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位,是一道千古难题

c
comefory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01

“神龙政变”的发生本质上只是促成了武则天的“还政李家”。
实际上武则天无论如何也必须“还政李家”,因为这个问题本质上并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那种“政治问题”。
更是一个我们现代人不是很熟悉但对于古人却至关重要的“宗法问题”。
质言之,武则天还政李家,本质上是一个“宗法问题”。

乾陵石刻
02

在古代中国的宗法社会中,理论上任何“家庭”都是拥有“宗庙/家庙/祠堂”的。
从皇室的太庙到自耕农家庭简简单单的祖先牌位,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但本质上都是“宗庙”。
“宗庙”是古人用于供养阴间祖宗香火的“场域”,或许我们现代国人绝大多数都不相信阴间的存在。
但受到华夏文明影响的古人则是绝大多数都相信阴间的存在。
所以,古人极端重视“家族血亲”的概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自己在去世以后能够在阴间获得家族后代的持续供养。
何况,按照古人的这套理论,灵魂在阴间的存续时长远超阳间的寿命时长。
如何保证家族后续对于自己的持续供养便是一个涉及到自己在阴间之“生活条件”的大问题。


03

对于武则天而言,如若还政李家,那么她将会是日后李唐皇室的“皇某祖母”。
再加上李治的庙号为“高宗”,那么武则天在李唐皇室的太庙里面,就会以“高宗皇后”的地位永远陪在地位较高的唐室李家“高宗”旁边。
能够在大唐太庙之中享受单独的殿宇接受后代献祭,祭祀规格也很高,从而维持想象中的阴间生活高水准。
另外,“高宗”作为仅次于唐代“太祖、高祖、太宗”等高阶庙号的尊贵庙号,是唐高宗一朝总体上有功于李唐的认证。
这个认证就保证了太庙中的“高宗庙”是不会被后代因为关系逐渐疏远而撤销单独殿宇和单独祭祀的。
那么,只要李唐王朝不灭亡,武则天就能跟着唐高宗李治,获得极其尊贵的“阴间待遇”。


04

假如武则天真的把“武周王朝”彻底转换为侄子们的“武家王朝”会如何呢?
且不论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有没有那个能力,单论武则天的身份。
武则天再怎么说也只是侄子们的姑姑,何况武三思与武承嗣各自的父亲(武元爽、武元庆)都是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兄弟。
那么,一旦武承嗣、武三思或者其他武氏子侄继承皇位创立“武家周朝太庙”。
该如何摆放武则天的位置,实在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无论是武承嗣、武三思谁上台,按照孝道,都必须至少追尊父、祖两代。
父辈的武元庆或武元爽、祖辈的武士彟肯定是要进入太庙的。
那么,武士彟的夫人该配谁?
武元庆武元爽之母?
还是武则天之母杨氏?
如果配得是武元庆武元爽之母,武则天怎么摆也是一个同祖父异祖母的姑母;
即便配得是武则天之母杨氏,武则天到头来也只是个姑母。
问题在于,宗庙之内,怎么会有姑母的位置?
自古以来,闻所未闻。

05

那么,武则天就只能沦为在李家享德庙里单独立庙的待遇,地位与待遇自然是远逊于皇室太庙了。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
“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
太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
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太后曰:
“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仁杰曰:
“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
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
狄仁杰的劝谏,真正打动武则天的或许便是这句“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所以武则天才打消了立武家子侄为太子的念头。
狄仁杰去世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神龙政变发生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李显再度成为太子则是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那么武则天放弃立武家子侄为太子,也便发生在神龙政变七八年以前(圣历元年九月以前)。
此后,武则天已经非常明确了要还政李家的态度,李显的太子之位以及武家子侄与李显子女通婚便是一大强有力的政治表态。
可见狄仁杰的这番劝说,正是从本文所论宗庙配飨之视角入手,方能影响武则天的。
只不过我们现代人对于宗法宗庙这种概念有了疏离感,这才忽略了这个最本质的视角。

06

既然武则天不可能改变周公到西周中期之间逐渐形成的宗法礼制。
那么武则天便只能接受现实并还政李家了。

07

实际上,武则天传位武家基本没有可能。
她和武家有着血海深仇。
对,是所有她娘家人。
她爸爸原配老婆挂的早,但留下两个儿子(元庆元爽)。
李渊做媒她妈妈嫁过去,只生了武则天和她妹妹。
后来她爸爸也挂了。
两个异母哥哥毫不留情的把母女赶出家门。
这样武则天才不得不进宫求食。

她发达后本着平衡策略,把武家人弄来当官。
武家兄弟忘乎所以,到处说自己当官是因为死去的爹!
于是:
武家兄弟流放,死在外面;
武家女子,成贱奴;
以前欺负武则天母女最凶的人,被活活鞭子打死。
这样的仇,她武则天能忘。
武家得势,岂能饶你?
天下,还是自己儿子亲。
虽然后来为政治平衡,武家又被拉回来当枪用…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