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至于,家长不管怎么鸡,进了大学区别没那么大,因为本质上鸡娃反映的是家长的意志。等大学没了家长管着,反而是家里生拉硬拽硬着头皮上的孩子,最后多半会出问题。 我跟ABC玩猜词游戏,I’ll be disowned if I don’t get ___. 大家很默契地都知道答案是A。美华因为一个A-闹得鸡飞狗跳的家庭太多了,再配上15门AP,或许高中生涯再遇上一两个判分严的老师,你以为孩子真的不burn out吗? P.S. AP学的那些东西,大学去了藤校要么用不上,要么得推倒重来。奥赛也差不多,高中毕业生涯就结束了。要不是孩子自己特喜欢,家长硬推的时候可别美其名曰“以后有用”,因为真的没啥大用。想学CS的,高中期间为了成绩单好看超负荷修一堆AP Psych之类的,图啥?被鸡得抑郁崩溃了好自救?
也不至于,家长不管怎么鸡,进了大学区别没那么大,因为本质上鸡娃反映的是家长的意志。等大学没了家长管着,反而是家里生拉硬拽硬着头皮上的孩子,最后多半会出问题。 我跟ABC玩猜词游戏,I’ll be disowned if I don’t get ___. 大家很默契地都知道答案是A。美华因为一个A-闹得鸡飞狗跳的家庭太多了,再配上15门AP,或许高中生涯再遇上一两个判分严的老师,你以为孩子真的不burn out吗? P.S. AP学的那些东西,大学去了藤校要么用不上,要么得推倒重来。奥赛也差不多,高中毕业生涯就结束了。要不是孩子自己特喜欢,家长硬推的时候可别美其名曰“以后有用”,因为真的没啥大用。想学CS的,高中期间为了成绩单好看超负荷修一堆AP Psych之类的,图啥?被鸡得抑郁崩溃了好自救?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1-08-01 05:19
Ivy league 最多就是有些big 4 or wall street 會校招吧,但是他們也會去Berkeley or UCLA,而且Ivy league old money club也不是普通學生打的進的圈子,他們只會把普通學生當成工具人,就算是白人如zuckerberg當時不也是被有錢學生當成笑柄
re, 楼主说得轻松,太凡了
你说反了,不看数据乱说。你的说法非常误导,让人走歧路。太想当然了。
犹太人是在政治地位提高后,藤校才对犹太人完全开放。而不是反之。
犹太人先建立了很多小团体,组织,后商讨下,在全国范围挑选形象好,口才好的犹太人,鼓励从政,后面很多捐钱,在50年代开始党政,藤校终于知道压不住了,只能开放。
这段历史,有犹太人写过。
不必这么悲观。 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越来越多华人经济地位的提升,我想情况也会改观。
你是在讲藤校犹太人 quota 的问题,这个 quota 的背景是 1920 年代 犹太裔学生已经占了藤校的 四分之一 还多, 29 年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大萧条使犹太人在整个西方社会被歧视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藤校里已经有足够数量的犹太裔学生和教授。
二战后随着美国人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反思,这个 quota 也已经不存在了。更多的犹太学生进入了藤校,进而从 50 年代开始逐步在各个领域进入上层。美国是没有 犹太人 这个race 的,藤校的 白人很大一部分是犹太人。
发言权很重要,参政很重要。
如果不参政,就没有能量去改变narrative。二战中国人也很惨啊,但美国孩子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有几个?为什么美国人不多同情同情华人?
这就是区别。
总体来讲,华人从集权国家过来,对于政治环境水土不服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至少应该鼓励自己孩子参与政治。
华人大妈都希望别人的孩子去从政,去从事那些看不上的工作,华人地位提升了他们小孩也得益,地位没有提升,他们小孩反正要从事赚钱的工作,也不亏。
反正就是极其鸡贼。
先考上再说吧
说得真好。不止湾区,华人多的地方都卷到变态,但其实永远出不了圈,集体水涨船高罢了。要把父母和孩子都逼死的节奏,太不健康了。
Cc的小刘都是父母也读过大学,也没多少钱的低级暴发户。 真的二代的确都在藤校。
什么叫差不多的大学?
华人大妈鸡贼的地方还包括:
不要当兵当警察, 认为做题家比流血牺牲的战士更有资格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不想交税养穷人, 懒人。 认为穷人, 懒人都该去死。 不肯花精力和看起来没用的人建立社交网络, 认为花在没用的人身上的时间是浪费。
总之, 血, 钱, 精力样样不肯出, 还要幻想别人给她尊敬, 提高她孩子的社会地位。
真是 人家读个州立大学(不是多么牛掰的旗舰州立)全组发邮件 家长可proud了 别说上大学了 就是打个学校比赛家长都高兴的很 我真搞不懂加州的家长怎么就能把自己卷成那样 我认识的几个白人(技术都很不错)去了西雅图或者弯曲后来又回到了家乡 说除了钱多其他的没意思 华人有时真应该改变下思维 活得太累了
议员就很有钱吗?会不会下一届就没选上啊 美国这么高的离婚率,我有个问题:如果离婚了,这些嫁给有钱人的儿子的女孩能分到多少钱啊? 女孩都去了藤校,自身就很有能力了,我怎么觉得女人自己有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啊
认识个白女,嫁了富二,离婚什么都没捞着,前夫接着住豪宅啃老.感觉嫁一般富二代,风险很大。嫁大富豪的二代会好一点?
