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和私校不一样。 有些,比如basis受众是professional双职工。诉求是少事把孩子stem搞好了。日子过充实了。最好再搞些才艺。所以明码标价,what you see is that you pay, 不求donation不求很多volunteering不搞事。 有些,特别是老牌私校,受众是wasp,家里有人蹲家。诉求是小社会,要社交,要community,要家长社交,要姿态好看。所以很多fa,捐款是大头,各种各样的事情, what you see is not what you pay,what you pay is what you get.
可以问问已经在那个学校的家长。攀比这些其实看校风,每个学校很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至于三万对于你自己家庭多不多,要看工作稳定情况/被动收入情况/家庭消费观,只能自己说了算,不相干的网友说了不算。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怕班里有特有钱的孩子,只要跟自己家庭差不多/中产家庭能有50%,我觉得孩子就能交到朋友。
至于这个学校好不好,跟自己家理念是不是一致,孩子进去收获,这些每个学校也不一样,也还是要针对学校打听,天南海北的网友不一定了解你说的那个学校,建议local真正了解的人去打听。
当然,教育支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有的父母自己舍不得买奢侈品或好车好房,但舍得花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的人觉得学校都一样,上家旁边的公校最好。
总之,我的建议是你花这个钱时,哪怕孩子学不好,达不到你的期待时,你也不抱怨花那么多钱就可以了。
给你算算
40万税前,算到手25万。
房子水电维护一年6万,孩子学费3万,再多点其它课外2万,车1万,grocery2.5万,一共14.5万。还剩10万+。
这个影响也因人而异,有人每天吃馒头也不觉得叫影响,有人每天必须要山珍海味才能下咽。没人知道你什么生活style啊。
女人不买衣服?家庭不旅游?
最后一条实在太重要了。湾区有人嘲笑harker的去了Santa Clara univ/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这种心态趁早不用考虑私校。上私校的又不是送藤。
不能只算基本开销啊,一年旅游2-3次,买点喜欢的东西,存点钱,各种都得算上。。。
然后钱上做到孩子上学没有压力,特别是一个人失业也有足够的备用金。我是买了几个投资房,现金流就正好给娃上学用了。
这不还剩10万吗,又不是说剩下的不花了。
靠谱
刚才算下来不是还有10万吗?买衣服旅游不够吗? 再说衣服旅游这种开支松紧度自己可以掌握。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多了一份大开支,那么其他的就要简朴些。人生就是取舍。看你觉得啥是最重要的了。
说的太好了!
不能。dependent care FSA可以报child care有关的费用,学费不行(除非是daycare)
看地方吧,东北部教育比较好,加州公立基本就是扫盲班。湾区家长要么送私立要么上很多课外班。
车为什么要1万?grocery怎么可能这么少
赞成,与其把关注点放在钱上,不如关注孩子本身.
取决于你有几个娃,一个娃大家都可以,两个娃就很吃力了。
公校其实也不错,换我我会买个好点的学区房,多花点心思教育,不一定比私校差。
感觉大家太过高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而轻视了家庭教育。与其想破脑袋勒紧裤腰带送私校,还不如多花点心思琢磨一下如何更好完善家庭教育,培养小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缩小两者间的差距。这是我这个穷人在思索的问题,给楼主一个思路哈
旅游衣服花十万?
回楼主, 20-30万以上。
学费三万的私立不会有啥压力,就是中产私立。不会说希望你每年捐一万的。
我前几天去学区的summer camp接娃,看到一辆红色的Porsche接了娃正要离开,觉得人家好有钱啊。
私立垃圾也不至于的。愿意出钱上学的,至少父母都是重视教育的人。那么孩子的家庭背景不会差到哪里。在这个环境里小孩子交朋友不错的。 公立的话,有些即使大环境不错,具体到某个学校free lunch 的比例太高,你想想你希望孩子和这种家庭的孩子交往吗?
认识一家中国人,家里三个小孩,低收入,2个孩子进小学。是私立学校。。。。
小孩学钢琴,是免费的。因为低收入,有一些教堂有免费老师过来教。。 太羡慕啦。。
一般申请入学的时候就要同时申请financial aid,两者同时发offer的。有时候申请financial aid也会影响录取的。录取后一般当年不能再申请financial aid,而下一年申请FA不如第一年入学申请时容易
我咋觉得私校要求家长参与的更多。。。
实际就是后者更难…大家更愿意花钱买个省事儿和专业😂
啊 我周围有开始公校 高中上私校的…
这都行 家长真的送去了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吗(课外班都负责了)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特别是小学没必要花钱上私校。等高年级了再去读。
真实情况是,顶尖的私校是一个罗卜一个坑,只有几次会扩容。越到高年级越难进去了。所以很多人都是从pre k开始就送了,因为竞争少,容易进去,进去以后就占住一个名额了。另外,他们还会给siblings优先,如果你已经有个大的在那个私校了,小的就比较容易进去。当然,比较差些的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看地区,你说的那是好私校,家长非富即贵。我说的是平民私校,家长都是公司打工人那种。我这里三万预算只能上平民私校,上不了好私校,好私校学费就得五万多。
是的,有的人把孩子上daycare 的钱省下来买名牌包,有人不买名牌包也要送孩子上daycare 。消费观念不同而已。
私校和私校不一样。 有些,比如basis受众是professional双职工。诉求是少事把孩子stem搞好了。日子过充实了。最好再搞些才艺。所以明码标价,what you see is that you pay, 不求donation不求很多volunteering不搞事。 有些,特别是老牌私校,受众是wasp,家里有人蹲家。诉求是小社会,要社交,要community,要家长社交,要姿态好看。所以很多fa,捐款是大头,各种各样的事情, what you see is not what you pay,what you pay is what you get.
一直不懂名牌包是用来干什么的 还以为如果小孩上了私校可能家长会可以背着…
看来那家小孩非常优秀了
私校不是适合每个孩子的,3万多的私校肯定不是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