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是真的不爱吃肉还是要把肉省下来給丈夫孩子吃?菜豆腐听起来豆腐渣加青菜,真的是喜欢吃还是舍不得扔了呢?难道你还看不明白? RaincityPearl 发表于 2021-09-02 00:08
并没有 我很爱吃香菜,但折耳根完全不行😂 胖胖狸 发表于 2021-09-02 00:43
Ranch99 has it. proserpina 发表于 2021-09-02 01:09
层主的妈妈我不清楚,但是喜欢吃豆腐渣的人是真的存在的,哎。 oats715 发表于 2021-09-02 01:15
我没有见到过呢, 下次去好好问一下店员。 如果喜欢, 考虑自己种一点😄 估计和榴莲一样, 爱恨都很极端。 我就受不了榴莲, 任何形式的都不行。 竹心 发表于 2021-09-02 01:19
到底是什么味道?没吃过的人很好奇。香菜可以的应该没问题吧 nodeer2021 发表于 2021-09-01 21:44
传说在第一个把折耳根放进嘴里的先驱者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没有现在这么明显。 他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勇敢,让人们通过食物清晰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且重拾对环境应有的谦卑。 我是在贵阳旅游的时候,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西南人民看来,折耳根是仙丹灵药,所有吃法都是他们献给世界的礼物,但对于大部分外地人来说,它的主要功效是构建起更多元的感官系统。 这根小草里蕴含着大地所有的厚重,初次入口时被调动的远不止味觉和嗅觉,整个神经系统都在与它共振。 食物只是最朴素的标签,它所携带信息的密度早已超出了脑容量。 据说看到这盘菜,连一些能吃福建人的广东人也会往后退 如果一个人从没吃过折耳根,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最原始的生命体验。 很可能就在咀嚼的那一瞬间,随着一阵生理反应的催动,眼眶也会开始湿润,你能看到大树的根脉,看到正在翻开泥土的蚯蚓,看到恐龙化石,也看到了哈雷彗星。 头一回吃折耳根,差点折了我的根。 跟其他善于包装自己的食物不同,它不会跟你讲多余的道理,性格坦诚而霸道,任何味道也别想压过它。 相比起来,毛鸡蛋就像个温柔的花魁,折耳根是李逵。 “东北的茧蛹,广西的烤猪眼,瑞典的鲱鱼罐头都不在话下,直到我遇见折耳根。” “那一刻我知道,我开始挑食了。” 折耳根,学名蕺菜,又叫鱼腥草、猪鼻拱、狗贴耳等,有人称它是食物界的终点 作为原生态的霸王级食品,它可能是最能分化人群的标识物之一了,有多少人爱它,就有多少人怕它。 它让一些自以为可以吃遍天下的人,重新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一口就能吃出孕吐的感觉。 不少人吃过后都找到了文学创作的源动力,并把自己写过最生动的评价献给了它。 折耳根催生出了无数民间诗人,在此之前他们应该从未想过自己的描绘可以有多具体。 有人说那种感觉,就像用三年没换的鱼缸水冲服一块腐烂的生姜,也有人说是有条鱼在自己嘴里跃了龙门,直接顶破天灵盖,好比一口咬在电线上,当时大脑就死机了。 “看到这个菜我都要倒吸一口凉气,这分明是鲤鱼修炼成精之后吐出的内丹”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越贴近生活才越能准确传达信息,深谙此道的朋友更显直白: “泥土味加金属味加鱼腥味混合在一起的鼻血倒流回喉咙里,就是那种感觉,偶尔还附加一点柴油味。” “你会经历一秒左右的空白,身体开始本能的干呕,比忍喝醉还难受,越回味越想吐,越想吐那个味道就越明确,形成一种太极般的循环。” “一条鲤鱼开膛破肚放盆里洗,洗完闻闻那个盆,对我来说就是折耳根的味道” 七窍封闭、肛门收缩、喉咙发紧、火速晕倒,很难想象这些词都在形容同一种食物带来的感觉,人类在折耳根身上得到了绝对的开放式体验。 而这部分朋友的共同点就是都吃出了大自然的恶意,有的曾表示宁可挨顿打也不敢再吃了。 甚至有人因此开始自我反省,尤其看到身边本地朋友抛来的期待眼神,很容易怀疑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不理解那些不吃香菜不吃葱的人,感觉他们都很矫情,吃过折耳根之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我向那些朋友道歉。” 