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90年代亲历的体校

l
louis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80后大妈, 刚刚看完奥运,勾起了少年时的好多记忆。今晚实在不想工作,就来讲讲自己亲历的少年体校。
我小时候爸妈很开明,本着让我多接触各种事物的原则让我去游泳队训练。 其实主要原因是我当时实在太皮了, 上课总是捣乱,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每天有太多的经历耗不掉(现在我娃也是这样),之前学琴完全坐不住,学废了,就送去游泳。
当时不懂,现在想想我真是举国体制的受益人。每天室内游泳馆训练,一分钱没交过。出去比赛,都是教练带着,偶尔妈妈或是队友的妈妈跟着去。家长住宿自理,但队员的一切费用,吃住行,都是游泳队出的。那时候可喜欢出去比赛了,好吃好喝好玩。我是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练的,到小学毕业时,是当时省里12岁年龄组某些专项成绩最好的几个人 (小孩的比赛那时是分年龄组的)。教练要我初中开始上体校,我很开心得答应了。家里妈妈反对,觉得学习受影响(本来学习就不好);爸爸很开明,说我要是游泳有天赋有兴趣就去练游泳,他负责帮我补习文化课。最后当不了世界冠军也可以上个北京体育大学之类的,出来在高中或是大学当体育老师,也是不错的出路。
l
louisa
还记得中考发表成绩那天,我和爸爸去学校看我的成绩,碰到我的班主任,跟他说我就要去上体校了。班主任说, 哎呀,你这孩子虽然现在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绝对是读书的好材料,上体校可惜了!!!我爸爸感动得热烈盈眶,这么多年第一次被老师表扬
伪猴王
最后还是读书读出来了。
l
louisa
等待上体校的暑假有个很重要的省级游泳比赛,当时教练跟我说,省队的教练已经注意到我了,这次比赛如果稳定发挥,就能前三,然后就会借调省队集训,准备全国比赛。我还记得借调省队时就可以拿工资。当时我特别盼望这场比赛,不是为了拿工资,而是觉得很有荣誉感。结果,比赛临出发前一天我高烧39度。我哭着求妈妈放我跟队去比赛,但妈妈没答应。我留在家里养病,错过了那场比赛,错过了省里集训的第一次机会
南开阿飞
楼主写的文字不错,就是有点政治不正确啊,应该写一下你在举国体制下被压榨的很惨,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不甘心的做了炮灰。
l
louisa
接下来的事情很有戏剧性。要去体校报道的前一周我又发高烧,烧到晕倒,被爸妈的校医院直接送到大医院住院去了, 于是体校报道的事就耽搁下来。爸妈心疼我病了很久(估计就是很严重的流感),不想让我马上恢复训练, 就给我在分片的初中先注册了,于是我就先去了正常的中学读书。病好了之后每天提早两节课从中学离开去游泳馆训练,准备水平恢复了就去体校。谁知道接连几次,只要教练说,“明天你来体校吧”,我回家晚上就发烧,一烧一个星期; 又错过了一次或是两次高水平的比赛。更奇葩的事这期间我突然变成了我们中学整个年级成绩最好的那个小孩,就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第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所有人都傻了, 包括我自己。慢慢地我开始犹豫要不要去体校。我发现我去体校的动力是荣誉感和成就感,原先在正常学校没法得到;现在在正常学校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游泳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事了
v
vsfan
没有性侵嘛……是不是你去了假的体校
b
badgerbadger
这神奇的病魔
l
louisa
这样又坚持了两年, 每天提早两节课放学去游泳。因为我成绩好,老师一直给绿灯。插一句,当年初中那些课程真的不需要花时间, 我每天只有30分钟做作业,就能把所有作业搞定。我一直觉得自己不近视是因为没有时间用眼:连写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更甭提看电视了。 后来教练不干了,直接告诉我,要么来体校, 要么就不要训练了 (当年小, 不懂, 现在早明白了-- 举国体制不培养业余爱好)。我想了想,和游泳队告别了。
l
louisa
后来就是正常的考大学,出国读phD。当年高考没发挥好,没敢报我心心念的清华(虽然分数也够了)-- 清华有游泳队,我从我们市游泳队退出的时候就决心将来去清华游泳,愿望落空了。不过后来PhD去了那所游泳队最出名的最著名大学。我记得第一次去泳池游泳时,看见进门处有个碑刻着所有学校奥运奖牌得主的名字。当时非常震撼,想,如果当年放弃读书而去游泳,估计这辈子没可能在这个池子了游泳了。
w
windsnow
接下来的事情很有戏剧性。要去体校报道的前一周我又发高烧,烧到晕倒,被爸妈的校医院直接送到大医院住院去了, 于是体校报道的事就耽搁下来。爸妈心疼我病了很久(估计就是很严重的流感),不想让我马上恢复训练, 就给我在分片的初中先注册了,于是我就先去了正常的中学读书。病好了之后每天提早两节课从中学离开去游泳馆训练,准备水平恢复了就去体校。谁知道接连几次,只要教练说,“明天你来体校吧”,我回家晚上就发烧,一烧一个星期; 又错过了一次或是两次高水平的比赛。更奇葩的事这期间我突然变成了我们中学整个年级成绩最好的那个小孩,就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第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所有人都傻了, 包括我自己。慢慢地我开始犹豫要不要去体校。我发现我去体校的动力是荣誉感和成就感,原先在正常学校没法得到;现在在正常学校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游泳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事了
louisa 发表于 2021-08-09 23:43

