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下新冠疫苗和心肌炎的问题

l
lovebaby
谢谢小浣熊的解释。能不能再请教一下,mRNA疫苗和女性例假紊乱中间的关系,隔壁贴子说疫苗注射后48小时spike protein在卵巢的含量达到最高。 家里有青春期的小女生,会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育? 先谢谢!
SingingTree 发表于 2021-06-12 10:52

等LZ对这个的解释,同关心
J
Jxnc
回复 87楼urthur的帖子
我在美国肯定关心是美国的数据啊。有不同国家的数据可以互相印证,可以提高可信度。现在只能信自己。什么都有假的。
mayo和hokpinks的都是简单科普,没有看到有long covid的数据啊。我也是没找到才问啊。
论文的话,有详细的数据,至少可以自己判断,而不是看到几个试试而非的数在一个表格里而已。

y
ylzhang
是不是应该减轻计量比较好
star1991 发表于 2021-06-12 10:40

同问
l
laalaatou
总觉得这种身高体重年龄无差别计量疫苗注射哪里不太对
P
Purple_car
回复 86楼tidewater的帖子
又说到了俺们大龄女的痛处 一两年的青春啊
U
US2020
请问12-15岁组的男孩怎么样?要打第二针吗?
g
gtg729p
老是有人说疫苗的副作用致死率是十万分之一,可笑。
别忘了这疫苗可不是一辈子打一次的,你这次没事不代表下次没事。
purpledee 发表于 2021-06-12 17:11

隔壁楼刚有人怼过你 你这边又发一次一样的?确定不是带任务?
u
urthur
回复 87楼urthur的帖子
我在美国肯定关心是美国的数据啊。有不同国家的数据可以互相印证,可以提高可信度。现在只能信自己。什么都有假的。
mayo和hokpinks的都是简单科普,没有看到有long covid的数据啊。我也是没找到才问啊。
论文的话,有详细的数据,至少可以自己判断,而不是看到几个试试而非的数在一个表格里而已。


Jxnc 发表于 2021-06-12 20:58

你没看到下面那个jama 的吗?如果你喜欢自己做leg work, 不信任何literature survey 和总结,那jama 提供的reasearch 就属于你想要看到的详细数据啊。john hopkins 也有cite 一些数据,比如60%的covid patient 有ongoing heart inflammation之类。而且再搜索一下,还能找到其他国家的research,譬如瑞典的。
不管从任何角度分析目前已有的数据和文章,其实观察到的后遗症都挺一致,更没法说没有任何报道,long covid 全是幻象和脑补。。
c
csliz
回复 107楼urthur的帖子
得新冠后恢复被动免疫,和疫苗主动免疫,后遗症对比就知道了!
J
Jxnc
回复 107楼urthur的帖子
我就说还是要读paper啊
这个study不是很好比较,比如fatigue一类的大部分症状在第二页图里的,都只是一些symptoms。而且survey很主观。authors自己也承认和其他study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一类的study会variation很大。不是说文章有问题,是参考价值有限。
我没有说long covid是幻想,否则看这些文章干嘛。我是要看有多少回来看医生诊断的后遗症才算,比如有从新入院了一类的。现在有上亿病人了,应该确诊的,比如器官损伤一类的。这才更可靠的。
John Hopkins也是引用别的study但是没有给reference。从描述上看,也是根据symptom来定的。
“In fact, one study showed that 60% of people who recovered from COVID-19 had signs of ongoing heart inflamma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ommon symptoms of shortness of breath, palpitations and rapid heartbeat.”
u
urthur
回复 107楼urthur的帖子
得新冠后恢复被动免疫,和疫苗主动免疫,后遗症对比就知道了!
csliz 发表于 2021-06-12 22:49

