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pollst的帖子 房产市场是金融资产市场 资产泡沫的规律是: 上涨周期时候, 好消息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自恰的一塌糊涂 下跌周期时候, 坏消息是坏消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同样自恰的一塌糊涂 现在在上涨周期,你总可以找到一万个自恰的理由说服自己:它还会涨, 加油! until It doesn''t, who knows.....
回复 1楼pollst的帖子 房产市场是金融资产市场 资产泡沫的规律是: 上涨周期时候, 好消息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自恰的一塌糊涂 下跌周期时候, 坏消息是坏消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同样自恰的一塌糊涂 现在在上涨周期,你总可以找到一万个自恰的理由说服自己:它还会涨, 加油! until It doesn''t, who knows.....
我覺得也是這樣,這個禮拜鮑威爾說了好幾次想加息了。
韩国智利已经加息了,通货膨胀的大家都受不了了。美联储就算现在加也遏制不住恶性膨胀,光是房子一年就涨了过去十年的涨幅。 金银铜铁油根本都压不住了,猛串。印出来这么多钱怎么收场,呵呵
Powell不死,美难不已,为了能连任哪管以后洪水滔天,Fed本来的工作是平抑市场波动,现在倒好,推波助澜成放大器了。Fed是一代不如一代。
然后楼主贴了几张莫名其妙的图,就张口就是一年50%~80%只是开始。
"真正的通胀率" 大约是多少呢?是不是也会像联储说的, 是 “暂时” 的呢 ?
如果就业不好, 通膨会一直上升吗?
主要是国内的攀比风气太强了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通胀率取决于目前的需求。如果没有孩子,只考虑住房,那么实际通胀率就是住房的涨幅;如果有孩子教育,那么还要考虑焦虑。所以实际通胀率绝对不会只是美联储用来衡量是否加息的CPI指数挂钩的通胀率。这种通胀不太可能是暂时的,只可能是长期的直到大环境和政策上有了根本的改变。而菜场里的物价,牛奶鸡蛋牛肉这些通胀是可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可能节节高升的,可以通过其他的选择(比如素肉代替真的肉)或者是科技手段来降低成本,这个部分的通胀的确是暂时的。
目前来看,人工短缺依然会维持一定时间,所以就业率中短期看还是向好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美国的科技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效率上依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这种说法放中国楼市就不成立。放上银行杠杠,泡泡可以吹得很大
说反了吧?房子哪怕跌成狗屎,你住在里面一点不影响生活质量,出租房更不用担心,房租又不会跌成腰斩,现金流照进不误
lz要么高点入场接盘了要么是房托经济,我同学tier 1大厂说他组里M2本来打算去sd买个房remote,被房价吓到了老实滚回原本的小黑屋了,这虽然是单样本但是也挺有代表性的,南加最近房价疯涨跟湾区人remote密切相关,但是过了这一茬还要房价一年涨一半两年翻一番,真是想多了
市场有涨有跌。
我们这里还看不出。我是买房啊, 巴不得。
我看到的是,以前50 很快能加到65卖掉,现在类似的开60,过个10天半个月的, 有的会price drop的,成交价还没看到。
但是如果出现那种list 52 的,也是马上就pending
现在的市场是妖魔鬼怪。根本没道理可讲。我确实看到有些房子降价了。可是我这里还有不少房子,挂了1个月没卖出去,结果加价5%继续挂。不知道是几个意思。
房产市场是金融资产市场
资产泡沫的规律是: 上涨周期时候, 好消息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自恰的一塌糊涂 下跌周期时候, 坏消息是坏消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同样自恰的一塌糊涂
现在在上涨周期,你总可以找到一万个自恰的理由说服自己:它还会涨, 加油! until It doesn''t, who knows.....
自洽是哪儿的方言?
因为offer比listing price低啊 卖家不甘心
反驳楼主的并不是说房价不涨,是反驳他用中国的数据来说美国房价也那么疯涨。国情不一样。美国有房产税,现在房产税还没有算上这一波大涨,算上以后把低下来的贷款利率全又加回去了,对自住房,投资房都是。
我那些图看起来白贴了 total assetd增加 M2 velocity历史最低 钱都去哪里了?
