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Top 1%家庭资产最低是$11M,这是华人家庭应该设置的目标

k
kevin97
楼主 (北美华人网)
https://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1212/average-net-worth-of-the-1.aspx 美国有一亿多个家庭,1%就是100多万户。 我们这个民族勤劳聪明;在美国的多数都是精英,我们可别轻易和其他种族自比,妄自菲薄,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我知道很多身边的华人家庭都超过了,我还不行。 这两年美联储大放水,水灾还会持续几年。 诸位努力赶上这一波,争取2025年能够进入1%。 当然了,标准也水涨船高,我估计2025年的前1%,是$14M+的标准。
p
pwwq
你就是来炫耀你的朋友圈很牛的 就别装了 我们知道了
g
gokgs
我严重怀疑湾区占 1/3. 哈哈
l
llily
争取60岁到达目标。
密码是gongma111
https://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1212/average-net-worth-of-the-1.aspx 美国有一亿多个家庭,1%就是100多万户。 我们这个民族勤劳聪明;在美国的多数都是精英,我们可别轻易和某些种族自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我知道很多身边的华人家庭都超过了,我还不行。 这两年美联储大放水,水灾还会持续几年。 诸位努力赶上这一波,争取2025年能够进入1%。 当然了,标准也水涨船高,我估计2025年的前1%,是$14M+的标准。

kevin97 发表于 2021-09-05 21:52

能按年龄段分开么?我们也好有个具体的对照
r
random2021
为什么非的做top1? top2 以后不配活着? 真如你所愿你还是当不了top1
c
countryside005
https://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1212/average-net-worth-of-the-1.aspx 美国有一亿多个家庭,1%就是100多万户。 我们这个民族勤劳聪明;在美国的多数都是精英,我们可别轻易和某些种族自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我知道很多身边的华人家庭都超过了,我还不行。 这两年美联储大放水,水灾还会持续几年。 诸位努力赶上这一波,争取2025年能够进入1%。 当然了,标准也水涨船高,我估计2025年的前1%,是$14M+的标准。

kevin97 发表于 2021-09-05 21:52

华人家庭双收入(非双码也行)一直到退休并且好好投资理财的话,净资产到底top 1% 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大家一起努力。
r
random2021
https://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1212/average-net-worth-of-the-1.aspx 美国有一亿多个家庭,1%就是100多万户。 我们这个民族勤劳聪明;在美国的多数都是精英,我们可别轻易和某些种族自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我知道很多身边的华人家庭都超过了,我还不行。 这两年美联储大放水,水灾还会持续几年。 诸位努力赶上这一波,争取2025年能够进入1%。 当然了,标准也水涨船高,我估计2025年的前1%,是$14M+的标准。

kevin97 发表于 2021-09-05 21:52

指桑骂槐的 好像自己比黑人高级很多 你的白人主子可不这么认为
w
wfmlover
回复 1楼kevin97的帖子
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论坛,码农天天在上面吹水几个M的 他们的收入可比湾区码农高多了
m
mappycarol
华人家庭双收入(非双码也行)一直到退休并且好好投资理财的话,净资产到底top 1% 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大家一起努力。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9-05 22:46

死工资肯定不行。能说说普通家庭投资上应该怎么做升值快吗?
c
countryside005
死工资肯定不行。能说说普通家庭投资上应该怎么做升值快吗?
mappycarol 发表于 2021-09-05 22:51

死工资肯定不行。华人双收入家庭越早做到如下可能性越大。 (1)双方都放满401K并且选50%S&P500+50%large growth 基金; (2) 理性消费(开支控制在1人的税后收入左右); (3)存满6个月的紧急备用金后剩余的钱定期投入大盘50%VOO+50%QQQ; 刚开始积累慢,到后来越来越快。
m
mappycarol
死工资肯定不行。华人双收入家庭越早做到如下可能性越大。 (1)双方都放满401K并且选50%S&P500+50%large growth 基金; (2) 理性消费(开支控制在1人的税后收入左右); (3)存满6个月的紧急备用金后剩余的钱定期投入大盘50%VOO+50%QQQ;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9-05 23:12