有些老美中学成绩不错,父母也没钱没力气送什么课外活动,也没追求好学校,进了不咋地的大学,其实本身挺优秀的。老中基本父母都会用力过猛,如果进不去好学校,自己基本都不行。极少数家庭条件很差,父母不管的老中,也有可能误入差的大学,这种情况比老美少太多太多了
层主觉得这些女生嫁了富二代就都是人生赢家吗?我挺替她们可惜的,大学没毕业就结婚,是为了一棵树错过了大片森林啊!又漂亮又是藤校出身,太早settle down 以后会不会后悔?
本来她们自己有潜力成为富一代的。
当兵当警察是穷人才去的,美国中产也不去,除非世家几代人去了当军官准备从政。。一代移民孩子去个毛,当炮灰么?
嫁那种结婚前就把离婚分钱协议签了的,应该会好点
然后佛系州进了藤就被弯曲来的那帮卷的厉害。 人生道路长着呢,想开点一直在佛系州呆着不出来,不用卷。想出来就打鸡血硬着头皮跟着卷吧。 最看不懂的就是跑到卷的地方抱怨卷,就是矫情
也不至于,家长不管怎么鸡,进了大学区别没那么大,因为本质上鸡娃反映的是家长的意志。等大学没了家长管着,反而是家里生拉硬拽硬着头皮上的孩子,最后多半会出问题。
我跟ABC玩猜词游戏,I’ll be disowned if I don’t get ___. 大家很默契地都知道答案是A。美华因为一个A-闹得鸡飞狗跳的家庭太多了,再配上15门AP,或许高中生涯再遇上一两个判分严的老师,你以为孩子真的不burn out吗?
P.S. AP学的那些东西,大学去了藤校要么用不上,要么得推倒重来。奥赛也差不多,高中毕业生涯就结束了。要不是孩子自己特喜欢,家长硬推的时候可别美其名曰“以后有用”,因为真的没啥大用。想学CS的,高中期间为了成绩单好看超负荷修一堆AP Psych之类的,图啥?被鸡得抑郁崩溃了好自救?
说这话的估计是没在美国上过本科,AP的东西不就是大一的101基础课简单版么,有的学校还能waive学分,小孩三年就能毕业了省一大笔钱啊,或者四年修双专业/ 本科加master
结了婚也可以努力当富一代,这些人大概觉得过了这村没这店了,毕业了圈子更小 认识不了几个人 很多人就这样剩下了
AP用来handle hardcore难度是会出问题的,根本不够用。
之前大藤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别管AP,专业课该修的重修,不然后面跟不上。现在某些藤校已经明文规定不收AP/IB credit了。
真的不要以为自家孩子上了AP Calc就牛掰坏了,waive credit,然后一进好学校上higher level math就开始怀疑人生。也别说这是高中不行,顶私孩子都没层主这么自信。
也得有本事让富二代肯签那种协议。说不定结的时候,富二代就不怎么愿意结呢,老美男的也很鸡贼的
那种协议一般是保护有钱一方的 离婚拿走一半财产?不可能的 就算地主家有傻儿子,地主也不傻。
额我自己是top20美本用ap waive了几门课,觉得还好啊,如果你家小孩连ap那么简单的都学着费力,那还是去个差点的大学吧,不然毕业都困难
我说的不是AP专业课太简单了吗? 但是15门AP全A除了折磨自己有啥意义?
湾区小孩比其他小孩多的也不是那几门专业核心课,是一堆文科/艺术课,不难但是非常time crunch,而且万一遇上一个难缠的老师就gg。
人家有能力修15门也是人家自己的事,大一可以按自己水平waive掉简单点的课。还有你管好自己小孩就行了lol, 不需要对着别人家小孩怎么发展跳脚,瞎操心个啥关你啥事儿啊?
