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婚姻简史 Marriage, a history

o
otokorashii_onn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上个礼拜看了这本书
https://www.amazon.com/Marriage-History-How-Love-Conquered/dp/014303667X

更类似一本社会学类的学术作品, 作者老太太我搜了一下,不是那种很牛的院校的学术大牛(如果读者很在乎作者的学历的话,哈哈哈),但是也是做了一辈子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从业人员,大学教授。书我觉得非常好看。
今天没时间仔细写自己的读书总结,但是在豆瓣上搜到一个很好的内容小结,cliff notes版。转帖一下。
如果大家有兴趣,改天我有时间了再来在这个cliff notes版基础上补充ta遗漏的部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Y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94712/

【第一部分 传统婚姻初探】
第一章 为爱而结婚的极端观念
   将爱情视为结婚的前提,是近代西方社会的产物。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和大多数地区,婚姻与爱情无关。
   在传统婚姻中,即使有爱情,也应当作为婚姻的结果,而不是前提。能够培养出爱情的婚姻自然是理想的结果,但没有的话也并不影响婚姻关系。很多文化还禁止已婚夫妻展示出太多对彼此的感情。欧洲中世纪甚至认为爱情和婚姻是截然分开的,爱情只能从婚外情中得到。
   从西方到东方的很多文化中,都认为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不如与父母、兄弟的关系重要。夫妻间的忠诚也并不一定非常重要,会有多伴侣、允许婚外情、母亲的情人们共同抚养一个孩子等习俗。
第二章 婚姻的多重意义
第一重 交配和繁殖
第二重 共同生活,在经济上合作
第三重 将财产、所有权和社会地位代代相传
第四重 建立姻亲关系,与另一个家族进行联合
以上各种婚姻的意义,都存在无数的例外,总有一些文明中的婚姻制度,并不遵循这些意义,导致至今没有办法给婚姻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
“ 对于强制乱伦禁忌、组织孩子抚养、共享资源、照顾老人、协同家庭生产、传承财产给下一代来说,婚姻并不是唯一的方式。然而,它却是获得姻亲(in-laws) 的唯一方式。自从文明的曙光照临人间以来,获得姻亲就一直是婚姻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章 婚姻的发明
学者们有两种主要的理论来解释婚姻的出现,保护论和压迫论。
”保护论“:婚姻是为了保护女人而被发明出来的,男人狩猎、女人持家。但原始社会中并不存在一个男人供养妻子和孩子的情况,都是整个群体狩猎,女人也会参与其中。在狩猎与采集社会,非常强调食物在群体中的共享,婚姻至关重要的功能,就是在直系家庭或本地团队之外打造合作网络的能力。
“ 联姻不是建立在男人与女人之间,而是借助女人建立在男人之间。”
”压迫论“:男人(父亲、兄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控制和交换女人。在出现剩余产品之后,人们有了多余的财富,就可能通过交换女人来获取更多财富。
经济差别的扩大,重塑了婚姻的准则。开始出现不同阶层不准通婚的制度、对婚生子和非婚生子继承权的差别对待、让寡妇嫁给丈夫的兄弟从而将继承人留在家族内部,降低女性地位和强调女性童贞等手段。
“ 决定谁能跟谁结婚的权利,成了极有价值的政治和经济武器。”
o
otokorashii_onna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Y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94712/
【第二部分 政治联姻的时代】
第四章 古代世界的肥皂剧
“ 近二百年来,欧洲人和美国人都把婚姻视为爱情和私人生活的绿洲,在这里,人们不用进行公共生活或是工作中的勾心斗角、蝇营狗苟。不过在古代,在政治和经济的逐鹿场中,婚姻绝不是什么临时庇护所,它本身就是欺骗和阴谋的中 ”
古代的统治者和贵族,很少能具备绝对的武力优势进行长期统治,所以高贵的血统和强大的家庭纽带联盟,是获得拥护者和维护统治的最好方式。而婚姻是支撑高贵血统,形成联盟的中枢机制。从东方到西方的各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形成了用婚姻来巩固扩展政治羽翼的手段,接替性的婚姻(国王和另一个国王的姐妹或女儿之间)、一夫多妻(国王可以和更多统治者缔结联盟)都是出于这一目的。
