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父母,政府就给免費治病。这相当于说在这种体制下,父母免费治病的難度等同于拿奧運冠軍,也说明这种体制接受特权,并且需要特权。這樣的體制,最後只會培育兩個階級,特權階級和非特權階級。 穷人医保少得可怜,老干部无限度透支。一次分配产生贫富差距,二次分配继续拉大贫富差距。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4:14
袁老师说的明明是她一夜成名后的遭遇跟范进很像,也没有要诋毁小姑娘,骂的是体质,咋被某些扭曲了,是没看就来评论还是故意搅浑水? stainlessbelief 发表于 2021-08-09 21:51
国内居民医保还行,我爸心脏支架手术,6万多一点,医保报销了4万7。 topmost 发表于 2021-08-10 03:06
拜托你们看完视频再看看袁老师和你们说得是不是一回事。真是一堆美国人在找优越感。如果中国象印度一样奖牌寥寥无几,你们这群人也会击鼓而歌,大加赞美发达国家的优越性。 拿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一群发达国家比找优越感,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举国体制又怎么了? 谁又说中国一切都要向发达国家看齐?摸索自己得路,比跟着牛人吃被牛人啃过得肉骨头强多了。 ecoc 发表于 2021-08-10 08:49
印度只有一枚金牌也被嘲笑的。 我觉得是中国金牌领先的时候,某些人着急了。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10 08:52
也只有中国人嘲笑。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8-10 08:57
说真的 难道举国体制对这些类似全妹妹的家庭来说不是一种出路吗? lessmore 发表于 2021-08-10 08:58
只有中国人嘲笑印度金牌太少? 你从来不读NYT的? 中国金牌多,NYT嘲笑中国运动员太刻苦;印度金牌少,NYT嘲笑印度政府不重视体育。 恨人有,笑人无。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10 09:02
袁老师说练体育的都穷人家孩子,这也太以偏概全了。现在很多运动员是体育世家出来的,或者家境普通中产的。当然像全这样穷的有,但总体上运动员家境还是比之前有进步的。 qbly 发表于 2021-08-09 17:02
古有目蓮下地獄救母,現有全紅蟬跳水救母,各方業力太重的妖魔鬼怪,紛紛出來如沐,簡直像極了中元普渡。 全紅嬋一拿冠軍,小地方人立馬攀炎附勢,認親認戚,這等小地方奇觀再次重現。 本质上这些小孩其实就是童工,我觉得最不要脸的就是她们的教练,他们就是要选这些穷人家的小孩,因为穷没见过世面所以听话,什么是科学训练,可笑,把他们往死里练就是科学训练,出成绩了,他们跟着发财,出不了成绩,他们也不吃亏,挑十个八个的总有一个能出来的,他们自己的小孩绝对不会这么干。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4:29
我从来不看,也没有人要求我看。你一五毛不看人民日报却看NYT,小心被举报。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8-10 09:04
粉红们什么时候这么看重纽约时报,胜过了人民日报。 纽约时报有举国体制的问题的报道,你们怎么不去看看。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8-10 09:19
不公平在于中国是用国家的钱,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孩子就不公平。 别国用这钱修建体育设施, 给大众使用, 所以大家都有机会, 而中国集中财力, 很小的时候就选才集中培养。如果像别的国家商业运作, 或者父母出资, 那没什么不公平, 因为不占用公共资源。 morningcoffee 发表于 2021-08-10 10:03
你不看NYT,不代表NYT上面没有这种恨人有笑人无的文章。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10 10:09
商业运作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10 10:10
