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玩,超市购物,收银台经常一个塑料袋装两三样东西,就换个新袋子,太不习惯了,我会把东西再拿出来直到一个塑料袋装满。还有,买冷饮无限制续杯很多,我挺好奇的,美国的冷饮份量挺大的,我一杯都喝不完了,续杯真的有市场吗? oceanseven 发表于 2021-08-31 17:19
发达不发达国家里面都是差的。最近感觉好一点了,大家开始用太阳能,然后超市塑料袋开始收费 掰叨叨 发表于 2021-08-31 17:46
肯定浪费啊,单位从来不关灯,晚上空调也是和白天一样大,68f恒温。小朋友上学的文具,每年开学买一堆,感觉我小时候小学六年也用不了这么多文具,结果两个月过去,又让买文具。铅笔从来不削,胶棒不盖盖,marker第一节课打开晚上才盖上盖,一个星期就干了 mirabellewl 发表于 2021-08-31 17:18
美国就是地球之癌 Hggfber 发表于 2021-08-31 19:37
美国为啥不在学校教教怎么分类垃圾呀,发现很多美国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分类,乱扔。 cocolili 发表于 2021-08-31 17:38
加拿大的瓶瓶罐罐都有加回收费,Costco一箱瓶装水,4块多,但要额外付4块多的回收费。所以朋友家经常送各种瓶瓶罐罐去回收站换钱。这个跟我们小时候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回收换钱一样。另外,朋友说加拿大这种小包装瓶装水,大家买的很少。对比下美国,经常在包装上看到CA 5 cents之类的说明,但不清楚什么意思。应该是加州有类似的回收政策吧。但是我们所在州根本没有这种概念,买瓶装水时也不需要额外多支付回收成本。因此,也就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了
美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虽然基本内容有,但是觉得可回收类的分类很粗糙。各种纸张、报纸,包装纸箱,塑料瓶,玻璃瓶都是一股脑的放到蓝色回收桶里,要靠回收中心进行再次分拣,但是分拣的效率肯定不高。这个按说应该从源头再要求分类细致些。例如,报纸、纸质类应该单独分类(美国各个商家虽然总鼓励电子账单,但是邮局却每天塞来各种超市的印刷广告,基本都是直接进垃圾桶了,这有多浪费呢!)。亚洲国家里,日本应该垃圾分类做的最细致。虽然不能要求美国人做到那么精细,但是作为老牌发达国家,从国家到国民,应该有这个素质来对环境和节能更负责。
要说美国人浪费,这个应该没有太多异议。我们在中国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节约、再节约,随身关灯,水不能跑冒滴漏,各种物资要回收。到了美国,资源和能源这类东西,对美国人来说好像成本太低,没有资源匮乏的概念。这个也是国情不同,理念不同,但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肯定在世界上最高了。加拿大虽然也有不少皮卡,尤其冬季长雪大,但是油价更贵,大家对节能意识也强些。让美国人放弃大排量皮卡,或者类似中国的排量大税费高,肯定没戏。
拿华人最热衷的Costco来说,本身就是定位大包装批发价,顾客看着单价更低的商品,就忘记那个大包装的数量问题了,所以往往就是买了根本消耗不完的食品和商品,最终结果就是浪费。
美国过去这么多年凭借各种优势,占有过渡的地球资源,让自己国民可以消耗世界人均数倍的资源。但是居安思危和出于责任感,也应该选择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了。
是最差的,没有之一的。 发达国家环保最差的就是美国,国民素质和政府推动能力都堪忧。
自助打水续杯主要是节省服务员的时间
美国总是想指望商业力量推动,产业升级改进等等,比如纸袋代替塑料袋等等。但后来发现指望这些猴年马月也推动不了,只能法律法规硬性规定。
指望资本和商业力量推动环保,真的是有些搞笑。
习惯就好了,这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些塑料袋也不是浪费了 续杯也是这样,abuse续杯政策的不多,靠自觉,这样大家想喝就喝有那份自由。这个续杯政策有点像insurance,喝得少的供养喝得多的。但是喝得多的是确实有这个需求,很少abuse。
有些事情还是要靠政府出手才行。靠商业市场去改变,有时候真的难
我每次都说我不要这么多袋子,给我一个袋子尽量装。。。。。 自带购物袋最好,但是经常忘记带了。。
同感,我们家也是,文具一大堆年年买,各种水彩笔我家就有几百只我估计,圆规好几个,计算器也是,当然也和我家女儿有关,我不确定是不是学校必须要买的。
建筑也很奇葩
没有建筑标准
那些进口粮食能源的国家能否少买点, 多多造福人类。
塑料袋的浪费对我来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所以我都是一个袋子装到满。
我家专门去回收中心学过,学校也有过field trip,但用处不大 对小孩来说peer pressure的作用大过老师和妈妈的nag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