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为什么大多持续两百多年,不会超过三百年?

e
ecnanif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看到这篇文章,很有意思,角度新颖。 特别是对”想象”的解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24072/answer/2050542095

云南的大象,自中国建国开始,第一次向北迁移。
一群象的迁移路,吸引了全国人的目光。

不知道大象习性的人,可能不知道象群向北迁移意味着什么。
这是瑞兆中的瑞兆,意味着大陆国家的盛世即将到来。
大象是一种喜温动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而且食量巨大,所以必须在湿润多雨,植被茂盛的地方生存。
因此,大象适合生活在赤道区域,亚洲大陆最适合大象生存的国家是印度,而中国只有云南南部等少数地方能让大象生存。
如果大象擅自向北迁移,一旦冬季到来之前回不去,那么就会冻死,同时饿死。
数百年来,甚至一千多年来,都是如此。
离开云南南部,大象活不下去,这是一个常识,因此我们的工作人员采取堵路的方式,慢慢的又把大象引导回西双版纳栖息地了。
但很久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大象曾经遍布中国,甚至河南这样和亚热带+湿润完全不着边的地方,都有大量的象群生存。
河南的古称是豫,一个人拿着长矛牵着大象的文字组合,这表示河南曾经有大量的大象。

在上古时代,河南曾经是全中国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适合农耕,被称之为中原地区,当了中国数千年的核心。
中国八大古都,一半都在河南,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在河南安阳市,我们发现了殷墟故址,在里面我们发现了大量关于大象曾经在殷商时期的河南存在的证据。
其中三件,属于国宝级文物。
比如说,商代雕刻的玉象。

比如说,商代雕刻的象牙酒杯。

比如说,在殷墟祭祀坑里发现的大象遗骨。

而在《吕氏春秋·古乐》中曾明确记载: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商朝甚至还训练出了一只规模庞大的象军,最后被周武王击败,一路驱赶到江南。
大象军团最后参与了保卫商朝首都之战,你说河南有没有大象。
这是大象最后一次在河南露面,很快大象就在河南绝迹了。
周王朝也想饲养大象,可惜养不活,慢慢的大象就全部消失了。
老人口口相传,大象很厉害,但后代就是见不到大象。
慢慢的,中国人发明了“想象”一词。
大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你自己去想吧。
为什么大象都消失了?
因为在商朝末年,全球气温骤降,生生的把河南的气温从亚热带给降成了温带,同时降雨量大幅减少。
大象在这样的河南,根本就无法生存。
商纣王被灭国,不仅仅是他自身昏聩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当时全国粮食大幅减产,国内矛盾冲突尖锐,所以大乱必定爆发。
1972年,竺可桢老先生发表了一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重磅论文,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仅仅在知网上,就有2800篇论文是引用竺老先生的这篇论文所写,可谓是学术界的奠基之作。
关于中国气候变迁的证据非常之多,我简单列几个给大家看一看。
公元前903年,周孝王七年,史籍记载:
“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江、汉俱冻啊,长江和汉江全部都结冰了,长江被冰封的景象,你能想象么?
这一年,周厉王出生。
倒霉的周厉王接管周王朝没几年,国人终于扛不住了,吃不上饭,开始到处叛乱,周王朝自此丛盛转衰。
随后,中国的气温节节下降,到了周幽王那一代,周朝的底蕴终于耗尽了,春秋战国时代到来。
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及秦汉盛世里,中国来到了暖期,气温大幅攀升。
据《左传》、《诗经》等古籍记载,那时山东冬季经常无冰,齐鲁地区可一年两熟。
山东是什么地方?那是黄河入海口。
从长江被冰封到黄河冬季都不结冰了,你自己体会下这温差有多大。
等到了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淮河流域、长江、太湖,又全部结冰了,冰层厚度甚至“可通车马”。
还有一些寒期的证据,比如说1816年,中国嘉庆二十一年,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夏年。
那一年,北京6月飞雪,7月霜冻,8月就入冬。
和被冤枉的小白菜没啥关系,纯粹是因为当时处于寒期。
明清时期,海南的琼山总共下过三次雪,历史均有记载,分别是明朝万历、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
现在广州飘个雪花都全国轰动了,海南下雪,你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温度么?
至于其他的史料也有很多。
比如说《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橘子树没有办法在淮北结果。
但汉朝天文学家张衡的著作《南都赋》中曾明确写有“襄橙邓橘”的字样,证明在汉朝,河南可以种植橘子和橙子,而河南比淮北还要北。
晏子和张衡都没错,只不过一个是在描述西周末年,一个在描述秦汉盛世。
实际上,要是晏子多活几代人,到了春秋中期,他就能看到淮北的橘子树了,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气温已经上来了。
从超大周期上,我们现在都处于大冰期时代,人类的本质是冰期生物,恐龙的那个年代地球是没有两级的,比现在要温暖的多。
但在这个大周期之下,也分很多中周期,温度都是在上下波动的,甚至每一次小周期,都会引发王朝的灭亡,相关性非常之高。
只有清朝这一个例外,在气温暴跌后还熬了几十年没死。
但细究下来,太平天国当时已经基本把清朝主力消灭殆尽了,后来是在西方洋枪队的帮助下,外加海关关税暴增的背景下,清朝才勉强续命的。
如果不考虑外力干涉,太平天国那一波,清朝是扛不过去的,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

研究温度和历史的关系之后我们会发现,国家完蛋不一定是因为气温下降,但气温下降一定会导致国家完蛋。
从图上看上下5000年中国的气温波动也就是在+2到-2之间,极限高温和低温差距不超过4摄氏度,最近1000年的气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
这么点气温波动,能引发王朝灭亡?
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分。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哺育着万物,而且比热容非常巨大,吸热能力很强大。
温度升高时,海洋会吸收大量的热。温度下降时,海洋会释放大量的热。
因为海洋的存在,地球的温差才会如此之小,变得适宜人类生存,不至于白天零上五十度,晚上零下五十度。
全球平均温度降低1度的意思,是全球的海洋已经释放出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后,地球依然无可奈何的整体降低了1度。
沿海的人类也许没什么感觉,但是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最低温降低了十几度那么恐怖。
同时,气温降低时,全球的水蒸气大幅减少,带来的降雨活动也大幅减少。
而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年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那么中国的年降水量平均要下降100毫米,而且越向北,降雨量下跌的越多。
在南方地区,降雨量每少100毫米,粮食产量就会降低10%。
而到了北方,这100毫米降雨量就更关键了。
我们都知道,400毫米降雨线是农耕的生死线,只有降雨量大于400毫米才能农耕。
但实际上,哪怕是放牧,也需要300毫米以上降雨量。
低于300毫米,就被称之为极端干旱,牧草一旦被啃食就很难恢复,所以这样的地方一般被称之为荒漠或者沙漠。

低于200毫米,则直接被称之为死亡沙漠。
年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大概相当于长城的范围要向南足足移动400里,这么一大片国土都不再适合农耕了,同时游牧民族也必须向南移动400里,否则他们也无法生存。
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和明清时修建的长城,地理位置偏差如此之远,原因就是当时的气温不一样。
农耕民族的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人口不变,因此极易爆发内乱,大量的农民起义,国力严重衰弱。
而此时,游牧民族可用来放牧的土地也大幅减少,人口也不变,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游牧民族必须频繁南下,和中原王朝爆发激烈战斗。
有些中原王朝干掉了农民起义军,但是被草原民族干掉了。
有些中原王朝干掉了草原民族,但是被农民起义军干掉了。
中原王朝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必死无疑。
能熬过气温暴跌这一劫的,历史上只有清朝,还是借了外力的帮助。
同样,当气温上升的时候,降雨线大幅向北移动,可用来农耕的土地大幅扩大,中原王朝一律处于盛世。
夏商时代是被古人念叨几千年的梦幻盛世,具体咋样咱们也不清楚,太久远了,资料甚少,那个时候也不是大一统王朝,就是个大部落。
但西周末年气温大降,礼崩乐坏的时候,大量中国精英特别怀念夏商时代。
而中原王朝最著名的两大盛世,秦汉盛世和隋唐盛世,则全部处于气温明显升高的周期之内。

而第四次气温大上升期,就是现在,今天的中国所在的位置,我们的气温正在急剧上升中。
气温升高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降雨线大幅向北移动。
最近几十年,中国一直在治理沙漠。
植树造林容易,但你想治理沙漠可真不容易,因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水。
没有足够的水源,你就算植树造林了,也很快就会枯死。而有了足够的水源,沙漠自己就会绿。
只有在水源刚刚达到植物生死线的地带,植树造林外加严厉保护,才有用。
毛乌素沙漠,在上一轮暖期,也就是1000年前的唐朝时期,是水草丰美之地,牛羊成群。
在这片沙漠里,专家们出土了各种遗址,证明了这里曾经的繁华。
据专家估计,唐朝时期的毛乌素沙漠的年降雨量可达到600毫米以上,和今天的河南差不多,非常适合种植。
但最近的一千年,中国始终处于冷期,毛乌素沙漠的降雨量暴跌,跌到了牧草的生死线附近。
因为水很少,所以这里都是沙漠。
但因为还有点水,所以这里还有种活植被的可能性。
因此,国家选择了治理毛乌素沙漠,并对所有植被严加保护,希望遏制北京的风沙。
本来吧,工作人员在辛辛苦苦的治理毛乌素沙漠,千难万难才恢复一点点植被。
但最近20年,毛乌素沙漠的植被以一种近乎狂暴的速度在疯狂恢复,靠南端的一部分,已经快成为真正的森林了。