所谓“举国体制”,其实就是把体育赛事政治化。 用纳税人无权过问的钱,不计成本的投入,对抗欧美自筹资金训练的运动员, 赢了,显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嘛! 而那些运动员,便是这种体制的牺牲品, 本来欧美那些运动员,除了身属各个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的,大部分都是有主业的,有的还是在校学生,闲暇时间用来训练而已。 而“举国体制”,为了金牌,为了显示制度的优越性,挑选平民子弟,专人、专门,一年到头练赛艇,练铅球。。。。把大好的时光都消耗在一个不具有社会普及性,没有发展后劲的项目上。 运动员一旦伤病,一旦退役,一笔退役费打发了事。 而运动员在高密度训练期间,文化水平,各种社会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步入社会便步步受挫。 地铁卖艺的体操冠军,便是例子。而更多的退役运动员穷困潦倒,更是数不胜数。 说“举国体制”,真是一个“吃人”的制度,并不过分。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21:42
我潜水教练,和田亮同期被选入国家奥运跳水队,备战奥运,后来因为练习中失误,摔断了大腿骨,就这么退役了,回到徐州老家,赋闲了好几年,后来看在他以前在全运会给徐州争过光的份上,找了点花钱给在徐州体育局寻了个事,安排在游泳馆教小孩子游泳。后来他和我们聊起这事,已经相当平淡甚至有点调侃自己。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4:20
我觉得袁老师说得非常对。 我从小就见惯了中国的那一套人情冷暖,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所以中国的父母,比如我们父母的那一辈人,永远学不会barriers+unconditional love。 人家欧美是先设定relationship barriers,然后unconditional love within barriers。 咱父母?呵呵。 你赚钱就对你好,你不赚钱了就翻脸不认子女的父母,有的是。 永远是你有用就对你好,你没用就不理你。父母对于子女,子女对于父母尚且如此,何况整个社会呢? 中国文化里有太多的糟粕,如果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里终结掉,那么宁肯不生孩子。 有多少人是带着井出国的?都已经出国了,已经身处自由民主社会了,还要带在自己随身携带的那口井里。 有多少老中在人际交往中没分寸感?多少女的还坚持“女人得生儿子,女人不生儿子,地位不稳” 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要拿来要求别的女人? 真的,中国文化里的糟粕,必须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终结掉,不能再往下传了。 否则与其生儿女双全然后不会教,还不如干脆不生得了。 happypuppy 发表于 2021-08-09 14:23
怎么没人关注她家怎么生了五个孩子的事情? 是被罚款了才变穷的吗? bingmi 发表于 2021-08-09 14:24
亲戚势利眼也是人之常情。国家医疗体制也势利眼就有问题了。 14岁女孩全红婵母亲生病没钱医治,医院不受理,现在获得金牌,医疗费用全免。这样的国家能正常吗 ? 举国体制,14亿人选出几万人训练,最后内部竞争下再淘汰成几千人,几千人再竞争淘汰成几百人的奥运队伍,最后获得金牌就几十人。 而这几十人里有几个是能走上康庄大道的? 残酷的事实是获得金牌的才能把故事说出来,而那些被淘汰的几万人就没有故事了,默默无名被贫穷淹没。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4:26
你说的这些“人情冷暖”,在美国不存在吗? topmost 发表于 2021-08-10 10:48
基本都是穷孩子,不说淘汰的大多数了即使是那些得了金牌的,长大成人后也是伤痛不断。最佳的出路,男的做教练女的嫁人。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比选不上的更多的穷苦孩子好一些。海外一些奥运选手有些是投行的,有些是数学博士,流行病学硕士。。他们大多数也是专业的但是也存在这些例子,我们是完全没有比的可能性。我们有奥运选手有其他正式职业的吗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4:51
体操在美国是有钱人的运动。可以去看看美国队体操女王拜尔斯的采访,看看人家的谈吐和出身。。。体育在中国就是一向上爬的工具,从来没有“育”的成分。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4:54