好像还是有些区别的,比如没听说过疫苗会引起咳嗽, 气喘气短之类,死亡率也低了好几个数量级。我的直觉啊,新冠还是更严重。成年人如果能杜绝被传染的可能,就先别打。不然最好考虑打疫苗。。。
m
moonandsixpence
回复 107楼urthur的帖子
我就说还是要读paper啊
这个study不是很好比较,比如fatigue一类的大部分症状在第二页图里的,都只是一些symptoms。而且survey很主观。authors自己也承认和其他study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一类的study会variation很大。不是说文章有问题,是参考价值有限。
我没有说long covid是幻想,否则看这些文章干嘛。我是要看有多少回来看医生诊断的后遗症才算,比如有从新入院了一类的。现在有上亿病人了,应该确诊的,比如器官损伤一类的。这才更可靠的。
John Hopkins也是引用别的study但是没有给reference。从描述上看,也是根据symptom来定的。
“In fact, one study showed that 60% of people who recovered from COVID-19 had signs of ongoing heart inflamma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ommon symptoms of shortness of breath, palpitations and rapid heartbeat.”

Jxnc 发表于 2021-06-12 23:07

你这个想法的话得自己搞个临床实验了。
J
Jxnc
回复 111楼moonandsixpence的帖子
那用不reproducible的结果来做决定就不是科学的态度了。当然了,现在提出质疑都被当作反智。


u
urthur
回复 107楼urthur的帖子
我就说还是要读paper啊
这个study不是很好比较,比如fatigue一类的大部分症状在第二页图里的,都只是一些symptoms。而且survey很主观。authors自己也承认和其他study的结果差距很大。这一类的study会variation很大。不是说文章有问题,是参考价值有限。
我没有说long covid是幻想,否则看这些文章干嘛。我是要看有多少回来看医生诊断的后遗症才算,比如有从新入院了一类的。现在有上亿病人了,应该确诊的,比如器官损伤一类的。这才更可靠的。
John Hopkins也是引用别的study但是没有给reference。从描述上看,也是根据symptom来定的。
“In fact, one study showed that 60% of people who recovered from COVID-19 had signs of ongoing heart inflamma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ommon symptoms of shortness of breath, palpitations and rapid heartbeat.”

Jxnc 发表于 2021-06-12 23:07

重新入院或者说需要serious rehabilitation 的也很多啊,那篇economist 文章针对long covid 治疗方案采访了好几家欧美医院的负责人,各家院长还提供满多treatment 细节。耶鲁甚至已经开始研究新冠疫苗是否能治愈long covid
但感觉你想看到的是某种特定的design of experiment 和数据才肯相信,这种可能需要你自己去提要求或定制了。。。而且这方面关于新冠疫苗的数据应该也还没有
J
Jxnc
回复 113楼urthur的帖子
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是要更客观的measure来支持结论。六个月内确诊后遗症或者再入院,才可以比较。这个很难study吗?
如果是口头提到的话,至少版上就看到有好几个打完疫苗住院的或者严重到再去看医生的。这个就没法客观比较了。
v
vivian999msu
赞数据说话
u
urthur
回复 113楼urthur的帖子
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是要更客观的measure来支持结论。六个月内确诊后遗症或者再入院,才可以比较。这个很难study吗?
如果是口头提到的话,至少版上就看到有好几个打完疫苗住院的或者严重到再去看医生的。这个就没法客观比较了。
Jxnc 发表于 2021-06-12 23:58

所以我之前说你其实是要看到某种特定的数据,对区域,study 的设计, diagnosis citieria都有要求。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大家对long covid 的定义是痊愈12周以上依然存在的symptom 。 甚至对谁可以被diganose 都还没界定(long covid 分好几种类型,病理尚不明朗,而且如果病人不能出示旧的positive covid test 的文件, 医生就不认为是long covid)。而你一上来就要求6个月以上,被确诊的,仅限于美国的数据
l
lolilollipop
首先是原因。疫苗引起的心肌炎一般认为是免疫性的,mRNA疫苗的机理更像减活疫苗,抗原进入细胞以后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免疫反应和真实病毒感染接近。这个过程中很多细胞因子和早期生成的抗体都是pro-inflammatory的。作为对比MMR引起心肌炎的概率大概在百万分之二,天花疫苗引起心肌炎的概率则高达万分之一左右。
那么为什么疫苗打了大半年,以前就没观察到这么多心肌炎呢?因为mRNA疫苗在青少年中引起的免疫反应是非常强大的,比如12-16岁组的三期临床发现这些人体内的抗体滴度达到了正常康复患者的十倍左右,我们知道康复患者3-4倍的抗体水平已经能够达到95%左右的有效率,更高的抗体水平已经超出了正常免疫的需要。这么强的免疫反应难免会在少数人中引起一些身体各部位的炎性反应。

