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学校当教授还可以兼职给企业打工,像lifeifie 在企业当总监要回学校兼职比较困难吧? rcrcrc 发表于 2021-08-02 02:08
AI凉了,这帮人就撤了 狡猾得很啊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8-02 00:43
AI凉了么? 四处都在招人,只不过不需要他这个层次的人。需要的是大量底层员工。就跟马工一样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3906 发表于 2021-08-02 08:07
这个人显然是赚够了,占个好坑准备放慢节奏享受生活。毕竟企业里面管的盘子大,工作强度大。 教授去企业打工限制才多。你认识几个教授在企业里面打工赚大钱的? 这些人每月从企业里面有多少收入? 我见过的基本都是学术界吹子,吹的天花乱坠多牛多有前途的,最后连2000块讲座费,,都要赚一下的。6000块钱二手割草机都要推销一下。。可见很缺很在乎钱。 企业高管很多在学校是客座教授。 你算什么男人 发表于 2021-08-02 07:40
为什么现在不需要高层次的人了? 因为平台都搭建好了? BeHappy78 发表于 2021-08-02 08:08
回复 1楼eleanoryy的帖子 此人水平非常soso,算不上大牛吧,也就是过去几年作为经理混了一些顶会文章。paper的研究主题也不focus,能混到啥就是啥。字节里发展无望了,去年找教职一圈其他地方都没要他。没想到最后去ucsb做了ap。 Milky20 发表于 2021-08-02 09:22
AI永远都不会凉, 就是经验主义加认知科学。 记得有位大牛(记不清是诺奖还是图灵得主)“AI是打扮漂亮的统计”。 bud 发表于 2021-08-02 09:25
李磊要是不进业界这时候应该已经天牛了吧。不过他应该也挣够了钱了。搞不懂为什么AI凉得这么快,明明还在起步发展阶段啊。 咸鱼红烧肉 发表于 2021-08-02 09:51
我也觉得,最多ucsb水平 还是li feifei大牛。两头通吃 3906 发表于 2021-08-02 09:26
赞 几年后孩子上大学,legacy+tuition free? ecuecon 发表于 2021-08-02 09:11
回复 35楼耳朵的树洞的帖子 马公太牛了 世界第一 evaearly 发表于 2021-08-02 16:27
字节跳动AI实验室总监李磊刚刚发推称将重返学术界,加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的Computer Science担任助理教授。
李磊在推特中表示,「能够加入UCSBCS我很兴奋,很高兴能和William Wang、Shiyu Chang,以及其他优秀的学者共事。」
李磊是交大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班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又考取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2014年,李磊正式走出学校,投身产业,加入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两年后,看到国内AI产业发展的李磊,决定回国发展,加入了刚刚成立不久的字节跳动AI Lab。
字节跳动的AI Lab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语音&音频处理、数据&知识挖掘、计算机图像学、系统&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工程&产品。
李磊团队的研究核心围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创作者建设更好的内容创作平台和分发平台开展研究。
在机器翻译研究过程当中,李磊团队侧重方向包括:多语言统一学习、无监督翻译模型、语音同传等。同时也开展了加速二阶算法,自适应优化算法等加速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和干预方面的研究。
截止目前,李磊已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理解领域于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他也是ACL 2021最佳论文「Vocabulary Learning via Optimal Transport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的合作著作者之一。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字节跳动副总裁、AI Lab主任马维英刚刚宣布离开字节跳动加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原百度总裁张亚勤的团队。