小姑娘也是个可怜人,当然还有那些没有得奖牌的人更不如她。她说的那几句话起码说明了以下几点: 1:7岁开始苦练跳水,说明没有读书,她现场说的“我不知道是什么病,那个字我不会读。”也能说明问题。 2:不知道她是不是有医保,按理农村应该是办理的新农合,但是里面猫腻其实很多的,不但有起付线,而且药品还分成甲、乙、丙和目录外几类,重病大部分的项目包括进口药品,诊疗费基本都是目录外项目,也就是不能报销的。 所以一般号称报销90%的,最后结算能报50%的都少,一般都是30%~40%。 3:小姑娘家里真的很贫困,她就是中堂说的6亿分之一。扶贫就是hehe。 duon 发表于 2021-08-09 15:00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问题,全妹妹14岁,是初中生的年纪。她不上体校,也要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体校制度并没有增加太多支出,而是给体育有天赋的孩子增加了一条出路。以全妹妹为例,如果不是被选上跳水,她家里穷、孩子多,又不爱学习,最后恐怕只有辍学打工一条出路好伴梦去 发表于 2021-08-10 11:37
非常赞同。我也是自己做了父母以后,才开始反思中式亲子关系的。现在想想觉得真好笑,刚出国那会还觉得老美家长都不爱孩子。 meimeitou2 发表于 2021-08-10 11:13
很多人不是忽视,而是不爽,心底不善。 hjoyui 发表于 2021-08-10 11:44
哪个种族都有爱孩子的,这是肯定的,老美白人比例小,也是肯定的。同事收入高的老白,自己钱乱花掉了,或者离婚,不给孩子付学费,甚至让孩子去cc读书,最后孩子转去UCB,UCLA的,真的不是一个二个。我周围没见过一个这种经济条件的老中,不给孩子付学费和生活费。估计不付钱的老中都是真穷的。我们孩子去旧金山上sat,补习班老师谈起来,很多做厨房工的低层老中,省吃俭用地送孩子学习,非常可怜。请讲比较,讲程度,别老美陪着搞个童子军,就棒天上去 hjoyui 发表于 2021-08-10 11:53
比较社会福利水平,必须是在类似收入水平上才能比。。 把中国这个人均1万美元的国家,去和美国人均6万美元的国家比社会福利,然后开始喷中国体制xxx,这属于典型脑子进水了。或许可以利用美国的良好医疗系统,去看看病。。 Namama 发表于 2021-08-09 14:32
体育是富人的专属,穷人就别连体育的意思? 加拿大那个中国弃婴因为父母有钱支持,游泳天赋得到展现。 她同胞的姐妹活该在厂里做衣服,必须不能免费进体校也练练游泳是吧。 tverve 发表于 2021-08-09 14:42
除了公职人员,广东超生普遍,基本不罚款。 topmost 发表于 2021-08-10 10:49
骂得人压根没看完袁老师的视频 complicated 发表于 2021-08-10 08:24
她家里穷、孩子多,又不爱学习,最后恐怕只有辍学打工一条出路 这个难道不该诟病吗?14岁就要出来打工了? cactus_mei 发表于 2021-08-10 13:28
举国体制搞出了成绩是胜之不武? 1)看看奥运奖牌榜,除了中国一家以外,剩下的都是G8国家,这说明啥? 说明G8国家民众体育天赋异于常人,远超过全球平均? 无非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富裕,整个社会在体育上投入足够多,普通人也能得到极好的体育资源进行培训罢了 2)中国所谓的举国体制是啥? 是国家出钱,把和发达国家在体育投入上的差距尽量抹平。让全红蝉这样的天才,哪怕出生在贫困家庭,也能脱颖而出,得到最好的培养! 这哪里不公平了? 如果没有举国体制,就全红蝉出生贫困农村这样子,别说跳水池了,正规游泳池有一个吗? 体校是国家出钱,所以不公平? 但西方国家K-12系统里完善的体育设施,各种local体育场馆场地,不也都是各级政府出的钱?有啥区别? 个人训练时间长,所以赢了不公平? 那西方国家用全球最好的营养师,最科学的医疗康复理疗系统,最完善的场馆设施,最高科技的比赛器材,这是不是对其它国家选手不公平? 如果真要追求公平,是不是应该所有运动员都在同样的条件下,在同样的营养师/教练/医疗辅导下,以同样科技水平,在同样的训练设施里进行训练,只看个人天赋和努力? 3)举国体制,所以不反应国民平均体育能力,赢了也没用? 那美国金牌多,就代表美国人更健康? 笑话了,美国肥胖率冠绝全球,有谁比得过? 奥运会这个等级的竞争,早就和锻炼身体没啥关系了。。 奥运选手往往是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20多岁一身伤才是常态。。 如果真的想减少身体伤害,直接把奥运会禁了得了。。。 Namama 发表于 2021-08-09 14:28
国内居民医保还行,我爸心脏支架手术,6万多一点,医保报销了4万7。
骂得人压根没看完袁老师的视频
老干部一分钱都不要花。
拿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一群发达国家比找优越感,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有毛病。举国体制又怎么了? 谁又说中国一切都要向发达国家看齐?摸索自己得路,比跟着牛人吃被牛人啃过得肉骨头强多了。
印度只有一枚金牌也被嘲笑的。
我觉得是中国金牌领先的时候,某些人着急了。
也只有中国人嘲笑。
只有中国人嘲笑印度金牌太少?