作为政治筹码出嫁的女性,可能在政治斗争中被杀害,或终生郁郁寡欢,也可能在外戚的帮助下,推翻国王改变政权,甚至自己成为统治者(克里奥帕特拉、日本孝谦天皇);娶到出身高贵妻子的男性,可以通过妻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很少能成为统治者,因为女性一般没有继承权。
对古代平民百姓来说,婚姻也是有着非常切实的考量,不是为了追求幸福以及个人的满足。对有财产的人来说,婚姻是经济交易,用于转让或合并土地、财富,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对于非奴隶的农民来说,婚姻是组织劳动的一种方式,男女分工才能存活下去;而对于奴隶来说,能不能结婚或和谁结婚,均取决于奴隶主的需要,而不是个人。
“对于未来的媳妇来说,坚实有力的肩膀可以修长匀称的大腿重要得多……那些中产阶级的人既没有机会去选择一位灵魂的伴侣,也缺乏这样的愿望。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干活的搭档。”
第五章 借来的东西:古典世界和早期基督教社会的婚姻遗产
三次削减贵族家族势力的改革,对西欧婚姻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最终取代了以婚姻联盟为经济政治核心的社会体系。
第一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的建立。通过制造业和商业兴起的商业阶层,企图推翻靠亲缘建立的贵族统治,而贵族也由于家庭间无休止的斗争,而渴望改革。于是改革家开始以司法的抽象法则和爱国主义观念,取代亲缘和私人关系的狭隘责任。通过掣签选择“五百人会议”建立起的有限民主,让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城邦的角色逐步冲击和削弱了贵族家族的权利
第二次, 罗马共和国以及罗马帝国早期习惯法的实施和正规军的发展。罗马共和国时期,建立公民参政的民主体制,军队势力强大,婚姻的中心目标是产生合法的后代,父权至上。但罗马人开始重视婚姻和睦,并强调爱情,但是男女双标。
到屋大维把罗马共和国变为帝国,婚姻手段和王朝政治再次支配了权利继承的过程。屋大维自己虽然利用婚姻进行政治斗争,但热衷于支持家庭稳定,鼓吹妇女的美德,还为了提高生育率命令罗马人在一定年龄之前必须结婚。
第三次,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出现。早期基督教认为,婚姻会损害灵魂得救所需要的严谨的自控能力,在婚姻问题上充满矛盾。虽然谴责离婚和多妻制,但教会却出于政治考量,为离婚和多妻制行方便。
第六章 戏弄主教,逮捕皇后:中世纪早期欧洲的贵族婚姻
罗马帝国解体后,欧洲东部形成拜占庭帝国,而西部形成日耳曼民族的分散小王国。在中央集权的神权国家拜占庭帝国,皇帝大权在握,不用担心贵族们通过缔结联盟夺取权势,因此皇帝可以任意地选择美貌的妻子。而在权利不稳固的西欧小国中,国王们仍然还是要靠婚姻来扩大家族纽带和联盟。
教会也通过参与国王的婚姻来建立地位,例如:帮助查理曼大帝斡旋继承权的冲突,以对抗拜占庭帝国;在洛泰尔二世结婚和离婚的问题上,出尔反尔。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对乱伦作出非常宽泛的定义,来阻止国王和贵族利用婚姻巩固财富和社会地位,但却不好好执行,平时睁一眼闭一眼,在卷入纠纷时又拿出来。
中世纪欧洲的女人既可以继承并传递血统,也有权继承并转移财产,她的产业不能被自己的丈夫或丈夫的族人所接管。因此有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对男人非常重要。从11、12世纪以后,女人的继承权逐渐丧失,长子继承制取而代之,婚姻联盟的向心力也随之消减。
“ 精明的王后和贵夫人们都非常谨慎地和教会领袖们建立起关系纽带,这样,当她们不想活不能继续进行高风险的婚姻游戏时,可以得到教会的帮助。……那时,王后在婚姻政治中已经不再是价值不菲的战利品了,她们往往是凭借本身的能力或资格而达到目的的大赢家。不足为奇的是,当象棋从穆斯林世界传到中世纪的欧洲时,棋盘上最具威力的旗子——穆斯林们叫做”仕“或”相“——被重新命名为”王后”。”
第七章 另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如何嫁娶:中世纪平民百姓的婚姻
中世纪早期,西欧各国的婚俗五花八门,极不正式。结婚和离婚常常是凭借口头的约定或当事人一方的主张,即可达成,教会对平民的婚姻制度也没有太多的关心。
在农村,农民夫妇组建的家庭是生产的基本单位,这一经济单位对他们的邻里和双方父母都非常重要,因此左邻右舍和父母会在缔结婚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婚姻成为乡村生活的中心,而不是私人事务。