太神奇了,可能是你的潜意识是想读书考大学的
l
louisa
再说一下我知道的当年队友的出路。我熟悉的人家庭状况都不错,现在也都过着不错的生活。其中一个真的走的就是我和我爸当年设想的路:去了体校几年,期间省队集训,没进成国家队,但学习也还不错,后来上了北京体育大学。想想我现在累死累活得做美国学校的faculty,估计人家的生活更自得其乐
A
Amber2020
后来就是正常的考大学,出国读phD。当年高考没发挥好,没敢报我心心念的清华(虽然分数也够了)-- 清华有游泳队,我从我们市游泳队退出的时候就决心将来去清华游泳,愿望落空了。不过后来PhD去了那所游泳队最出名的最著名大学。我记得第一次去泳池游泳时,看见进门处有个碑刻着所有学校奥运奖牌得主的名字。当时非常震撼,想,如果当年放弃读书而去游泳,估计这辈子没可能在这个池子了游泳了。
louisa 发表于 2021-08-09 23:54

University of Florida吗?
q
qas168888
lz写得真好
e
ecolock
这是听过第二个发烧之后变成学霸的故事
l
louisa
University of Florida吗?
Amber2020 发表于 2021-08-09 23:58

U Florida 离最著名学校差的有点远吧。。。
j
jianiao96
太多人 受轮子媒体影响了 虽然不看轮子,但是带起来的风向 充斥网络 很多人 无是非的喷 ,完全不了解事实
我本来对这个论坛已经心死,就是看到有人 谈了少体校的经历,才重新注册
无聊也是聊
U Florida 离最著名学校差的有点远吧。。。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01

狼人队那个?
老公说是Stanford. lz 好牛🐂
l
louisa
再谈一下中美差别: 中国训练量绝对大。我们当时一堂训练课6000m,平时每天一堂训练课,暑假时每天2堂, 所以暑假每天12000 米!!!!12岁的孩子就要游这么大的量。
雨花
楼主是牛人。
l
louisa
我现在仍然觉得游泳队的经历是我人生很有价值的一个经历。从小懂得push your own limit,知道珍惜时间提高效率,是一生的财富。
s
shoeholic
再谈一下中美差别: 中国训练量绝对大。我们当时一堂训练课6000m,平时每天一堂训练课,暑假时每天2堂, 所以暑假每天12000 米!!!!12岁的孩子就要游这么大的量。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09

这个运动量,楼主好牛!
普罗旺斯的淡紫
后来去了斯坦福吧。真是牛人。
j
jianiao96
那些喷的人 绝不敢进来这个帖子 很多喷子的 民族自卑心 已经扭曲到丧失人性的地步 ..真悲哀
l
laiquziyou
University of Florida吗?
Amber2020 发表于 2021-08-09 23:58

https://www.sportsengine.com/recruiting/best-swimming-colleges
N
Namama
最后上了stanford,真心牛人
N
Namama
再谈一下中美差别: 中国训练量绝对大。我们当时一堂训练课6000m,平时每天一堂训练课,暑假时每天2堂, 所以暑假每天12000 米!!!!12岁的孩子就要游这么大的量。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09