然后是发病率,现在的统计在16-39岁人群中大概十万分之1.6,但是大部分集中在16-24岁男性,这部分人的心肌炎发病率是明显高于背景发病率的。


再就是预后,心肌炎可轻可重,关键要看对心肌有没有永久性的损害(比如发现有钙化点等等),心肌出现永久性损害是很危险的。目前的数据还没有长期预后的报告,但是截止到5月31日,81%的病例已经没有了症状。当然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对心肌的长期损害,这个需要继续follow up一段时间才能够知道。


那么高中生/大学生还要不要打疫苗呢?首先新冠自然感染本身是可以引起大量的心肌炎的,有报道称60%的病人能够观测到心脏的inflammation,其中能够临床被诊断为心肌炎的大概2%到4%,比疫苗要高得多。即使在大学的远动员中这个比例也有0.3%,症状不明显但是通过MRI诊断出来的clinical and subclinical myocarditis高达2.3%。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768916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780548
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于16-24岁的青年男性来说,新冠疫苗的benefit vs. risk的价值确实明显小于其他年龄组,因为新冠本身在这个年龄的死亡率确实不高。如果家里有这个年龄男孩的,我觉得一个可能的选项是只打一针,第二针先等一等,看看CDC和FDA有没有什么新的建议。因为现在疫苗的剂量对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可能是偏高的。这个年龄的免疫反应很强,新冠症状又轻,一针提供的保护能力很可能已经足够。事实上如果根据JNJ最近的实验结果,要保护恒河猴的下呼吸道不产生重症的话只需要目前25分之一的剂量。而且要注意强生疫苗本身的抗体水平其实并并不高,比mRNA疫苗大概少一个数量级,和灭活疫苗类似。


————————————
PS:现在看到拼命鼓吹用ivermectin(伊维菌素)代替疫苗的基本上可以归结为阴谋论者了,这玩意基本上就是个新的HCQ,都是一些右翼反疫苗人士在鼓吹。临床实验分组都是有随机性的,新冠本身自愈率又很高,小规模的实验做多了总能cherrypick出一两个有signal的,就像当时的HCQ一样。到现在这么久了规模大一点的RCT没有一个能做出ivermectin有用的,而且把已知的临床试验数据总和起来也看不出有任何作用。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7389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1.26.21250420v1
现在最有潜力的口服药物是molnupiravir,三期临床做出结果至少还要等好几个月,而且很可能只是刚发病的时候马上吃会对部分高危人群有效,不能成为特效药。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06-12 10:37

感觉剂量没选好,特别M家剂量大人都觉得太高了,青少年还这么高。 希望给2-11岁的剂量小点
J
Jxnc
回复 116楼urthur的帖子
我是认为目前这个定义在diagnosis还没界定就用来下结论太武断了。我也不做clincial trial,但是希望看到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
f
francesjj
老是有人说疫苗的副作用致死率是十万分之一,可笑。
别忘了这疫苗可不是一辈子打一次的,你这次没事不代表下次没事。
purpledee 发表于 2021-06-12 17:11

你懂最基本的概率吗?每掷一次骰子,你拿到6的概率都是1/6,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你没吃一次饭,噎着的概率是一百万分之一,下次吃也是一样。所以每次打疫苗,面临的风险概率一样的,不是叠加的。
u
urthur
回复 116楼urthur的帖子
我是认为目前这个定义在diagnosis还没界定就用来下结论太武断了。我也不做clincial trial,但是希望看到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
Jxnc 发表于 2021-06-13 00:21

可是现在问题在于
Long covid 确实存在,不论你是否认为武断,它影响的人数不少,对这些人的生活,对医疗资源都会是很大负担。
而且当反疫苗人士陈述他们的理由的时候,给的绝大多数''''''''facts''''''''根本不是diagnosable,甚至更加主观
压根不是同一个级别的comparison
J
Jxnc
回复 120楼urthur的帖子
我有和你讨论过反疫苗?我只是希望了解新冠的后遗症的问题。换题目就没意思了。
p
page394
是不是年轻男孩打j 更好?
u
urthur
回复 120楼urthur的帖子
我有和你讨论过反疫苗?我只是希望了解新冠的后遗症的问题。换题目就没意思了。
Jxnc 发表于 2021-06-13 00:32

