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唐人街 18年影像记录这家华人的辛酸苦辣

d
don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全家福。© Thomas Holton from ''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

1. “进来吧!”   2003年,摄影师托马斯·霍尔顿(Thomas Holton)走进了曼哈顿下东区唐人街附近拉德洛街(Ludlow St.)上一间 350 平方英尺(约合32.5平方米)的公寓,这里住着林家五口人,一对夫妻和三个孩子。   霍尔顿说,他的这个项目原本是要拍摄唐人街家庭的生活群像,然而在走访了很多家以后,林家是唯一一个愿意向他敞开大门的家庭。女主人雪莉(Shirley)热情地说:“进来吧!”于是,这位有着一半华裔血统的摄影师,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走进了这个唐人街的华裔家庭,以“叔叔保姆”、朋友、亲戚乃至家人的身份,参与并记录了这个家庭的生活。霍尔顿自己也没想到,这一“进来”就是18年。

洗澡时间,2004年。© Thomas Holton from ''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
最初,霍尔顿只是对这个五口之家紧张局促的“蜗居”式生活状态感到好奇。霍尔顿说自己早期的照片,“虽然真实,但只触及了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尔顿慢慢成为这个家庭的一部分,他会去接孩子们放学,会和他们一起去旅行。他并不总是在拍摄他们,但他们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联系,让他对这个家庭有了更细致入微的描绘。     2. “生活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曲折”  
5年后,在2008年经济衰退最严重的时候,这个家的男主人史蒂文失去了工作。   雪莉接受了家庭护理助理的培训,并开始了护理亨利街 (Henry Street) 一位 102 岁的华人奶奶的工作。林家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而雪莉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基本上跟奶奶和她 80 多岁的儿子博(Bo)住在一起。为了和妈妈在一起,小女儿辛迪(Cindy)也住在那里,而史蒂文和两个男孩则仍然住在拉德洛街。
 等待晚餐,2011年。© Thomas Holton from ''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

“每周我去哪里找他们,取决于雪莉在哪里为孩子们做晚饭。”在拉德洛街一起吃饭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他们在奶奶家、奶奶的儿子博家或雪莉的朋友家吃饭,史蒂文经常不在。晚餐后,一家人再分头返回各自睡觉的地方。因此,这期间,霍尔顿拍摄场所也在几所不同的唐人街公寓间换来换去。   游完泳后,2013年。© Thomas Holton from ''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

这个家庭似乎在物理上和情感上都已经破碎了。这对已婚夫妇虽然名义上仍然住在拉德洛街,但实际上已经分开了。而对于三个孩子来说,功课变得更加耗时和困难,游戏时间也结束了,青春期的到来还带来了身体和情绪上的许多复杂问题。     3. 没有剧本的混乱新现实   霍尔顿休息了几年,但还是花很多时间和林家人在一起,跟他们一起吃饭,送孩子去上大学。随后,林家的生活揭开了新的篇章。   “我觉得有必要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新现实,因为最终现实往往是没有剧本的,而且真的很混乱。”

 春假,2014年。© Thomas Holton from ''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

林家人经历了一些或平常或不寻常的情况,使得这个家庭的气氛朝着更沉重、更孤独的方向转变。史蒂文和雪莉离婚了,史蒂文搬去了新泽西州。霍尔顿觉得,他们的生活似乎有一种平静和封闭的感觉。   2016年以后,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很多变化。雪莉再婚了,嫁给了一个从微信上认识的男人。史蒂文现在住在布朗克斯,在拉德洛街附近的一家 Trader Joe''s 超市工作。“奶奶”和她的儿子 博都去世了,雪莉作为家庭健康助理照顾各种新病人,还住在博在亨利街的旧公寓里。最小的孩子辛迪也离开纽约去上大学了,而哥哥迈克尔则总是不见人影。   现在,霍尔顿仍然会时不时地去拉德洛街,看看唯一还住在那里的富兰克林,并经常在那里见到雪莉和史蒂文,大家一起吃饭。
  一起看电视,2019年。© Thomas Holton from ''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

“只要他们继续对我敞开大门,我就会继续创作新作品。”     4. 从唐人街的过客,到“家人的感觉”   霍尔顿在纽约市长大,看到“大多数人把唐人街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旅游景点和周末吃早茶、买廉价假货的地方”。“虽然我是半个中国人,我的祖父母也在唐人街居住过,但我从未体验过与这个社区或这里的文化发生联系,我总觉得自己是个过客。”   而当他敲开林家的大门时,雪莉和史蒂文总是非常友好地欢迎他。他就自然而然地开始走进这个家庭,并且真正地参与到他们的生活里。他和他们一起去参加婚礼,去帮忙买菜,去孩子们的学校,甚至还和他们一起去中国探望他们的亲戚。在霍尔顿结婚典礼上,辛迪是他们的花童。“我开始有了家人的感觉。”
霍尔顿从15岁起开始摄影,但他说他“从未想过会与我的拍摄对象如此亲近,并在情感上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复杂的世界中,文化在潜意识中或有意地相互混合和影响。”霍尔顿说。   霍尔顿说他只是尝试去了解一个华人家庭会如何生活,然而,却发现了他从未预料到的“对人性的更深入了解”。“这段与我最初设想完全不同的经历,最终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对我的中国一半的疑问。”
上:洗衣烘干房,2004年;
下:七人晚餐,2011年。

