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负”政策下,一个中国二胎家庭的喜与忧(图)

i
iijl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教育部双减负政策,令许多年幼孩子的父母减轻了心头重担,但是家有初中孩子的父母仍然压力重重——毕竟中考的考核标准还在那里,减负是否能遏制集体拉高分数线的“剧场效应”,是否惠及中学生就成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一个二胎家庭恰好体会到了既喜又忧的两种心情。家有中学生,不敢谈“减负”。

“暑假作业这两天务必让他赶完,我们后天开始背中考词汇,争取开学前把习惯培养好。”40岁的刘晴一边瞅着电脑屏幕上教育部双减负政策新闻,一边给老公张言发微信。 刘晴和张言是一对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的夫妻,双双毕业于知名大学本科,工作后又读了研究生。像许多大城市的中年夫妻,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孩子和工作占满。“哥哥13岁,上初一。妹妹8岁,上小学二年级。”
教育部的双减负政策,是刘晴和张言最近的聊天话题: “每个人都上辅导班,累得半死结果是集体把分数线给抬上去。我很支持减负政策。” “对老二肯定是好,上小学、上初中毕竟都不需要考试,国家现在又严管辅导班,我们和孩子压力都小。但是,老大呢?老大反而现在得增负了。中考还是要考啊,他学习习惯不好,有些内容又没有吃透,周末没了辅导班,我们怎么办?你能教他吗?教得好吗?我反正挺发愁的。”
以下是刘晴的自诉: 这些年带孩子,说实话,害怕跟其他家长见面。一碰面,没什么话题聊,只能聊孩子的学习:读什么班,学什么,老师怎么样,或者抱怨现在学校老师教得不行、管得不严。我本来也算佛系的,可是耐不住别人紧张和焦虑,回过头总内疚是不是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我和老公从小读书都还可以,觉得只要努力、认真、上进,在这个社会上肯定还是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加上接受了一些国外的教育思想,希望孩子自由快乐成长,不想逼得太紧。
佛系父母,被焦虑情绪推着走
老大读小学时,对口的是口碑还可以的小学,我们也没有多想,安安心心地送他去读。当时,幼升小时,民办小学还可以自主招生,周围有不少家长抓得比较紧,中班就开始做数学计算、英语训练、语文看图说话,我们因为不想折腾,没怎么参与。但是情绪上多少也会受到影响,感觉大家都挺拼的,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落后太多。 那个时候,有几个朋友的孩子在经历严酷的“小升初”,把我吓得不轻。为了上一个好点的民办初中,父母齐上阵,不能自己教,就送孩子上辅导班、找家教,有朋友还跟着老师一起上课,就为了听懂后回家跟孩子继续辅导。我记得有个爸爸特得意,开玩笑说自己越研究越自信,感觉可以开发事业第二春——开个补习班发点财。
热心的朋友闯关成功,自然要跟我们后来者传授经验,比如要跟老师搞好关系,看能不能推优,比如平时成绩要注重,这些会影响初中学校的选择……要上个好初中,无数关口等着你,无数秘笈你得提前掌握,听得人都累得慌。 以前看这些朋友的家庭,感觉都是母慈子孝,怎么到了小学四、五年级,个个对娃都恨铁不成钢,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害怕和孩子有一天也要走到这一步。
喜:减负政策让我家顺利小升初
幸好到了老大准备上初中的时候,上海有了新政策:重点高中对不挑选生源的初中予以倾斜。这下子,许多民办中学就选择跟公办学校一样摇号录取学生了。我和好多朋友都松了一口气,不用特意打一场恶仗——毕竟为了孩子,为了面子,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大家都很难免俗,总想推孩子一把,去考一考。政府把这个条路堵死了,我们也不用做其他选择,直接摇号上学。 心里的大石头落地,孩子轻松,我们也轻松啊!要知道,这些年来,有些家庭为了这一仗,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准备了。这个举措可以让绝大多数父母和小朋友不用跟别人竞争,起码不必把竞争的弦拉得那么早、拉得那么满。虽然有些父母有牢骚,觉得失去了过去的好资源,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父母来说,还是认为自己享受到了减负政策的好处。 尤其是看到最近发布的减负政策细则,我感觉政府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照顾现实需求。
比如,放学太早的问题,学校会提供不少于2小时的课后托管服务,孩子可以趁着这个时间段做作业;比如鼓励初中学校晚上开设自习课,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和其他孩子一起写作业,有老师盯着,肯定比在家我们管着好。再比如,学校要进行课程改革,增加教学质量,增加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不知道具体实施下来会遇到什么困难,但是这些方向,我认为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做了这么多年的父母,我们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希望大家都舒服就好,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就好。因为有了哥哥的经验,对老二我们就更轻松了,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健康成长就可以了,孩子嘛,按照年龄和能力来学习,不必当成考试机器。
忧:中考没有本质改变,会不会越减越累?
不过,说回老大,虽然小升初赶上了“减负”政策,但是上了初中,还是要参加中考的。虽然现在政策说好的高中会给每个不挑选生源的学校录取名额,但是,要想考上好学校,可不能光想着减负,不想着分数。 我们家现在就进入了一个阵痛期。老大因为一直放养,学习习惯没怎么注意,现在功课和压力都上来了,他难受,我们大人也难受——天天围追堵截,就怕他只顾着玩手机,忘了学习。 老师早早给我打过预防针——上了中学,想保持一个好成绩,以前那种放松自由的习惯得改一改,有些掌握得不太好的功课得补一补,毕竟孩子还小,家长不能放手。这番话把我这佛系妈妈给压得诚惶诚恐。这些年对孩子确实管得不严,他成绩尚可,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现在可不行了,中考就横亘在眼前,学习习惯要调整、玩手机的毛病得管、查缺补漏和预习新功课得抓起来……
这个暑假家里闹翻了天,三天两头因为哥哥的学习问题鸡飞狗跳,妹妹也被吓到了,跟爷爷奶奶告状,说我们对哥哥太凶!老大也委屈,说爸妈本来还不错,现在简直就是集体进入“更年期”。
我去问了有些孩子考上重点高中的朋友。有的安慰我,要沉得住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下而求索”,你和他爸爸从现在起要抓抓紧了;有的禁不住揶揄,“你当初佛系吧,现在着急了。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能松,得从小养成。”当然,也有人乐观,说没事,这不还有几年吗?孩子聪明,还来得及;还有人暗戳戳地跟我说,虽然国家严格管理辅导班,但是有些父母不死心,还是在偷偷补课,你要不要跟那些父母搞好关系,把你也拉进去?
这……为了中考,难不成还要变成地下工作者?得,跟周围人聊完一通,我别的事情都没干,先去网上买了英语的中考词汇手册、数学的练习册、语文的古文全解——开始“鸡娃”吧,毕竟咱家有个中学生。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