事实是大多数湾区小孩不喜欢这样,纯粹因为家长要和别人比。
之前是九门AP能进藤校,后来变成十二三门,再后来变成十四五门也进不了旗舰州大。为了AP数量多不择手段地跳级跳课,不管什么AP都先修上再说,不管有没有兴趣,不管用不用得到,跟集邮似的,这不是内卷什么是内卷?别把小孩当傻子,他们也清楚这不正常。
你要知道,现在湾区修AP都是从初中就得开始做好计划了,怎么初中修高中的课,怎么跳高中的课能达到AP理论最大值。这不是单纯说,我家孩子就是能一年六七门AP不带喘的,那么简单。
我真的,建议你,随便抓一个湾区高中生,别是你儿子/女儿,问问他对湾区的AP军备竞赛什么看法。
二代年轻时候自己手上没啥钱,都是家里每个月份子钱,协议写啥?
家族企业股份分红增值,离婚不许分,尤其不能分股权。离婚算年数娃个数一笔现金付清
嗯,你的逻辑说明了本科Portland State的Jensen Huang基本水平就不怎么的。只能进本州州大UIUC的Steve Chen水平也一般。
这种协议是有钱一方上杆子要签的
我觉得华人对于“中等”有很大歧义 当你智商没问题,正常好好学习都做不到中等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有大问题了。
换过来说,假如你不是华人,没有家长这么推着你帮你计划好15门AP怎么上,于是连中等都做不到,这算教育公平吗?
人啊 就是要比较的 可是就是很多人拒绝承认
然而这是美国 你想玩衡水那套社会达尔文回国玩去 湾区内卷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那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奉陪
湾区旗舰州大=UCB CS是四大之一,比藤还难进,是顶极program,和其他大多数“旗舰州大”不是一个tier 不能这么比 UCB的其他专业并不难进 UCI的CS也没那么难进
我真的很讨厌版上默认不使劲鸡娃就是CC的想法,都是谁灌输的?机构? 美华小心一点,国内教育机构近几年为了扩张海外市场特别desperate。版上就有不少托。
为什么都是家长背锅呢?家长是捆着押去刷ap了还是不刷ap不给饭吃? 不喜欢是一回事,但是没有家长压力,peer pressure自己也会去做的,所以不能甩锅家长,无非是自己对自己有些要求罢了。 我还不喜欢刷题呢,刷题以后工作也没啥用,我爸妈也不希望我累着,问题是我还是会去刷
家长就是威逼利诱去刷AP啊,初中小孩就会自己想着要跳课最大化塞AP进去了?明明是家长初中就计划好了,一切要按家长的安排走,小孩不想AP要上Honors,你看家长会不会变着法子恐吓他。就跟教父里一样,“An offer he cannot refuse”,在那个权利差异之下这就是coercion。然后被绑架着上了AP,又要被绑架着拿A。
没看ABC自己私下吐槽,我父母要是跟我断绝关系,肯定是因为我没拿A。
我是作为ABC的同辈,说出他们的想法。版上很多家长孩子还小,等他们到了初高中你们就知道我说的是啥了。
现在的high paying job不靠人脉了,藤校那种自然就没什么意义了。
这是好事,社会进步,“关系”越来越无用了。
你目的不单纯吧。总有这种人,喊别人躺平,结果自己推孩子比谁都起劲 真的 mind your own business 你自己的小孩躺平去社区学院三流公校不就行了,快乐童年 快乐成年 多爽。 别人硬推小孩那也是别人的小孩苦,你就别大爱了
在美国不靠人脉?你在美国没工作过吧
高中去二流学校还是可能的,我同事住的比较分散, 类似例子见过好几个了
这说的也太极端了点, 说躺平就会去cc就会去三流学校的, 有数据支持么
我就是别人的小孩啊,我朋友也是别人的小孩啊,就想堵我们的嘴不许我们发声了?我们就必须得为了家长不切实际的幻想往死里卷?家长张张嘴就是“现在小孩这么脆弱”,你自己来上15门AP试试?
脚踏实地,拒绝焦虑。
真要说目的不单纯,这版上课外班机构的托才多吧。
求问哪家TOP20认AP课的CREADIT? 可以当我娃梦校了。
估计跟你混的圈子有关,真的不用太担心,顶级学区的家长比较焦虑而已,我们二流学区的家长都放松的很。我家老大的同学就没听说谁有15个ap的,有个别人自己课外多考了俩ap, 还有几个自己创办了俱乐部的,看最后也根本没有影响录取结果,我觉得人家ao挑学生还是有一把刷子的。
亚裔去州立旗舰都得努把力,谁敢躺平啊
是的,我同意AO其实很明白。 但是很多湾区家长不懂还乱指导,机构再火上浇油煽动焦虑,最后发现自己15门AP的娃去不了藤又开始salty。14门还是15门AP根本没那么重要,就是家长瞎折腾,孩子受苦。
我十几年前读的时候我们学校AP可以的,还有你家孩子的梦校关你什么事啊,管太多了吧
你从湾区搬去农村不就行了,阿拉斯加什么的,别给你家孩子太大压力啊 精神出问题咋办
如果州立旗舰=比藤更难进的UCB EECS,那铁定是不可能躺平了
但你这个州立旗舰和其他州是一个级别的吗?UCSB/UCI算啥?州立眼泪?