谢谢。给你点赞了!房产投资你怎么看?现在房子这么贵,还能买投资房吗?
f
firstautumn
投资账号年增20%(bottom line) 这是我三年回报 2019 120% 2020 70% 2021 YTD 30% 随着本金增长,越来越保守,重在风控。
j
joncc
投资账号年增20%(bottom line) 这是我三年回报 2019 120% 2020 70% 2021 YTD 30% 随着本金增长,越来越保守,重在风控。
firstautumn 发表于 2021-09-05 23:19

你可以开投资公司了!
c
countryside005
死工资肯定不行。华人双收入家庭越早做到如下可能性越大。 (1)双方都放满401K并且选50%S&P500+50%large growth 基金; (2) 理性消费(开支控制在1人的税后收入左右); (3)存满6个月的紧急备用金后剩余的钱定期投入大盘50%VOO+50%QQQ; 刚开始积累慢,到后来越来越快。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9-05 23:12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投资方法。说起来简单,但是很少人能做到坚持20,30年。另外最好不要抱有暴富的心态去炒个股。
c
countryside005
投资账号年增20%(bottom line) 这是我三年回报 2019 120% 2020 70% 2021 YTD 30% 随着本金增长,越来越保守,重在风控。
firstautumn 发表于 2021-09-05 23:19

你这是大神。不可重复。
L
Lucymay
回复 1楼kevin97的帖子
1%算什么,楼主眼皮子太浅了,我们华人都是炎黄子孙,是古代帝王的后代,家里都有皇位要继承的,应该让我们都当皇帝才对嘛

a
algebra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I82PPsksU
l
lazycat12345
华人家庭双收入(非双码也行)一直到退休并且好好投资理财的话,净资产到底top 1% 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大家一起努力。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9-05 22:46

想想挺悲哀,一辈子老黄牛的命。 我家邻居couple领着失业金,心情好出去送个外卖赚点外快,住的房子是爸妈给买的,每天中午点个外卖,下午三点多阳台喝个小酒晒晒太阳聊一个多小时,然后晚上桌子一支叫几个兄弟朋友来bbq。。
3
3906
https://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1212/average-net-worth-of-the-1.aspx 美国有一亿多个家庭,1%就是100多万户。 我们这个民族勤劳聪明;在美国的多数都是精英,我们可别轻易和某些种族自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我知道很多身边的华人家庭都超过了,我还不行。 这两年美联储大放水,水灾还会持续几年。 诸位努力赶上这一波,争取2025年能够进入1%。 当然了,标准也水涨船高,我估计2025年的前1%,是$14M+的标准。

kevin97 发表于 2021-09-05 21:52

这个跟年龄有关 在自己的年龄组达到不难。就是30-34 一米,35-39 四米,40-44 八米么。45-49 十米么 难的是超越一个到两个年龄组,这是应该华人奋斗的目标。
c
cathytree
达不到,下一题
k
kevin97
L
Livewell
想想挺悲哀,一辈子老黄牛的命。 我家邻居couple领着失业金,心情好出去送个外卖赚点外快,住的房子是爸妈给买的,每天中午点个外卖,下午三点多阳台喝个小酒晒晒太阳聊一个多小时,然后晚上桌子一支叫几个兄弟朋友来bbq。。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1-09-06 03:02

这种也不行的,房产税, 电费, 吃东西都要花钱。 一个月最基本要3K, 有孩子就不要说了, 救济金没了以后肯定还要找工作。 那时候有gap又难找了。 我也想过过这种生活, 算算还是要工作。
今生无悔
虽然没有钱万万不能,但这种把钱放在第一位的也挺无聊的
c
chenchen01
美人口普查数据:华人财富排亚裔第六 家庭收入逊印裔
美国2020年人口普查报告出炉,报告首次细分了族裔人口数据。分析人士指出,人口普查史上首次出现白人人口下降的情况,这比过去的预测足足提前了八年。同时,白人占美国总人口比率首次降至60%以下,18岁以下人口大多数是非白人。
这意味着美国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全美有31个州的18岁以下人口自2010年以来出现下降。美国劳动力增长更加依赖于少数族裔,2011年出生的非白人婴儿已首次超过白人婴儿,过去20年来的全美儿童人口增长,全靠西裔、亚裔和多元种族者。数据显示,亚裔人口占比有所提升,从1990年的3%到本次普查报告所占比例加倍至6%。非裔人口占比在12.5%左右。
1. 410万华人遍布美国 根据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报告,亚裔总人口约2000万,占总人口的6%,增速为35.5%,占比不多,但增速是最快的。他们分别来自来自东亚、南亚40多个国家。1990年,美国的亚裔人口为660万,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的少数地区。30年后,亚裔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亚裔的分布也更加分散。
亚裔很多家庭在美国南部的郊区和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安家落户,占人口5%以上的县也从1990年的39个增至2020年的176个。


