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鄙视别人不送的估计有一些是嫉妒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保留在外面,你凭什么可以增加保护不送?不送你家孩子以后会有心理问题的。她们只是在靠这个还说服自己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pangpang0606 发表于 2021-08-28 20:11
我家情况跟你们一样一样的,看你写的,还以为是我自己写的。。。 虽然现在蹲家党似乎是被鄙视的小众,虽然人人都说你们蹲家党会蹲出心理疾病,但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吧。跟MM握个手~~~抱团取暖。 就像选择送娃去学校的人们其实也担心孩子中招一样,蹲家党其实也是很担心小孩社交问题的,只能想各种办法改善。开学后,约一同上网课同学玩,自家的两个孩子也能一起玩,再拖个半年等孩子们打上疫苗就能正常了。 hope2018 发表于 2021-08-28 01:27
为啥那么多人觉得要送的理由是不可能一辈子躲家里?没人要一辈子躲家里啊,现在忍住不送的大多数家长只不过想等疫苗吧?有问题?xiuxiubear 发表于 2021-08-27 22:26
如果孩子在家里憋出心理问题会后悔没送吗?做决定前应该都是全方位考虑并结合家里大人的工作情况做了最佳选择吧? 这时候,几乎没有完美选择。 Ruth 发表于 2021-08-27 12:00
去年国内爆发之后把娃放家了 看娃在家太闹腾 美国断航两周之后看看没事就接着送娃回学校了。学校呆了一周 美国刚爆发的那天晚上娃开始发烧 ,从来没有病的那么重过 烧了6天 两种退烧药都压不下去 娃全天都蔫蔫的躺床上 肺部x光片有医生说肺炎 有医生觉得没事,换了三种抗生素也没效果。娃和我都有接触过来自爆发区的人,但当时也不让测新冠,儿医那采样了也不给测 也不release sample 让我们送到华大测。那6天每天都很煎熬。特别后悔把娃送回学校。如果不是那段经历,现在估计也就皮了随便浪了。 上学期末已经很少小朋友选remote,和同样选remote的妈妈聊天,她家也是在新冠刚爆发的时候家里两个娃病重,全家也都放到了。心有余悸。ydst 发表于 2021-08-27 12:13
作为送出去的家长 肯定不希望被感染上 自己抱着侥幸心理希望不会被感染 如果可以坚持到最后 那就是赚了 但是如果不送 坚持到最后 还是赔本的 家长自己付出太大了 又辛苦又搭上了工作的performance 娃也不见得开心 ChubbyCat 发表于 2021-08-27 12:11
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自己会侥幸不得上,真班里出一个case也都会freak out lolilollipop 发表于 2021-08-27 12:36
没有完美选项 在家不关禁闭,传染概率得不到有效降低 在家关禁闭, social emotional上的挑战对于小孩子来说至少90%, 95%的概率是比得新冠艰难很多的一个经历 5littlemonkeys 发表于 2021-08-27 12:50
去年就回去了,而且之前就参加的活动,不论校内校外一项没拉;送回去的那天就知道,孩子们可能会covid,我们家长也极大可能也被传染,但仍然还是尊从孩子们的选择,送他们回了学校,孩子们回去后都很happy。 后来,的确全家感染,在家隔离两个星期,但从来没因为这个而后悔。隔离之后,一切生活又恢复正常,孩子们反而对covid更无恐惧,更加平常心。 远翔 发表于 2021-08-27 12:45
去年都已经送娃回学校上课了。现在疫情减缓了,又有疫苗了。更加不用担心了。 flyinthewind2012 发表于 2021-08-27 13:01
