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一个刚刚出来的分析疫苗长期安全性的微博,是一个在微博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一直坚持讲真话,给大家长期科普疫苗的医生写的

X
Xiaoluoji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是微博上一个宝藏医生博主,长期科普还有分析各种新冠疫苗数据,在一直客观转发mRNA比灭活好的数据而饱受各路小粉红的攻击后也还是坚持用科学和数据说话。他和他的粉丝们都算是微博上难得的清流了吧。大家也可以翻翻他的以前的微博。
https://m.weibo.cn/1728715190/4661788739638298 原文如下,博主id是:庄时利和
在对新冠疫苗犹豫的人群中,最常用的一个理由是「缺乏长期的安全性数据」。
这里我引用一下推上免疫学家Dr. Andrew Croxford的观点,综合目前大家提出的常见问题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新冠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已经结束了,包括辉瑞疫苗在去年4月份开始注册的临床试验,预计结束时间也是2023年。这是因为临床试验通常会设置几个不同的终点,而这些终点会先后完成。
我们不会因为等到最后一个终点完成才公布所有数据,也不会因为其中一个终点完成就宣布临床试验结束。
那么如何看待新冠疫苗没有长期安全性数据呢?以大多数慢性病药物为例,这些药物通常是长期服用/注射的,可能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都要用到,安全性数据会逐渐累积,这是需要长期观察药物的致癌性/致畸性/遗传毒性等。
而疫苗最大的一点不同是,疫苗接种本质上是一次性的干预方案,分为单剂量或者初免/加强(Prime-Boost),并不是需要像药物那样需要经常使用。那么我们评价疫苗长期安全性数据,主要关注两方面内容:
1. 疫苗本身有哪些会产生长期不良影响的成分? 2. 疫苗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之后,哪些应答可能会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而目前疫苗的成分都是明确的,比如灭活疫苗中的铝佐剂,mRNA疫苗中的脂质和聚乙二醇,还有许多疫苗共有的乳化剂、稳定剂(如明胶)等,其中的许多成分甚至在我们的食物比如奶制品、饮料或者水果中都能看到,并没有证据显示疫苗中的这些成分对人体会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我们对这些物质的特性是有充分了解的,这是我们认为它们不具备长期不良影响的原因之一。比如它们造成的严重过敏反应,通常在接种之后15分钟内就会出现。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新冠疫苗在进入人体之后,我们的免疫应答是否可能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在疫苗接种之后,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因为疫苗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是总的来说,B细胞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同时产生记忆细胞,T细胞反应激活,这些都在大约接种之后一周开始,并且持续数月时间,这也是疫苗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最集中的时间。
目前我们观测到的一些非常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如GBS(格林巴利综合征)、ITP(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疫苗诱导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心肌炎等,这些通常都在接种后几周内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疫苗严重不良反应的终点在6个月后结束,因为在疫苗完整接种、免疫反应稳定后,体液免疫缓慢下降并逐渐稳定,之后这些与免疫应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风险不会进一步上升,而是逐渐下降。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ADE了。这个我在之前的知乎上也有过回答(http://t.cn/A6Vib3so)。而实际上我们在大量的血清学试验中发现,许多变异体(比如Delta、Beta等)仍然被疫苗接种者血清有效中和;而在真实世界中,目前全球已经接种了超过30亿支新冠疫苗,其中几乎有一半是在中国,并未发现疫苗接种导致感染后病情加重的现象。
无论是传统的疫苗还是目前的新冠疫苗,在获批之后安全性的检测仍然是一直持续下去的。一些人的疫苗犹豫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过于苛责。我们对抗的应该是关于疫苗的谣言,而不是在疫苗面前犹豫不定的民众。
#庄医生的疫情笔记# #家庭健康月#
X
Xiaoluojie
喜欢最后这段:无论是传统的疫苗还是目前的新冠疫苗,在获批之后安全性的检测仍然是一直持续下去的。一些人的疫苗犹豫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过于苛责。我们对抗的应该是关于疫苗的谣言,而不是在疫苗面前犹豫不定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