学业上努不努力是娃自己的事, 家长在这方面最好躺平,倒是家长自己在工作上可以再努力一点
湾区推到亲子关系破裂的不是一例两例了,真的不反省吗?就因为他们不会上网广而告之,不代表这种案例很少。
对啊,Stanford, Caltech, MIT,这几个都不是所谓藤校,但都比藤校强好多倍。就连Duke,Chicago,都比多数藤校强。又不是一百年前
不矛盾啊,家长自推的人,孩子一般都自推也努力。只有主妇才天天盯着孩子胡乱推
ucsb是我的梦校之一, 一看就喜欢,觉得这才是大学该有的location,知道我娃拿它家的reagents高兴坏了,想着到它家门口开个奶茶连锁店,可惜娃没去成。
You’d be surprised.
你可以参考前一阵那个连学校毕业要求都不懂,推娃同时上俩外语课,还把娃弄哭了的推妈。
总之最奇葩的就是这种啥也不懂就胡乱推的家长。
那你跟獾怼啥啊,你俩是一个意思啊
我住大农村啊竞争都不大,身边也没有像你说的那么夸张的家长。你自己在的环境toxic,你又不为孩子着想搬走,能怪谁呢?
你搞错了,我自己/我朋友就是被这么夸张的家长推出来的,所以我们非常痛恨这种做法。
等湾区更新换代之后,等当年被鸡的娃做了家长,希望湾区这些奇怪的风气能消减一点。不然的话该搬走就搬走。
那你是不知道了, 我们这里高中生自杀很多的,而且都是抱团自杀,学校啊报纸啊还都有意回避
人啊 自己的小孩都管不好就别老盯着别人了,活着不累啊?怎么教育小孩是别人自己的事儿,我周围藤校的abc都挺正常的,父母推孩子没问题 讲究方法就行了
很多好学校都可以,只是科目总数的限制,哪些科目可以算,以及是不是一定要5分才可以算这些有差别。我刚被科普了Vandy 是个很多AP成绩可以换credits 的学校。
ucsb和uci在南加50%-80% 亚裔的10分学区要前20%的成绩了,这能算上课听讲和完成老师作业躺平就可以达到的吗
我说了n多次了 我们就是被鸡烦了的娃 湾区的风气不正常
结果你一直在说“我周围”,不知道这俩有啥关系。我不是一直说的其他州没有湾区这么奇怪的风气吗?
这个我不同意,个人自扫门前雪, 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是典型的华一代想法,只适合国内只有镰刀和韭菜的大环境。华人要想在这边立足, 首先就要有站出来指出问题的意愿和勇气, 之后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10分学区的小孩和10分学区的小孩卷,挺好。 不想卷的话,离那种地方远点。
理论上top 20%也没那么难。毕竟也只是学校的成绩。UCB难,在于要看学术EC,还有湾区的CS内卷。UCB其他专业真没那么难。
正好论证了楼主的观点啊。有天赋的不用推,没有天赋的推了也没用。
那就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智商一般专注度一般就别搞那么多AP,多做点社区活动搞别的软实力啊。 至于别人父母怎么教育小孩,又不会听你网友三言两语就会改变的。如果你真的那么关心中学生心理健康可以去多做这方面的义工啊,帮助中学生心理疏导
个人认为我这样在论坛上谈论这个问题,就是在raise awareness。
“因材施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华人网友分享过自己的微信截图,机构发推送,针对三四岁小娃家长,“你家孩子是小天才吗?”
你觉得大多数小娃家长心里会怎么想,“我家孩子怎么可能不是小天才?” 可以参见家小版,小娃家长还没遭受命运的毒打,看自己娃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觉得以后能成大器。 这就是机构利用小娃家长的心理,骗他们“你需要这个辅导班”
那你可以选择自己不鸡娃,不参与内卷啊,为什么你要加入这种风气
那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吧?
我当然不可能加入这种风气啊,我只是认为这很成问题,而很多家长没意识到自己在瞎推,也没意识到这事的严重性。
不同意, 社会大环境出了问题, 还是要不断有人呼吁才能引起重视,才能带来改变, 一味低头做事收效甚微
也只有弯曲个别学校有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法跟你感同身受啊。如果自杀率真的那么高,数据本身比你的三言两语有震慑力多了
大早晨的码字支持獾的振臂一呼啊
还振臂一呼,你还是去湾区学区的hearing,学校的家长会,湾区家长群里呼吁 比在这儿强多了,问题是这些地方你去呼过吗?
谨慎乐观,这边卷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会外溢, 尤其你们那几个cs强校
你也是有意思了,楼主开宗明义就是说湾区, 你个大农村的非进来跟着掺合,你的意见建议在这里统统不作数的, 你还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