2003年,毛乌素沙漠查干巴拉地区的景观是这样的。

2018年,同一个地方,野草都长到人的腰这么高了。

整个毛乌素沙漠,如今已经快消失了。

除此之外,在黑龙江等地,专家观察到了肉植阔叶林,这种不应该出现在东北的不耐寒植物,如今已经大面积出现。
曾经在夏天连风扇都不用的黑龙江地区,今年夏天被热的要抢购空调。

而在2020年,800毫米降雨线首次强行翻越了秦岭,导致严重干旱的陕北、甘肃降雨量明显增多。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大量的积水湖泊重新出现,以前的绿洲开始大面积恢复。
在黄河的上游,植被也开始大面积恢复,专家甚至在河套地区发现了兰花,一种对水分要求相当高的植物。
河套是古籍中有名的水草丰美之地,但那是以前,已经荒凉快1000年了。
如今,这里的水草大量恢复,甚至开始长兰花了。
也许,汉唐时期那鼎鼎有名的河套平原,能让我们这代的中国人重新目睹。气温和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
西藏地区曾经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王朝,叫吐蕃,连唐朝都送了一位公主去和亲。
但建国之后,在中央大力的扶持下,西藏的人口恢复了70年,如今也就300万人。
干旱寒冷的西藏,根本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当初能出现吐蕃王朝。
你再细究点历史,会发现吐蕃这个词和唐朝是始终绑在一起的,唐朝消失后吐蕃也消失了,整个西藏已经1000多年没有出现过任何王朝了。
因为唐朝末年,整个中国的气温暴降3摄氏度以上,一直持续了1000多年都没有恢复到唐朝的温度。
中原地区粮食产量下降,可耕种的土地减少,但还能活下去。
西藏那里,王朝和人口直接就崩溃了,成为了人口极其稀少的半无人区,从王朝退化成了一个奴隶制大部落,1000多年都没有恢复元气,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吐蕃。
而在新疆西域等地的大量王国,命运连吐蕃都不如。
当初唐朝控制的西域,都是水草之地,农耕是不行,但通过放牧养活一个小王国还是没问题的。

如今,这样的小国全部都灭亡了,甚至连都城都被抛弃了,里面连一个活人都没有了,因为根本就无法生存。
千余年过去,楼兰古城周围,还是寸草不生。

因为楼兰古国周围的湖没有了,河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曾经水草丰美的罗布泊成了一片戈壁滩。

而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古湖盆,位于丝绸之路,汉唐时期曾经有繁荣茂盛的大片胡杨林,如今枯死千年,始终屹立不倒。
从繁盛到枯萎,千年前的胡杨树,默默的矗立在地上,见证了1000年的历史。

而如今的中国,气温重新回升,降雨带重新北移。
2015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就开始预测全球变暖一定会给中国北方带来更多降水,极大的改善北方环境。

而2020年的时候,中国开始讨论,降雨线将北移,北方防汛怎么干?

全球变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风调雨顺的欧洲国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但是对大陆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北方干旱少雨的国家,是有天大好处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全球变暖,这本来就是地球周期的一部分,所以减排二氧化碳等议题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特朗普曾经直接说这是个骗局。
虽然特朗普很不靠谱,但在说实话方面,他算是美国最实诚的总统了。
不过中国依然签署了气候协定,甚至成为了全球碳达峰的重要旗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发达国家明显是拿碳排放量当成卡发展中国家脖子的工具,为什么中国要同意?
以前,中国是坚决不同意的,但现在中国同意了。
因为最近十年,中国北方出现了明显的降雨增多现象,而且一年比一年加速,整个北方的植被都在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在恢复。
这多出来的植被,按协议规定,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都算是中国的,这个碳排放权是可以对外交易的。
而且,中国也在光伏产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市场份额也位居全球第一,处于绝对优势。

光伏的数量,已经多到了能拿来拼熊猫玩。

这么算下来,支持欧洲搞的这个气候协定,不仅能让中国占据道德高地,甚至可以让中国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
因此,中国对气候协定的态度,从反对转变为了支持,最大的底气就是预判北方的植被会开始持续恢复。
虽然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降雨量增多带来的粮食产量增多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但如今又搞了一个什么碳排放权,植被可以源源不绝的给国家创造财富,这就有意思了,等于给中国送钱,中国干嘛不要。
另外,中国获得的好处还不止这点。
降雨量增多后,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会重新适合居住,这哪怕是对工业时代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整个上古时代,中华文明的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中华文化。
但最近1000年,中国的人口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长江流域,整整向南推移接近600公里。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黄河流域的中国精英大批迁往长江流域。
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司马睿渡江,在南京建立东晋。
但很快,人口的精华又回到黄河流域了,唐朝选择在黄河流域建都。
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中原精英在南京定都,建立南唐。
很快,人口和经济中心又回到黄河流域了。
第三次,是北宋末年,宋高宗赵构渡江,以南京为首都,以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
这一次,人口和经济中心永远的留在了长江流域,再也没有回到黄河流域,迄今已经1000多年。
因为这1000年来,中国的气温始终没有回到汉唐时期的温度,北方荒凉破败,降雨稀少,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

枯水期的黄河和小河一样宽,甚至隔三岔五就要断流,这样的水流量,明显和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对不上去。
唯一的原因,就是现在没有以前温度高。
远古时期黄河的水流量,不会弱于如今长江的水流量太多。
《孟子·滕文公下》写道: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换句话说,商朝末年,周朝初期,大象在中国地区彻底绝迹了,整个天下都找不到大象了。
古人以为大象是被周武王给杀绝的,但实际上是因为气温暴降导致的物种灭绝。
汉朝时期,中国的气温强烈反弹,温度暴增,但和商朝时期相比,气温还是差了一点点。
最大的证据,就是大象出现了三国时代孙权的吴国领土,也就是长江流域,而没有出现在曹操所在的魏国领土,也就是黄河流域。
在《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记载: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孙权送了一头大象做贺礼,曹操身边的一帮魏国精英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大象,非常好奇,想弄清楚这东西到底多重。
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曹操为了驯养大象,还专门在邺城周边修了一个园子,被中国的专家学者经多方考证,锁定为河北临漳县岗村的毛象坡。
但最终,曹操没有养活大象。
而在最近1000年的寒冷期,气温远低于汉唐时期,导致大象连长江流域都呆不下去了,要缩到云南那里才能保命。
2020年3月,云南的大象暴动,莫名其妙的向北迁移,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这种事从未发生过。
2021年7月,河南郑州暴雨,以前的年降雨量才600毫米,如今3天就下了600毫米,庞大的降雨量已经能和亚热带地区媲美了。
或许,云南的大象是感受到了什么,它们想回到曾经的豫州?
如今的地球气候,冰河时代这种大周期什么时候结束,因为缺乏资料还不好说,但是在1000年为单位的中周期上,地球是回暖的,在100年为单位的小周期上,地球也是回暖的。
我们极有可能重现汉唐时期的气温,黄河流域大量恢复植被,黄河水重新清澈,整个北方降雨量大幅增长,大量的戈壁和沙漠变成宜居的土地,极大的促进中国的农业实力和工业实力。
最后,我建议大家重新看一下这个图。