亚裔各国总人口及分布情况,来源:《报告》
中国大陆背景的美国华裔占亚裔总数的21%,人口数量已经达到410万。而这还不包括非法居留在美国的华人和相当数量持有美国绿卡的华人。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韩国、日本这六个国家占了所有美国亚裔人口的85%。 2. 华人财富排亚裔第六
不仅在人口数量上强势,经济上亚裔仍然是大赢家,2020年全美家庭的中位年收入是6.18万美元,相比之下,亚裔家庭的中位年收入是8.58万美元,比全美平均水平高了近4成,另一方面,亚裔的整体贫困率只有10%,同样明显低于全美平均水平的13%。
亚裔收入中位数,来源:《报告》
不过,中国大陆背景华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仅仅排在亚裔的第六位,虽然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但有30%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在美国的亚裔中,400万印度裔的平均收入最高,不丹血统的居民收入最低,几乎没有房屋。许多人是不丹难民,他们被困在难民营中多年,受教育机会有限。
在将近来自二十个国家的亚裔美国人中,新移民收入往往与在美国出生或多年前入籍的人存在差距。以韩国为例,出生在美国的韩裔家庭收入中位数为95000美元,但以非公民韩裔为户主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仅为54000 美元,这种差距在其他亚裔群体中也同样存在。
美国公民与非公民收入中位数,来源:《报告》
3. 亚裔占领高新区
报告指出,在加州圣克拉拉县,亚裔首次成为了该县最大的种族群体,占了总人口的38.9%,而我们所熟知的硅谷坐落于此,该地区的亚裔人口总数较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增长了3分之1,增加了近19万人。
除了南湾圣克拉拉县,在湾区的另一个人口大县——东湾阿拉米达县(Alameda),亚裔也是第一大种族,占到全县人口的32.1%,亚裔人口50多万人;此外,旧金山县的亚裔人口占1/3,虽然比白人的39%略少,但也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c
countryside005
想想挺悲哀,一辈子老黄牛的命。 我家邻居couple领着失业金,心情好出去送个外卖赚点外快,住的房子是爸妈给买的,每天中午点个外卖,下午三点多阳台喝个小酒晒晒太阳聊一个多小时,然后晚上桌子一支叫几个兄弟朋友来bbq。。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1-09-06 03:02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自己觉得好就行。 (1)某些人愿意领着福利,不为将来和后代打算只顾当前吃喝玩乐。 (2)有些人愿意努力工作,攒钱投资。 你是愿意及时行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是未雨绸缪手里有个几百万?况且(2)的吃喝玩乐不必(1)的差。
s
sssccc
虽然没有钱万万不能,但这种把钱放在第一位的也挺无聊的
今生无悔 发表于 2021-09-06 10:30

就是啊。要不进入1%的来谈谈目前的生活,让我们看看到底值不值得那样去奋斗。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年轻时累死累活抠抠索索就为了年老能住高级疗养院的。
c
cloverain
现在的年头连巨富和普通人生活差别都不是那么大,还不说1%和10%的了,你们好好奋斗吧,top 5-10%对我就足够了,剩下的享受自由和生活。不准备给娃留什么钱,帮付学费,留个房子就足够了。剩下的自己花,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宁愿自由点,比如梦想等娃大点可以带娃边周游世界边home school。实在不想当wage slave,投资呢也自认没天赋,所以达到10-5%就足够了。而且我发现钱不是特别多的时候花钱特别能买快乐,钱越多花起来越没有快乐感。比如很少住五星级宾馆,几年前住过一次all inclusive,体验就很好啊,想起来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快活,住多了就无感了,所以深感钱就是要不拮据但也没达到太多的地步最好了。
r
rosebullet
11M是净资产吗?
k
kevin97
11M是净资产吗?
rosebullet 发表于 2021-09-06 10:56