是的,中国以前训练比较落后,纯粹靠运动量大,不科学 不知道现在这些年是否好点
w
wingofdream
哈哈 有意思的经历。 会不会是发烧把脑子烧开窍了
w
wx1201
等着看后面
j
jianiao96
是的,中国以前训练比较落后,纯粹靠运动量大,不科学 不知道现在这些年是否好点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0 00:25

看新闻说 ,国内 游泳 划艇 包括 滑雪 都用上 风洞训练了 国内建了 两风洞
b
baobaokitty
后来就是正常的考大学,出国读phD。当年高考没发挥好,没敢报我心心念的清华(虽然分数也够了)-- 清华有游泳队,我从我们市游泳队退出的时候就决心将来去清华游泳,愿望落空了。不过后来PhD去了那所游泳队最出名的最著名大学。我记得第一次去泳池游泳时,看见进门处有个碑刻着所有学校奥运奖牌得主的名字。当时非常震撼,想,如果当年放弃读书而去游泳,估计这辈子没可能在这个池子了游泳了。
louisa 发表于 2021-08-09 23:54

说不定进了国家队,被送去斯坦福训练了lol
j
jianiao96
10月25日,國內首座體育綜合訓練風洞在中車二七國家冰雪運動科訓基地正式啟用 該體育風洞由十一院第三研究所自主設計建造,是一座開口回流式(帶駐室)風洞,尺寸規模和風速範圍可滿足滑雪、滑冰、雪橇等冰雪運動項目及部分夏季運動項目的模擬需求,能幫助判斷和優化運動員最佳競技姿態,檢測和標定參賽裝備性能。 該體育風洞在設計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大亮點—— 一是建成國內首個體育綜合訓練風洞,填補了國內沒有專門用于體育訓練測試的大型綜合風洞的空白; 二是性能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風洞在流場品質、測試精度等方面優于已知的國外類似風洞; 三是廢舊廠房改造利用,該現代化的體育訓練實驗室由二七廠柴油機試驗站改造而成,是貫徹落實“綠色辦奧”“廉潔辦奧”重要指示的具體體現。 此外,該體育風洞還是一個“訓練+科研”的雙功能風洞,不僅能進行模擬訓練,還能精確測量各種試驗數據用于研究,提升訓練質效。
j
jianiao96
河北淶源國家跳台滑雪訓練基地風洞 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為中國跳台滑雪項目量身打造的世界最大、國內首座專用科研訓練風洞。與世界上同類風洞相比,該風洞不僅尺寸最大,而且流場品質極佳,風速控制更為精密,測試功能也最全面,在國內首次將航空空氣動力學技術應用于體育訓練。 “通過半年的風洞訓練,跳台滑雪國家集訓隊在近期創造了新的突破,多名運動員順利完成HS140跳台首跳,其中宋祺武達到141.5米,成為中國首個跳過140米的運動員,再次成功縮小了與國際頂尖運動員之間的差距。”
j
jianiao96
苏炳添 看出科学训练的效果很好 能不能普及到省队 难说 不过或多或少都会受影响吧 国家队的方法 都会慢慢流传出来
h
heyykitty0
我现在仍然觉得游泳队的经历是我人生很有价值的一个经历。从小懂得push your own limit,知道珍惜时间提高效率,是一生的财富。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12

那是你自己figure out的或者天生性格,还是游泳队人人都这样。有同学小学练游泳的,后来学科竞赛进集训队的,大学里也代表系里参加学校运动会。小学里写作业就效率高,不过也就不会花时间冥思苦想把作品作出特色,或者把问题想深。人生也不是all-out的那种,就做到刚刚好。不过他妈妈可能all-out了。
g
guoxiang
楼主是牛人,可以学习游泳两不误。可是我身边的体育生同学基本没有学习好的,当然上的大学和后来的工作也都没有很好,体育特长也并没有一直带来好处。有当兵后来转业的,有在中学当体育老师的,有完全无法继续体育相关工作、上了市本只能当什么基站工程师的,有开网约车的,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吧。只有一个,算结局最好的,保送了清华,现在还算混的好的,但是怎么毕业的不知道,因为学习对他来说实在是困难。
j
jianiao96
我现在仍然觉得游泳队的经历是我人生很有价值的一个经历。从小懂得push your own limit,知道珍惜时间提高效率,是一生的财富。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12

