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过去的观点,并不能证明一定对或者错。 可是,如果现在还揪着过去的言论不放,而且是一大群人满面红光地挥舞着“洛阳铲”在你微博微信上蹿下跳,他们挖的就是你“社死”的坟墓。 网上给这类“挖坟”爱好者的定义是:一群隐藏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全能型侦探,他们热衷于通过各种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寻找目标对象的“黑历史”,尤其令公众人物闻风丧胆。 科幻作家刘慈欣,10多年前的贴吧小号被挖了出来,尬吹自己、批判同行,宣泄自己对工作和母校的各种小情绪,原本的大神人设马上被网友贴上了“猥琐油腻”的标签。
奥运会冠军杨倩刚从东京比赛场上回来,又被舆论场反复审视,有人发现她曾晒出收藏的耐克鞋,便给扣了顶“跪族女孩”的帽子……
挖坟的危害,我想大家都是清楚的。 8月26日,老胡发了一条微博,担心以后可能因为说过的“不严谨的话”会被社死。
看看吧,老胡也有怕的一天?他以前是左右逢源,现在是左右不是人。因为, 这些年来,老胡说过的“不严谨的话”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都发钱等于没发、千枚核弹一类的话,惹得网上一片反对的声音。 何况,树大招风,这些年,有太多人看不惯老胡了,想要挖老胡“黑料”的人多的是。 所以,从这点上说,老胡的害怕,也是情有可原的。 包括司马南。这次高晓松被封,司马也不免出来嘲讽了一下。说高晓松被挖,活该。其实啊,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人设挖不倒。想想当年的夹头门,还有以前的言论,就能经得起挖坟吗?
17世纪,法国政治家黎塞留有句名言:“给我这个世界上最诚实的人写的六行字,我一定能从中找到足够的理由来绞死他。”网络时代六行字有点多了,有时一个表情、一个标点都够给人定罪。用显微镜去打量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前前后后,有谁能经受得住呢? 假如你的所有言论都伟大光明正确,也不代表你就安全了。你的亲朋好友有没有错误言论?你在某时某刻发某个内容是不是在阴阳怪气?别人都转发了为什么你没有? 讲刑法的罗翔有天发了条读书心得:“要珍惜德行,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好巧不巧当天钟南山正在领奖,于是有人翻出这段,指责罗翔居心叵测。
实在挖不倒你,还能搞一番“株连”。有人瞧自媒体“六神磊磊”不爽,逼问他的祖先在中华民族苦难危亡的时候,有没有做过什么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好像祖上要是没人为国捐躯,他今天就不配在互联网上写字。 只要决心搜寻证据,任何人都会不道德。生活在一个一切言论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的网络世界里是危险的。无论你多么小心透明,总有闲得慌的网友把你过去的人生舞出精彩来。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怎样抹黑一个人》,讲一段往事。在某一届美国加州州长竞选中,辛格莱尔是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他早年是记者,也写过小说,著作等身。竞争对手把他书里主人公的话登在报纸上——当然,选择的是那些最有争议、最不“正确”的言论。 据说这出自第一家现代政治咨询公司之手,创始人把辛格莱尔写过的所有东西翻了一遍,寻章摘句,挖了一手好“坟”。事后,创始人得意地说:“辛格莱尔输的唯一原因,就是写得太多了。” 这充分证明,当代生活避免自己“社会性死亡”的最好方式就是闭嘴。而如果胡锡进、司马南、金灿荣之流还一直活跃的话,那么他们也终会有一天会栽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