投资也赚的盆满钵满。上班才不是悲催的搬砖,我在单位混的很爽,我为毛退休。
对,我不知道别人的家底,楼主就知道版上说退休的人的家底了吗?不管家底多少,还在去上班的那还是出力出时间挣钱,按楼主的逻辑,那也还是没钱闹的,真有家底的根本不考虑挣钱,或者花钱的时候会总想着是不是值得花,有没有更便宜的,或者有没有能带来更大收益的,更别提出去挣钱了,还要说是为了爱好 😂
如果上班没钱你还去吗? 或者上班需要你大撒钱,只出不进,你还去吗? 如果有没有钱决定了你会不会去上班,那我也可以像你judge计划退休的人一样judge你上班还是没钱闹的。没钱有什么丢人的啊,没家底也没什么丢人的,这么死犟干啥
有的人有得选,可依然选择去上班。
有一阵我也十分迷茫,为什么还要继续拼事业,躺平就好。等我想通以后,我现在就十分明白自己,这来自我自己的内心的需求,我的一颗争强好胜的心,需要一份工作作为媒介来让我获得成就感。
有的人可以通过种花种草瑜伽冥想来获得身心满足。
你再有的选,你不还是为了那张paycheck吗? 没有paycheck你还去不?你为了paycheck不舍得退休的,还说人家想尽早哪怕给paycheck都不去上班的人没选择没家底?我觉得只要大家还做不到不为了paycheck上班的,家底都在一个水平。😂
想多了,你主贴已经给出答案,还是没钱闹的。有家底的,有的是撒钱的办法让你获得成就感满足你那份争强好胜的心,不用让你去给别人打工,再说打工还真不一定能有啥成就感,谁没班上啊,上班狗就别说得这么不真诚了,成就感和争强好胜是上班带来的副产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钱。你免费白干活,不影响你的成就感。
人到中年,相当一部分人,投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paycheck那点死工资了。
上班如上坟的那拨人,早就躺平了。没躺平的那拨人真的不是全为了钱。
不是说你缺钱才去上班,说你为了钱你不承认,那换一种说法,不给钱你肯定不会去上班的,对吧?给钱既然是你上班的必要条件,你还不承认你上班是为了钱,太勉强。我说的那些有家底的不但不要钱,还自己掏钱打水漂儿做自己爱做的事,做出来白送人。人家就是喜欢爱好,而不是像你我这样又投资又上班挣家底,或者说怕家底花完了。就算不上班也有吃有穿,就是你说的所谓有选择,但我也并没觉得和那些安排退休的人家底上有什么差别,或者在对钱的观念上有什么差别。
Gates也算有家底的吧
几个因素, 华人上的大都40左右了,很多奔50了,不像小年轻那么有干劲,然后也攒了些家底,股市涨的好就感觉pay check 鸡肋了。疫情在家工作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交通社交,跟家人处的时间多,知道什么更重要了。疫情是个催化剂。
为什么上班就一定是为了paycheck?上班也可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感和喜欢工作本身
家底厚的人 , 对人生还有点追求的,根本不会需要啥单位
还单位呢
还活在分配工作的年代和世界吗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觉得是,很多人都明白了消费主义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快乐着。离开了买买买的生活原来感觉还不错啊着。于是余生所需的钱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了。很多人觉得钱够了也就想退休了
人都是好吃懒做的。在家躺着能赚钱谁还去上班呢? 大印钱印的到处都是钱。
是啊。。。。时间荏苒,光阴似箭。。。。大学毕业出国就好像在昨天。。。。转瞬间,白发皓然而生。。。。。。。追忆似水年华,她出来如花,凋谢而去,飞逝如影。。。。
其实没错啊,Swe如果一直码农,确实特别没意思,这活无聊极了
你不拿钱去上班更能说明喜欢工作本身
哈哈哈。 请问工作本身有什么好喜欢的? 那种出产品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也很忙,年纪大了觉得很累。比较闲的吧,干的都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又觉得浪费时间。
有这种对公司很重要很有意义,然后又可以没有压力慢悠悠的干的活吗?