有过体校经历的人 大部分都说受益不少 亲身经历的没喷,没有体校经历的人倒是 喷的喷的起劲
致远
有过体校经历的人 大部分都说受益不少 亲身经历的没喷,没有体校经历的人倒是 喷的喷的起劲
jianiao96 发表于 2021-08-10 01:22

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个帖子,“亲身经历的没喷,没有体校经历的人倒是 喷的喷的起劲”,就你回帖多,喷得最多。
“有过体校经历的人,大部分都说受益不少”,你统计过?张口就来。你看到的是这里写出来的,来这里的普遍素质不错,看到的自然不错,这是幸存者偏差。

h
heyykitty0
有过体校经历的人 大部分都说受益不少 亲身经历的没喷,没有体校经历的人倒是 喷的喷的起劲
jianiao96 发表于 2021-08-10 01:22

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还不少说受益不少呢,呵呵。What doesn''''''''t break you makes you stronger,有朋友还这么说covid的。黎明受访被问父母离婚是不是给他很大伤害(具体用词记不清了),他还说感谢他们让他成长呢。但break了的人呢?
c
cidcnm
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还不少说受益不少呢,呵呵。What doesn''''''''t break you makes you stronger,有朋友还这么说covid的。黎明受访被问父母离婚是不是给他很大伤害(具体用词记不清了),他还说感谢他们让他成长呢。但break了的人呢?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1-08-10 01:45

这是实在找不到喷点了吗?
h
heyykitty0
这是实在找不到喷点了吗?
cidcnm 发表于 2021-08-10 01:48

你觉得是喷? 你不同意哪点。同样的经历不同人get different things out of it。就像我说的话,你的反应就是这是喷。
h
homenerd
回复 9楼louisa的帖子
楼主说的举国体制不培养业余爱好是事实,说明举国体制就是专业体制,你如果进入,哪怕小学都没有念完,都进入专业体制,其它的基本教育都无所谓。公平地说,中国不是唯一,历史上这样的国家,如苏联,东德都有类似。对这样的事实,是否符合体育精神,那就是各陈己见,各有好恶,争论无益。
b
bluecrab
再谈一下中美差别: 中国训练量绝对大。我们当时一堂训练课6000m,平时每天一堂训练课,暑假时每天2堂, 所以暑假每天12000 米!!!!12岁的孩子就要游这么大的量。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09

上海的少体校那种三年级的学校游泳队,太牛了,我家娃暑假回去跟着打酱油,这边游泳队一周两次,人家是一周六次,还有体能训练,被鄙视的不行。幸好我家娃也无天赋只是强身健体.......
S
Sisyphus
上海的少体校那种三年级的学校游泳队,太牛了,我家娃暑假回去跟着打酱油,这边游泳队一周两次,人家是一周六次,还有体能训练,被鄙视的不行。幸好我家娃也无天赋只是强身健体.......
bluecrab 发表于 2021-08-10 03:02

我看西雅图的游泳队也是一周6次,我小外甥天天累的够呛
N
NOA
楼主写的文字不错,就是有点政治不正确啊,应该写一下你在举国体制下被压榨的很惨,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不甘心的做了炮灰。
南开阿飞 发表于 2021-08-09 23:35

不这么阴阳怪气会死是吗?
D
DannyCL
我也两次差点被拉走了。
我的小学是全区足球冠军,我是主力前锋,当时区少年体校要招我,我妈坚决不同意。可惜了,不然在我的帮助下,中国足球队2006年,2010年都应该可以打进世界杯。
上了高中后,我代表我就读的中学参加全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主项200米和400米。跑完200米比赛后,我的体育老师(教练)过来告诉我,省田径队的教练看上我了,说喜欢我跑步的姿势和频率。要我在所有比赛项目结束后单独留下来,那个教练要单独看我再跑一次。我的体育老师说,只要我跑到22秒5左右,那个教练就会招我进专业队训练。妈呀,22秒5,我平时最好成绩也就23秒左右,我要是能一下子提高0.5秒,那第一个站上百米跑道决赛的就不是苏炳添了。再说,我代表学校跑田径,也就是混个逃课而已,从来没准备吃专业这碗饭。但我还是单独留了下来再跑了一次,成绩比我最好成绩还差不少。省队教练看了没说什么,和我的教练打了个招呼后,转头走了。
大队书记
是的,中国以前训练比较落后,纯粹靠运动量大,不科学 不知道现在这些年是否好点