你从来不读NYT的?
中国金牌多,NYT嘲笑中国运动员太刻苦;印度金牌少,NYT嘲笑印度政府不重视体育。
恨人有,笑人无。
在高等华人眼里,全妹妹贫困是技术问题,举国体制是品质问题。
我从来不看,也没有人要求我看。你一五毛不看人民日报却看NYT,小心被举报。
他自己脑补的,不知道中国奥运代表团里面好几个富二代,还以为是十几年前的中国那,LOL
粉红们什么时候这么看重纽约时报,胜过了人民日报。 纽约时报有举国体制的问题的报道,你们怎么不去看看。
穷人的孩子肯吃苦, 他们的父母也觉得这是一条好的出路, 所以支持他们。 我亲戚是体校教练, 她说那些城里孩子根本吃不了这苦, 父母也不愿意送孩子来。 她学校里全是乡下孩子。
你不看NYT,不代表NYT上面没有这种恨人有笑人无的文章。
呵呵呵,说的就是NYT这类酸溜溜的文章。
商业运作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它们哪里读得懂英文,天天捧着大纪元自 high的losers
中国足球是商业运作,赚得脑满肠肥,就是不出成绩。
要不要搞体育,是每个人自己(或监护人)的选择。觉得不好,可以不选。
搞竞技体育,这就是风险,因为冠亚军就那么两个。但选择是自由的,你觉得不好,可以不选这条路。
你说的这些“人情冷暖”,在美国不存在吗?
除了公职人员,广东超生普遍,基本不罚款。
风险和收益并存。
你有没有看那个视频?他说人情冷暖是人之常情。
很多运动都在职业化。
所以,我支持举国体制,国家出钱,让穷人的孩子也有机会从事竞技体育运动。
体校会有文化课的,当然你可以质疑教学质量,但按照义务教育法,体校一定会安排文化课的。
非常赞同。我也是自己做了父母以后,才开始反思中式亲子关系的。现在想想觉得真好笑,刚出国那会还觉得老美家长都不爱孩子。
很多人不是忽视,而是不爽,心底不善。
哪个种族都有爱孩子的,这是肯定的,老美白人比例小,也是肯定的。同事收入高的老白,自己钱乱花掉了,或者离婚,不给孩子付学费,甚至让孩子去cc读书,最后孩子转去UCB,UCLA的,真的不是一个二个。我周围没见过一个这种经济条件的老中,不给孩子付学费和生活费。估计不付钱的老中都是真穷的。我们孩子去旧金山上sat,补习班老师谈起来,很多做厨房工的低层老中,省吃俭用地送孩子学习,非常可怜。比较要合理,别老美陪着搞个童子军,就棒天上去
说的太对了,就是坏人不爽了!
这个楼是酸的,包括袁腾飞这些明里暗里酸,可怜人家或者还骂人家的都是不爽的。
就是因为她是中国人拿了金牌, 就因为她这么小就拿了金牌 就是因为她是中国差不多最穷的人,一下子翻身了
嗯,属实。 美国人是量力而行,好多不人不出钱的。中国人只要孩子能上好大学,就是中餐老板那么爱钱的人,我也没见一个对付孩子学费犹豫的。
人家说贫富差距,你说福利。洗得一手好地。
因为拿这个当事业成功的几率小啊。为什么这么多人转码? 不说穷人了,一般家庭孩子去练体育,也没当码农容易过上富足的生活。
谁告诉你广东超生不罚款? 你可以说这些计生看人下菜碟, 但不能说广东超生基本不罚款.
我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 85前我家先后交了几千块! 知道那时候的几千块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吗?
小时候我们见多了因为家里超生, 计生上门闹, 开着狗公车来威胁要撞人家的家(碉楼), 好像土匪那样搬走人家的电视电器民国时留下来的酸枝家具, 直到缴了计生要求的“罚款”才能索回被搬走的家具电器, 有时候好东西还会不见了, 要不回.
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 计生就是一个神憎鬼厌的名词.