有的地方会连叶子一起吃,风味加倍 我的一位前同事,曾经尝试过一次辟谷,就在吃完折耳根之后。 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吃这个东西上瘾,经过缜密的推演,他觉得是因为蘸水,“西南地区的蘸水,蘸砖头吃都美味。” 直到他去了一次贵州,发现折耳根本身就能当蘸水用。 而在另一群人看来,同样也不理解怎么会有人不喜欢这种味道,他们吃了半辈子也没觉得腥。 对于真正的狂热爱好者来说,挖折耳根把别人家水田挖垮都是常规操作,凉拌一盘能下三碗饭,光是闻到就已经馋了。 折耳根似乎完美诠释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人称它是云贵川渝的天降神物。 在贵阳朋友的介绍中,折耳根才是菜里的灵魂角色,比如恋爱豆腐果里要是没有它,那就等于只吃了豆腐没恋爱,可以按耍流氓论处。 吃不下是本能反应,吃的停不下也是本能反应,要知道西南人民对这根草的开发是没有尽头的。 它将合理出现在任何地方,在贵州还能喝到折耳根酸奶。 可以说折耳根自然划出了一条菜系的分界线,是灯塔也是城墙。 毕竟连汪曾祺先生都在《五味》中感叹过它的高门槛:“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关于这种植物的认识,其实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到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记载,勾践被俘后曾吃了吴王的屎,导致长期口臭,范蠡就让大家都吃鱼腥草,属于以暴制暴。 岑草是它的另一个名字 不少医书中也有它的身影,单从命名方式上就可以看出,即便在食物的身份之外,它也能勾起一定的恐惧感。 自古以来,它就不是谁都能拿来当饭吃的。 起码在名字上很实在,没有用“香”字开头 我曾因为吃不了折耳根而感到懊恼,主要是那些菜看起来都太好吃了。 也尝试过捏着鼻子吃,结果没什么味道不说,一松开手差点原地出殡。 有个朋友安慰我,说这是基因层面的事,就像讨厌香菜的人几乎都携带“OR6A2”基因。 它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敏感,导致携带者吃香菜时,以为吃了一只被肥皂水泡过的臭大姐,折耳根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也有人说自己本来不能吃折耳根,却在交了云南女朋友之后,开始主动买来吃了。 到了那些真正的天选之子嘴里,压根什么味都吃不出来。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盘白菜,不过也可能是味觉失灵 对此维基百科上有个更具浪漫主义的说法,折耳根本是观音菩萨功德池里的水草。 “唐三藏西天取经时,观音池中的金鱼下凡成精,在通天河吃了许多童男童女,造孽深重。 菩萨将其收服后,怜人间疾苦,故而将功德池中的水草种子撒播人间。” 菩萨当时估计没想到它有这么大威力 几天前我再次尝试吃折耳根,再次以失败告终,与第一次相隔了十年。 最后我还是悟了,一般食物都是被人挑,而折耳根可以挑人。 它如同佛陀一般,渡的皆是有缘者。 woganni2019 发表于 2021-09-01 21:22
喜欢吃折耳根的,能形容一下你们品出的味道吗? Pangpang 发表于 2021-09-01 21:43
我从小到大吃过不少,不爱也不讨厌。折耳根带点土腥味,觉得也就和胡萝卜一个等级,比白萝卜还好点,哪有写的那么夸张。 amberbrown 发表于 2021-09-02 07:15
著名的致癌物。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9-01 22:51
我不吃但是我泡水喝,咳嗽的时候,奇效 galah 发表于 2021-09-02 10:04
这个研究还有争议。西南人吃一辈子,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有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吗? 天凉好秋 发表于 2021-09-02 09:54
反正我是从来没有吃出过鱼腥味。我最怕鱼腥味,但是完全没有吃出这个味道,即使是生吃不沾料的折耳根。我觉得有一股奇怪的香味。合着辣椒油就更好吃了😋 fibril 发表于 2021-09-02 00:10
好像东南亚人也吃这个?有的越南超市会卖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东西。他们的是绿叶子吃起来也是很腥。ranran_sweety 发表于 2021-09-02 10:20
