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式教育下,“鸡娃”从生活琐事抓起

A
Adalalal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德国“鸡娃”从生活琐事做起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有关各种生活琐事的“规则”,其中包括定时起床和上床,坚持早锻炼、吃早餐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用餐定量,看电视每天不超过2小时,见到老人要有礼貌等等,其中强调的是原则,包括按时起居、规律生活和自我控制等。

德国“鸡娃”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德国式的“规则教育”实际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如当带孩子走在马路上时,孩子就会得到“红灯亮了绝对不能通过”的训导;甚至在孩子们玩游戏时,“遵守规则不准赖皮”也被提高到与人品相关的高度。
在许多场合下,监督孩子是否遵守“规则”的人并不一定非得家长,而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充任。渐渐地,他们便可以逐步做到在没有家长催促或提醒的情况下,自觉地守规矩,可谓习惯成自然。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应学会遵守不同“难度”或要求的“规则”。即以强调培养“集中注意力”,即“专心”的“规则”为例:2岁半的孩子,父母可以开始设立每天20分钟的“安静无话”时段,要求他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情,不说一句话,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就需重新再“安静无话”20分钟。而待孩子长大到四五岁时,“安静无话”时段就分别延长至40分钟和1个小时了。
每每在孩子着手做事之前,老师或家长便会把种种“规则”向孩子讲明,同时也允许孩子提出反面意见。此后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孩子便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或意愿去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实际上,这样孩子往往不仅工作完成得较顺利,而且相关的“规则”也遵守得较好。
德国人既不像美国人那样往往给予孩子充分乃至极度的自由,也不像中国等东方民族那样一味要求孩子“规规矩矩”,即听话或乖。他们认为: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同样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当然,这是一种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自由。德国家长在实施他们的“规则教育”时,从来不搞体罚,同时也和美国人一样,乐于肯定或赞美孩子做得好、较好甚至只有进步的事情。
德国的教育以强调不过早开发儿童智力,并要让儿童开心成长为理念,近年更被其他国家作为仿效对象。 2014年跟德国籍丈夫移民到德国利华古逊的香港女生Joanna,就深深感受到德国小朋友跟香港小朋友的童年有多大差别。
德国“鸡娃”输在起跑线上?
一说到德国,很多人会想到叔本华、尼采、歌德、海涅、巴哈、贝多芬、莫札特、高斯、爱因斯坦这些不同领域的世界名人。為何只有8000多万人口的德国,竟拿走了接近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
对於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裡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麼呢?在幼儿园的3年中,孩子们有机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瞭解到警员是用来做什麼的。
孩子们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裡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麼样子的。他们去自由市场,用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透过种种的生活体验学习,3年过去,孩子都学会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制订计画,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东西,自己找员警,一个6岁的孩子,便已拥有很强的生活能力。
联邦德国《基本法》中,第七条第五款规定,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允许有私人小学,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德国政府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的大脑变成硬碟,留给孩子更多的想像空间。孩子在小学前的任务就是快乐地成长。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在德国,不是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剥夺孩子的想像空间,长久下去孩子的大脑就会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情境,给孩子以体会,形成集体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种玩具,认识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熟悉交通规则,学习一些仪器使用(收录机、煎烤箱),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
欧洲人普遍认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於主动思考的习惯。
作者:谢盛友
l
lovehawaii
弱问一下,这也是晓庆马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