在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婚姻也常常是事业上的结合。夫妻双方分工合作,妻子帮助丈夫的事业。
自由选择的婚姻开始增加,但父母还是有很多手段控制子女的婚姻决策,社会也偏向支持父母为子女作出更加务实的决定,尤其在结婚年龄较早的地区。
中世纪强调婚姻中妇女的顺从,提倡丈夫对妻子的掌控,允许丈夫殴打和奴役妻子。
第八章 旧东西,新东西:现代初期西欧的婚姻
16-17世纪,在欧洲西北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夫妻婚后被认为需要自己经营家庭,成为男女主人,而不是合并到一个大家庭中,所以他们必须等到积累或继承了足够的产业才能结婚,这就导致结婚年龄的推迟。女人一般要在别人家帮佣,这种婚姻模式也提供了更多的青年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妻子们虽然仍然没有什么权利,但夫妻和睦开始成为人们的理想目标。
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开始提倡婚姻是社会建筑的基石,允许神职人员结婚。一些统治者出于个人利益,开始信奉新教,新教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最著名的英国亨利八世。爱情一词的定义,从中世纪耶稣对世人的爱,转变到16世纪丈夫与妻子的爱,再到17世纪,传道士开始提倡丈夫不应对妻子发号施令。
核心家庭越来越独立,经济上不再受家庭和邻里的约束,但在婚姻的形式上,却变得更加严格,防止”私定终身“。婚礼需要见父母许可或者见证人,并且需要得到教会的认可才能合法有效。过分依赖爱情的婚姻,还是会受到指指点点,对男女两性在婚姻中需要遵守的双重标准,人们仍然认为理所当然。
o
otokorashii_onna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Y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94712/

【第三部分 爱情革命】
第九章 从搭档到情侣:爱情婚配的出现与男人养家式的婚姻
18世纪,市场经济传播,启蒙运动出现,个人择偶取代了包办婚姻,成为社会理想,社会鼓励个人为爱而结婚。计酬劳动普及,使年轻人对父母的依赖更少,不需要等到继承土地或生意才结婚;市场经济提供的自由,使人们更加支持个人权利,这些社会变化也促使了婚姻准则的改变。
这一时期探索爱情与婚姻的新观念,目标并非创造平等伙伴关系,二世要通过摆脱与金钱婚姻相伴而生的犬儒主义,并鼓励夫妻双方在爱情与忠诚上互相把对方置于首位,从而让婚姻更加安全。但当这种新观念带来个人主义的疯狂蔓延,使离婚自由化,女性开始追求平等权利,甚至同性恋非罪化,各国政府又开始恐慌,想重新建立家庭中的秩序与等级。
于是人们重新理解男女关系,由于男女天性不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标准去评判他们。男人不再是家庭的君主,而成了保护者和养家者。女性不再被看作低人一等,但是需要被男人保护,并且出于爱来承担家务。
这一时期的变化,还使父母难以控制婚姻,导致非婚生子和卖淫迅猛增长。中上阶级的父母并不希望得到一桩意想不到的婚姻,因此开始更加关注贞节。中世纪认为女性性欲更加旺盛的观点,被改造成了女性与生俱来性纯洁的观点。导致女人们把外力强加的这种对性行为的控制内在化了。
第十章 “一个巢里的两只鸟”:19世纪欧洲与北美的感情婚姻
19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代女性,全心全意信奉男女各安其位的信条,认为美满的婚姻足以满足女人的所有需要和野心。人们继续信奉女人天生的纯洁,加上节育措施的进步,非婚生子明显减少。家庭生活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认为女性在家庭中可以对丈夫进行道德指引,男人应当陪伴老婆孩子。
“ 在美国建国之初,男人被分为4种截然不同的类别。单身汉被认为是其中地位最低的。但专注于家庭生活和家庭幸福的已婚男人,在美德的阶梯上也仅仅只高了一级。最高的敬意献给了那些走出家庭义务与家庭关系的小圈子,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更好的一种人)或”英雄“——男子汉的巅峰。“
由于对婚姻和家庭的推崇,很多方面出现了变化,例如:提倡男性抑制性欲以效仿女性的纯洁、出生率下降、夫妻关系在继承顺位上成为首位、家庭暴力减少、女性获得教育的机会增加、由于寿命延长婚姻的持续时间也延长了。