中华大陆的第四次盛世,即将降临,这种极其有利于大陆国家的气温攀升,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周期,不是任何人类有力量阻挡的。
冷了1000年了,该变一变了。
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古代的汉唐之威,极有可能在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手上重现。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象群北迁,降雨线北移,大陆国家的盛世来了 发布于 08-09・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点赞过万,长期更新 收录了该内容 我们采访了高晓松,看他如何评价光荣《三国志》新作?
00:53 三国志・战略版 的广告 评论 2593
写下你的评论...
半碗丶清水 全新的角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历史朝代定都有很多因素,但温度这个论点够新颖 08-09 · 热评 ​
392
APEXGLORY 恒纪元!长恒纪元! 08-09 · 热评 ​
1306 查看全部评论​ ​赞同 2.3 万 4344 1.1 万 2593
quote:
云南的大象,自中国建国开始,第一次向北迁移。 一群象的迁移路,吸引了全国人的目光。
不知道大象习性的人,可能不知道象群向北迁移意味着什么。 这是瑞兆中的瑞兆,意味着大陆国家的盛世即将到来。 大象是一种喜温动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而且食量巨大,所以必须在湿润多雨,植被茂盛的地方生存。 因此,大象适合生活在赤道区域,亚洲大陆最适合大象生存的国家是印度,而中国只有云南南部等少数地方能让大象生存。 如果大象擅自向北迁移,一旦冬季到来之前回不去,那么就会冻死,同时饿死。 数百年来,甚至一千多年来,都是如此。 离开云南南部,大象活不下去,这是一个常识,因此我们的工作人员采取堵路的方式,慢慢的又把大象引导回西双版纳栖息地了。 但很久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大象曾经遍布中国,甚至河南这样和亚热带+湿润完全不着边的地方,都有大量的象群生存。 河南的古称是豫,一个人拿着长矛牵着大象的文字组合,这表示河南曾经有大量的大象。
在上古时代,河南曾经是全中国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适合农耕,被称之为中原地区,当了中国数千年的核心。 中国八大古都,一半都在河南,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在河南安阳市,我们发现了殷墟故址,在里面我们发现了大量关于大象曾经在殷商时期的河南存在的证据。 其中三件,属于国宝级文物。 比如说,商代雕刻的玉象。
比如说,商代雕刻的象牙酒杯。
比如说,在殷墟祭祀坑里发现的大象遗骨。
而在《吕氏春秋·古乐》中曾明确记载:
“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商朝甚至还训练出了一只规模庞大的象军,最后被周武王击败,一路驱赶到江南。 大象军团最后参与了保卫商朝首都之战,你说河南有没有大象。 这是大象最后一次在河南露面,很快大象就在河南绝迹了。 周王朝也想饲养大象,可惜养不活,慢慢的大象就全部消失了。 老人口口相传,大象很厉害,但后代就是见不到大象。 慢慢的,中国人发明了“想象”一词。 大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你自己去想吧。 为什么大象都消失了? 因为在商朝末年,全球气温骤降,生生的把河南的气温从亚热带给降成了温带,同时降雨量大幅减少。 大象在这样的河南,根本就无法生存。 商纣王被灭国,不仅仅是他自身昏聩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当时全国粮食大幅减产,国内矛盾冲突尖锐,所以大乱必定爆发。 1972年,老先生发表了一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重磅论文,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仅仅在知网上,就有2800篇论文是引用竺老先生的这篇论文所写,可谓是学术界的奠基之作。 关于中国气候变迁的证据非常之多,我简单列几个给大家看一看。 公元前903年,周孝王七年,史籍记载:
“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江、汉俱冻啊,长江和汉江全部都结冰了,长江被冰封的景象,你能想象么? 这一年,周厉王出生。 倒霉的周厉王接管周王朝没几年,国人终于扛不住了,吃不上饭,开始到处叛乱,周王朝自此丛盛转衰。 随后,中国的气温节节下降,到了周幽王那一代,周朝的底蕴终于耗尽了,春秋战国时代到来。 而在及秦汉盛世里,中国来到了暖期,气温大幅攀升。 据《左传》、《诗经》等古籍记载,那时山东冬季经常无冰,齐鲁地区可一年两熟。 山东是什么地方?那是黄河入海口。 从长江被冰封到黄河冬季都不结冰了,你自己体会下这温差有多大。 等到了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淮河流域、长江、太湖,又全部结冰了,冰层厚度甚至“可通车马”。 还有一些寒期的证据,比如说1816年,中国嘉庆二十一年,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夏年。 那一年,北京6月飞雪,7月霜冻,8月就入冬。 和被冤枉的小白菜没啥关系,纯粹是因为当时处于寒期。 明清时期,海南的琼山总共下过三次雪,历史均有记载,分别是明朝万历、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 现在广州飘个雪花都全国轰动了,海南下雪,你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温度么? 至于其他的史料也有很多。 比如说《》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橘子树没有办法在淮北结果。 但汉朝天文学家张衡的著作《南都赋》中曾明确写有“襄橙邓橘”的字样,证明在汉朝,河南可以种植橘子和橙子,而河南比淮北还要北。 晏子和张衡都没错,只不过一个是在描述西周末年,一个在描述秦汉盛世。 实际上,要是晏子多活几代人,到了春秋中期,他就能看到淮北的橘子树了,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气温已经上来了。 从超大周期上,我们现在都处于大冰期时代,人类的本质是冰期生物,恐龙的那个年代地球是没有两级的,比现在要温暖的多。 但在这个大周期之下,也分很多中周期,温度都是在上下波动的,甚至每一次小周期,都会引发王朝的灭亡,相关性非常之高。 只有清朝这一个例外,在气温暴跌后还熬了几十年没死。 但细究下来,太平天国当时已经基本把清朝主力消灭殆尽了,后来是在西方洋枪队的帮助下,外加海关关税暴增的背景下,清朝才勉强续命的。 如果不考虑外力干涉,太平天国那一波,清朝是扛不过去的,因为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
研究温度和历史的关系之后我们会发现,国家完蛋不一定是因为气温下降,但气温下降一定会导致国家完蛋。 从图上看上下5000年中国的气温波动也就是在+2到-2之间,极限高温和低温差距不超过4摄氏度,最近1000年的气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 这么点气温波动,能引发王朝灭亡? 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分。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哺育着万物,而且比热容非常巨大,吸热能力很强大。 温度升高时,海洋会吸收大量的热。温度下降时,海洋会释放大量的热。 因为海洋的存在,地球的温差才会如此之小,变得适宜人类生存,不至于白天零上五十度,晚上零下五十度。 全球平均温度降低1度的意思,是全球的海洋已经释放出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后,地球依然无可奈何的整体降低了1度。 沿海的人类也许没什么感觉,但是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降低了十几度那么恐怖。 同时,气温降低时,全球的水蒸气大幅减少,带来的降雨活动也大幅减少。 而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年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那么中国的年降水量平均要下降100毫米,而且越向北,降雨量下跌的越多。 在南方地区,降雨量每少100毫米,粮食产量就会降低10%。 而到了北方,这100毫米降雨量就更关键了。 我们都知道,400毫米降雨线是农耕的生死线,只有降雨量大于400毫米才能农耕。 但实际上,哪怕是放牧,也需要300毫米以上降雨量。 低于300毫米,就被称之为极端干旱,牧草一旦被啃食就很难恢复,所以这样的地方一般被称之为荒漠或者沙漠。
低于200毫米,则直接被称之为死亡沙漠。 年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大概相当于长城的范围要向南足足移动400里,这么一大片国土都不再适合农耕了,同时游牧民族也必须向南移动400里,否则他们也无法生存。 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和明清时修建的长城,地理位置偏差如此之远,原因就是当时的气温不一样。 的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人口不变,因此极易爆发内乱,大量的农民起义,国力严重衰弱。 而此时,游牧民族可用来放牧的土地也大幅减少,人口也不变,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游牧民族必须频繁南下,和中原王朝爆发激烈战斗。 有些中原王朝干掉了农民起义军,但是被草原民族干掉了。 有些中原王朝干掉了草原民族,但是被农民起义军干掉了。 中原王朝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必死无疑。 能熬过气温暴跌这一劫的,历史上只有清朝,还是借了外力的帮助。 同样,当气温上升的时候,降雨线大幅向北移动,可用来农耕的土地大幅扩大,中原王朝一律处于盛世。 是被古人念叨几千年的梦幻盛世,具体咋样咱们也不清楚,太久远了,资料甚少,那个时候也不是大一统王朝,就是个大部落。 但西周末年气温大降,礼崩乐坏的时候,大量中国精英特别怀念夏商时代。 而中原王朝最著名的两大盛世,秦汉盛世和隋唐盛世,则全部处于气温明显升高的周期之内。
而第四次气温大上升期,就是现在,今天的中国所在的位置,我们的气温正在急剧上升中。 气温升高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就是降雨线大幅向北移动。 最近几十年,中国一直在治理沙漠。 植树造林容易,但你想治理沙漠可真不容易,因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水。 没有足够的水源,你就算植树造林了,也很快就会枯死。而有了足够的水源,沙漠自己就会绿。 只有在水源刚刚达到植物生死线的地带,植树造林外加严厉保护,才有用。 毛乌素沙漠,在上一轮暖期,也就是1000年前的唐朝时期,是水草丰美之地,牛羊成群。 在这片沙漠里,专家们出土了各种遗址,证明了这里曾经的繁华。 据专家估计,唐朝时期的毛乌素沙漠的年降雨量可达到600毫米以上,和今天的河南差不多,非常适合种植。 但最近的一千年,中国始终处于冷期,毛乌素沙漠的降雨量暴跌,跌到了牧草的生死线附近。 因为水很少,所以这里都是沙漠。 但因为还有点水,所以这里还有种活植被的可能性。 因此,国家选择了治理毛乌素沙漠,并对所有植被严加保护,希望遏制北京的风沙。 本来吧,工作人员在辛辛苦苦的治理毛乌素沙漠,千难万难才恢复一点点植被。 但最近20年,毛乌素沙漠的植被以一种近乎狂暴的速度在疯狂恢复,靠南端的一部分,已经快成为真正的森林了。
2003年,毛乌素沙漠查干巴拉地区的景观是这样的。
2018年,同一个地方,野草都长到人的腰这么高了。
整个毛乌素沙漠,如今已经快消失了。
除此之外,在黑龙江等地,专家观察到了肉植阔叶林,这种不应该出现在东北的不耐寒植物,如今已经大面积出现。 曾经在夏天连风扇都不用的黑龙江地区,今年夏天被热的要抢购空调。
而在2020年,800毫米降雨线首次强行翻越了秦岭,导致严重干旱的陕北、甘肃降雨量明显增多。 腹地,大量的积水湖泊重新出现,以前的绿洲开始大面积恢复。 在黄河的上游,植被也开始大面积恢复,专家甚至在河套地区发现了兰花,一种对水分要求相当高的植物。 河套是古籍中有名的水草丰美之地,但那是以前,已经荒凉快1000年了。 如今,这里的水草大量恢复,甚至开始长兰花了。 也许,汉唐时期那鼎鼎有名的,能让我们这代的中国人重新目睹。气温和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 西藏地区曾经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王朝,叫吐蕃,连唐朝都送了一位公主去和亲。 但建国之后,在中央大力的扶持下,西藏的人口恢复了70年,如今也就300万人。 干旱寒冷的西藏,根本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当初能出现吐蕃王朝。 你再细究点历史,会发现吐蕃这个词和唐朝是始终绑在一起的,唐朝消失后吐蕃也消失了,整个西藏已经1000多年没有出现过任何王朝了。 因为唐朝末年,整个中国的气温暴降3摄氏度以上,一直持续了1000多年都没有恢复到唐朝的温度。 中原地区粮食产量下降,可耕种的土地减少,但还能活下去。 西藏那里,王朝和人口直接就崩溃了,成为了人口极其稀少的半无人区,从王朝退化成了一个奴隶制大部落,1000多年都没有恢复元气,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吐蕃。 而在新疆西域等地的大量王国,命运连吐蕃都不如。 当初唐朝控制的西域,都是水草之地,农耕是不行,但通过放牧养活一个小王国还是没问题的。
如今,这样的小国全部都灭亡了,甚至连都城都被抛弃了,里面连一个活人都没有了,因为根本就无法生存。 千余年过去,周围,还是寸草不生。
因为楼兰古国周围的湖没有了,河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曾经水草丰美的罗布泊成了一片戈壁滩。
而在的居延海古湖盆,位于丝绸之路,汉唐时期曾经有繁荣茂盛的大片胡杨林,如今枯死千年,始终屹立不倒。 从繁盛到枯萎,千年前的胡杨树,默默的矗立在地上,见证了1000年的历史。
而如今的中国,气温重新回升,降雨带重新北移。 2015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就开始预测全球变暖一定会给中国北方带来更多降水,极大的改善北方环境。
而2020年的时候,中国开始讨论,降雨线将北移,北方防汛怎么干?
全球变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风调雨顺的欧洲国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但是对大陆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北方干旱少雨的国家,是有天大好处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全球变暖,这本来就是地球周期的一部分,所以减排二氧化碳等议题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特朗普曾经直接说这是个骗局。 虽然特朗普很不靠谱,但在说实话方面,他算是美国最实诚的总统了。 不过中国依然签署了气候协定,甚至成为了全球碳达峰的重要旗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发达国家明显是拿碳排放量当成卡发展中国家脖子的工具,为什么中国要同意? 以前,中国是坚决不同意的,但现在中国同意了。 因为最近十年,中国北方出现了明显的降雨增多现象,而且一年比一年加速,整个北方的植被都在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在恢复。 这多出来的植被,按协议规定,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都算是中国的,这个碳排放权是可以对外交易的。 而且,中国也在光伏产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市场份额也位居全球第一,处于绝对优势。
光伏的数量,已经多到了能拿来拼熊猫玩。
这么算下来,支持欧洲搞的这个气候协定,不仅能让中国占据道德高地,甚至可以让中国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 因此,中国对的态度,从反对转变为了支持,最大的底气就是预判北方的植被会开始持续恢复。 虽然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降雨量增多带来的粮食产量增多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但如今又搞了一个什么碳排放权,植被可以源源不绝的给国家创造财富,这就有意思了,等于给中国送钱,中国干嘛不要。 另外,中国获得的好处还不止这点。 降雨量增多后,原本不适合居住的地方,会重新适合居住,这哪怕是对工业时代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整个上古时代,中华文明的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中华文化。 但最近1000年,中国的人口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长江流域,整整向南推移接近600公里。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大规模的,黄河流域的中国精英大批迁往长江流域。 第一次,是西晋末年司马睿渡江,在南京建立东晋。 但很快,人口的精华又回到黄河流域了,唐朝选择在黄河流域建都。 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中原精英在南京定都,建立南唐。 很快,人口和经济中心又回到黄河流域了。 第三次,是北宋末年,宋高宗赵构渡江,以南京为首都,以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 这一次,人口和经济中心永远的留在了长江流域,再也没有回到黄河流域,迄今已经1000多年。 因为这1000年来,中国的气温始终没有回到汉唐时期的温度,北方荒凉破败,降雨稀少,承载不了太多的人口。
枯水期的黄河和小河一样宽,甚至隔三岔五就要断流,这样的水流量,明显和母亲河的历史地位对不上去。 唯一的原因,就是现在没有以前温度高。 远古时期黄河的水流量,不会弱于如今长江的水流量太多。 《孟子·滕文公下》写道: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换句话说,商朝末年,周朝初期,大象在中国地区彻底绝迹了,整个天下都找不到大象了。 古人以为大象是被周武王给杀绝的,但实际上是因为气温暴降导致的物种灭绝。 汉朝时期,中国的气温强烈反弹,温度暴增,但和商朝时期相比,气温还是差了一点点。 最大的证据,就是大象出现了三国时代孙权的吴国领土,也就是长江流域,而没有出现在曹操所在的魏国领土,也就是黄河流域。 在《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记载: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孙权送了一头大象做贺礼,曹操身边的一帮魏国精英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大象,非常好奇,想弄清楚这东西到底多重。 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曹操为了驯养大象,还专门在邺城周边修了一个园子,被中国的专家学者经多方考证,锁定为河北临漳县岗村的。 但最终,曹操没有养活大象。 而在最近1000年的寒冷期,气温远低于汉唐时期,导致大象连长江流域都呆不下去了,要缩到云南那里才能保命。 2020年3月,云南的大象暴动,莫名其妙的向北迁移,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这种事从未发生过。 2021年7月,河南郑州暴雨,以前的年降雨量才600毫米,如今3天就下了600毫米,庞大的降雨量已经能和亚热带地区媲美了。 或许,云南的大象是感受到了什么,它们想回到曾经的豫州? 如今的地球气候,冰河时代这种大周期什么时候结束,因为缺乏资料还不好说,但是在1000年为单位的中周期上,地球是回暖的,在100年为单位的小周期上,地球也是回暖的。 我们极有可能重现汉唐时期的气温,黄河流域大量恢复植被,黄河水重新清澈,整个北方降雨量大幅增长,大量的戈壁和沙漠变成宜居的土地,极大的促进中国的农业实力和工业实力。 最后,我建议大家重新看一下这个图。
中华大陆的第四次盛世,即将降临,这种极其有利于大陆国家的气温攀升,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周期,不是任何人类有力量阻挡的。 冷了1000年了,该变一变了。 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古代的汉唐之威,极有可能在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手上重现。 作者:(ID:YFqingmu) 原文:象群北迁,降雨线北移,大陆国家的盛世来了 发布于 08-09・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最新回帖