当然啊。否则就不叫资产了。
c
countryside005
现在的年头连巨富和普通人生活差别都不是那么大,还不说1%和10%的了,你们好好奋斗吧,top 5-10%对我就足够了,剩下的享受自由和生活。不准备给娃留什么钱,帮付学费,留个房子就足够了。剩下的自己花,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宁愿自由点,比如梦想等娃大点可以带娃边周游世界边home school。实在不想当wage slave,投资呢也自认没天赋,所以达到10-5%就足够了。而且我发现钱不是特别多的时候花钱特别能买快乐,钱越多花起来越没有快乐感。比如很少住五星级宾馆,几年前住过一次all inclusive,体验就很好啊,想起来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快活,住多了就无感了,所以深感钱就是要不拮据但也没达到太多的地步最好了。
cloverain 发表于 2021-09-06 10:52

按我的方法,华人非码工双收入家庭净资产到top5-10%的话,快的10年即可,慢的15年必行。
H
Hershel
1%是什么magic number么?为什么是1%而不是0.1%?
k
kevin97
1%是什么magic number么?为什么是1%而不是0.1%?
Hershel 发表于 2021-09-06 11:11

10%太没有挑战性,$1M only. 0.1%目标太宏大,够不着。$100M or so.
c
countryside005
达不到,下一题
cathytree 发表于 2021-09-06 05:02

要不top5%试试?这个目标比较容易到达。
t
tgaa
有个几百万就行了,小富即安
w
wacxg
N 年前就是这个数字。
H
Hershel
10%太没有挑战性,$1M only. 0.1%目标太宏大,够不着。$100M or so.
kevin97 发表于 2021-09-06 11:22

所以说说1%的人完全就是因为自己刚好能达到才这么说的吗?那这种说法有什么意义
c
countryside005
所以说说1%的人完全就是因为自己刚好能达到才这么说的吗?那这种说法有什么意义
Hershel 发表于 2021-09-06 12:52

目标不就是这么定的吗?有挑战性并且到达可能性不小。
G
Geofan
10%感觉就是单职工10年以内拿下来轻轻松松的。充分说明10%以内的差距很大,确实可能贫富悬殊。不过我觉得华人一般家庭拿Top5%没问题,我门学历还有职业上比着其他种族还是很有优势的
木瓜瓜
难道美帝真是遍地黄金?靠自己双手达标的曲指可数。
C
Confuse
我是酸,但现在真心觉得不到1%挺好的。这个群体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会被精准打击吧。顶上那0。5%有办法逃,下面的未必有办法。
顺便征集一下花钱能买到的觉得很幸福的事(除商务舱以外)。觉得年纪大了,能花钱买点快乐体验挺好的。
c
countryside005
我是酸,但现在真心觉得不到1%挺好的。这个群体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会被精准打击吧。顶上那0。5%有办法逃,下面的未必有办法。
顺便征集一下花钱能买到的觉得很幸福的事(除商务舱以外)。觉得年纪大了,能花钱买点快乐体验挺好的。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5:15

top5%以上就感觉很好。对了,留点给你的子孙后代也是很好的体验。
f
fitfitfit
我是酸,但现在真心觉得不到1%挺好的。这个群体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会被精准打击吧。顶上那0。5%有办法逃,下面的未必有办法。
顺便征集一下花钱能买到的觉得很幸福的事(除商务舱以外)。觉得年纪大了,能花钱买点快乐体验挺好的。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5:15

花钱能买到的很幸福的事,我举个例子:
你娃在一次比较关键的选拔/考试中落选了,有可能会影响好大学或者好专业的申请。你可以拍拍他的脑袋说,臭小子别怕,咱就算读个一般的大学,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你好好学,多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多涨点本事,毕业会给你笔钱试试运气
l
lazycat12345
我是酸,但现在真心觉得不到1%挺好的。这个群体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会被精准打击吧。顶上那0。5%有办法逃,下面的未必有办法。
顺便征集一下花钱能买到的觉得很幸福的事(除商务舱以外)。觉得年纪大了,能花钱买点快乐体验挺好的。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5:15