是一样的 mylifetouch 发表于 2021-09-02 11:26
我也没觉得有丝毫鱼腥味。我们那里也没有人把它叫鱼腥草。我怀疑是不是品种不同。 lianqiao 发表于 2021-09-02 11:23
你不信就尽管吃呗。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9-02 11:01
越南米粉有的地方会端上来几截草,可以自己选择放到米粉里,是那个吗?那个长得有点像折耳根,我也听人说叫鱼腥草,但是吃起来真的跟我小时候吃的折耳根不一样啊,比折耳根难吃多了。所以我怀疑那些觉得折耳根不好吃的是吃到了这种。我小时候吃的折耳根没有任何鱼腥气,别人说叫鱼腥草我都不信。我总觉得是品种不同,就像不同种类的生菜一样,有的就是很苦涩,有的就是清甜。 lianqiao 发表于 2021-09-02 11:33
有趣了,我只信科学,确实不信看了什么民科公众号后的叫嚣。 ----- 不搜英文了,毕竟老美不吃这东西,研究应该也比较少,看中文研究也不会有大出入。剂量也很重要,虽然对于马兜铃酸这东西,剂量多少都致癌,但是也没人天天把鱼腥草当白米饭一样吃。鱼腥草还有消炎抗菌的亮点,凉拌吃对身体挺好。 “1.经过各项长期研究结果显示,马兜铃酸为致癌物,其代谢物马兜铃内酰胺 Ⅰ 会损害肾脏。 2.鱼腥草里面不含有马兜铃酸,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BII、AII、FII)在人体内的机制不能完全按照马兜铃内酰胺 Ⅰ 类推。 3.把鱼腥草当菜吃不会吃出问题,其风险比很多药物、食物都小。 4.鱼腥草注射液因过敏反应严重致人死亡,已经被禁用。口服液和颗粒有一定的副作用。 5.鱼腥草素确实有一定抗菌作用,但是加热后就分解了。 ” “2017年10月23日更新: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代谢产物,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否致癌。” 天凉好秋 发表于 2021-09-02 11:52
北方人,第一次去贵州,被折耳根打击了,可能就像南方人第一次遇到王致和臭豆腐 theblue 发表于 2021-09-02 13:26
越南米粉有的地方会端上来几截草, No. That is basil not 鱼腥草 proserpina 发表于 2021-09-02 12:18
爱的爱死,恨得恨死。像榴莲一样。 云彩飞扬 发表于 2021-09-02 14:06
我怎么觉得这个折耳根长的像我们那里的茅草根,夏天我们用来煮水喝,好像去火 虎皮猫大人 发表于 2021-09-02 13:44
我专门种了折耳根。哪怕能吃上一口,我都高兴一年 临时工 发表于 2021-09-01 22:23
折耳根可以写出这么长的文章 作者🐂 我吃过一次 没吃惯。也许多吃几次才能品味出它的好?黑白无常 发表于 2021-09-02 15:25
为什么觉得这个东西这么难吃是有原因的,不是有毒吧 diamondhat 发表于 2021-09-02 16:25
我这里有一家越南粉会给鱼腥草,因为这样我才发现越南人也吃鱼腥草,才跑到越南超市找到了鱼腥草,然后在家移栽成活。作为贵州人,在四川也生活过几年,鱼腥草根和叶子我都吃。 崔皮皮 发表于 2021-09-02 14:37
层主的妈妈我不清楚,但是喜欢吃豆腐渣的人是真的存在的,哎。
我是最近看天天向上的美食季的节目,王一博说喜欢吃折耳根,我还想着如果回国就去尝尝。。。看完你写的,我要慎重考虑一下再。。。
那我平时连芹菜,香菜,茼蒿这类带点气味的菜都不能吃的,估计肯定不能吃折耳根了
Same here!
我没有见到过呢, 下次去好好问一下店员。
如果喜欢, 考虑自己种一点😄
估计和榴莲一样, 爱恨都很极端。 我就受不了榴莲, 任何形式的都不行。
我爱吃豆渣芥菜炒一起,是我家乡的一道菜。家的味道。用猪油更香。
It is called 鱼腥草 at Ranch99.也受不了榴莲
有道理的
只有折耳根是蔬菜,其它都是荤的,话说蔬菜类我好像都能接受。
说到味道,就是那种山野的清香吧,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另一种叫苦蒜的食材一起放在蘸水里,简直就是绝配,双味合璧,让你的味蕾体验巅峰的满足感。
no,我觉得除非从小吃的,一口一生黑
我能吃香菜,但是不能吃折耳根。
还记得不久前这里对日本将要排放到太平洋的核废水铺天盖地的担忧,但对于这么明显的致癌物却毫不担心。这里的逻辑在哪里?
re
油菜花啊!