H
Huanmin
118 楼
凡事不过三。
a
awesomeiris
117 楼
说了这么长其实就是一句,农业靠天吃饭。工业革命后的清朝就已经成例外了。这文的作者只会在故纸堆里讨生活
南洋四海
116 楼
按照作者逻辑1800年之后温度上升 清朝应该做400年以上。
南洋四海
115 楼

無夏之年 语言 监视 编辑 無夏之年英語Year Without a Summer),指1816年。因為受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歐洲北美洲亞洲都出現災情,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亞洲氣候亦受影響,中國雲南因而出現饥荒 全球過去1000年平均氣溫。1800年之後出現的短時期的溫度下降。
点苍鹤云
114 楼
朝代更迭的原因是阶级固化到了一定程度,既得利益者愈发贪婪,底层愈发进阶无望,爆发革命,阶层重新洗牌。 这和气候有毛关系。

 

🛋️ 沙发板凳

a
apple2april
这么一个长篇大论,原来重点在最后一句
s
shellfly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洋洋洒洒几万字就是拍一个今上的马屁。 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朝代都不长吗?就是因为一个国家最需要有精神的那批人,那些读书人,那些知识分子,几千年来整天就琢磨着这些溜须拍马的狗屁玩意儿,这种国家/朝代不灭亡谁灭亡?!
C
CBOE
这么一个长篇大论,原来重点在最后一句
apple2april 发表于 2021-08-13 10:09