花钱能买到的幸福太多了。。 穷学生的时候薅信用卡羊毛住了4晚淡季五六百的酒店,当时就觉得,有钱真是太好了,没出息的想,以后一定要有钱到住个一周不带心疼的。。
f
fitfitfit
10%太没有挑战性,$1M only. 0.1%目标太宏大,够不着。$100M or so.
kevin97 发表于 2021-09-06 11:22

10%:1M 5%: 2.5M 1%: 11M 0.5%: 18M
再后面就查不到了。。。
E
EEswine
10%:1M 5%: 2.5M 1%: 11M 0.5%: 18M
再后面就查不到了。。。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6:00

是不是还应该和年龄相关呀,同年龄段的百分比才有参考价值
f
fitfitfit
是不是还应该和年龄相关呀,同年龄段的百分比才有参考价值
EEswine 发表于 2021-09-06 16:04

这个是overall,不考虑年龄
其实考虑年龄也没意义,有些人年轻时候有钱,老了反而会落魄,不是所有人都是越来越有钱的,看行业看消费习惯
c
countryside005
10%:1M 5%: 2.5M 1%: 11M 0.5%: 18M
再后面就查不到了。。。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6:00

还跟地方有关系。top5% 在湾区不咋样,在德州还凑合,在西弗吉尼亚就很不错。
f
fitfitfit
还跟地方有关系。top5% 在湾区不咋样,在德州还凑合,在西弗吉尼亚就很不错。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9-06 16:06

很多人在湾区就是挣钱的,没打算住一辈子,任何人都可以挣够了就走,所以我也不觉得地区很重要。。。。
c
countryside005
很多人在湾区就是挣钱的,没打算住一辈子,任何人都可以挣够了就走,所以我也不觉得地区很重要。。。。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6:09

住习惯了就不想动了。
C
Confuse
花钱能买到的幸福太多了。。 穷学生的时候薅信用卡羊毛住了4晚淡季五六百的酒店,当时就觉得,有钱真是太好了,没出息的想,以后一定要有钱到住个一周不带心疼的。。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1-09-06 16:00

住高级酒店是不错。我觉得在香港日本住个美金500一晚的酒店算比较好的体验,在美加500美金的也不怎么样。影响我幸福感的因素包括性价比。住过东部挺贵的酒店就觉得很不值得。
C
Confuse
很多人在湾区就是挣钱的,没打算住一辈子,任何人都可以挣够了就走,所以我也不觉得地区很重要。。。。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6:09

地区重要在于气候啊。我觉得酷寒湿热和整天下雨对我都是big NO.尤其年纪大了还要去气候不友好的地方更加难受。
神功护体
10%:1M 5%: 2.5M 1%: 11M 0.5%: 18M
再后面就查不到了。。。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6:00

0.1%是43m https://dqydj.com/average-median-top-net-worth-percentiles/
f
fitfitfit
住高级酒店是不错。我觉得在香港日本住个美金500一晚的酒店算比较好的体验,在美加500美金的也不怎么样。影响我幸福感的因素包括性价比。住过东部挺贵的酒店就觉得很不值得。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7:55

因为你还是钱不够多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每天的资产增值都超过1w刀,就不会觉得花500住酒店是个性价比问题了
神功护体
很多人在湾区就是挣钱的,没打算住一辈子,任何人都可以挣够了就走,所以我也不觉得地区很重要。。。。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6:09

还是喜欢湾区的气候和饮食 看来要努力挣钱🤣
我是酸,但现在真心觉得不到1%挺好的。这个群体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会被精准打击吧。顶上那0。5%有办法逃,下面的未必有办法。
顺便征集一下花钱能买到的觉得很幸福的事(除商务舱以外)。觉得年纪大了,能花钱买点快乐体验挺好的。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5:15

你和商务舱有仇啊
C
Confuse
因为你还是钱不够多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每天的资产增值都超过1w刀,就不会觉得花500住酒店是个性价比问题了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8:56