她家里穷、孩子多,又不爱学习,最后恐怕只有辍学打工一条出路
这个难道不该诟病吗?14岁就要出来打工了?
我看完了,别的不评论,单凭他对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得了奥运冠军不祝贺她,反而说这件事对她来说是遭遇这个言论就觉得人太不厚道!我听他至少提了两次遭遇这个词,忒酸了吧。
是的,全妹妹是成功了,大部分超生的,都辍学打又去了,有的结局还挺惨的。
成功永远是少数,结局挺惨的也是少数 大多数这种贫穷而且多生的家庭,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估计不足,一大家的生计都是问题,哪有能力和精力在义务教育完了以后再考虑后续教育的问题
Olympic Creed -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 but the fight;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won, but to have fought well."
何止运动员,他们什么时候真的关注过民生,养老那几个口号的变迁就知道他们不把你压榨干是不会罢休的。
顾拜旦建立奥林匹克体系时的全名是:“世界业余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的,它奉行的原则是:运动是贵族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988年才逐渐松动。美国奥委会体系基本沿用了这个精神,除了五大职业联盟运动员之外,绝大部分还是业余项目,以美国民间体育俱乐部为基本单位。这是以前尽人皆知的事实,苏联中国等共产主义集团国家,曾因为举国体制,广受世界奥林匹克界鄙视和非议。
奧運以前的確是只有業餘選手參賽,跟職業運動有所區別。 但是,自從蘇聯用"舉國體制"培養選手之後,奧運得獎天平開始傾斜,國際普遍認為這是不公平的比賽。 於是奧運會修改規則,允許各國職業選手參賽至今。 國外用職業選手對抗共產國家的"舉國體制",沒毛病。 中國的"舉國體制"花的是割全國韭菜的血汗錢, 國外的"職業選手"花的是私人企業提供的贊助。
问题在于人家从小还在接受基本的正常的教育,我们是从小开始只做一门,能一样吗?人家还在父母的关爱下该上学上学,随兴趣而运动,即便运动没有天赋,将来依然可以正常融入任何人,而我们的小运动员们,他们是为了国家从小练,练残就是丢弃的命,能一样吗?
本质是国内运动员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不爱学习,从小就从体校开始培训,基本没什么文化教学活动,如果取得不了非凡的成就就只能退役了,但是进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学历同时带有满身的伤病,很难找到工作。就如张尚武这样的全国冠军也落得一个街头卖艺的下场,更别说其他运动员。纵然美国也不会照顾他们一辈子,但是美国运动员选拔基本走的是俱乐部推荐或者高校推荐制度,要知道美国是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体校的,他们的体校是本科制,需要高考的,同时兼具体育和文化教学,哪怕在体育事业上一事无成也能在退役后凭借本科学历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举国体制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上学读书以外阶级上升的阶梯呀,她如果没有练体育,她的家庭状况她能正常读完书,赚到钱改变命运吗?美国的所谓以爱好为主的运动方式,前期是需要大量的家长和家庭的投入的,很多父母是要牺牲一方职业生涯来培养一个运动员的,大部分运动员都是来自于至少中产的家庭。这在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的家庭是不可能做到的。问题倒不是举国体制,而是利益的体制内分配太过于悬殊,三角形分配是存在所有体育中心的,只不过最底层的保障应该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程度。
国内绝大多数的人,去学体育至少国家从小管饭,减少家庭负担。国家既然让一个人从小放弃学习文化知识去练体育,放弃个人家庭生活,放弃一个人正常的生活,那不管最后什么结果,就应该给一个人生活保障,让人学会生活技能。可惜国内主攻的项目像什么举重,跳水,射击,都是不是正常人玩的体育运动,他们退役想当个私教都难,只能换项目,就像这个举重的换去当健身教练。而且你搞清楚外国人怎么训练体育再来废话。那个加拿大弃婴说的很清楚了,每天早上爸爸花钱陪着去训练,训练完了照常去上课。这就是国外的常态。我儿子也训练滑雪,就是得早上六点和晚上放学后,我送去我们这室内雪场训练,练不好照样上着学校,就算是培养一个终身爱好。各个项目基本都是这样,但是没听说什么练射击举重的。而且这些人拿再多金牌就能证明中国人体育很厉害?真是笑话。。。国内每个社区怕是连个免费踢球免费打球的场子都不好找。。户外运动还要和雾霾打游击。。再说了,人家陈述个事实是点到你什么G点了?和什么骂领导有什么关系?再退一步,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拿成绩说话拿市场说话咋了?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妈妈看病还得靠14岁的女儿出去赚钱。。。不是滑稽么