你这除了上班还要给自己加更多码,这明显还是想不开啊,这叫啥顿悟
我觉得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很有想法的,但是被一张paycheck把绝大部份时间和精力都榨取光了就被迫躺平了。要是30出头能有50M,很多人也会接着干点什么。在工作中认识N个这样的人,后来都在做事。有的赚了有的输钱但没人退休。
这羡慕嫉妒恨的。😄 再有钱的家庭,孩子也会有兴趣passion。bill gates父母的家底应该不比你差。
听着像中国。
我试过躺平,几个月以后我觉得生无可恋。争取了一个项目,继续打拼,立刻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做不到躺平。
有的人就是享受这种紧张感。几年前,我遇到过一次紧急修复,整个生产线停下来在等着这个修复。从上往下,许多双眼睛盯着这个修复。我们迅速组队,凌晨接到通知,当天下午完成修复。你可以感觉到肾上腺激素的分泌给人带来的兴奋感。这样的项目让人紧张又刺激。
这世上的人千差万别。
这估计是生活里太缺乏成就感了,急需被肯定被认可。
生活本身简单平淡,什么drama也没有,没什么好让人紧张刺激的。人到中年买个房子都跟买颗白菜似的,兴奋一下下,然后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以前也喜欢。后来发现喜欢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拿到这个工作资历和经验可以去找到更好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可以兑换成更多的钱。
如果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搞到更多的钱,那我就干别的。只要是钱多就刺激。从来没有觉得干活本身有什么好刺激的。
太扯了,1M和20M怎么可能是一个家底水平?
1M家底的家庭连小孩大学学费都要咬咬牙,买房首付都拿不出来
10M又是一个bar,达到这个水平,你40岁退休也饿不死了,虽然生活水平不会很高,但是中产水平还是能保证的
20M以上就可以比较舒服了,奢侈一下也不是问题,还能给小孩留很多钱
我觉得 cash flow 比较重要。 5米的 net worth 如果全是湾区房子的话,租金才几个毛呢?反正我是特别不喜欢这种理财方式。
传说中的睿大妈几岁退的?
40,10m。她还是很值得佩服的。
喜欢这儿的重要原因,就是huaren跟我一起慢慢变老,每个人生阶段我关注的事也是华人姐妹们关注的,我焦虑的也是大家焦虑的,很有认同感。差不多的年龄,背景,学历,阶层,文化,性别的人果然想的都差不多。
我一个朋友也财务自由了。10米。不到四十吧。 炒股,从五万块炒到10米,不到十年。 主要是做不到100米的小盘股,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能力还是很牛的。
我也比较喜欢做生意。 比较 challenging, 需要到处跑找机会,跟人打交道斗智斗力,收入上不封顶。
相对技术工作是一个 much bigger world. 技术工作太狭隘了,收入也非常有限,很没劲。
这种炒股是一个full time。而且这种full time不能获得自我价值那个层次的意义。钱当然很重要,但是也需要balance。至少我不会选择全职金融,不然可能5年前就free了。
还是希望能通过创造性活动达到这个经济水平。
嗯嗯嗯,咱要是富二代天天跟思聪一样会所嫩模。现在没办法啊我拿青春赌明天
我朋友夫妻女的跟我同岁88年的老公84的,两人家底都厚,他们读完名牌大学大厂工作两年辞职跟父母要了第一桶金200万美金做生意,2年不到就回本了,钱没还父母,信用好了各自又多借了钱进行第二次投资600万美金,现在钱也挣的很好。
反正我在纽约从来没听W2的自称自己富一代的
钱很重要。 财务自由以前大家都是赚钱的奴隶。以最快的速度达到这个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财务自由以后才有资格去谈你喜欢做什么。之前谈喜欢什么都是没意义的,也就是在各种赚钱的方式里选了一个你比较能忍受性价比稍微高了一点的东西。
她好像是4m就退了,今年才搞到5M
不过她lg一直在工作,算双职工变单职工吧,应该是5-10M那个状态
做哪一种生意?
她的那种思维方式不像是会炒股的。估计有什么杀手锏没说。
+1
每个月没有cash flow或者cash flow还不够吃一次火锅就是瞎折腾,当然很多人看未来,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人,北上广土著,总是说自己是亿万富翁,因为父母各自继承了两边父母的房子,一人一套,目前才65上下,他自称过2-30年他就是亿万富翁了。
Currency如果不能currently used 就不是钱。毕竟快乐也是会随着年龄depreciate的
一个非火热城市的酒店
不是45, 5m吗?你这比湾区贫困线涨的都快了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690826&fid=398&page=1
哈哈哈,这种需要眼力准。
嗯嗯。那挺少的。不是学习对象。
不太同意,青春也是钱。最美好的青春全部放在炒股上,我不能接受
