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研究称Delta发生ADE,外网吵起来了

m
mybb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http://new.qq.com/omn/20210817/20210817A0DA9R00.html
近日,来自法国Aix-Marseille Université(艾克斯-马赛大学)的一篇关于新冠抗 体依赖增强(ADE)的研究引发热议,该研究于8月发布于Journal of Infection。

这篇文章甚至在标题上剑指大规模接种疫苗,由于话题过于敏感,已经引发大量争议和 反驳,甚至有人开始质疑法国马赛地区的整体学术水平以及刊发这一论文的感染病学期 刊的编辑水平……
那么,它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老抗体碰上新病毒
这项研究是一项观察病毒于抗体作用关系然后将其进行建模分析的研究。研究者采用的 抗体分离自一位感染了原始野生型病毒的有症状患者,主要研究的病毒不仅有Delta还 有Kappa,也就是b.1.617.1和b.1.617.2,目前较为流行的Delta是后者。
研究者主要瞄准的两种变异株的NTD部分的变异位点
研究通过观察针对野生型的抗体与两种变异株的分子结构结合以及抗体和病毒反应的能 量变化,认为在过去野生型病毒和相应抗体对抗中被压制住的ADE效应,由于病毒产生 了变化,而不再处于被压制状态,进入了增强状态。

上图为研究给出的思路示意图,即在野生型病毒面前,抗体的中和能力更胜一筹,而到 了Delta变异株当中,中和能力下降,ADE效应开始显现。
在分子模型分析方面,研究者指出抗体(下图中Ab-1052)在面对变异株的情况下,增 强了病毒变异株NTD段入侵细胞的效率,让人们更容易被感染。

作者在结论中认为自己的发现非常“reassuring”,也指出关于Delta的ADE问题需要更 多的研究来深入了解。同时他们还建议,下一代疫苗有必要避开这些可能与这种非Fc受 体相关的ADE机制有关的抗原结构。
因牵涉疫苗,引发大量批判
这篇文章发出之后很快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一些独立评论人和学者开始积极对这项研 究进行批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这篇文章剑指疫苗,甚至从标题开始即对大规模注 射疫苗质疑,在文章的结论中作者还强调“在大规模注射疫苗之前ADE的风险就被清晰 的预见过”,这种表态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
Science的独立Blogger Derek Lowe在相关评论文章中不满的指出,这个法国研究团队 的分子研究是脱离实际的,如果Delta真的会引发ADE,那么现在大规模接种过疫苗的人 群当中应该能明显看到病情加重、死亡增多等临床结局,然而现在并未出现这些现象。
Lowe的评论
同时,他认为,这个团队的分子学研究并不靠谱,在过去的相关研究中,这个团队认为 阿奇霉素和羟氯喹联用对治疗新冠有帮助,但是临床数据证明,这两种药哪一种都没有 作用。
这篇评论还提出了一个相当好的问题,即这个法国研究难道不应该优先认为感染过野生 型病毒的康复患者面对Delta更容易发生ADE吗?
实际上印度在面对第一波野生型感染之后,其政府对当地人进行过抗体抽样检测,大城 市德里和孟买,在第一波感染之后抗体阳性率较高,都超过了50%。印度第二波面对 Delta变异株侵袭的情况十分糟糕,到今天为止依然有研究者认为印度瞒报了300万死亡 ,而孟买和德里在Delta疫情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是否可以佐证法国研究者的 结论,尚未可知。
今年2月2日的印度新闻,卫生官员宣布当时德里56%的人群新冠抗体阳性,随后在第二 波疫情中,如此之高的阳性率依然没能阻挡远高于第一波疫情的死亡高峰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法国团队的论文中,他们指出的是野生型病毒引发的抗 体对Delta的ADE作用是“让病毒能更高效的入侵细胞”,而并未明确阐述这一感染增强 作用将导致病情更重。
观点撕裂严重,纷争已脱离ADE范畴
在相关评论中,部分质疑已经脱离了对这项研究本身的讨论,甚至脱离了对研究者的讨 论,而进入到了完全扩大化的范畴——有人认为法国马赛地区的科研能力不行,研究水 平低下,该地区的科研被学术不端的势力控制云云,也有人开始质疑期刊编辑不把关, 水平低,什么文章都过审发表,或者出版集团只在乎版面费而不在乎文章质量。
也有人认为这种哗众取宠的论文应当撤稿。
“医学界”已尝试联系通讯作者对争议问题做出回应,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该论文 和相关期刊截止发稿也尚未撤稿或做出任何说明
R
Rinconada
这难道不是应该临床数据为主要论据么?啥叫观察得知…………in vitro ? (观察针对野生型的抗体与两种变异株的分子结构结合以及抗体和病毒反应的能 量变化)
m
mybbs
ADE的风险越来越高
打疫苗的时候,只告诉副作用风险,从来没有告诉ADE风险
疫苗申请紧急使用的时候,ADE是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