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disc, 感觉知道个人的意义不大。又没法要求所有共事的人都去做。做完了然后都跟你分享。张国荣 发表于 2021-07-29 12:38
我们全组做完之后开会分享讨论了。然鹅并没有什么卵用,互相看不惯的人还是看不惯。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变自己,其次愿意改变也不一定能做到 oldbear1 发表于 2021-07-29 12:48
我们是分享了 每个类型站一起 然后就突然明白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大家不同 并非anything personal。 我们还有人facilitate和老板的1:1,我和前老板就是北半球的,很多都接近,所以我们俩原来合作很愉快,俩人聊起来恨不得喝两杯那种。但是我们俩也需要有仔细,冷静的人来“泼冷水”。 April4 发表于 2021-07-29 12:46
同组的人共事久了,g点逆鳞大都心里有数。容易出问题的是外组半熟不熟的合作。 张国荣 发表于 2021-07-29 13:01
我们原来整个部门都测过,然后就啊哈,难怪我和谁比较同步,和谁就感觉想不到一起去,特别准。如果是在对角线的两个人真的会对同样的事情思考方式完全不同。但是讲真,一个team或者org就是需要以不同的人,才能运做好。比如我性格就是action driven,不是那么能坐下来;另一个同事就是我对角线,她就能读20页contract找毛病(让我做这个我会郁闷死)。所以有不同的人是好事,每一个人可以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DiSC除了让你认识人的不同,还会告诉你怎么以对方舒适的方式去沟通从而提高沟通效率。比如我这样的人,你一大早跟我说有什么工作,我一点儿事儿没有。对于重视感受和关系的人,你就得Exchange pleasantry,small talk,build rapport之后再说工作,才会比较顺利。
但是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同,但是没有好坏,互相尊重理解,适当调整沟通方式,提高效率。
2. 有什么不满意真的bother到我们,我们要说出来,不要bottle up n simmer up,更不要passive aggressive直至最终爆发。忍耐并不一定是美德,无论职场还是生活中。多少struggle,多少夜不能寐有时候只是我们憋着,甚至over think。对方可能完全不知道,或者因为你忍着觉得你可以suck up而故意不改变。
至于说出来,其实哪怕有不满,也是可以做到平静和优雅的去complain,同时focus在解决问题上。怎么做有很多书,基本流程是,你做了什么(描述事实),让我感受到什么(描述感受),造成了什么结果,我希望以后怎么样(解决问题),reconcile(缓解关系)。有一本书叫dealing with difficult people,有很多实例,有些可能过于理想化,但是还是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语言和思维方式上都有难处的人。
3. Assume positive intention。会减少起码50%的纠结和烦恼。要么是说话人没注意,抑或是有意,如果是小事儿,就不需要去纠结,尽量理解别人没有恶意。我自己觉得做事儿做人大气一些,大家都看在眼里,对我们没坏处。当然,如果真的过不去,参看2.
我们是分享了 每个类型站一起 然后就突然明白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大家不同 并非anything personal。
我们还有人facilitate和老板的1:1,我和前老板就是北半球的,很多都接近,所以我们俩原来合作很愉快,俩人聊起来恨不得喝两杯那种。但是我们俩也需要有仔细,冷静的人来“泼冷水”。
我们全组做完之后开会分享讨论了。然鹅并没有什么卵用,互相看不惯的人还是看不惯。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变自己,其次愿意改变也不一定能做到
另外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做 如果我们自己有意识 可以尝试去衡量对方是哪一种 尝试那种合适的方式沟通 看看效果再修正。
anyway,就是awareness很重要。不要动不动以为谁欺负我,不和我合作,difficult。。。
对我还挺有用的 不过我本身就是粗线条 很少看不惯谁的人 我会好奇 然后这个test回答了我的一些好奇吧。
同组的人共事久了,g点逆鳞大都心里有数。容易出问题的是外组半熟不熟的合作。
有问题不怕 怕的是上来就预判对方是难合作 态度变了 就很难平和的积极的去处理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