在中下层阶级,女性外出工作只能挣到男性三分之一的工资,但留在家里做家务的贡献,常常比外出挣工资更大。于是“男人养家,女人持家”的婚姻理想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第十一章 “即将爆发的火山”:在维多利亚时代婚姻的表象之下
1830-1900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夫妻之爱进一步被感情化,男女性别角色进一步变化。但此时,一旦结婚,女人还在法律上从属于丈夫。而且经济安全的需要,也迫使很多女人选择了并不那么如意的婚姻。
“ 维多利亚时代女人的”良好道德“,以及维多利亚时代性别角色的不平等,确实是的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婚姻都很稳定,尽管遗弃、非正式离婚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上的重婚罪在某些社会群体中并不少见。
男性领域与女性领域之间的严格分离,使得夫妇之间很难分享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不管他们爱得多么深。……男人是养家者,女人是依赖者的定义,也为双方毫无保留的怨恨奠定了地基。”
在城市里工作的年轻女人,对维多利亚时代婚姻提出了挑战,她们可以和男人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加上节育措施的进步,职业女性的性保守被逐渐削弱。与此同时,主要目的是争取投票权的女权运动兴起,性别隔离制度分崩离析。
第十二章 ”大山移动的时候到了“:从感情婚姻到性爱婚姻
20世纪前20年出现了一次男女关系的革命。女性陆续在各国争取到了投票权,随之而来地要求更多个人自由。性行为越来越自由,离婚继续增加。但这些革命并没有颠覆婚姻,反而使终身单身的比例下降了。大多数支持妇女解放和性观念开放的人都认为,这些变化会让夫妻关系更亲密,从而改善了婚姻。婚姻比成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重要这一观念,也牢固地树立起来。
“ 到1920年代末,“现代”婚姻的鼓吹者们有理由抱谨慎乐观的态度。20世纪初叶,性行为、两性关系和青年文化中的变化,使得更多的人有可能把婚姻置于他们感情生活的中心。对大多数人的个人认同感来说,爱情与婚姻变得至关重要,而对父母、兄弟姐妹及朋友的依恋则相对变淡了。结婚率上升了,非婚生子的数量下降了。在大多数国家,人们结婚更早,去世更晚,所以更多的人一生中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已婚状态中度过的,尽管离婚率也上升了。男女之间活动领域的分离,用不着放纵女权主义的“过度”,就逐渐被消蚀掉了。尽管女性加入劳动大军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把全部时间投入家务工作的妻子和母亲比从前更多了。”
第十三章 凑合着结婚,然后怀孕生子: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婚姻
1920-1930,美国股市崩溃,随即进入大萧条,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问题和性问题上转移到了生存问题。大萧条加速了已婚女性涌入劳动大军,但她们从事的大多数是低报酬的工作,同时为了省钱,在家里需要亲自动手去做的家务也更多了。
二战爆发后,妻子们被迫接替男性在国内的工作,甚至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制造业的工作,经济上的汇报和文化上的认可都比过去强得多。等战争结束了,女性又立刻被赶出了劳动大军,重新点燃了人们对结婚生子、女人持家、男人养家的热情。
战后的西欧和北美,出现了持续十年的婚姻黄金时代,结婚年龄下降,结婚率上升,离婚率下降。“男性养家、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模式,即将达到高潮。
第十四章 奥兹与哈里特的时代:”传统”婚姻的漫长十年
1950-1960年,在欧洲和北美,人们一直认为,人人都要结婚并组建一个男人养家式的家庭。由于经济复苏,小家庭实现了更多物质梦想,于是人们更加幸福地躲进他们自己的巢里。在这个消费革命的早期阶段,人们把婚姻看作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入口。
“ 当离婚发生的时候,它被看作是个人的失败,而不是婚姻的失败。”
更多女性在婚前会工作,但一旦结婚,就全身心地投入抚养孩子和操持家务,大学女生的兴趣中心也转向了婚姻,女大学生有三分之二会中途退学,大部分是为了结婚。
