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从 阅薇草堂笔记 或者 聊斋里挑一篇开始吧。短,简单,好玩。 或者 屈原的九歌开始。美,也短。 点苍鹤云 发表于 2021-08-29 15:21
拉群的话,大家注意保护隐私。特别是在这网上曾经惹到过人的话,更要特别谨慎。 最好别拉群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29 15:37
但是怎么微信华人 id对上号儿啊? 张国荣 发表于 2021-08-29 15:38
好啊,这些都没读过(聊斋没读过文言文原文)。本想从史记开始呢,我喜欢沿时间线读书,因为容易看到变迁。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29 15:23
哈哈,楼下一位MM帖的"男妾"小黄文就很好,虽然短小,里面还有一个典。 史记可以看"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的那篇,也很浅显。 各人阅读趣味不同,我是一个特"三俗"的人 是开玩笑的,不敢正经推荐,怕带坏其他人的品味 前面几位大牛层友列的正经书单都很棒,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读起来 临时工 发表于 2021-08-29 15:43
四书里面的大学 中庸比较难懂一点, 论语和孟子比较易懂。 你就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的就行了, 不用管行不行, 语言终究只是载体, 重要的是能因此学到什么。 我觉得比较容易的文言文: 史记 论语 世说新语 庄子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各种野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包括唐诗宋词元曲) 诗经 · 国风 (雅颂就有点难了) yemao 发表于 2021-08-29 14:38
对 特别是杂文 对我写作逻辑有很大帮助 中英文的思维可以互换的 废除文言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 真的是对中国国民一大损失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1-08-29 10:53
漂洋过海从国内家里带来的聊斋,老早以前的版本,书价钱作证😂。随手拍一短篇小黄文。很好懂吧。 wenaa 发表于 2021-08-29 15:31
这篇已经比较白话文了,但还是有几处不确定是否理解无误。我写一下自己的翻译,不确定的字词后标*号,请大家指正: 男妾 一官绅在扬州买妾,连着相看了几家,悉数不合心意。只有一位老妇 借住*在人家卖女儿的,女儿十四五岁,风姿仪态好面容美丽,又擅长各项才艺。(官绅)非常高兴,用高价买下她。到了晚上,进了被窝,(摸起来她的)皮肤细腻如脂。喜滋滋去扣摸私处,却是个男的! 惊讶至极,这才(疑惑: 致,在这里何义?)详细盘问。原来(老妇)买下好看的孩童,刻意仔细装扮,设了局骗人的。天亮后,(官绅)派家丁去找老妇,却已逃走无踪迹可寻。心中*懊丧,不知怎么处理。恰好浙中*同年中考友人来访,(官绅将此事)前因后果告诉考友。(同年)请求见见,一见大为喜欢,以原价买了带走。 野史说:"(这等男妾)如能遇到知音,即使拿南威*(疑惑: 这是啥? 南通男,指男相?)也不愿交换。却有那无知婆子,画蛇添足做了那番伪饰!"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29 17:13
资治通鉴难读不是因为语言,而是因为编年体史书记事是零碎的,尤其是遇到战乱年代人名地名极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一件事前因后果又被时间发展顺序打乱跟其他事夹杂一起了。 建议换成通鉴纪事本末,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8-29 14:02
西子南威, 一个和西施并称的大美女。 南威病不起, 西子老兼至。 无聊也是聊 发表于 2021-08-29 17:20
多谢多谢。 那是姓南了。大家对这个姓的历史可有了解的?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29 17:40
西施不姓西, 南威是晋文公的妾,据说是楚国人, 所以冠以南,也称南之威。 她貌美出名,是晋文公得到她以后三天还是几天没上朝, 忽然醒悟说,老天,美人误国啊。后来就疏远了她。 诗文里经常用西子南威来对偶。 无聊也是聊 发表于 2021-08-29 17:49
喜欢古诗词,然后喜欢历史,多读,自然就熟了。中学时一直去文庙淘旧书 rindo 发表于 2021-08-29 18:44
记得中国书店都是卖旧书的地方。现在还是吗? 张国荣 发表于 2021-08-29 18:48
金瓶梅,红楼梦都是白话文,不是文言文。看来很多人搞不清什么是文言文。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8-29 11:56
哎呀,又碰上我的强项了。 别听楼上层友的,什么孟子,论语,古文观止,没一个星期你就坚持不下去了。 附耳过来,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此捷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径就是大量阅读古代黄色小说 书单如下: 控鹤监秘记 飞燕外传 汉宫春色 等等 这些书读完包你豁然开朗,再读其他经史骈文如履平地 大家千万不要看不起古代小黄书,我所列书单皆其中上品,有些部分文辞优美,还可以学习历史,寓教于乐,功效和看电视连续剧相当 临时工 发表于 2021-08-29 10:53
我现在每周带闺女(7岁)读一篇史记原著,已经读了20多篇了。感觉小孩子领悟、记忆力比成人快。有些篇章读多了,已经可以背下来了。前几天说想背鸿门宴给我,1700多字,真背下来了!现在让她听一篇古文观止,基本能明白讲的是什么,或者让她自己读一篇古文观止,她可以读下来,古音,通假都没问题,读完了也大致讲出内容。史记故事性强,把史记读下来(计划读40-50篇),文言文肯定过关了。 hiv2 发表于 2021-08-29 20:05
孩子的坚持和努力是看得见的,孩子的进步也是看得见的。跟神童没太大关系。 hiv2 发表于 2021-08-29 20:09
说到小说,不得不推崇李渔。李渔虽然是戏剧理论家,但是文笔叙事极佳。只要看看肉蒲团就知道。 zhegufei 发表于 2021-08-29 19:47
金瓶梅算文言文嘛? baobao557 发表于 2021-08-29 20:29
回复 112楼wonaiwangerxiao的帖子 致:施加,施行(刑罚)的意思。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8-29 20:46
中小学的时候只背了点课本,离流利阅读文言文差的很远。求教有没有快速学习的方法? Confuse 发表于 2021-08-29 03:14
在金瓶梅写成的年代看,是白话文。如果是文言文就流行不开了。金瓶梅里面引用官府阺抄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文言文。文言文说白了就是正式的书面用语,古人也只有在正式文件书信中用。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29 20:57
是啊,以前历史书还特别推崇废除文言文。 想想人家苏东坡在北宋时还领导 古文运动,现在肯定没有人领导了。 爱吃香蕉的鱼 发表于 2021-08-29 17:10
那个"古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的,不是一回事。 白话是历史的自然发展,推广白话文是为了让书面语言跟上时代发展与日常口语同步。 yemao 发表于 2021-08-29 22:15
哈哈哈,我发完了才看到你这个回帖。瞧,我及时吧。
最好别拉群
但是怎么微信华人 id对上号儿啊?