反正我是想通了,这个病毒一时半会是不可能消失了,很可能最终大多数人都会来一轮。毕竟疫苗之后什么后遗症重症都是小概率事件,那就赌吧。学校不提供网课,就算提供,我们也受不了。小孩的眼睛这一年也变坏了。该怎么样怎么样,任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没有真正的万全之策。我们家小朋友去的小学,active case差不多3%,再算上什么没症状的,5%大概是有了,又不让请假,也做不到让他们退学在家,只能硬着头皮上学。现实的最差结果就是得病在家里歇10天,就当是自然获得抗体,说实话,我还真不是特别放心给小孩用疫苗。我们这些大人就算几十年以后出问题,也没多少年可活,所以大人打疫苗防重症是合理选择。小孩本来就不太可能重症,但是如果疫苗过几十年出问题,就比较惨了。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27 13:08
真的不会freak out 的,你要是送过了就知道,班上时不时就会有一个娃得了covid的, 该怎么应对就怎么应对。 和covid 并存是长期的事情, 就像楼上说的,孩子如果长期在social 隔离下出现心理问题也是一辈子都很难面对的危险。covid的risk 和孩子social 隔离产生的risk 总是要二选一的, cigna 发表于 2021-08-27 13:01
几十年后当然不用考虑了,这里大部分人已经人生过半了吧,但如果是几年后呢?那时候娃还没成年 果小小 发表于 2021-08-27 13:14
你一家子已经得过了,当然不担心,bar已经很低了。Again,还是那句话, 这里整天嚷嚷什么没事啊疫情结束了啊之类的多半都是已经感染过了的。每个人的bar高低不一样。有的人是不想感染上,有的人是感染上无所谓只要不死就行。后遗症?这类人没有多余脑空间去考虑 果小小 发表于 2021-08-27 13:12
看旁边帖子为孩子求BLSS作为家长也心有戚戚,回去上学感染的概率真的不小。再看坛子里绝大部分家长都赞同送孩子回校,大家都做好了孩子被感染的准备吗? 弱弱地问一句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感染了大家会后悔当初送回学校吗? 公用马甲21 发表于 2021-08-27 11:56
最后一段,真不愧是川粉家庭。我就知道这里整天嚷嚷得了没事的其实都是感染过了的人。 果小小 发表于 2021-08-27 12:55
这个帖子本来讨论的是病毒,也就是你这样的人,粉这个黑那个,什么事情只有1和0,只有极端的对和错,把所有人都盖一个大帽子。 还有,get a life,现在总统是拜登,上台大半年了;别失去了批判目标,生活没有了意义,再加上陷在对病毒的恐惧里,让我感觉你真的过得很pathetic。 远翔 发表于 2021-08-27 14:25
因为你之前的帖子最后一句话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你们那个得了新冠年轻20岁的那位,如出一辙啊 果小小 发表于 2021-08-27 14:47
我们没有网课选择。送去学校是万不得已。 如果有网课我肯定会选网课。 我家娃非常自律,网课不需要我操心,上课作业什么都自己安排好。 而且我们一直和另外两家很小心,而且同样网课的家庭是一个social bubble,把大家的时间调到一致,经常组织家庭活动,而且几乎每天playdate,孩子们也都没什么心理或者社交问题。 就是家长麻烦点。这点麻烦和新冠的感染来说,根本不是事。 另外两家也不喜欢in person,如果有网课我们几家都会选网课。可惜没有这个选择了。 mylittle9 发表于 2021-08-27 14:15
据我观察是这样的,要不是川粉,要不就是老公是美国人。 又见炊烟 发表于 2021-08-27 14:32
能不能送的人别幻想不送的孩子得精神病?不送的别幻想送的孩子感染?大家都衷心的祝福每个孩子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生活,每一家的选择都是自己作为真正心疼自己家孩子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山海之间 发表于 2021-08-27 21:07