Namama 发表于 2021-08-10 00:25

靠运动量只是初级阶段, 进入华山论剑的, 没有医学技术肯定不行。多少年前游泳届有5朵金花 的传奇故事。估计美国也是一样, 不然为什么都是哮喘病人
c
cafe1123
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还不少说受益不少呢,呵呵。What doesn''''''''t break you makes you stronger,有朋友还这么说covid的。黎明受访被问父母离婚是不是给他很大伤害(具体用词记不清了),他还说感谢他们让他成长呢。但break了的人呢?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1-08-10 01:45

上山下乡多好啊,可以推荐上清华,还可以当一尊。
y
yyxk
再谈一下中美差别: 中国训练量绝对大。我们当时一堂训练课6000m,平时每天一堂训练课,暑假时每天2堂, 所以暑假每天12000 米!!!!12岁的孩子就要游这么大的量。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09

我想说差不多,我当时业余爱好游泳的训练,10岁不到,暑假每天都要6km
m
minijing
哇,好羡慕念书好体育还这么出色的,太厉害了
l
louisa
再回来补充两句。 就我自身的经历,体校的孩子确实社会气重很多,没有什么学习风气,平均教养比较差, 比普通学校的孩子平均水平低。想“出淤泥而不染”,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我们那届孩子,我和后来去北京体育大学的那个队友,算上里面难得的“好”孩子。
另一个就是体育生出路的问题。我自己的观察,当然样品量很小,是和读书一样,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很小,比读书翻身的机会更小。比我高几届的一个队员,省专业队好几年,巅峰期全国比赛大概前三的样子。但没拿过冠军,后来就被国家队淘汰,省队退役,读书不行,就做临时工。但她们属于比较早接受游泳训练的,后来赶上到处缺游泳教练教小孩游泳,做教练了之后生活还可以。一些队友家里是体制内的,都通过各种渠道给他们安排上了体制内的工作,也算是衣食无忧。想想我的大学同学,确实有不少家庭经济条件挺困难,就靠自己读书,实现阶层跨越的。当然这是全国范围的高考筛选,比一个城市的游泳队筛选要严格的多。 其实也是好多读书的孩子没能考上好学校,当了炮灰。
悲观地想,可能无论读书还是体育,原生家庭都决定了大部分人最终的归宿,剩下能出头的,都是很有天赋的人, 无论读书还是体育。比如读书, 需要没有什么教育资源就能考上牛校; 比如体育,需要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就能脱颖而出。从这点出发,我是赞成把家庭的socialeconoical status作为考量来衡量学生的水平的。
l
luckyduo
体育也许更需要天赋异禀。
春暖花开1267
回复 53楼louisa的帖子
其实选择去体校的,本来就大多数是读书多半读不出来的 就是去的,大部分比较早就淘汰了,然后回去正常学校, 谈不上被耽误,反而可能受益于常人得不到的训练场地,器材和机会。
大部分原生家庭是贫困的家庭,无论体育,还是读书,要出人头地机率都比较小,这点中美是一样的
A
Amber2020
https://www.sportsengine.com/recruiting/best-swimming-colleges
laiquziyou 发表于 2021-08-10 00:24

谢谢link~最近奥运会UF有俩得金牌的,我就以为是UF哈哈
l
louisa
再说一个小样品量的观察。美国这边学术牛人体育超级好的很多。我只说我比较熟悉的。 一个H的教授是超级马拉松的最快的选手之一;一个UC的教授拿过大学网球的冠军;我隔壁办公室的三院院士酷爱马拉松。这三位女性都有3+娃,真的是人生无极限的真人秀。太太佩服了!
l
louisa
回复 53楼louisa的帖子
其实选择去体校的,本来就大多数是读书多半读不出来的 就是去的,大部分比较早就淘汰了,然后回去正常学校, 谈不上被耽误,反而可能受益于常人得不到的训练场地,器材和机会。
大部分原生家庭是贫困的家庭,无论体育,还是读书,要出人头地机率都比较小,这点中美是一样的
春暖花开1267 发表于 2021-08-10 12:22