霍尔顿说,林家的故事是一个美国家庭经历生活的美国故事。“这个项目更加加深了我对纽约的热爱。”他喜欢这座城市的多样性,这里有他在创意和专业上所需要的一切。   “只有在纽约,我才能白天教书,周末去林家,在旧舞厅里给人们拍照,然后跳上火车回布鲁克林的家,和我的儿子在一起。”     5. 《拉德洛街的林氏一家》   今年,霍尔顿将他这18年来拍摄的作品汇集成了一个系列——《拉德洛街的林氏一家》(The Lams of Ludlow Street),作为关于美国华人经历的最重要作品之一,由纽约著名艺术策展人陈威廉(William Chan)策划,在家画廊(Home Gallery)展出。   这个展览因为其地点和时间而具有重要意义。   Home Gallery是一个大型的窗口空间,位于曼哈顿唐人街附近的格兰街(Grand St)291号。陈选择了四张图片在窗口展出,每次一张,每过两个星期,按照时间顺序,更换一张新的照片。  
Home Gallery网站还举办了一个线上展览,由现已成年的林家孩子策划,以他们的视角作为主题,为这个项目增加了一个新的层次。
正如Home Gallery在介绍中所说,“这些图像超出了一个家庭在物理空间或文化融入中挣扎的情况”。我们看到孩子们变成了青少年,而父亲则在不稳定的工作和解体的婚姻中挣扎。霍尔顿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华裔家庭的故事,而不是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家庭的简单履历”。   虽然这个系列的部分作品已经在许多博物馆展出,并将在国家肖像馆重新开放后被纳入一个群展,但这些图像从未如此公开地被它们所描述的社区——唐人街所接触到。   尽管这些年来,亚裔美国人在争取社会关注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反亚裔的仇恨攻击事件也在增加。霍尔顿和陈表示,在这个社区的许多年轻人正试图在2021年的美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的时候,他们希望这些图片能够促进社区内、以及更大范围的对话。
a
asfew
这种蜗居不难受吗,还真不如回国
纽约凤姐
恐怖
不如欧美的 中东难民
t
tiramixu
这种蜗居不难受吗,还真不如回国
asfew 发表于 2021-06-07 21:21

如果是农村,条件不会比这个好。
如果是农村去城市, 一样不会比这个好。
p
pitbull3166
老移民很多都是这么苦 过来的
我飞呀飞
好奇心害死猫。我想知道现在他们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生活。

S
Sataima
楼主写的是“今年”,可我看这家人好眼熟啊,微信公号或者国内新闻经常用这家人来代表美国华人的生活现状,我至少两年前就看过。 一搜发现这个照片集是2016年出版的……这是又出续集了?! 补充:搜了一下,好像还真是出续集了。。。我家亲戚们估计又会转发给我,让我早日从水深火热的美国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了。。。
s
shaohuacrystal
好奇心害死猫。我想知道现在他们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飞呀飞 发表于 2021-06-07 22:11

文章说最小的孩子上了大学…如果孩子们上了大学,生活会改善的
l
lovedarren
孩子只要都读书就有希望。
y
yhy
好难哦
m
mutex
没明白,为什么照顾的病人过世了,女主人还住在病人住过的公寓里?henry 街那个公寓
m
mouton
法拉盛人口密度很大,来往行色匆匆,不知这类比率多少?应该是少数吧。13年去时觉得环境甚至不如国内,18年再去有所改善。
纽约凤姐
美国的社会保障真差
西方国家里穷人生活最差 社会保障最差的国家

看看加拿大的中东难民。居住条件好的惊人
国家还发给每个人 1000 加元生活费
还安排专人 负责他们融入生活
风味烤鸭
我打开帖子前就想是不是姓林的 打开了果然是姓林的 说句不好听的 都是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纽约凤姐
我打开帖子前就想是不是姓林的 打开了果然是姓林的 说句不好听的 都是自己的选择 爱财如命的人当然只能过他这种日子
风味烤鸭 发表于 2021-06-08 02:17

台湾 的林大叔 也姓林
风味烤鸭
台湾 的林大叔 也姓林
纽约凤姐 发表于 2021-06-08 02:18

台湾人一般不偷渡 偷渡的姓林的都是福建的 而且很搞笑 这家人还用lam作last name 让自己看起来不是大陆过去的 别的华语地区去美国的一般不会过如此窘迫的生活
纽约凤姐
台湾人一般不偷渡 偷渡的姓林的都是福建的
风味烤鸭 发表于 2021-06-08 02:21

台湾人 到欧洲不用签证啊
台湾到欧洲的航线很多很多。
德国在台湾有很多德国文化中心

而中国人一般人出国办理各种材料累死
而且没有几个飞欧洲的航线
l
lopnev
不容易哦
普罗旺斯的淡紫
过得真惨。觉得这样也好过国内的人,真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c
cactus_mei
过得真惨。觉得这样也好过国内的人,真是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普罗旺斯的淡紫 发表于 2021-06-08 07:11

国内跟他们同时代的农民,跟他们差不多,不必他们轻松。
我同学是农村的,姊妹三个成绩都非常好,爸爸在他们大学的时候煤矿事故死了。她是老二,和老大一起上班负担了老三的学费。老大为此结婚多年不敢生娃,不知道为啥就不停的打胎,然后成了习惯性流产。我同学稍微好点,接了母亲在身边。这期间过的日子也很苦。
我还记得大三时候她爸爸过世的时候,她哭着要辍学。后来我们自己给她凑了点钱,熬到大四毕业工作的。
A
Angie321
在网上经常都会看到他们家的照片,他们只代表一部分辛苦挣扎的新移民,怎么不拍一下那些30万贫困线住大house的呢
B
Beau
这才是真正的贫困线。
H
Huanmin
现在唐人街都是老一辈多吧,年轻人多搬走了。
f
feifeiduan
我有印象,小朋友们都长大了
f
franzia
这种就是华人大妈恨的咬牙切齿的那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