我看到有几楼说得蛮真实的,既担心,也可能会后悔,但基于各种原因还是选择了送。 我就是因为担心后果严重没敢送,而且新冠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我一个同学的表弟去世了。一个同学差一点点病死了,一直有后遗症,都是三十多的人,这还是最早的新冠病毒版本。这些是武汉早期医疗资源挤兑时发生的,现在美国医院的情况还好,但如果送学校,有个头疼脑热,还是要往医院跑,增加感染风险,还担惊受怕。 我们大人打了疫苗重症机会不大,但我很怕小孩重症或者后遗症,我平时也属于不敢冒险,比较保守的人。 两个孩子,大的或许戴得住口罩,小的肯定不行。要是送一个,那和全送没区别,就都不送了,两人还做个伴。 两个小孩确实也觉得寂寞,老大上网课都特别兴奋,因为可以见到别人。给她加了户外体育课,打算给她约网课同学一起玩。老二我尽量多陪陪。 我们没有老人帮忙,我也不放心请保姆,因为不知道她们去过哪里,因此我的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我也不知道我这样做,若干年后会不会后悔。 如果在家里蹲,还感染了,那没法了,只能说明美国基本上每个人要得一遍,那就认了。目前且行且看吧。 ostrakon 发表于 2021-08-28 00:51
肯定不后悔啊,我家两个娃自从上学后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看得到的开心快乐。 在家里都要憋出精神病了, 尤其是我家大娃,covid“监狱式封闭生活” 迷恋online chat 让人很担心, 小娃恢复in person class也终于学习上开始catch up了。关键是孩子们每天的那份快乐。真是让父母欣慰。 cigna 发表于 2021-08-27 12:06
握手握手。 我老大学校开了网课,一开始六个年级加起来才150个,上星期开orientation会,有四五百人参加,可能很多人看到Delta的情况决定转网校。 ostrakon 发表于 2021-08-28 02:27
🔥 最新回帖
说嫉妒真是想多了。现在疫情当家长都不容易,大部分人就是根据自己情况和认知选的,且不说家长能在家里起码work到年底的一大堆,经济上能一两年不工作先专心带娃的也不在少数,大部分送的也就是衡量利弊决定送而已。谁也无法说服谁,就是互相交流一下想法。
同感,在家学习的娃,第一,没打算一辈子不出门,第二,精神也没问题,现在不回去只是在疫苗出来以前家长不想双标而已
👍!那些鄙视别人不送的估计有一些是嫉妒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保留在外面,你凭什么可以增加保护不送?不送你家孩子以后会有心理问题的。她们只是在靠这个还说服自己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真是不明白,这个事情个人有个人的选择。那么多人企图说服他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到底是为啥?
🛋️ 沙发板凳
是啊,好像留在家里就一定是最佳方案似的.......这个结论本来就不被所有人认同,否则让娃去学校的家长有病么?亲生娃,会不担心么,只能在现实情况下综合考虑选择自家觉得到最优方案。
后来去测了是新冠吗? 可以测个抗体
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自己会侥幸不得上,真班里出一个case也都会freak out
非常同意,再不上学对很多家庭真的受不了了。
真没什么freak out的,这都是expected。
后来,的确全家感染,在家隔离两个星期,但从来没因为这个而后悔。隔离之后,一切生活又恢复正常,孩子们反而对covid更无恐惧,更加平常心。
主要是关太久了,已经一年半,如果等数字下去,起码再一年,如果等疫苗,也要好几个月。而且assumption是不会再有一个传得这么快的变种。
最后一段,真不愧是川粉家庭。我就知道这里整天嚷嚷得了没事的其实都是感染过了的人。
真的不会freak out 的,你要是送过了就知道,班上时不时就会有一个娃得了covid的, 该怎么应对就怎么应对。 和covid 并存是长期的事情, 就像楼上说的,孩子如果长期在social 隔离下出现心理问题也是一辈子都很难面对的危险。covid的risk 和孩子social 隔离产生的risk 总是要二选一的,
减缓了?