我觉得性价比的效用是个人观念吧。对我不值得的东西买了我并不会高兴啊。比如之前蒂芬妮出的大头针这种。即便我完全用的起,买了也不高兴的,名牌在我这效用很低。浪费也是让我不高兴的行为。如果忘了关水龙头我会很有罪恶感。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拼命挣钱是一个问题,快乐地花钱也是一个问题。
住习惯了就不想动了。
countryside005 发表于 2021-09-06 16:14

中国人无所谓。反正都不是家乡
f
fitfitfit
还是喜欢湾区的气候和饮食 看来要努力挣钱🤣
神功护体 发表于 2021-09-06 19:12

湾区有11M也自由了,0.5%估计也不难,再高到0.1%就难了
11M,一个大厂+一个ipo的双马 10-15年差不多了
C
Confuse
你和商务舱有仇啊
里 发表于 2021-09-06 19:13

商务舱讲太多次了吧。希望能看到点新东西。
f
fitfitfit
我觉得性价比的效用是个人观念吧。对我不值得的东西买了我并不会高兴啊。比如之前蒂芬妮出的大头针这种。即便我完全用的起,买了也不高兴的,名牌在我这效用很低。浪费也是让我不高兴的行为。如果忘了关水龙头我会很有罪恶感。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拼命挣钱是一个问题,快乐地花钱也是一个问题。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9:15

我同意是个观念问题,比如我可以每天买个包,但我根本不会去买,😂
但是我觉得旅游住好点还是蛮重要的,我出门就不愿意住4星以下,安全性和空间感对我很重要
C
Confuse
我同意是个观念问题,比如我可以每天买个包,但我根本不会去买,😂
但是我觉得旅游住好点还是蛮重要的,我出门就不愿意住4星以下,安全性和空间感对我很重要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19:24

对,其实性价比的效用在每个人都存在。每个人的着重点不同就是了。 我旅行的话如果有点时间喜欢住居民区的Airbnb,主要是想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在莫斯科住在那种普通家居的楼里,下午看看小朋友聚集起来打排球,傍晚到街上摆摊的那里买两西红柿,看邻居坚韧不拔地赶在酷寒到来前种花弄草,我觉得很有趣。
E
EEswine
我是酸,但现在真心觉得不到1%挺好的。这个群体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未来都会被精准打击吧。顶上那0。5%有办法逃,下面的未必有办法。
顺便征集一下花钱能买到的觉得很幸福的事(除商务舱以外)。觉得年纪大了,能花钱买点快乐体验挺好的。
Confuse 发表于 2021-09-06 15:15

把娃送到高端寄宿夏令营,他玩的开心,我们省心,这个如何?
p
pippylu
所以以前说的一个亿小目标其实也没有多少人达到。我还以为国内小老板很多都有这个数呢
G
Geofan
就喜欢花钱买的享受,我觉得肯定是钱越多越好啊
f
fitfitfit
把娃送到高端寄宿夏令营,他玩的开心,我们省心,这个如何?
EEswine 发表于 2021-09-06 19:40

花小孩身上最大一笔钱,是未来给他各种可能性
之前的私立啊,各种camp啊,才艺啊,都还是中产阶层的思路,就是种下来长出来那种模式。很多时候还是0收益,打个水漂

D
Dingliguanglang
花小孩身上最大一笔钱,是未来给他各种可能性
之前的私立啊,各种camp啊,才艺啊,都还是中产阶层的思路,就是种下来长出来那种模式。很多时候还是0收益,打个水漂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9-06 21:13

你说的那个可能性又是什么
l
llily
资产达到1%,重要的还是有了职业自由,这个对上中产非常重要,一个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不为生计奔波,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担心裁员,这也是上中产和一般中产的区别。
H
Hershel
资产达到1%,重要的还是有了职业自由,这个对上中产非常重要,一个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不为生计奔波,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不担心裁员,这也是上中产和一般中产的区别。
llily 发表于 2021-09-06 21:23

你看那些成功人士,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科学家艺术家,有几个是等到资产达到1%才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反过来华人上个个都号称资产达到1%,也没见几个人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