那么关于新冠中短期的后遗症还有什么问题呢? clinic attendance data 不是已经有证据了吗。。。?
除非要自己搞clinical trial, 现有的数据是在反应没有后遗症吗?或者没几个人有后遗症吗?
f
francesjj
是不是年轻男孩打j 更好?
page394 发表于 2021-06-13 00:39

这个说不准,因为J出了问题后面就没有大量打了,不知道更多副作用了。P因为打的人最多,目前能看到各种副作用的报道,很正常。而且你得考虑后续服务问题,比如变种的疫苗,如果需求不多,到时候J还做吗?都是未知。
p
page394
为啥?现在那么多zoom meetings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6-12 18:00

Zoom 是柏拉图啊,zoom不出娃啊。
x
xiaowenchun
谢谢楼主科普,讲得非常有道理
l
lilimarah
打疫苗死了多少人,新冠又死了多少人 打疫苗得心肌炎多少人,新冠有又多少人得了心肌炎

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有副作用,所有的疫苗都有副作用
心肌炎可重可轻,可以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多了去了,很多人的了也是轻症,不去检查根本不知道。

现在还在恐吓人不要打疫苗,不是太蠢就是太坏
angelina81 发表于 2021-06-12 11:01

嗯,大家赶紧去打吧!我一个护士朋友还在劝一个怀孕的去打
p
planner2010
请问在哪里能测抗体?
t
tastejoy001
你们太牛了,冒心肌炎风险给孩子打疫苗!我看还是口罩更有用!
C
CleverBeaver
Zoom 是柏拉图啊,zoom不出娃啊。
page394 发表于 2021-06-13 00:43

好吧 我还没到想当外婆或奶奶的年纪 等那时再说吧
f
francesjj
你们太牛了,冒心肌炎风险给孩子打疫苗!我看还是口罩更有用!
tastejoy001 发表于 2021-06-13 02:06

要summer camp还有开学所有娃都能整齐划一戴上口罩保持距离像中国似的,我们就不需要讨论了。
W
WANGWANGSTON
回复 119楼francesjj的帖子
他说的没错呀 你打10次一次出现问题的概率是10倍
涟漪
既然感染新冠引起的心肌炎比例比打疫苗引起的比例高,那就是要衡量取其轻,看哪一个才是自己能做的选择
l
lilier
其实就是个选择题吧,对大人孩子风险参数会变,但基本就是这三条: 1。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给病毒接近的机会。这个随着社会放开难度会越来越大 2.. 打疫苗,承担随之带来的副作用风险 3。接受自然感染,承担随之带来的重症风险及可能后遗症
g
get2010
你没看到下面那个jama 的吗?如果你喜欢自己做leg work, 不信任何literature survey 和总结,那jama 提供的reasearch 就属于你想要看到的详细数据啊。john hopkins 也有cite 一些数据,比如60%的covid patient 有ongoing heart inflammation之类。而且再搜索一下,还能找到其他国家的research,譬如瑞典的。
不管从任何角度分析目前已有的数据和文章,其实观察到的后遗症都挺一致,更没法说没有任何报道,long covid 全是幻象和脑补。。

urthur 发表于 2021-06-12 22:46

你不要再费功夫说服那个人,一看就没做过学术研究,不懂数据分析的。还分美国英国的数据,又不是房市股市,你分美国英国不同市场数据分析结果不能互相generalize
q
qbb
给2-11岁的剂量希望小一些
p
purpledee
你懂最基本的概率吗?每掷一次骰子,你拿到6的概率都是1/6,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你没吃一次饭,噎着的概率是一百万分之一,下次吃也是一样。所以每次打疫苗,面临的风险概率一样的,不是叠加的。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06-13 00:23