很多人去上体校的时候,还没开始认真读书呢, 比如我,估计男孩子成熟得更晚。 像我就是觉得小学很无聊,不好好学习。等懂事了知道认真学的时候才能展现能力。估计当年很多人也觉得我是读书读不出来的那种小孩吧。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五六年级数学考试我发现题出错了,交了卷跑去跟老师讲为什么出错了。 讲了半小时终于把老师讲明白了。可惜是统考,老师也没法改答案,只能按错的判分。那些上体校的孩子,肯定也有像我当年这样的,如果给足够的鼓励和认可,是可以学得更好的。
s
sugeeamimi15
80年代生人。我的小学是游泳特色,有自己的游泳馆,当年给市里输送了不少世界冠军。听体育老师说他们拉筋会痛的哇哇叫。一开始不愿下水老师一脚踢下泳池,不听话老师操起拖鞋一顿打。这些小孩给我的印象是特别活泼好动,和我们普通班比,他们一帮人就很吵闹,喜欢在下面起哄老师,有几个特别聪明的在年级里也排名靠前
s
shoon_yee
再说一个小样品量的观察。美国这边学术牛人体育超级好的很多。我只说我比较熟悉的。 一个H的教授是超级马拉松的最快的选手之一;一个UC的教授拿过大学网球的冠军;我隔壁办公室的三院院士酷爱马拉松。这三位女性都有3+娃,真的是人生无极限的真人秀。太太佩服了!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14:13

lz你要是生在美国,学习和游泳都可以继续了的话,也应该是这种大牛吧。
e
evachuyi0426
上山下乡多好啊,可以推荐上清华,还可以当一尊。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8-10 08:24

不这么阴阳怪气会死是吗?
H
High.eee
楼主牛人中的牛人。
l
louisa
再说一句: 我从小就是聪明但淘气而且没什么情商的小孩。这种小孩尤其是女孩,在当时是不怎么受待见的。重要的是越不受待见就越没有上进的动力。我很感恩当时可以终止这种负循环。现在为人父母,总提醒自己要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
F
Fly-fly
我高中同学有个初中上体校学速滑的(东北),上高中就是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后来也是体特生上的本省挺好的大学。看到她的例子就觉着体校也不耽误人啊(以前的错误观念)。
h
hellensiao
感谢分享。lz是密大的吗?
l
louisa
说不定进了国家队,被送去斯坦福训练了lol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1-08-10 00:33

哈哈,我也想过这种可能,估计只进国家队是没这待遇的,得能拿个世界冠军才行
w
wuwulala
我自己小时候在体育局的教练那边练篮球,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我那边市队教练也带那种自己交钱来练的兴趣班的学生,那个教练手下有体校的,上半天课训练半天那种,也有那种兴趣班练得好的然后被选进市队的,这类人不多,但是也没有说被要求一定要放弃学业的,除非自己选要focus体育,不然也是去正常学校,平时放学就来训练,比赛前要集训需要跟学校请假那种。体校那些举国体制里面的,我见到的没有后来过得很惨的,全部都读了本科,大部分走体育特招生,小部分自己成绩还可以考进去的。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一定要进国家队有国际大赛名次才能特招,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些奥运金牌特招进的都是名校了,国内还有无数的二本三本,他们的特招条件很低的,招进去也就是打打大学生联赛,但凡从小体校练上来的,基本都能符合要求。至于后面找工作,也跟普通人大差不差,考公务员当体育老师去公司。相同条件下很多时候有个体育特长,找工作更容易。考公务员的要是考的体育局,那更是有特殊照顾了。总之我真正接触过的几个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最后都回归普通人生活了。而且因为会愿意走体校路线的,都是家里比较穷的小孩,举国体制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可以从农村走出来的路子。
j
jianiao96
我自己小时候在体育局的教练那边练篮球,其他地方不知道,但是我那边市队教练也带那种自己交钱来练的兴趣班的学生,那个教练手下有体校的,上半天课训练半天那种,也有那种兴趣班练得好的然后被选进市队的,这类人不多,但是也没有说被要求一定要放弃学业的,除非自己选要focus体育,不然也是去正常学校,平时放学就来训练,比赛前要集训需要跟学校请假那种。体校那些举国体制里面的,我见到的没有后来过得很惨的,全部都读了本科,大部分走体育特招生,小部分自己成绩还可以考进去的。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一定要进国家队有国际大赛名次才能特招,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些奥运金牌特招进的都是名校了,国内还有无数的二本三本,他们的特招条件很低的,招进去也就是打打大学生联赛,但凡从小体校练上来的,基本都能符合要求。至于后面找工作,也跟普通人大差不差,考公务员当体育老师去公司。相同条件下很多时候有个体育特长,找工作更容易。考公务员的要是考的体育局,那更是有特殊照顾了。总之我真正接触过的几个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最后都回归普通人生活了。而且因为会愿意走体校路线的,都是家里比较穷的小孩,举国体制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可以从农村走出来的路子。
wuwulala 发表于 2021-08-11 01:45