这里主要是说12岁以下没有疫苗的age group吧 这个年龄段的疫情是一年半以来最严重的并且还在持续变糟糕,也并没有疫苗
你一家子已经得过了,当然不担心,bar已经很低了。Again,还是那句话, 这里整天嚷嚷什么没事啊疫情结束了啊之类的多半都是已经感染过了的。每个人的bar高低不一样。有的人是不想感染上,有的人是感染上无所谓只要不死就行。后遗症?这类人没有多余脑空间去考虑
我和你的观点一摸一样, 我对疫苗最大的concern 是增加autoimmune disease 的概率,我即使打了疫苗,再加上被强迫的每年来个booster, 顶多 20年之后的日子难过一些,但那个时候也够老了,本来就毛病多,分不清了,但是娃们20年30年之后正是青春年华,来个说不清道不明的autoimmune condition,多难熬, 我不想让他们承担这个risk, 所以我家娃们一定是不打算打的。
层出不穷的变种就是被这帮人给养出来的
几十年后当然不用考虑了,这里大部分人已经人生过半了吧,但如果是几年后呢?那时候娃还没成年,父母也年迈。
对,到现在还觉得看到病毒就怕的要死的,首先需要调整心态。
儿童得了新冠会有1%的住院率,住院还不是要用药,也是要承担副作用和后遗症的。成人的住院概率就更高了。Again,没有完美选项。
纯粹受不了隔壁的楼
死人是不会上来发贴的,幸存者偏差。
如果有网课我肯定会选网课。
我家娃非常自律,网课不需要我操心,上课作业什么都自己安排好。
而且我们一直和另外两家很小心,而且同样网课的家庭是一个social bubble,把大家的时间调到一致,经常组织家庭活动,而且几乎每天playdate,孩子们也都没什么心理或者社交问题。
就是家长麻烦点。这点麻烦和新冠的感染来说,根本不是事。
另外两家也不喜欢in person,如果有网课我们几家都会选网课。可惜没有这个选择了。
你要一直呆家里, 还是感染了, 你更后悔?
这个帖子本来讨论的是病毒,也就是你这样的人,粉这个黑那个,什么事情只有1和0,只有极端的对和错,把所有人都盖一个大帽子。
还有,get a life,现在总统是拜登,上台大半年了;别失去了批判目标,生活没有了意义,再加上陷在对病毒的恐惧里,让我感觉你真的过得很pathetic。
据我观察是这样的,要不是川粉,要不就是老公是美国人。
因为你之前的帖子最后一句话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你们那个得了新冠年轻20岁的那位,如出一辙啊
有些害怕新冠已经到了irrational的地步了。
疫情迄今已经一年半了,这位著名的很喜欢为党国说话,很乐见美国一团糟的🆔,我们已经不论是从周边人的经历,还是几千万人感染了之后得到的大数据,都知道这个病毒对于绝大多数人是轻症,对孩子尤其是如此,而且,我们也都知道这个病毒对每个人造成的影响不一,自己也不见得会是轻症;所以我家感染过病毒之后,确定了自己是绝大多数轻症的那一拨,病毒对于我家影响不大,这样恐惧心减少,有什么问题吗?
但是究竟是99.99999都小意思,还是死亡大病概率很高,是未知的,未知就让人可怕
我家娃也是喜欢网课,主要原因是可以赖床,去学校上学,要起来很早。小孩子贪睡。
后悔这事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风险是你送前就预想的,能做的就是教好自己的娃注意防护
我这两天在和一位老美邻居聊,她家女儿要上kindergarten,问了我好多问题。下周就要开学了,她现在犹豫不决,认为我们学校还是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根本没有给出细节,她非常不放心。她说这个周末再想想要不要干脆不送孩子去学校了。
得过的人肯定越来越多,所以舆论把病毒不当回事的自然也越来越多😂
发现你重新把好多人定义成了川粉呢,比如要为了生日打算大宴宾客的奥八,那种大party可是有吃有喝,又聊天又hug,比在教室里安安静静上课的孩子们的风险高好几个数量级呢;比如Pelosi前些天刚举办的lobby宴,也同样几十上百人,又演讲,又聊天,又吃饭的,同样无一人口罩呢。
不要随便judge别人,不是那么难。还是那句话,世界有各种色彩,人有各种活法,不是只有脸谱化的好人和坏人,不是只有对与错,每个人的取舍,都自有自己的想法和逻辑。
对啊,就几个月就能打疫苗了,为什么要前功尽弃,既然都努力了一年多了,为什么要最后几个月放弃?
