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认全红婵为26氏孙!只有光宗耀祖才配做一家人?

a
angele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代表团获得了38枚金牌。一些金牌得主,也是因此走红,比如全红婵,其凭借自己超强的实力,以及一些让人泪目的采访走红。对全红婵来说,虽然很小,但很懂事。同样的,她还有一些懵懂、单纯乃至是无知的镜头,更加彰显了她这个年纪的单纯。作为一名体育迷,一名网友,肯定会被她这样的小姑娘圈粉。
人红是非多,对全红婵来说,也一样。走红之后,她的老家成为了很多人的打卡圣地。同样的,各种视频、直播,也是纷沓至来,这对全红婵家人带来的影响,很多都是负面的。因为,各种吵闹的声音,耽误与影响了他们的休息;很多没有素质的人,甚至骚扰到她的家人了。 也因为这样,当地政府部门及时呼吁,要理性追星、理性打卡,这些都是很及时的提醒。同样的,全红婵的家人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闭门谢客。此外,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村子也是不允许外人进入了。这样的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
如今,又有一则消息在网络上走红,这样的消息就是:“广东省湛江市全氏总支本家追认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为26氏孙,并修订家谱,立门族牌位和匾额,未来全红婵将获得独立牌位。”这样的事情,同样有很高的关注度。
对中国来说,家族文化、宗祠文化,还是很浓厚的。同样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此前,很多人都知道,在国内是有很多宗祠的,不少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这些,都是自然之理。但是呢?全红婵这样的一出戏,还是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或者说,当地这样的操作,依然有些奇怪。
也因为这样,名记丁佳宁表示:“只有光宗耀祖才配做一家人?”这样的说法,同样是客观的。因为,按照通俗的理解,一家人是不是一家人,跟荣耀啥的,是没有啥关系的,主要看的,其实还是个人身上的血液与血脉。

也因为这样,此前很多人都喜欢修族谱。但族谱这样的东西,还是根据血液和血脉来的,虽然也会提及一些名人,但不会有“追认”这样的词汇。如今呢?则是有的。所以,还是有些怪怪的感觉的。那么,这样的词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这样的词汇到底是几个意思呢?这值得解读。毕竟,这样的时机,肯定是会给人联想的空间的。
追认全红婵为26氏孙!名记质疑:只有光宗耀祖才配做一家人?这一次,相关方面的操作若是真的,的确有些奇怪的。如全红婵妈妈所言,自己嫁过来这么多年了,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多亲戚。这样的说法背后,是无奈,也是功利现实、功利社会的缩影。
s
stainlessbelief
这些才是消费14岁的冠军
C
ChristinaW
“追认”是什么鬼?死后才能称“追认”吧?
p
phlin
回复 1楼angelene的帖子
十四歲女生入族譜?
那將來要是嫁人了 還得族譜轉移.....
a
abcde1234
人死後才用“追認”這個詞吧?
柠檬花茶
跟余茂春被踢出家谱如出一辙啊,这都什么毛病,跟家谱较什么劲儿啊~
m
minqidev
祠堂的作用就是这样,光宗耀祖就是这么来的
w
white2id
这和“送辣条的、认亲戚的、送房子的、日夜不停直播她家的网红......”都一丘之貉——蹭全红婵的热度。
咸鱼红烧肉
笑死个人,谁稀罕入族谱啊
m
minqidev
回复 8楼white2id的帖子
黄勃也说过,当你出名后周围都是好人。
C
CRTL
哪个余茂春被族群开除了,”LOL “余茂春给了一个 LOL
T
Torilly
笑死个人,谁稀罕入族谱啊
咸鱼红烧肉 发表于 2021-08-09 21:56

是啊 醉了
V
Viviennedd
福建广东的宗族范围很大吧,包括海外。以前只认男不认女么?怎么是孙
普罗旺斯的淡紫
家谱上一般只有男性有姓名,这个是破例了。
雁过
福建广东的宗族范围很大吧,包括海外。以前只认男不认女么?怎么是孙
Viviennedd 发表于 2021-08-09 22:09

南方的祠堂文化. 我记得也是只认男。估计因为世界冠军,给当孙了。
p
pwwq
反映了, 国家和当地政府 对 人才的爱惜, 感觉比美国强太多!
h
hxx093020
反映了, 国家和当地政府 对 人才的爱惜, 感觉比美国强太多!
pwwq 发表于 2021-08-09 22:14

不如说是对名声的爱惜吧。如果不是金牌就不是人才了吗?还会上赶着“追认”吗?
紫蝶飞
势利成这样,真恶心
s
s9441314
這些親戚 這些媒體 好噁心啊
s
stainlessbelief
外宣呢,咋不来这个帖子?
春暖花开1267
回复 1楼angelene的帖子
族谱上都只有男的啊,我家也是,因为我们比较‘出息’,虽然比全妹妹是差远了,就把我们也加上了。 这在乡下是常规做法。虽然入不入谁也不稀罕,但人家看重你,总是高兴的, 我父母也挺高兴,还给捐了点钱。
两广本来就是地方宗族势力比较强的地方,要不全家也就不会这么多孩子了, 土共计划生育之类的政策,在北方贯彻得比较好,到了南方,尤其是两广,折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