其实就是抄抄西方的冷门研究,气候经济学。我娃初中social study某学期做过一个project。
第二次工业化革命以后,影响就式微了。
驫龘麤靐
说简单点就是 气温上升-》降雨增加 -》中国宜居面积大大扩大 -》oh yeah,大国崛起 不过气候变化带有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气温上升 -》南极,格陵兰,西伯利亚的冰盖冻土融化 -》大量冰下细菌产生的甲烷(温室气体)释放入大气 -》温室效应速度倍增 -》冰川融化 -》温室效应速度倍增 -》内陆冰川消失 -》世界大多数河流源头消失 / 海洋水位上升 -》沿海城市被淹,内陆或干旱或水患频发
h
huanongying
就算是真的,现代强国只靠农业就行吗?
雁过
记得看到一本地理学家写的书说气温上升,瘟疫会频发。COVID 如果搞定了,估计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病毒。不管哪国繁盛,与病毒斗争感觉会连绵不断。
夺笋真的笋
文章写得不错,观点新颖
S
Silverwing
回复 1楼ecnanif的帖子
每个朝代更迭都是一个 土地集中,兼并,财富向少数人手里不断积累的过程 到资源分化到一定程度,屁民忍无可忍,就革命了 这是大势, 王朝灭亡的历史事件,只是需要个导火索
2千年的王朝,制度上没有本质不同, 所以这种机制不断重复
犹如资本主义社会,每十来年总会有经济危机,人性贪婪使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例外
霍伯森的选择
真是搞不懂,21世纪都第三个十年了,一大波人还想着恢复7世纪甚至公元前那一套。就跟蒙古人想着恢复13世纪的荣光一样可笑
夺笋真的笋
真是搞不懂,21世纪都第三个十年了,一大波人还想着恢复7世纪甚至公元前那一套。就跟蒙古人想着恢复13世纪的荣光一样可笑
霍伯森的选择 发表于 2021-08-13 10:41

你这让喊 MAGA的情何以堪。
s
shoon_yee
回复 1楼ecnanif的帖子
每个朝代更迭都是一个 土地集中,兼并,财富向少数人手里不断积累的过程 到资源分化到一定程度,屁民忍无可忍,就革命了 这是大势, 王朝灭亡的历史事件,只是需要个导火索
2千年的王朝,制度上没有本质不同, 所以这种机制不断重复
犹如资本主义社会,每十来年总会有经济危机,人性贪婪使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例外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1-08-13 10:38

我家小朋友跟我一起读中国历史,就问过为什么总是“农民起义,变成皇帝”这个pattern。😄
百香果柠檬
破产了呗。钱不够花就只能王朝破灭了。
h
hprain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洋洋洒洒几万字就是拍一个今上的马屁。 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朝代都不长吗?就是因为一个国家最需要有精神的那批人,那些读书人,那些知识分子,几千年来整天就琢磨着这些溜须拍马的狗屁玩意儿,这种国家/朝代不灭亡谁灭亡?!
shellfly 发表于 2021-08-13 10:19

这么胡说八道的帖子真开眼了。明明是王朝晚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无地农民破产。加上官绅不交税,国家收不上税导致财政破裂,又没有高产粮食的出现。清朝本来解决了这个问题。结果碰到殖民大潮外部矛盾转变为内部矛盾最后被推翻。 美国现在到有点这种趋势,贫富悬殊,顶层少交税。还好美国对底层的救济政策不错。就是苦了中产。
g
gentlesea
丧事喜办。气温升高,南方暴雨洪水都被说成了天降祥瑞。
y
ysyyrps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洋洋洒洒几万字就是拍一个今上的马屁。 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朝代都不长吗?就是因为一个国家最需要有精神的那批人,那些读书人,那些知识分子,几千年来整天就琢磨着这些溜须拍马的狗屁玩意儿,这种国家/朝代不灭亡谁灭亡?!
shellfly 发表于 2021-08-13 10:19

还好先看了热门回复,没看那几万字 中国朝代都不长,最基本的原因应该是太过集权,缺少有力的制约,极易腐败 所以每个朝代开始很清明,过不了几代就开始腐败 直到最后民不聊生逼得底层造反,或者因为内部空虚被外敌打败 又开始下一个朝代 周而复始
R
Ruth
一句话总结,郑州水灾是吉兆?
w
white2id
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300年的王朝?
h
hprain
我家小朋友跟我一起读中国历史,就问过为什么总是“农民起义,变成皇帝”这个pattern。😄
shoon_yee 发表于 2021-08-13 10:42

笑死。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变成皇帝的就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其他成为皇帝的无一不是前朝的贵族或者军阀。中国历史的农民起义基本上就是一个为王前驱的作用
w
whatawonderful
回复 3楼shellfly的帖子
手动赞~
7
789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洋洋洒洒几万字就是拍一个今上的马屁。 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朝代都不长吗?就是因为一个国家最需要有精神的那批人,那些读书人,那些知识分子,几千年来整天就琢磨着这些溜须拍马的狗屁玩意儿,这种国家/朝代不灭亡谁灭亡?!
shellfly 发表于 2021-08-13 10:19

我觉得你这一段话水平还不如楼主呢。
把王朝灭亡归咎于读书人完全是主观上的道德审判而没有具体的逻辑支持。
1) 王朝兴旺的时候就不溜须拍马? 2) 读书人无论拍马还是不拍马,会造成多大区别? 3) 非读书人的影响力是否更大? 4) 科技进步造成的时局改变是不是比拍马的影响更大?
我反而觉得中国历史上的落后恰恰是你这种人导致的,逻辑不清晰,分不清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区别,纯以主观情绪判断事物。清末林则徐就是这种人,自以为铁骨,实际上办案毫无逻辑和公平的傻逼。这种人的危害更大。
p
pwwq
中产党的朝代能 至少上千年
s
shoon_yee
笑死。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变成皇帝的就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其他成为皇帝的无一不是前朝的贵族或者军阀。中国历史的农民起义基本上就是一个为王前驱的作用
hprain 发表于 2021-08-13 11:02

就是说农民起义啊。秦朝开始,很多都是农民起义推翻了原有的,又有人当皇帝,又来一次。 不是说农民起义的农民本人变成皇帝。
小气蔻蔻
西汉+东汉442年,北宋+南宋319年,这都是皇族血脉相承的同一个朝代。超过300年了。真正200多年的朝代,也就明清两朝,而且也都是差一点点就300年了。
C
Cinderella_smile
这么一个长篇大论,原来重点在最后一句
apple2april 发表于 2021-08-13 10:09

LOL,还好先看了你的回复,就只看了最后一句,然后留言拿分,闪.......
c
csliz
据说是养不起!
l
lianqiao
说简单点就是 气温上升-》降雨增加 -》中国宜居面积大大扩大 -》oh yeah,大国崛起 不过气候变化带有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气温上升 -》南极,格陵兰,西伯利亚的冰盖冻土融化 -》大量冰下细菌产生的甲烷(温室气体)释放入大气 -》温室效应速度倍增 -》冰川融化 -》温室效应速度倍增 -》内陆冰川消失 -》世界大多数河流源头消失 / 海洋水位上升 -》沿海城市被淹,内陆或干旱或水患频发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13 10:25

不懂。历史上气温上升实际上变得湿润而不是干旱。水患主要看你住哪里。你住在快要变成河道和湖泊的地方就会遭水患。
y
ysyyrps
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300年的王朝?
white2id 发表于 2021-08-13 11:01

首先,中国在集权制下,能刚好撑过300年的只有宋朝,这还是算上偏安一隅的南宋 其次,你说其它国家的"王朝",那多半也是比较集权的 如果不限于"王朝",那么其它政体下超过300年的有不少 比如古希腊各城邦,罗马共和国 近代西方各国,比如英国从君主立宪到现在,早超300年了 美国算年轻的,也有250年了
驫龘麤靐
西汉+东汉442年,北宋+南宋319年,这都是皇族血脉相承的同一个朝代。超过300年了。真正200多年的朝代,也就明清两朝,而且也都是差一点点就300年了。

小气蔻蔻 发表于 2021-08-13 11:16

东西汉实在应该被认为是两个王朝,王族血统其实都变了很多,刘秀也就是比刘备的血统更纯正些。
s
strawberrykiwi
找到新角度赢两遍 欧耶
S
SOVOS
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洋洋洒洒几万字就是拍一个今上的马屁。 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朝代都不长吗?就是因为一个国家最需要有精神的那批人,那些读书人,那些知识分子,几千年来整天就琢磨着这些溜须拍马的狗屁玩意儿,这种国家/朝代不灭亡谁灭亡?!
shellfly 发表于 2021-08-13 10:19

看美国现状就知道了,立国近300年,各种尾大不掉,各种利益集团,只能全部推倒,从头再来
二战后70年了,300年内,核战争显然一定发生
人性使然,争饭,争女人,争面子,甚至争口气,人的最大敌人永远都是人
或许这也是犹太资本利用新馆和疫苗大规模灭绝人类的根本原因
l
longbows
400mm降雨线解释不了标题上不到300年就崩溃的原因 说穿了还是各王朝解决不了资源的长时间兼并问题,日积月累达到社会能承受的极限而不得不推倒重新洗牌 tg可以看看前车之鉴
老友粉
还好先看了热门回复,没看那几万字 中国朝代都不长,最基本的原因应该是太过集权,缺少有力的制约,极易腐败 所以每个朝代开始很清明,过不了几代就开始腐败 直到最后民不聊生逼得底层造反,或者因为内部空虚被外敌打败 又开始下一个朝代 周而复始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0:52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统治阶级暴虐无道,人民又充满了造反精神。
i
isabel
用农耕社会的粮食供应限制来预言工业/信息社会会迎来盛世? Seriously?
l
lianqiao
另外我们都在美国了,也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大人物,气温上升对中国的影响我不关心。就想问我住在南加这个南方沿海但又干旱的地方,气温上升会带来啥影响?会增加降雨吗?还是会更干旱?现在山火这么多,是不是更干旱造成的。历史上夏商和唐朝时代这些气温高的时候,南加是沙漠还是绿植覆盖的?
老友粉
用农耕社会的粮食供应限制来预言工业/信息社会会迎来盛世? Seriously?
isabel 发表于 2021-08-13 11:43