同感。 相比之下,叶子更好吃。
这个研究还有争议。西南人吃一辈子,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有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吗?
头一次听说
你不信就尽管吃呗。
我也没觉得有丝毫鱼腥味。我们那里也没有人把它叫鱼腥草。我怀疑是不是品种不同。
是一样的
越南米粉有的地方会端上来几截草,可以自己选择放到米粉里,是那个吗?那个长得有点像折耳根,我也听人说叫鱼腥草,但是吃起来真的跟我小时候吃的折耳根不一样啊,比折耳根难吃多了。所以我怀疑那些觉得折耳根不好吃的是吃到了这种。我小时候吃的折耳根没有任何鱼腥气,别人说叫鱼腥草我都不信。我总觉得是品种不同,就像不同种类的生菜一样,有的就是很苦涩,有的就是清甜。
能吃,但是不爱吃,就像吃普通泡菜或者凉拌黄瓜这种一样,不觉得好吃。
我们那儿鱼腥草跟折耳根是不同的两种东西。鱼腥草有点类似于薄荷,香菜之类的,是一种香料。
有趣了,我只信科学,确实不信看了什么民科公众号后的叫嚣。
----- 不搜英文了,毕竟老美不吃这东西,研究应该也比较少,看中文研究也不会有大出入。剂量也很重要,虽然对于马兜铃酸这东西,剂量多少都致癌,但是也没人天天把鱼腥草当白米饭一样吃。鱼腥草还有消炎抗菌的亮点,凉拌吃对身体挺好。
“1.经过各项长期研究结果显示,马兜铃酸为致癌物,其代谢物马兜铃内酰胺 Ⅰ 会损害肾脏。 2.鱼腥草里面不含有马兜铃酸,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BII、AII、FII)在人体内的机制不能完全按照马兜铃内酰胺 Ⅰ 类推。 3.把鱼腥草当菜吃不会吃出问题,其风险比很多药物、食物都小。 4.鱼腥草注射液因过敏反应严重致人死亡,已经被禁用。口服液和颗粒有一定的副作用。 5.鱼腥草素确实有一定抗菌作用,但是加热后就分解了。 ”
“2017年10月23日更新: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代谢产物,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否致癌。”
越南米粉有的地方会端上来几截草,
No. That is basil not 鱼腥草
网上很多大V有科普,没有研究表明鱼腥草致癌,我也相信科学,相信大V的科普。民科公粽号真的是谣言制造机。一会儿再给我种的鱼腥草浇浇水,让我实现鱼腥草自由。
越南米粉是九层塔吧, 我感觉是花椒叶的味道.不过也就当绿叶菜吃了
别理那傻X。一般坚信民科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癌
居然我没吃过折耳根, 一直跃跃欲试!
南方人表示能吃折耳根但被北京的豆汁吓到了😂
这肯定不能比,南方人也吃臭豆腐/干啊,吃过这个再吃王致和,觉得它们都是一家人。
我的最爱,只要有一份凉拌折耳根,我可以吃三碗饭。
我这里有一家越南粉会给鱼腥草,因为这样我才发现越南人也吃鱼腥草,才跑到越南超市找到了鱼腥草,然后在家移栽成活。作为贵州人,在四川也生活过几年,鱼腥草根和叶子我都吃。
还真是和榴莲一样,据说爱的爱死,恨的恨死,很少中间状态。 可是我偏处于中间状态,不恨能吃不觉得难吃,不太理解那些恨的说难吃到吐是什么感觉。 但是也不爱,不会主动想吃,不像那些真爱的人,听到都流口水,神之向往。
茅草根是一味中药吧,我怎么印象中是甜的?
法拉盛的满嘴香有!
看你转这么一大篇,我口水流了一地,楼主你说怎么办?
我从网上买了点,居然钟死了,哭死
没必要。吃的是乡愁而已。 还有,这个东西不但难吃,还有毒 ,尽量别吃。
不算巨毒吧,但毒性很大。这么说吧,人可以吃少量砒霜,也别吃这个。
过去没东西吃的东西,好吃的东西这么多还吃。忽悠吧,你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