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是叠加性的。第二针以后发病率明显高了。 半桶水晃荡。
c
chinaren000
谢谢楼主科普,我现在考虑的是12岁以下孩子 要不要打?打的话要不要减少计量? 如果调整计量,那是不是赶不上秋季开学? 哎,一团乱麻
s
shoppingisfun
你懂最基本的概率吗?每掷一次骰子,你拿到6的概率都是1/6,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你没吃一次饭,噎着的概率是一百万分之一,下次吃也是一样。所以每次打疫苗,面临的风险概率一样的,不是叠加的。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06-13 00:23

一看你就是不懂最基本的概率。 你这个论点的 assumption是每次都是随机的, 但打疫苗第一针反应和第二针反应是不一样的, 第一针有反应的人第二针有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大增。 就像骰子连着5次都是6,那第六次也很可能是6,因为大概率骰子有问题,不是随机结果。
p
page394
要summer camp还有开学所有娃都能整齐划一戴上口罩保持距离像中国似的,我们就不需要讨论了。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06-13 02:23

在兰州。 Teenager打疫苗热情高涨,同学间会聊。朋友们约着两针又两周后hangout party. 不打疫苗真是分分钟社死的节奏。
f
francesjj
回复 119楼francesjj的帖子
他说的没错呀 你打10次一次出现问题的概率是10倍
WANGWANGSTON 发表于 2021-06-13 08:09

不是10倍啊?怎么是10倍
f
francesjj
一看你就是不懂最基本的概率。 你这个论点的 assumption是每次都是随机的, 但打疫苗第一针反应和第二针反应是不一样的, 第一针有反应的人第二针有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大增。 就像骰子连着5次都是6,那第六次也很可能是6,因为大概率骰子有问题,不是随机结果。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1-06-13 10:36

我在另一个贴回了,举骰子不恰当,因为条件太多了,比如疫苗厂商会根据之前的反应调整剂量,还有比如你第一次没有出反应,大概率你对这个疫苗过敏反应之类的比较耐受,比如你家人都打了没反应,那你家的基因就耐受这个疫苗(比如这次全家打了都没有大反应的)。我还是觉得不是你每年打风险就会增加。
f
francesjj
药物的副作用有可能是叠加性的。第二针以后发病率明显高了。 半桶水晃荡。
purpledee 发表于 2021-06-13 10:20

你说的是可能。那是每天服药这种情况。你现在讨论一年还是两年打一次的疫苗。现在12个月打完抗体研究结果出来了吗?如果抗体依然很高,需要年年打吗?现在只说需要boost, 但是如果过两年病毒都没有了,问什么还需要年年打?其他想法别的回帖打了,懒得再打一遍
n
notaname
楼主,12-16岁呢?
f
francesjj
在兰州。 Teenager打疫苗热情高涨,同学间会聊。朋友们约着两针又两周后hangout party. 不打疫苗真是分分钟社死的节奏。
page394 发表于 2021-06-13 10:41

是呀,小孩子憋了一年开学了怎么可能保持社交距离,暑假再见面都不会的。我觉得我们大人回去上班都不会,你跟同事再见面还隔着两米打招呼?最近出去办事,感觉口罩就是摆设,工作人员看你听不清楚,立刻拉下来给你讲。等全面re-open更是这样了。我觉得打算靠全民口罩和社交距离,即使深蓝地区,基本没太大希望,只能寄希望于数字不要上来,那感染的概率就低。
l
little_racoon
等LZ对这个的解释,同关心
lovebaby 发表于 2021-06-12 20:41

这个”LNP在卵巢内富集”的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仔细读一下Pfizer交给监管机构的材料的话会看到他们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mRNA在哪里表达,一个是LNP最终会到哪里去。比如说看这个文件,46和47页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comirnaty-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
隔壁楼有人特意找了个日语的文件应该是有目的的,英语谁都看得懂不是一下就露馅了吗?

第一个实验是让mRNA表达荧光酶,然后把mRNA打给老鼠看荧光酶在什么地方表达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在injection site以及附近的淋巴结表达,然后还有一部分mRNA会在肝脏表达。第二个实验是给老鼠注射大量带放射性标记的LNP然后看LNP分布到了哪里,结果是大部分在injection site,注射点以外肝脏最多(21.5%),其次是脾(1.1%),肾上腺(小于0.1%)和卵巢(小于0.1%)。带放射标记的LNP走到哪里和mRNA在哪表达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mRNA可能已经表达过了或者分解了,但是LNP上的放射性标记物还在。
另外Pfizer和Moderna都是做了DART(遗传与生殖毒性)的,也没有发现问题。

R
Rutang48
这个”LNP在卵巢内富集”的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仔细读一下Pfizer交给监管机构的材料的话会看到他们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mRNA在哪里表达,一个是LNP最终会到哪里去。比如说看这个文件,46和47页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comirnaty-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
隔壁楼有人特意找了个日语的文件应该是有目的的,英语谁都看得懂不是一下就露馅了吗?