要不习包怎么会被捧为千古一帝呢!
m
magnoliaceae
这都什么烂贴
N
Namama
说简单点就是 气温上升-》降雨增加 -》中国宜居面积大大扩大 -》oh yeah,大国崛起 不过气候变化带有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气温上升 -》南极,格陵兰,西伯利亚的冰盖冻土融化 -》大量冰下细菌产生的甲烷(温室气体)释放入大气 -》温室效应速度倍增 -》冰川融化 -》温室效应速度倍增 -》内陆冰川消失 -》世界大多数河流源头消失 / 海洋水位上升 -》沿海城市被淹,内陆或干旱或水患频发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13 10:25

最关键的还是,以前是农业社会,所以降雨增加对整体国力影响显著。。
现在工业社会,哪怕真的大规模降雨增加对农业利好,但对整体国力其实没啥影响。。 撑死就省下几千亿的第x期南水北调资金。。
N
Namama
还好先看了热门回复,没看那几万字 中国朝代都不长,最基本的原因应该是太过集权,缺少有力的制约,极易腐败 所以每个朝代开始很清明,过不了几代就开始腐败 直到最后民不聊生逼得底层造反,或者因为内部空虚被外敌打败 又开始下一个朝代 周而复始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0:52

这是典型被西方史观忽悠了?
中国朝代末期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央集权不足,地方豪强的税收不上来,税基越来越窄,导致底层屁民的税率越来越高,最终官逼民反
驫龘麤靐
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300年的王朝?
white2id 发表于 2021-08-13 11:01

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人口,尤其是大米成为主粮以后。中国历史上很多脉络都是人口问题,一个朝代建立以后,都有一段国泰民安的盛世,然后人口大增殖,慢慢人口饱和,然后超饱和,也就是说土地的产出只够勉强支持国民的热量需求,营养什么都是次要的。这时社会就变得特别脆弱,因为一旦欠收,马上就会出现饥民大军,求生的饥民又会冲击周围同样脆弱的地区,然后雪球越滚越大。而且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当封闭,周边不是海洋就是大漠高山丛林,一旦爆炸,无法向周边泄压。所以每次皇朝兴替,都伴随着超过一半的人口灭绝(除了民代清,红灭民),人口压力骤减后,才有了下一轮王朝的盛世。
还有一个因素是北方的胡化军事集团,这个集团往往是改朝换代的真正发动机。比如西汉是在韩信扫荡了韩赵齐之后才有能力对阵霸王的江东子弟。东汉刘秀收服了幽州骑兵。魏晋的青州兵虎豹骑。隋唐更是起源于关陇八柱国,宋源于后周,元的蒙古人本来打到长江就打不动了,是前金军(主力是汉人)接过接力棒完成的灭宋。朱88灭元源于红巾军。清灭明的主力是北方军镇倒戈的前明军。太平天国之所以没有能够灭清,也是因为没有全力北伐,如果收了北方兵源地,历史就改写了。民国代清是袁大头的北洋新军倒戈。至于红朝,也是一样,没有长征到陕北和后来抗战在北方的大发展,也一样没戏。
一朵蘑菇
太长懒看
夺笋真的笋
首先,中国在集权制下,能刚好撑过300年的只有宋朝,这还是算上偏安一隅的南宋 其次,你说其它国家的"王朝",那多半也是比较集权的 如果不限于"王朝",那么其它政体下超过300年的有不少 比如古希腊各城邦,罗马共和国 近代西方各国,比如英国从君主立宪到现在,早超300年了 美国算年轻的,也有250年了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1:28

英国的君主血统当中都换过好几轮,根本都不是同一个家族。
N
Namama
首先,中国在集权制下,能刚好撑过300年的只有宋朝,这还是算上偏安一隅的南宋 其次,你说其它国家的"王朝",那多半也是比较集权的 如果不限于"王朝",那么其它政体下超过300年的有不少 比如古希腊各城邦,罗马共和国 近代西方各国,比如英国从君主立宪到现在,早超300年了 美国算年轻的,也有250年了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1:28

中国的西汉东汉,因为皇族是远亲,所以分为两个朝代。。 但按照这个定义看,西方那些政体得划分成多少不同的王朝?
罗马内部各种内战,不同人上台屡见不鲜,这就得拆成多少个? 英国王室按照直系血脉来看,不也换了好几茬?
驫龘麤靐
这是典型被西方史观忽悠了?
中国朝代末期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央集权不足,地方豪强的税收不上来,税基越来越窄,导致底层屁民的税率越来越高,最终官逼民反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3 11:59

也就是明末是这样的,辽饷外加欠收造成流民。 清末反而经济大发展,政府税收从几千万两,到最后一年,如果不是清朝灭亡,应该可以达到2亿两。
N
Namama
也就是明末是这样的,辽饷外加欠收造成流民。 清末反而经济大发展,政府税收从几千万两,到最后一年,如果不是清朝灭亡,应该可以达到2亿两。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13 12:07

清末一个是雍正搞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堵上了一个大漏洞 另一个是地方厘金,抽当地商业税。。 最后一个也是因为有了外部借款,和西方人治理下的关税这两个途径吧?
要不然,清朝财政在太平天国占领东南半壁后就该崩溃了。。
驫龘麤靐
清末一个是雍正搞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堵上了一个大漏洞 另一个是地方厘金,抽当地商业税。。 最后一个也是因为有了外部借款,和西方人治理下的关税这两个途径吧?
要不然,清朝财政在太平天国占领东南半壁后就该崩溃了。。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3 12:18

工商业大发展也是一个原因。中国历史上因为要搞皇权扁平化统治,所以一直大力压制地方实力派,所以抑商一直是国策(现在习帝也在这么搞),但是清末统治力下降,给了工商业发展的机会,这才有了胡雪岩这样的人出现,其实他可以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参政的鼻祖。
y
ysyyrps
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人口,尤其是大米成为主粮以后。中国历史上很多脉络都是人口问题,一个朝代建立以后,都有一段国泰民安的盛世,然后人口大增殖,慢慢人口饱和,然后超饱和,也就是说土地的产出只够勉强支持国民的热量需求,营养什么都是次要的。这时社会就变得特别脆弱,因为一旦欠收,马上就会出现饥民大军,求生的饥民又会冲击周围同样脆弱的地区,然后雪球越滚越大。而且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当封闭,周边不是海洋就是大漠高山丛林,一旦爆炸,无法向周边泄压。所以每次皇朝兴替,都伴随着超过一半的人口灭绝(除了民代清,红灭民),人口压力骤减后,才有了下一轮王朝的盛世。
还有一个因素是北方的胡化军事集团,这个集团往往是改朝换代的真正发动机。比如西汉是在韩信扫荡了韩赵齐之后才有能力对阵霸王的江东子弟。东汉刘秀收服了幽州骑兵。魏晋的青州兵虎豹骑。隋唐更是起源于关陇八柱国,宋源于后周,元的蒙古人本来打到长江就打不动了,是前金军(主力是汉人)接过接力棒完成的灭宋。朱88灭元源于红巾军。清灭明的主力是北方军镇倒戈的前明军。太平天国之所以没有能够灭清,也是因为没有全力北伐,如果收了北方兵源地,历史就改写了。民国代清是袁大头的北洋新军倒戈。至于红朝,也是一样,没有长征到陕北和后来抗战在北方的大发展,也一样没戏。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13 12:00

嗯,人口是很重要
其实西北,东南亚还是有地的。可惜我们没有扩张的传统,人太多了,宁可内耗,也不去从别人嘴里把地抢过来,不知道是不想还是不能。

d
dalianyin
回复 14楼hprain的帖子
这个说的有道理 就是经济原因 就连英国封建社会的破灭也源于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所以都是人类 西方东方没有本质不同
驫龘麤靐
嗯,人口是很重要
其实西北,东南亚还是有地的。可惜我们没有扩张的传统,人太多了,宁可内耗,也不去从别人嘴里把地抢过来,不知道是不想还是不能。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2:25

我觉得是不想,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皇权统治,最忌讳分权,也就最忌讳地方实力派,所以中国历史上对于商人和军人的打压特别厉害,因为这两种人是最有野心进取心的人。那么去远方建功立业是不受鼓励的。从宋朝开始华人就在东南亚建立过很多地方政权,即便他们很多企图上表称臣,而中国政府往往还是帮助当地土著消灭这些政权,归根结底,就是把他们看作是潜在的颠覆力量。
p
pureaqua
用农耕社会的粮食供应限制来预言工业/信息社会会迎来盛世? Seriously?
isabel 发表于 2021-08-13 11:43

2nd
f
fredman
楼上几个真是无语。
这叫天降祥瑞,中国要出皇帝了!
就是有点肥!
N
Namama
嗯,人口是很重要
其实西北,东南亚还是有地的。可惜我们没有扩张的传统,人太多了,宁可内耗,也不去从别人嘴里把地抢过来,不知道是不想还是不能。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2:25