“ 专家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种稳定,是经济选择、政治选择和个人选择的扩大中独一无二的平衡瞬间的结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基于爱情的”平等“婚姻的历史上,这二十年是人们停止预言灾难的一段时期,结果被证明是长期以来人们所预言的那场暴风雨来临之前最后的平静时期。”
o
otokorashii_onna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YS(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94712/

【第四部分 求爱灾难?普遍婚姻和终身婚姻的瓦解】
(插播题外话:个人感觉这一部分翻译水平骤降)
第十五章 变更之风: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婚姻
1960-1970年代,女性解放运动开始兴起,传统婚姻迅速被颠覆。多方面的原因同时作用,一起影响了婚姻制度。男女双方在1950年代的传统婚姻中,都各自心存不满,离婚率飙升。女性就业扩张、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1960年代的避孕革命,把女人进一步从生育中解放出来。
立法者们开始废除包含婚姻是男性对女性统治权利的法律,又逐步废除禁止种族通婚的法律。人们开始认为婚姻是一项基本权利。非婚生子和未婚妈妈受到了普遍认可和保护。
“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婚姻的整个法律、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1970年代末,女人有权获得法定权利、教育、节育及合适的工作。突然间,离婚变得更容易了。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安排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变得更加难以维持。”
第十六章 完美风暴:20世纪末的婚姻变迁
1980年代开始,离婚率趋于平稳,结婚年龄显著推迟,未婚同居者数量迅速增长。
“ 性别角色、婚姻行为和性价值观的变化在1990年代放慢了步伐,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在很多领域,这些变化已经接近饱和点。当人们对新的性别角色和社会习俗变得越来越心平气和的时候,人们对变革初期那饱受伤痛的岁月的极端反应也就渐次平息。”
职业女性实现了在家庭经济上的平等,女性是否工作,不再取决于丈夫的收入。女性有了越来多的选择。已婚妇女生的孩子越来越少,非婚生育的孩子越来越多。同居成为婚姻之外的选择。
“ 结婚曾经是人们为获得成人的责任和受人尊敬的地位而不得不经历的认证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是通向成年和威望的必由之路,是人们最大化他们的资源和分担劳动的最佳方式。如今已不再是这样的情形,婚姻依然让两个人能够整合资源、分配任务、比他们单身时能积累更大的资本。但是,它不再是人们投资未来的唯一途经。事实上,它是一项比过去更冒险的投资。结婚的潜在收益,需要对比保持独身以追求更高教育或更好工作的可能性来加以权衡。最后离婚的更大可能性,增强了给你的选择留下余地、同时投资于你自己的个人技能和经验的吸引力。”
第十七章 地图上未标出的领地:婚姻的变迁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由于婚姻中经济地位的改变,女人不再倾向于在“成功诉求”的基础上选择丈夫,而愿意选择能够平等交流的丈夫;同样的,男人也在摆脱倾向于“性诉求”的择偶观念,虽然年轻和美貌仍然被看的很重,但现代男人往往想找一个在教育程度或潜在收入上跟自己水平大致相当的配偶。
“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婚姻变得比此前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越来越公平,越来越令人满意,在促进成人和孩子的福祉上越来越有效率。它也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脆弱。”
(本章还列举了一些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美国在女性就业、生育、离婚等方面的变化,因为太过美国化,不具备代表性,此处不总结。)
t
trudily
有意思,请继续分享!
x
xiaoping_tao
有意思,请继续分享!+1
l
lndw01
Please go on, thanks
贝吉塔王
有没有中国婚姻的简史?西方的一套总觉得不太适合中国的文化。
P
Peter_ML
这本书很有趣
j
justfadeaway.