在美國小朋友學體育是為了興趣,強身,目的非金牌。都是課後玩的,沒有不上學只練體育的。這次金牌得主許多自由世界的運動員,有讀博士、碩士的。我家有小孩比她小一歲,從小到大玩過:跳舞、遊泳、滑雪、短跑、滑板、騎馬、去年玩衝浪,現在又玩女子足球了,其他的都沒丟,想玩就去玩。
我们公司在全球共有十几个员工参加东京奥运,最厉害的拿了块皮划艇金牌;他们也都是用自己的年假参赛,平时训练都在下班后或周末。相比起来,中国运动员根本就是职业的,每天十几个小时训练,不用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就这样也玩不过外国的业余运动员。
美国大多数还都是自己花钱训练。很多人以为ncaa只是篮球橄榄球。殊不知在ncaa里面,有几十个项目,大部分奥运选手都是从大学里选拔出来的。就是天赋碾压,加上兴趣。所以那些冷门项目美国一直不强,根本没人有兴趣练那玩意儿。
我们公司一个员工就是全程自己负责,直到视频 meeting,才知道她在日本参赛,连参赛都是用的自己 vacation,而且有时候 meeting 她也出席。我们知道后很多人都 donate Vacation time 给她了。虽然没有得奖,连 final 都没进。不过这不影响她在我们心里的形象 我们还是很佩服她,依然认为她很厉害。美国培养运动员都是自己家庭培养自己出钱的,家里穷的都很难出一个运动员。那像中国有Z*F补贴
之前有个朋友,每周送儿子去专门的赛场游泳说自己儿子很喜欢想培养一下送去比赛。全部是自费培养,游了很多年了
中国套路: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领导要来视察了,赶紧把路边流浪的都抓起来,等领导走了再放出来
美国套路:领导要来视察了,赶紧多找点流浪汉,冲到领导面前叫,顺便把媒体全叫来,逼zf给你们解决问题
美国是由世界移民起来的两百多年国家,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因赶上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就像一支火箭发射,经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有很多先天优势,体制比较稳定。因民主资本体制稳坐世界老大宝座多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长河就是一部很好的中国人进化纪录片,它有很多让人震撼的强大文明进步,也有很多让国家民不聊生的问题。你们看看那些历史朝代,虽有打着为了统一大疆国土而发生了无数战争,但也发展出了很多人类进步的体制,不管是什么体制,只要在特定年代能带来更好的发展,那么这个体制就是进步就是有效,尽管其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矛盾,无疑就是需要加点改革,请想想,在过去的三十年,你们能否定中国的指数型经济发展吗?想当年现代世界大战,中国没少被侵略,没少被不公平对待吧,西方列强那些霸王条约难道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吗?五六十年代那会,中国刚刚结束内战,完成统一,刚从封建制度社会跳出来,新中国才70多年,你还想和美国比什么?明显就是起跑线不同,对比结果根本不能作为参考价值。但是正因为中国人从一个快饿死的穷国家发展到现在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竞争,我想我应该更多地表示佩服,即使你说中国人耍小聪明。通过耍小聪明最后做到这样的大国也不容易吧。中美这两国就跟拿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二代家的孩子拿对比,穷人家的孩子需要通过自身努力辛苦之后,用自己血汗赚的钱最终住上自己的梦想房子,而富二代的孩子家里从他出生起就有十多套房子等着去继承享受。
我只是比较客观的看待中国的问题矛盾,难道一个国家为了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工作上,其中出现了一些内部漏洞,就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样,拼死拼活地让孩子们上各种精英教育培训班,导致一些教育问题,比如行业乱象,孩子压力,难道父母的孩子就会跟要断绝关系似的去谴责父母吗?一个员工开始一份全新的领域的工作,他在新工作上犯了一些错误而成长,这些错误或大或小,那你难道可以指责他是在故意犯错?我觉得一个大国不会想要糟蹋自己的国家而不想让自己强大发展起来,做出好成绩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