西北很多地方不适合农耕,而可以进行农耕的,比如说新疆的一些地方,一直到清朝中叶才真正回归中国。。 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同治回乱,绿教暴民把整个大西北的汉人差点屠光。。
东南亚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疟疾等热带疾病太严重了,汉人移民死亡率极高 另一个是交通导致了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很容易就搞独立,比如说历史上的越南,被中国统治了1000多年,最后还是分裂出去了。。
e
ecnanif
记得看到一本地理学家写的书说气温上升,瘟疫会频发。COVID 如果搞定了,估计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病毒。不管哪国繁盛,与病毒斗争感觉会连绵不断。
雁过 发表于 2021-08-13 10:32

我前段时间还说covid 估计跟气温变化也有关。
y
ysyyrps
我觉得是不想,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皇权统治,最忌讳分权,也就最忌讳地方实力派,所以中国历史上对于商人和军人的打压特别厉害,因为这两种人是最有野心进取心的人。那么去远方建功立业是不受鼓励的。从宋朝开始华人就在东南亚建立过很多地方政权,即便他们很多企图上表称臣,而中国政府往往还是帮助当地土著消灭这些政权,归根结底,就是把他们看作是潜在的颠覆力量。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13 12:33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是吧。
其实中国各朝代虽不长,但也不算短了 但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像在原地打转 一两千年过去,虽然换了很多朝代,但本质上并没怎么变, 每个朝代都在重复以前的历史,每个朝代的人的想法也没啥不同 但其它地方的文明会有一些很明显的递进。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差别呢
C
CC2020CC
小农思想到了顶峰,大概就是这样。
清朝人已经知道现代社会出现了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除非你能证明气候变暖会导致科研进步、工业发达,否则农业就算翻倍,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为零。要知道,2019年全球粮食产量过剩30%。很多政府,比如美国,求着农民别种太多粮食。
就算降雨增多,粮食过剩80%比过剩30%好很多吗?
至于宜居带更是搞笑。现代社会,人口必然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点上。雄安难道不在宜居带上,怎么没人搬进去?俄国宜居的地方多了,全国几分之一的人口挤在莫斯科。巴西地广人稀,圣保罗挤得照样摩肩擦踵。
t
ted.hanks
简直是一叶障目,光看到北方的农耕了。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河流交汇的地方。 气候变暖对这些地方肯定是不利的。就靠北方农业增长根本抗不起中国经济。
h
habibi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是吧。
其实中国各朝代虽不长,但也不算短了 但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像在原地打转 一两千年过去,虽然换了很多朝代,但本质上并没怎么变, 每个朝代都在重复以前的历史,每个朝代的人的想法也没啥不同 但其它地方的文明会有一些很明显的递进。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差别呢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3:01

中国文明也在递进啊,经济科学都有,皇权思想可能差不多但是其它方面可不是。
s
sunychen23
墙里一天到晚跟个小学生学舌什么“百年未有之变局”,“万年大业”, 然后拿什么什么“千年”一遇的洪水帅锅,几年愚民脑子蠢到如此地步了吗
h
huanongying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是吧。
其实中国各朝代虽不长,但也不算短了 但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像在原地打转 一两千年过去,虽然换了很多朝代,但本质上并没怎么变, 每个朝代都在重复以前的历史,每个朝代的人的想法也没啥不同 但其它地方的文明会有一些很明显的递进。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差别呢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3:01

思想上的压制吧,到今天还不是如此。
N
Namama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是吧。
其实中国各朝代虽不长,但也不算短了 但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像在原地打转 一两千年过去,虽然换了很多朝代,但本质上并没怎么变, 每个朝代都在重复以前的历史,每个朝代的人的想法也没啥不同 但其它地方的文明会有一些很明显的递进。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差别呢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3:01

工业革命前,科技水平长期也就那样。。
但是,政治层面上,中国其实各个朝代变化还是不小的,并不存在原地打转的状况
从一开始几个朝代中央集权 vs 封建分封制度的斗争, 再到后来好几百年的皇权 vs 门阀世家的斗争, 再往后是长期的皇权 vs 官僚的斗争,比如说明朝宦官vs权臣
整个政治制度其实一直都在演进,都在完善,都在解决上一朝面临的问题。。 一直到清朝,从政治体制角度来讲,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已经基本完美了。
木瓜瓜
因为权力太集中,防来保去用尽全力也只能撑那么久。
c
caique
为什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300年的王朝?
white2id 发表于 2021-08-13 11:01

不是因为欧洲王朝更短吗?打着打着,国家都没了 你看看普鲁士起家的柯尼斯堡现在叫啥名字吧。。。 300年的宿命不是中国独有的
c
caique
西汉+东汉442年,北宋+南宋319年,这都是皇族血脉相承的同一个朝代。超过300年了。真正200多年的朝代,也就明清两朝,而且也都是差一点点就300年了。

小气蔻蔻 发表于 2021-08-13 11:16

西汉东汉,你说血脉相连,我感觉在这一点上刘秀都没你自信
c
caique
400mm降雨线解释不了标题上不到300年就崩溃的原因 说穿了还是各王朝解决不了资源的长时间兼并问题,日积月累达到社会能承受的极限而不得不推倒重新洗牌 tg可以看看前车之鉴
longbows 发表于 2021-08-13 11:34

最近打压各种互联网和教育机构,虽然华人上喷的多。其实本质是皇上在想着抑兼并
珞珈山街
舔今上的角度清奇,好文!问题是,今上看得懂吗?会不会不够直白?直接喊万岁,会不会效果更好?
m
majiademajia

小气蔻蔻
看美国现状就知道了,立国近300年,各种尾大不掉,各种利益集团,只能全部推倒,从头再来
二战后70年了,300年内,核战争显然一定发生
人性使然,争饭,争女人,争面子,甚至争口气,人的最大敌人永远都是人
或许这也是犹太资本利用新馆和疫苗大规模灭绝人类的根本原因
SOVOS 发表于 2021-08-13 11:33

犹太资本不给力啊,新冠到现在全世界死了四百多万人,还大都是本来也活不了多久的老年人。
另外犹太资本这次是不是大义灭亲了?以色列这次新冠也爆了,10%人口感染新冠,而且什么疫苗都争先打,当活雷锋替全世界“试毒”。现在关于疫苗的研究数据大都是看以色列的情况。
老友粉
我觉得是不想,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皇权统治,最忌讳分权,也就最忌讳地方实力派,所以中国历史上对于商人和军人的打压特别厉害,因为这两种人是最有野心进取心的人。那么去远方建功立业是不受鼓励的。从宋朝开始华人就在东南亚建立过很多地方政权,即便他们很多企图上表称臣,而中国政府往往还是帮助当地土著消灭这些政权,归根结底,就是把他们看作是潜在的颠覆力量。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13 12:33

改朝换代也是大一统之后的事
m
momosun
回复 1楼ecnanif的帖子
新颖个头呀,明亡于小冰河期,网上早就炒烂了。王朝周期率三百年,气候周期比这长。主要还是王朝时间长了,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大,人口变多,贫富差距变大,最后垮了。造反一轮死掉80%,问题就解决了。气候肯定不是决定因素呀。
c
chickenrib
这篇拍得有水平!!!估计作者洋洋自得,不是国师,起码副国级吧。可惜小学生大概率欣赏不了,对驴弹琴
m
mindstorm
回复 1楼ecnanif的帖子
新颖个头呀,明亡于小冰河期,网上早就炒烂了。王朝周期率三百年,气候周期比这长。主要还是王朝时间长了,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大,人口变多,贫富差距变大,最后垮了。造反一轮死掉80%,问题就解决了。气候肯定不是决定因素呀。
momosun 发表于 2021-08-13 14:09

有大周期有小周期。
m
mindstorm
西北很多地方不适合农耕,而可以进行农耕的,比如说新疆的一些地方,一直到清朝中叶才真正回归中国。。 没过多久又发生了同治回乱,绿教暴民把整个大西北的汉人差点屠光。。
东南亚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疟疾等热带疾病太严重了,汉人移民死亡率极高 另一个是交通导致了政府无法有效控制,很容易就搞独立,比如说历史上的越南,被中国统治了1000多年,最后还是分裂出去了。。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3 12:50

过去没西药,没疫苗,抗不住瘟疫,军队大规模南征根本做不到。
m
mindstorm
简直是一叶障目,光看到北方的农耕了。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河流交汇的地方。 气候变暖对这些地方肯定是不利的。就靠北方农业增长根本抗不起中国经济。

ted.hanks 发表于 2021-08-13 13:05

那就让河南变成黄三角,黑龙江变成黑三角呗。
历史总是变迁的,珠三角就是挖了香港的墙脚发展起来的,也一样可以因为政策,气候被挖。
m
mindstorm
清末一个是雍正搞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堵上了一个大漏洞 另一个是地方厘金,抽当地商业税。。 最后一个也是因为有了外部借款,和西方人治理下的关税这两个途径吧?
要不然,清朝财政在太平天国占领东南半壁后就该崩溃了。。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3 12:18

清朝这个破了官绅不纳粮的确好,制度上,清朝统治屁民还是有一套的。
m
mindstorm
嗯,人口是很重要
其实西北,东南亚还是有地的。可惜我们没有扩张的传统,人太多了,宁可内耗,也不去从别人嘴里把地抢过来,不知道是不想还是不能。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2:25