友以神交,不必对号。
哈哈,楼下一位MM帖的"男妾"小黄文就很好,虽然短小,里面还有一个典。 史记可以看"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的那篇,也很浅显。 各人阅读趣味不同,我是一个特"三俗"的人
哦答得太快,误解你意思了。
对号的话很容易: 说话风格。
好啊。
这楼里全是文化人啊。
特意挑文言文来读,就是因为喜欢这种载体啊。如果特别喜欢形式美,可以挑骈体文来读,滕王阁序什么的。绝对汉语语言艺术的巅峰。
是啊,以前历史书还特别推崇废除文言文。 想想人家苏东坡在北宋时还领导 古文运动,现在肯定没有人领导了。
这篇已经比较白话文了,但还是有几处不确定是否理解无误。我写一下自己的翻译,不确定的字词后标*号,请大家指正:
男妾 一官绅在扬州买妾,连着相看了几家,悉数不合心意。只有一位老妇 借住*在人家卖女儿的,女儿十四五岁,风姿仪态好面容美丽,又擅长各项才艺。(官绅)非常高兴,用高价买下她。到了晚上,进了被窝,(摸起来她的)皮肤细腻如脂。喜滋滋去扣摸私处,却是个男的! 惊讶至极,这才(疑惑: 致,在这里何义?)详细盘问。原来(老妇)买下好看的孩童,刻意仔细装扮,设了局骗人的。天亮后,(官绅)派家丁去找老妇,却已逃走无踪迹可寻。心中*懊丧,不知怎么处理。恰好浙中*同年中考友人来访,(官绅将此事)前因后果告诉考友。(同年)请求见见,一见大为喜欢,以原价买了带走。
野史说:"(这等男妾)如能遇到知音,即使拿南威*(疑惑: 这是啥? 南通男,指男相?)也不愿交换。却有那无知婆子,画蛇添足做了那番伪饰!"
西子南威, 一个和西施并称的大美女。
南威病不起, 西子老兼至。
啊对,原来楼里也已经讨论过了。记性不好确实看史记会简单点。资治通鉴更像一个时间序列的流水账,但那种一个王朝一个家族从寥寥几笔的开始到寥寥几笔的终结的冷峻感,还是让人抚卷沉思不已啊。几行字几百年过去了,几个词一个人的一生也过去了。
我很喜欢以资治通鉴为轴,然后根据里面喜欢的人物国家主线再去看别的史料,野史,再扩展到后代演绎争论考据。有很多很多的故事。穷尽我一生也看不完。
多谢多谢。
那是姓南了。大家对这个姓的历史可有了解的?
西施不姓西, 南威是晋文公的妾,据说是楚国人, 所以冠以南,也称南之威。 她貌美出名,是晋文公得到她以后三天还是几天没上朝, 忽然醒悟说,老天,美人误国啊。后来就疏远了她。
诗文里经常用西子南威来对偶。
mm真是博学多才,佩服佩服。
多谢,受教了。
西施不姓西是知道的,南威第一次听说以为姓南。
腻嗨腻嗨👍
记得中国书店都是卖旧书的地方。现在还是吗?
我小时候,外婆拉着我走街串巷到海淀后面一个小院子了,挑挑拣拣买上几本,用麻绳拴起来,拎着回家。 后来车子越来越多, 再后来小院子没了, 路也没了。 现在买来的那些书也躺在接着岁月的灰和未知的将来。
笑死了。真有人分不清文言文个白话文。说得头头是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实诚了
神童啊。
历史上,7岁能读史记的都没有几个,何况能背。 不是神童是什么?
李渔的肉蒲团就是垃圾。倒是闲情偶寄值得一读。
金瓶梅算文言文嘛?
当然不算
不是。是白话小说,口语。
致:施加,施行(刑罚)的意思。
古白话
神童!
窃以为这种太恶趣味了。。。 还不如看唐传奇,无双传,红线传,柳毅传之类
谢谢。
那就是: 这才加以细细盘问
看聊斋志异
在金瓶梅写成的年代看,是白话文。如果是文言文就流行不开了。金瓶梅里面引用官府阺抄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文言文。文言文说白了就是正式的书面用语,古人也只有在正式文件书信中用。
明清的奏折是白话文。官府文件大部分也都是白话文,只有非常正式的文件詔令,文学作品之类才是文言文。
这个太牛了,让你闺女过来给大家讲史记吧。
那个"古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的,不是一回事。 白话是历史的自然发展,推广白话文是为了让书面语言跟上时代发展与日常口语同步。
强👍
对现代人来说,经过训练,文言文阅读不是非常困难,但是写作却非常难。
哈哈哈,笑死我了,太可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