我就是因为担心后果严重没敢送,而且新冠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我一个同学的表弟去世了。一个同学差一点点病死了,一直有后遗症,都是三十多的人,这还是最早的新冠病毒版本。这些是武汉早期医疗资源挤兑时发生的,现在美国医院的情况还好,但如果送学校,有个头疼脑热,还是要往医院跑,增加感染风险,还担惊受怕。
我们大人打了疫苗重症机会不大,但我很怕小孩重症或者后遗症,我平时也属于不敢冒险,比较保守的人。
两个孩子,大的或许戴得住口罩,小的肯定不行。要是送一个,那和全送没区别,就都不送了,两人还做个伴。
两个小孩确实也觉得寂寞,老大上网课都特别兴奋,因为可以见到别人。给她加了户外体育课,打算给她约网课同学一起玩。老二我尽量多陪陪。
我们没有老人帮忙,我也不放心请保姆,因为不知道她们去过哪里,因此我的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我也不知道我这样做,若干年后会不会后悔。
如果在家里蹲,还感染了,那没法了,只能说明美国基本上每个人要得一遍,那就认了。目前且行且看吧。
哈哈,还真是这样的!好多人谈论好极端
我家情况跟你们一样一样的,看你写的,还以为是我自己写的。。。 虽然现在蹲家党似乎是被鄙视的小众,虽然人人都说你们蹲家党会蹲出心理疾病,但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吧。跟MM握个手~~~抱团取暖。
就像选择送娃去学校的人们其实也担心孩子中招一样,蹲家党其实也是很担心小孩社交问题的,只能想各种办法改善。开学后,约一同上网课同学玩,自家的两个孩子也能一起玩,再拖个半年等孩子们打上疫苗就能正常了。
握手握手。 我老大学校开了网课,一开始六个年级加起来才150个,上星期开orientation会,有四五百人参加,可能很多人看到Delta的情况决定转网校。
那是你家娃没得新冠啊。人家了楼主不是假设万一染了新冠会不会后悔吗?
做了风险评估,不会后悔。 重症率低的情况下,如果感染并重症,那就是命。
非常理解你,我也是选择孩子们在家。你因为碰巧遇到了新冠去世和重症的例子,所以更谨慎。我是因为刚好做新冠检测和远程问诊的,过去两周问诊的重症是之前三个月的好几倍,几个月后回来反应各种后遗症的也不少,对我真是冲击很大,我几乎没有什么挣扎就决定把孩子在家多留一个学期,至少等到他们的年纪有疫苗或者特效药。现在因为可以在家工作,把孩子留在家觉得压力不大,尽量多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和其他home school的孩子网络上play date一下。不过客观说大部分孩子就是感染了也是轻症,大部分人华人周围也没有遇到太多重症或者死亡的病例,送去上学非常可以理解。希望孩子们都安全,学校能尽力调整策略减低感染。
就事论事好了,别动不动就川粉川黑的,人家可能就是纯粹娃喜欢运动呢?各个孩子都不一样,关键是这次时间太长了,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咬牙还能坚持,可现在没有听说有几个学区还有网课的选项了,你家孩子还坚持在家里的?
这个需要手动点赞一下,只要出去的在尽量做好防护措施,在家的别上网胡言乱语,都应该祝福,华人作为一个少数族裔,别大事小事都恨不能斗个你死我活
我们家的都5岁以下,能有疫苗估计至少1年半。而且小娃的疫苗我都是一针一针打的,怕自闭症。这疫苗出来我也不敢给小娃打,虽然我自己打了(我自己打完反应挺大而且月经好几个月一直不正常,所以还是怕有不好的影响)
这是什么地方这么谨慎?我们学校想网课的家长都不超过5%
真的不容易。看网上的报道和自己身边的例子给人的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有条件自己homeschool一段也好,其实即使没有疫情也有很多人homeschool,选择了就正面对待。感觉你安排的还是非常好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