路不好,气候不好,大军过不去,另外,中国其实把好地都征服了,剩下的都是不要的。有了长江跟黄河之间这块宝地后,都懒得征服其他地方就过的很好。
比如美国,现在肯定懒得北吞加拿大,南并墨西哥。将来冻死人,或者热死人的话,就不好说了。
e
elleyy
改朝换代因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瘟疫横行居无定所的流亡百姓太多了,中央集权也无法维持。屁民没有一点好日子过时就是权利倾覆的开始。
S
Summer1980
中国文明也在递进啊,经济科学都有,皇权思想可能差不多但是其它方面可不是。
habibi 发表于 2021-08-13 13:05

没看出来中国文明的递进,思想上简直在倒退
h
honeydream
文章写的不错,终于承认现在其实就是古代朝代制度的延续,上面的就是皇帝了。
S
Summer1980
工业革命前,科技水平长期也就那样。。
但是,政治层面上,中国其实各个朝代变化还是不小的,并不存在原地打转的状况
从一开始几个朝代中央集权 vs 封建分封制度的斗争, 再到后来好几百年的皇权 vs 门阀世家的斗争, 再往后是长期的皇权 vs 官僚的斗争,比如说明朝宦官vs权臣
整个政治制度其实一直都在演进,都在完善,都在解决上一朝面临的问题。。 一直到清朝,从政治体制角度来讲,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已经基本完美了。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3 13:11

都是在封建社会这个框架里的完美化,换句话说就是内卷,完全没有质的进步
j
jianiao96
真是搞不懂,21世纪都第三个十年了,一大波人还想着恢复7世纪甚至公元前那一套。就跟蒙古人想着恢复13世纪的荣光一样可笑
霍伯森的选择 发表于 2021-08-13 10:41

人家是学术和人文的探讨,到你这里就变成政治了
S
Summer1980
回复 59楼huanongying的帖子
特别同意;中国要走出这个怪圈,需要思想的解放;可是几千年的小农思想,哪儿那么容易改变啊。看看现在所谓的盛世-既然有盛世,那必然有倒下的那天
j
jianiao96
这么胡说八道的帖子真开眼了。明明是王朝晚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无地农民破产。加上官绅不交税,国家收不上税导致财政破裂,又没有高产粮食的出现。清朝本来解决了这个问题。结果碰到殖民大潮外部矛盾转变为内部矛盾最后被推翻。 美国现在到有点这种趋势,贫富悬殊,顶层少交税。还好美国对底层的救济政策不错。就是苦了中产。
hprain 发表于 2021-08-13 10:46

不可否认,中国这两年北方降雨的确 急剧上升 看很多四五十岁的人留言,从小大到都没到一春天下这么多雨 ,夏天几乎三天两头下午,还是北方 黄河线附近 前一气,看新闻说 新疆沙漠的发大水, 把石油设备全淹了 ,照片上像 一大片湖泊,不告诉你 哪能看出是沙漠
S
Summer1980
路不好,气候不好,大军过不去,另外,中国其实把好地都征服了,剩下的都是不要的。有了长江跟黄河之间这块宝地后,都懒得征服其他地方就过的很好。
比如美国,现在肯定懒得北吞加拿大,南并墨西哥。将来冻死人,或者热死人的话,就不好说了。
mindstorm 发表于 2021-08-13 15:51

你的意思中国以前过的很好?也太好笑了吧。 美国还有a l a s k a 呢,不需要打加拿大
月亮的雨
文章写得不错,春江水暖鸭先知。和大象如出一辙。
N
Namama
都是在封建社会这个框架里的完美化,换句话说就是内卷,完全没有质的进步
Summer1980 发表于 2021-08-13 16:11

呵呵。。前面还在谈政治,现在突然就只谈技术了?
说到封建社会,西方贵族退出统治集团,那是一战大量贵族死绝后的事情了吧?这都几几年的事了?
想来这点你也是不知道的?
c
chatchat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是吧。
其实中国各朝代虽不长,但也不算短了 但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像在原地打转 一两千年过去,虽然换了很多朝代,但本质上并没怎么变, 每个朝代都在重复以前的历史,每个朝代的人的想法也没啥不同 但其它地方的文明会有一些很明显的递进。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种差别呢
ysyyrps 发表于 2021-08-13 13:01

其实就一个地方,欧洲。
小气蔻蔻
西汉东汉,你说血脉相连,我感觉在这一点上刘秀都没你自信
caique 发表于 2021-08-13 13:17

刘秀谱系清晰,为啥就没自信了?
七世祖:西汉景帝刘启 六世祖:长沙定王刘发 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 曾祖父:郁林太守刘外 祖父:巨鹿都尉刘回 父亲:南顿县令刘钦
l
lucyliu8587
这是在影射本朝的统治期么
y
ysyyrps
刘秀谱系清晰,为啥就没自信了?
七世祖:西汉景帝刘启 六世祖:长沙定王刘发 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 曾祖父:郁林太守刘外 祖父:巨鹿都尉刘回 父亲:南顿县令刘钦
小气蔻蔻 发表于 2021-08-13 16:39

早就出五服了,算啥血脉相连 刘秀跟西汉末几个皇帝连近亲都算不上 搞个东汉只是名义上正统些
E
EEswine
回复 1楼ecnanif的帖子
这人也是个知名博主了,天天认真扯蛋,国运啦,大棋啦,还是有受众的,有人看着爽就行了。
m
mindstorm
你的意思中国以前过的很好?也太好笑了吧。 美国还有a l a s k a 呢,不需要打加拿大
Summer1980 发表于 2021-08-13 16:17

你才搞笑呢,中国商汤霸业的时候,欧洲还在树上刚下来呢。中国在世界上几千年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世界经济富裕程度是第一
m
mindstorm
回复 1楼ecnanif的帖子
这人也是个知名博主了,天天认真扯蛋,国运啦,大棋啦,还是有受众的,有人看着爽就行了。
EEswine 发表于 2021-08-13 16:59

你大概不知道,国内领导层最担心的是如果没有进口,真的粮食不够吃。而美国也是这样担心的。奥巴马当年就说过中国将来会因为很有钱,会饿死全世界穷人
P
Pelosi

问题是即使降雨增加
中国的降雨不均衡啊, 要不下, 几个月不下雨, 要下就夏天几场暴雨下个死

看看去年到今年的春天, 广东, 福建, 台湾的干旱 都干旱到了什么程度!!!
台湾 大叔都在求雨!!!

m
mindstorm
不可否认,中国这两年北方降雨的确 急剧上升 看很多四五十岁的人留言,从小大到都没到一春天下这么多雨 ,夏天几乎三天两头下午,还是北方 黄河线附近 前一气,看新闻说 新疆沙漠的发大水, 把石油设备全淹了 ,照片上像 一大片湖泊,不告诉你 哪能看出是沙漠
jianiao96 发表于 2021-08-13 16:17

你说的是克拉玛依,中国最早的油田,全淹了,几百公里啊,全是水,还是在沙漠。楼里一群人只要逢中必反而已,他们懂个毛线。
楼兰当年我猜测就是缺水灭亡的。中国农业对中国人的作用,跟核武基本在一个水平上。可以没有核武几年死不了人,如果没有粮食,一年就要开始死人。而中国农业最重要的是缺水,降水的确对国运帮助很大。一堆人根本不懂,还农业不算啥,算经济帐的话,都是每年可能节省或者增加的总和是几万亿的。
m
mindstorm

问题是即使降雨增加
中国的降雨不均衡啊, 要不下, 几个月不下雨, 要下就夏天几场暴雨下个死

看看去年到今年的春天, 广东, 福建, 台湾的干旱 都干旱到了什么程度!!!
台湾 大叔都在求雨!!!


Pelosi 发表于 2021-08-13 21:51

将来降水可能北移,如果降水一旦稳定的越过秦岭,那么将来,台湾广东干旱会是长久的,新常态
c
chfox
差距呀,看人这角度刁钻,这马屁拍的。大象北迁乃是吉兆。我皇圣明,天将祥遄呀
c
cptbtptp
现在这个朝代赶紧亡吧 这几年的国内太恶心了
j
jianiao96
你说的是克拉玛依,中国最早的油田,全淹了,几百公里啊,全是水,还是在沙漠。楼里一群人只要逢中必反而已,他们懂个毛线。
楼兰当年我猜测就是缺水灭亡的。中国农业对中国人的作用,跟核武基本在一个水平上。可以没有核武几年死不了人,如果没有粮食,一年就要开始死人。而中国农业最重要的是缺水,降水的确对国运帮助很大。一堆人根本不懂,还农业不算啥,算经济帐的话,都是每年可能节省或者增加的总和是几万亿的。

mindstorm 发表于 2021-08-13 21:52

我只是记得,我小时候 夏天雨水多 ,冬天雪大 村前村后 到处是小溪 ... 村后一条大河 好轻澈 夏天天天光着屁股去河里玩,下面都是白沙 ,膝盖深 的,河面很宽 90年代后 开始干旱,溪水河水全干了 前些年回家看过一次,那个河 和小时候印象 差的太多了 ,失落了很久
雨水对北方来说 太重要了 ,南方人体会不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