在马维英和李磊离开字节跳动以前,AI产业界就已出现了「科学家出走潮」。也是去年此时,前旷视南京负责人魏秀参离职,加入南京理工大学出任教授。在此之前,腾讯AI Lab主任张瞳、百度的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谷歌知名科学家李飞飞等AI大牛,纷纷淡出互联网巨头投身学界。
对于科学家返校的现象,此前已有「爆发期圈钱,平稳期赚钱,衰退期科研」的质疑声音。然而AI作为新兴科技和实验科学,AI科学家投身产业也是学术实践的一种必然趋势。AI研发需要海量的数据以及应用场景,需要与产业深度融合,投入大量资源开展落地实践,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进一步实现AI技术本身的优化与进步。
截至发稿,知乎上关于李磊入职UCSB的话题已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
目前,国内AI产业经历了如火如荼的过程,很多公司已经到了不得不「赚钱」的边界。AI第一股云从科技刚刚在科创板过会,证监会给AI创新公司最大的压力莫过于持续亏损和未来盈利模式不确定。现阶段,AI产业落地慢、赚钱效应差可以说是投资人和AI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也使科学家们在产业界有些「水土不服」,这或许是科学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今年上半年,字节跳动在新加坡低调成立了AI算法解决方案公司BytePlus,可以为计算机视觉、推荐引擎、分析与测试、机器翻译等算法服务。6月BytePlus公布了三家客户案例,包括:美国时尚应用Goat、印尼在线购物公司Chilibeli,以及旅游网站WeGo。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或许是为了加速AI算法的变现,亦或许是为了对抗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技术制裁。
李磊曾在2019年的一场演讲中这样说:「在过了很多年之后,有些当初看重的事,比如挣钱多少、地位高低,可能未必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能否有长期不断发展的机会,可能是30到50年的长期回报。我们毕业的时候正好是20到30岁左右的时间段,如果我们身体健康,可以工作30到50年。清华的张钹院士去年80岁的时候在KDD大会还亲自给很技术的talk,令我非常惊讶。我自己希望能够在非常长的时间内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狡猾得很啊
不掉里子,不输面子。
投机主义者 打着科学研究旗号。
这个人显然是赚够了,占个好坑准备放慢节奏享受生活。毕竟企业里面管的盘子大,工作强度大。 教授去企业打工限制才多。你认识几个教授在企业里面打工赚大钱的? 这些人每月从企业里面有多少收入? 我见过的基本都是学术界吹子,吹的天花乱坠多牛多有前途的,最后连2000块讲座费,,都要赚一下的。6000块钱二手割草机都要推销一下。。可见很缺很在乎钱。 企业高管很多在学校是客座教授。
AI凉了么? 四处都在招人,只不过不需要他这个层次的人。需要的是大量底层员工。就跟马工一样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为什么现在不需要高层次的人了? 因为平台都搭建好了?
展开讲讲学术界吹子
是人家不好意思拒绝,不愿意得罪人吧。他们很多免费的board,review给学校的也要做的。难道都是为了一个钱字么?
CTO的个数是有限的。市场就那么大
Research是花钱不挣钱的部门。公司有长期打算,才养着研究院。
此人水平非常soso,算不上大牛吧,也就是过去几年作为经理混了一些顶会文章。paper的研究主题也不focus,能混到啥就是啥。字节里发展无望了,去年找教职一圈其他地方都没要他。没想到最后去ucsb做了ap。
不是AI凉了,是中国政府要出手来管理AI行业的乱象。前期AI是没有监管,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发展,现在肯定要严管。他们看出来这个危机,所以跳船。
我也觉得,最多ucsb水平 还是li feifei大牛。两头通吃
对这几年是人是鬼都AI,让人反感。 统计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这人掌握着字节跳动的AI核心技术吗?
他当年毕业是要找教职的,无奈只有emory给了面试也没给offer,后来就去了业界了。
看到另外一个类似的🐂妹子也转faculty了
ai winter要来了?
你是和他同行?怎么听着这么大怨气。。
为什么非要和xxx比?那你说的yuandong tian和爱因斯坦比还100条街呢。。。
这人去工业界赶上了AI发展高潮,比他刚毕业就去faculty得到的资源和机会以及金钱回报好多了吧,他现在能跳回ucsb也是很不错的学校啊,普通码工连跳回排名200名的学校也够呛吧。
没有怨气,只是他们都在工业界,都是cmu的人,所以拿来比一下无可厚非。让人不舒服了,我收回。
此贴可以终结发考题vs业界的讨论了。发考题及家属当作没看到。
马公太牛了 世界第一
公校没有吧
算是聪明人吧。你也不能让别人一个树上吊死。
现在不撤,再过几年就更撤不出来了。
宇宙第一,哈哈
赞同,不会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