第一个实验是让mRNA表达荧光酶,然后把mRNA打给老鼠看荧光酶在什么地方表达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在injection site以及附近的淋巴结表达,然后还有一部分mRNA会在肝脏表达。第二个实验是给老鼠注射大量带放射性标记的LNP然后看LNP分布到了哪里,结果是大部分在injection site,注射点以外肝脏最多(21.5%),其次是脾(1.1%),肾上腺(小于0.1%)和卵巢(小于0.1%)。带放射标记的LNP走到哪里和mRNA在哪表达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mRNA可能已经表达过了或者分解了,但是LNP上的放射性标记物还在。
另外Pfizer和Moderna都是做了DART(遗传与生殖毒性)的,也没有发现问题。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06-13 12:04

谢谢分享这些信息。补充一点的是老鼠毒性实验中用的剂量大概是300-1000倍临床剂量。在老鼠中没观察到对生殖系统的毒性。EMA推测对人的生殖系统的风险是很低的。
C
CleverBeaver
在兰州。 Teenager打疫苗热情高涨,同学间会聊。朋友们约着两针又两周后hangout party. 不打疫苗真是分分钟社死的节奏。
page394 发表于 2021-06-13 10:41

really?我在家长群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
不过这事我不紧张 不社死的和不社死的玩 社死的和社死的玩 也没啥 但恐怕其实都不能随家长的意志来 家长连上个厕所都管不了 还管这个?再紧张也白搭
C
CleverBeaver
谢谢分享这些信息。补充一点的是老鼠毒性实验中用的剂量大概是300-1000倍临床剂量。在老鼠中没观察到对生殖系统的毒性。EMA推测对人的生殖系统的风险是很低的。
Rutang48 发表于 2021-06-13 12:58

那大姨妈的事就还是不能解释?
C
CleverBeaver
英文日文这个事有点晕 我记得前几天看过英文的图的
关键词 ovaries liver
x
xiaoyiyue
谢谢分享这些信息。补充一点的是老鼠毒性实验中用的剂量大概是300-1000倍临床剂量。在老鼠中没观察到对生殖系统的毒性。EMA推测对人的生殖系统的风险是很低的。
Rutang48 发表于 2021-06-13 12:58

嗯,推测。而且很低。。。“EMA推测对人的生殖系统的风险是很低的”。低也不是没有吧
人的生殖能力比老鼠还是差远了吧?人能象老鼠那样一生生一窝?
R
Rutang48
嗯,推测。而且很低。。。“EMA推测对人的生殖系统的风险是很低的”。低也不是没有吧
人的生殖能力比老鼠还是差远了吧?人能象老鼠那样一生生一窝?
xiaoyiyue 发表于 2021-06-13 13:04

没人断定没有。但用在人的剂量比老鼠低几百倍, 预测风险高低而已。这儿说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毒性而不是比人和老鼠谁生的多。
p
page394
really?我在家长群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
不过这事我不紧张 不社死的和不社死的玩 社死的和社死的玩 也没啥 但恐怕其实都不能随家长的意志来 家长连上个厕所都管不了 还管这个?再紧张也白搭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6-13 13:00

我说蓝州,我这里teen已经打了50%了。看新闻红州不到5%的也有。 兰州不光是在不在一起玩儿,还代表是不是相信science,是不是为他人着想。 很多大学是要求住校学生打疫苗的。 高中目前还没有,不过如果要求也不意外。
i
isabel
这个”LNP在卵巢内富集”的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仔细读一下Pfizer交给监管机构的材料的话会看到他们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mRNA在哪里表达,一个是LNP最终会到哪里去。比如说看这个文件,46和47页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comirnaty-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
隔壁楼有人特意找了个日语的文件应该是有目的的,英语谁都看得懂不是一下就露馅了吗?