w2只是积累第一桶金的手段而已,靠w2是不可能发财的,你一个打工人都发财资本家干什么吃的。
想翻身,要么加入早期ipo,要么攒够了自己做投资。投资很难的,28定律,只有20%的人在挣钱,剩下的都是亏钱。所以99%的人要么攒不下第一桶金,要么把第一桶金亏没了,一把年纪重新开始
要是翻身这么简单容易,就没穷人了,一代必须得脑子,执念,运气缺一不可。所以我最想不通那些明明自己穷的不行,还看不起有钱人,觉得那些有钱人考试分没他高,所以都是sb的,也不知道到底谁sb 🤷♀️
她其实没什么技巧,就是会省钱,然后买大盘,刚好赶上10年牛市,吃个avg的增长曲线
她思维能力一般,赢在能吃苦耐劳,耐心不错,外加运气好
是的。 所以拿W2的我真不觉得可以自称自己富一代然后鄙视别的打工累的打工仔。。。真够膨胀的
执行力很强,很懂得跟社会人打交道,我家房子装修我已经要气的晕过去了,他们commercial的装修还是在非一线,里面狗血非常多,总之,有能力,绝对不是考试能力
不喜欢炒股的确没劲。有人就受不了那种剧烈波动提心吊胆的感觉。
但是现在中产阶层往上爬出路也不多了。
要么去ipo 干的吐血。 要么炒房子。 要么炒股。 要么有门路有本金做生意。
不搞钱就穷死苦死累死吃咸菜死。
中产阶层钱不够谈理想太奢侈了。
多少算发财啊,法轮功乌央乌央的人靠vest and hold账号都8位了
终于知道为啥你的ID叫不快乐的心了。
哈哈哈。
这些米都挡不住生老病死,挡不住夫妻感情不和孩子不成器。更挡不住战争和政策变动。。。所以为了这些米拼命的同时还是要平衡一下,不能让这些米影响了最好的年华的生活质量。
绝对不是好搞的。市场上人人都想赚你的钱,没有人会把钱给你。
在社会上天天被人毒打自然很谦虚。搞技术的有个phd 就傲的不行。
别傻了,谁不在法轮功啊
还乌央乌央,flag大把大把每年股票都只能refresh一点点的可怜人
没错,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眼光,然后是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让别人信任你
不谦虚谁跟你合作呢?因为你有phd吗?所以是生存本能,哈哈😆
他肯定不会在Reddit 上鄙视工资一般还喊上班苦的普通老百姓。。。。顺带自称自己富一代吧
是这样的。谦虚呀,如沐春风呀,都是以赚钱为目的装的。还有些人长的就是温柔善良,或者长的让人感觉很有智慧,不管实际如何吧,躺赢。参见神仙姐姐,胡歌。
我认识一堆十来年一股没卖过的。就算l3l4每年只refresh几万块涨的最差的goog都10年10倍了
这个数目合理。5M以后基本上收益可以稳定支持一个家庭的生活了。支持完了还可以资产稳定增长。
没有把,睿大妈现在还没有身家10M。
拿W2 又非常ENTRY LEVEL或者秘书之类的,一年4,5W,也有公司中层,一年40 50W的。还有公司高层,4,5M的,都可以是拿W2的。也未必人人都想去做生意的。毕竟做生意的失败比例高达95% 以上。
2010年 google分股后一股是550左右,现在2800,你这个10倍怎么算出来的?那时候一个l3的硕士 base只有8万出头,refresh也不多
这些年恰恰相反,很多人都是因为flag的大锅饭挣不到什么钱都撤了
我也赞成钱很重要。可是似乎也没有你觉得那么重要。
我更加倾向于认为,钱到一定程度以后,多或者少,都不再太会影响人快乐不快乐了。因为钱基本上够用,就不会给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了。我要防止的也就是这个。
但是这个坎儿过了以后,拥有更多钱能给人带来快乐么?并不会啊。
快乐还是来自于如何spend自己的时间。快乐通常由动作达成。你还是需要去做事情,花时间,才比较可能收获快乐。尤其是持久的profound 的快乐,更加来自于长时间坚持的努力。
哦,今年才5M呢。我记得的也是大概这样子。
我真的觉得她给华人贡献了一个非常好的实例。不是所有人都应该模仿,但是确实很有指导意义。我是看了她的帖子才感觉到,自己这样普通的工薪阶层,也是可能通过简单的投资辅以时长,来达到财务自由的。原来觉得遥远不可期的目标变得清洗可见了。
可能她有些其他帖子得罪过一些人。或者她早早财务自由的现实刺激了一些人。好多人一看她发帖就各种挖苦讽刺。我反而觉得她说的财务自由的经历那一系列帖子,是我再华人网读到的最有价值的帖子之一。
而且讲真她退休的时候也没有到5M。一方面她LG还在工作,提供保险。另一方面也说明她确实不是钻再钱眼里面,钱越多越快乐的那种类型。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生活里面需要追求的是什么。这一点也是我们大可以学习借鉴的。
她写的退休后怎样享受提高的帖子也很好。
华人上有这么一个趋势,就是看谁赚的多了,一窝蜂上去骂,而不是好好学习。人心真可怕,无怪乎很多人一辈子穷。真是人品和运气成正比。
Split是14年,10年前(sep 30,2011)goog股价前复权后是257。我举l3的例子是想说即使一直是enyry level拿到现在也几个m了,更别说一堆的L567的就一直住在当年几十万买的远东房子里攒股票。亚麻倒是refresh少但架不住股票涨的好啊。我认识一老哥每每痛心疾首把他的3000多股卖了送儿子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