而且经济安全的需要,也迫使很多女人选择了并不那么如意的婚姻。- I think this has always been the case. I don't see the practicality or the necessity of marriage for modern society, not for me anyway.
w
weee21
而且经济安全的需要,也迫使很多女人选择了并不那么如意的婚姻。- I think this has always been the case. I don't see the practicality or the necessity of marriage for modern society, not for me anyway.
justfadeaway. 发表于 2021-07-14 16:28

不要孩子的話似乎是沒必要結婚, 遇到過兩個四十多的男人, 一個比女友大10嵗,結識女友的時候對方還在上大學, 倆人同居十幾年, 最終分手; 另外一個也是從二十多嵗同居十幾年分手。 無孩子同居分手比有一張婚姻紙容易多了。
M
MeekSarah
回复 11楼weee21的帖子
我個人的數據點:身邊的朋友們有好幾對各自從前度婚姻中都帶著孩子來的,ta們都沒有一紙婚姻書。由於工作地點,孩子校區的種種條件,各自居住不同城市,到週末或放假才她去他家,或他去她家居住。有的就輪流一人到另外一人家居住一個星期。後來結婚的原因是因為想對方在生活上經濟方面有個保障。 该内容需要2威望值以上才能阅览

b
bluesky818
好书,谢谢分享
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有婚姻的保障的,毕竟一个人抗风险的能力不如两个人嘛,尤其是在经济上
b
bluesky818
这让我打算有时间的时候去看看费孝通的《生育制度》这本书。
如何看待费孝通的《生育制度》,读后有何见解? - 王哈哈的碎碎念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78337/answer/1840158834
o
otokorashii_onna
好书,谢谢分享
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有婚姻的保障的,毕竟一个人抗风险的能力不如两个人嘛,尤其是在经济上
bluesky818 发表于 2021-07-15 11:01

嗯我也觉得。当代的婚姻更多的是个combine抗风险资源的制度,不用搞的那么浪漫化。 但是话说回来,combine抗风险资源的双方,如果实力相当,而且个人素质够高, 感情基础够深,可以自觉自愿的commit to这个制度,确实好像也没啥原因必须结婚。 如果经济能力有区别,比如stay home mom/dad为家庭付出,但只是因为这个labor是在自己家里而不是在labor market上,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显性income,万一离婚了的话,确实需要法律制度来保护。
c
changheruhailiu
我觉得彻底终结婚姻的可能是生物技术。以后如果技术发展到能够用人造子宫之间体外培养胚胎,对不育症患者是福音,同时也给了人类更多的选择。如果精子卵子也市场化了,那真的是没有需要结婚了。
b
bluesky818
很欣赏这位先生,在国内这种环境下大大方方的展示同性恋群体的生活 不能结婚的群体,压力多多,也让人反思婚姻的作用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B_ndX82PE0w
b
bluesky818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PeGWVz6EU-w
b
bluesky818
视频下面的评论很有意思,因为不能结婚,所以很多人要过双重生活,所以啊,结婚的权利还是很重要的。
枕戈待旦
有没有中国婚姻的简史?西方的一套总觉得不太适合中国的文化。
贝吉塔王 发表于 2021-07-14 11:36

我觉得娃娃的那套方法论很适合中国社会,只是大白话太难听,总是被封杀。她有一本“完美关系的秘密”。要是普通未婚女人都深谙她的方法论,那些男权利益既得者都要跳脚。
还有孙隆基,李银河他们的书里对国人家本位历史文化的剖析比武志红心理学家的论述更深刻。婚姻是社会行为,需要结合历史和文化,社会学家看的比较透彻。
o
otokorashii_onna
我觉得娃娃的那套方法论很适合中国社会,只是大白话太难听,总是被封杀。她有一本“完美关系的秘密”。要是普通未婚女人都深谙她的方法论,那些男权利益既得者都要跳脚。
还有孙隆基,李银河他们的书里对国人家本位历史文化的剖析比武志红心理学家的论述更深刻。婚姻是社会行为,需要结合历史和文化,社会学家看的比较透彻。
枕戈待旦 发表于 2021-07-18 15:36

娃娃?
b
bluesky818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y3kolZLwb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