第一个实验是让mRNA表达荧光酶,然后把mRNA打给老鼠看荧光酶在什么地方表达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在injection site以及附近的淋巴结表达,然后还有一部分mRNA会在肝脏表达。第二个实验是给老鼠注射大量带放射性标记的LNP然后看LNP分布到了哪里,结果是大部分在injection site,注射点以外肝脏最多(21.5%),其次是脾(1.1%),肾上腺(小于0.1%)和卵巢(小于0.1%)。带放射标记的LNP走到哪里和mRNA在哪表达不是完全一致的,因为mRNA可能已经表达过了或者分解了,但是LNP上的放射性标记物还在。
另外Pfizer和Moderna都是做了DART(遗传与生殖毒性)的,也没有发现问题。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06-13 12:04

谢谢浣熊mm的解释👍👍
x
xiaoyiyue
没人断定没有。但用在人的剂量比老鼠低几百倍, 预测风险高低而已。这儿说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毒性而不是比人和老鼠谁生的多。
Rutang48 发表于 2021-06-13 13:25

所以还有生育计划的female如果能等,还是再等等再打疫苗?
就算老鼠的计量多几百倍并没有影响老鼠的生殖,但也不能说明计量低几百倍不影响人类生殖?毕竟老鼠的生殖能力比人类强很多吧?
i
isabel
谢谢分享这些信息。补充一点的是老鼠毒性实验中用的剂量大概是300-1000倍临床剂量。在老鼠中没观察到对生殖系统的毒性。EMA推测对人的生殖系统的风险是很低的。
Rutang48 发表于 2021-06-13 12:58

谢谢MM分享👍👍
t
tidewater
really?我在家长群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
不过这事我不紧张 不社死的和不社死的玩 社死的和社死的玩 也没啥 但恐怕其实都不能随家长的意志来 家长连上个厕所都管不了 还管这个?再紧张也白搭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6-13 13:00

你是不是小娃家长。家长群能管得住大部分 teenager?
p
page394
所以还有生育计划的female如果能等,还是再等等再打疫苗?
就算老鼠的计量多几百倍并没有影响老鼠的生殖,但也不能说明计量低几百倍不影响人类生殖?毕竟老鼠的生殖能力比人类强很多吧?
xiaoyiyue 发表于 2021-06-13 23:01

药物研发就是这个标准,又不单单是这个疫苗这么做动物实验。 难不成找二十个猴子看看?
p
page394
你是不是小娃家长。家长群能管得住大部分 teenager?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3 23:04

Senior 18岁的自己开车就去打了,
t
tastejoy001
回复 151楼page394的帖子
啊?兰州把人教成傻子了还是别的啥?打不打疫苗跟科学有毛关系吗?科学的本质就是质疑,在质疑中旋转提高。质疑疫苗安全性才是真正科学好不好!
C
CleverBeaver
你是不是小娃家长。家长群能管得住大部分 teenager?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3 23:04

你可能没看完我说
其实我的意思是小娃也管不了 别说大娃了
T
Tigerlily1014
谢谢小浣熊科普
C
CleverBeaver
回复 151楼page394的帖子
啊?兰州把人教成傻子了还是别的啥?打不打疫苗跟科学有毛关系吗?科学的本质就是质疑,在质疑中旋转提高。质疑疫苗安全性才是真正科学好不好!
tastejoy001 发表于 2021-06-14 00:34

蓝州向来自由 怎么会groupthink过度呢
蔺晨
感谢楼主, 这楼里懂的MM还真不少, 一并谢过
s
shoppingisfun
美国fda的作用不是打包票疫苗没副作用, 它是在现有的检测条件下过线就能用。 比如说药物毒性,大家都是拿老鼠或小范围搞点健康人做做就过了。 至于长期的毒性或副作用,就靠大家一起来当小白鼠,fda起个检测的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就叫停。至于后果,只要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药企没故意改数据隐瞒啥,基本就是愿赌服输。
也许疫苗的确有长期严重后果,人类延续就靠anti vaxer了?who knows,大多数人还是看中眼前利益,diversity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