其实我们周围 或多或少都认识 体育特长生 或体校的 他们的生活真的不差 网上用一个极端的列子 就代表一切 的风气很可怕
南京菜农
没必要折腾,奶茶临时突击搞个二级,那个项目是最好搞的了,照样上清华。~~虽然他爹翻不起什么小水花,既没钱又没权。连套钟山高尔夫都舍不得。~~~
南京菜农
凡是有人参与评分的,不管玩什么,都是门生意。~~
p
phlin
80后大妈, 刚刚看完奥运,勾起了少年时的好多记忆。今晚实在不想工作,就来讲讲自己亲历的少年体校。
我小时候爸妈很开明,本着让我多接触各种事物的原则让我去游泳队训练。 其实主要原因是我当时实在太皮了, 上课总是捣乱,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每天有太多的经历耗不掉(现在我娃也是这样),之前学琴完全坐不住,学废了,就送去游泳。
当时不懂,现在想想我真是举国体制的受益人。每天室内游泳馆训练,一分钱没交过。出去比赛,都是教练带着,偶尔妈妈或是队友的妈妈跟着去。家长住宿自理,但队员的一切费用,吃住行,都是游泳队出的。那时候可喜欢出去比赛了,好吃好喝好玩。我是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练的,到小学毕业时,是当时省里12岁年龄组某些专项成绩最好的几个人 (小孩的比赛那时是分年龄组的)。教练要我初中开始上体校,我很开心得答应了。家里妈妈反对,觉得学习受影响(本来学习就不好);爸爸很开明,说我要是游泳有天赋有兴趣就去练游泳,他负责帮我补习文化课。最后当不了世界冠军也可以上个北京体育大学之类的,出来在高中或是大学当体育老师,也是不错的出路。
louisa 发表于 2021-08-09 23:25

九零年代還可以
後來被鄧家搞壞了
h
heyykitty0
再说一句: 我从小就是聪明但淘气而且没什么情商的小孩。这种小孩尤其是女孩,在当时是不怎么受待见的。重要的是越不受待见就越没有上进的动力。我很感恩当时可以终止这种负循环。现在为人父母,总提醒自己要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20:54

所以隔壁给教练骂人洗地说是锻炼抗压能力、促进学习为人处事的就看不懂了。正确的洗法难道不是说骂人的是少数?
h
heyykitty0
不这么阴阳怪气会死是吗?
NOA 发表于 2021-08-10 03:35

直说是喷,不然就是阴阳怪气啦。反正观点不一样总有攻击话术啦。
l
louisa
所以隔壁给教练骂人洗地说是锻炼抗压能力、促进学习为人处事的就看不懂了。正确的洗法难道不是说骂人的是少数?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1-08-12 02:30

教练骂人, 老师也骂人。我小时候就常被老师骂;爸爸偶尔去学校也会被老师围起来数落。后来我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有爸妈的朋友跟他们抱怨说自己一去学校就被孩子的老师骂,你们是没尝过那滋味。我爸说,怎么没尝过,我当年也是被老师围起来数落。后来给我博士导师聊过这段经历,她说我属于典型的“very smart kid can not focus on tedious tasks”. 起码在我的年代我的学校没人这么认识问题。老师队孩子的负面评价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表现
A
Augustblue
再谈一下中美差别: 中国训练量绝对大。我们当时一堂训练课6000m,平时每天一堂训练课,暑假时每天2堂, 所以暑假每天12000 米!!!!12岁的孩子就要游这么大的量。
louisa 发表于 2021-08-10 00:09

听说是运动量很大。我家里认识一个人后来是乒乓球世界冠军,国家队教练。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体校了,记得我奶奶很心疼的说小朋友跑步跑到吐血。
p
phlin
听说是运动量很大。我家里认识一个人后来是乒乓球世界冠军,国家队教练。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体校了,记得我奶奶很心疼的说小朋友跑步跑到吐血。
Augustblue 发表于 2021-08-12 10:42

跑到吐血
那是傷到肺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