你不能看他说了什么 要看他做了什么 这波放水是开始于疫情前 根本原因是债务危机 多年的宽松 花了好多年taper 最后只加息了三四次 到4就挺不住了 2019年初就开始降息
本质上是多年宽松 让公司借一屁股债 债务大而不能倒 公司盈利有限 经济虚假繁荣 都是放水推进的 水稍微少了停了就要崩
这波放水开始于疫情前 非要说跟疫情有关系 只能说疫情让放水看起来不那么ugly
利率以后会常期接近0
reit机构买房 利率可以低到1.4% 比普通人买房再低一个点
很多地方机构大量收购sfh condo 前度时间黑石一口气在sd收了5000多condo 之后sd的房租就坐火箭了
机构是fed放水的获益者 所谓great reset 可以让大部分普通人只能租房一辈子也买不起房 这样才能被割一辈子韭菜
这个钱花出去之后,最终会流入一小部分人手里,这些人就会变成买房主力军。就比如说我们看到今年房子涨价涨成这样,还有人加二三十万去抢,怎么会这么有钱。事实上就是会有这些有钱人去抬房价。这些人不需要太多,一个几千上万人的town里面,一个月可能也就卖出十几个几十个房子,有这么一小撮有钱人去抢,房价就上去了
以前没有通胀,联储没有加息的压力。现在通胀明明白白的放在那儿,30年最高
是的,我有出租房收到过机构的offer,我压根没有在卖,全cash,比附近成交的记录高出好几万,今年秋季我们这的房租一下子从1500左右涨到了2500。我本来可能压根想不起来这个事情,直到前段时间把房子挂出去租的时候一下子收到上百封看房邮件
FED借口扶助被疫情影响的人 只是一个漂亮的谎言而已 本质是配合大资本完成收割
说加州开车10-20分钟有很便宜房子的人肯定不在湾区。湾区开车一个小时内已经没有便宜房子了。其他大城市也一样。不要说美国地大空地多,工作机会还是都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带。
正是这样 现在的加州是美国的未来
自洽不是方言啊。。。是书面语吧?
这是哪里啊?报个邮编?
这个太明显了,一个市区的东边大公司多,房价贵,西边公司少地大房价低。结果大公司和builder都往东边挤,西边根本没人去,宁可在东边住高价鸟笼都不去西边的大house,宁可东边几十个米买块小地,也不去西边一个米买块大地。
看你怎么定义便宜了。开车一个小时内100万以下还比较decent的SFH还是可以买得到的,如果不考虑学区的话。
Baby boomers 才六七十,哪儿那么容易死。现在癌症都要攻克了。
以后说不定会有负利率 钱存银行没利息不说 还要扣月费
整个加州,一百万以下都算便宜。 去年pandemic 反应快一点的,拿湾区高收入在外地买房的,算是最后上车的了。没跑掉的普通中产,在湾区也好外地也好都难买了,外地收入更加不顶用。
以后SFH 估计都要去高收入地区存钱到低收入区买,或者吃咸菜搞六个钱包,要么发横财。跟当地中产收入基本完全脱节了。
自洽不是方言。
潇潇洒洒还是凄凄惨惨?看日本的纪录片,年轻人都眼神呆滞,对生活没追求了,反正几十年都一个样,打工养活自己而已。
SD很多年薪25万的也照样窝在condo th里买不起sfh 稅重攒钱速度赶不上房价 收入10万以下的马上租房都租不起 唯一没压力的是刚入职的小留 phr2M新房 买起来如买菜 都是国内家里给的钱
还要等十几年
疫情前还可以买个一百万左右的sfh 现在是没戏了 一百万都涨到一百六七十万了
2019年初92129 park village的3000尺有view sfh 大概是105万 现在160-180万
住黑屋呗,还能咋办? 现在除了IT别的行业工资基本不涨,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差。
那么多打餐馆服务业的都住哪儿呢?
可以住mira mesa 1970年的1200尺黑屋 已经涨到快90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