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的,狄青好悲催啊!

D
Dailytollda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01
北宋中期,由于宋庭的主要精力和兵力,都投放在和西夏作战的西北前线上。所以当时宋庭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管理就比较松散。因此有一个叫侬智高的少数民族头领,就趁机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大约是今天的广西一带),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
起初侬智高对宋庭还比较畏惧,他不仅上表对宋庭进贡,而且还希望宋庭派兵支持他进攻交趾国(大约在今天的越南一带)。但可惜的是宋庭对侬智高根本不予理睬,而被无视了的侬智高则气急败坏的开始向宋庭发难。当时的宋庭西南地区诸州府,因为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未发生战事。所以各州府不仅兵寡将少,而且都缺乏战斗经验。因此侬智高从广西一路顺利地打到了广州城下,这可把侬智高给得意坏了,看来宋朝军队也不过如此嘛!
广州是当时宋庭在南方地区的的军事重地。所以侬智高虽然在广州城下一时得意,但却始终攻不入广州城内。就在侬智高在广州城下和宋军死耗之时,宋庭将和西夏作战时的猛将狄青掉到了西南前线。狄青出生寻常农家,他没有什么家世背景,是一个靠军功逐渐从底层士兵晋升成将军的猛人。狄青的成名地在宋朝的西北前线,当时的西夏人屡次进犯大宋边境。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狄青就会披散着头发,然后脸挂青铜面具在西夏骑兵中反复冲杀。
据史书记载,狄青在西北前线之时,一共领导并参加了二十五次战斗,他收复西夏部族营帐两千多座,俘虏五千多人,至于战场上的杀伤则不计其数。狄青不只是一个只会杀人的匹夫,他晋升为宋军将领之后,也发奋读书,并且将古今的兵书烂熟于心。宋庭将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调到了西南前线,一方面是对侬智高叛乱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要在西南地区打出大宋天朝的威风来。

02
侬智高在广州城下死耗了将近两个月,最后他眼见实在是攻不下广州城,于是便又转战广西各地。侬智高极其残暴,他率军所过各地不仅斩杀宋庭的官吏,而且还屠杀平民,一时间惹得宋庭西南地区天怒人怨。狄青率军来到当时的西南前线之后,宋军上下看到了侬智高在西南地区屠杀过的宋朝军民尸体,被飞禽野兽随意啃食撕咬。
由于这场景过于血腥,所以士兵们一时间不由的有点心生畏惧。为此狄青又不得不特地安排了一出安定军心的妙戏。狄青听说当地有一座非常灵验的庙宇,于是便率士兵前去求卦,但是他求卦的方式却非常特别。狄青向地上抛下了一百个铜钱,并向神灵许愿道,如果一百个铜钱全部都字面朝上,那么此战必胜。但如果反之则此战必败,而抛下铜钱之后的结果也非常神奇,一百个铜钱全部都是字面朝上,没有一个例外。士兵们见到如此神迹之后,也都认为自己受神明护佑,所以一时间军心大振,人人都想要上阵杀敌。(其实这100枚铜钱两面都是字面,是狄青为了安定军心而提前制作好的)
当狄青率兵赶到前线之时,侬智高正在西南边境的宾州一带作乱。现在宋军讨伐侬智高挡在眼前的困难,就是已经被侬智高占领的昆仑关。当时有宋军将领为争头功擅自攻打昆仑关,结果失败而归,因此而被狄青军法处置。按照常理来说,面对这么难以攻下的关口,狄青应该是认真准备,仔细筹划才对。但事实却正相反,当时的日期正好临近上元节。狄青让军队的后勤部准备了丰富的美酒佳肴,然后连开三天的宴会。第一天和第二天,狄青和众士卒一样都喝得晕乎乎的。但是到了第三天狄青酒喝到一半,却借故不胜酒力而中途离开了一段时间。然后到了第四天的清晨,士兵们突然发现狄青将军不见了。而就在大家慌作一团各种猜想之时,昆仑关前线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是狄青将军前夜率领几百名亲兵连夜攻下了昆仑关。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昆仑关上的守军见上元佳节时宋军这边连续开了两日的宴会。于是便认为宋军为了过节,一定会继续开第三日的宴会(这是当时的民俗传统)。因此昆仑关上的守军便放松了警惕,他们也开始饮酒作乐起来。而狄青正是趁他们放松警惕之时,率亲兵趁夜一举拿下了昆仑关。

03
宋军拿下昆仑关之后的第二天,其主力就在狄青的带领下,开始与侬智高的叛军交战。当时的宋庭西南地区不仅民风彪悍,而且他们的作战方式也很特别。以侬智高率领的叛军为例,他们以步兵方阵为主,并且习惯用长枪排成三锐阵。
所谓的三锐阵就是,士兵们左手持盾、右手持枪,然后排成一个个三角形的阵型。而每个三角阵之间又根据不同的战况而相互配合,总之对当时的宋军来说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打法。狄青明白,要对付这些西南地区的长枪兵,和对付西北地区的西夏骑兵是不同的。于是他派出一队五百人的骑兵,由猛将孙节带领冲向敌阵试探虚实。结果却发现宋军骑兵,无论在三锐阵的阵型中如何左冲右杀,结果都突破不了阵中手持盾牌的长枪兵。而时间一长之后,五百宋军骑兵皆因退路被断,而不幸折损在三锐阵中。
第一轮交锋宋军小败,但是狄青却也看出了这三锐阵的破绽。原来这三锐阵的厉害之处,皆在阵头和阵的两翼,这两个地方因为长枪和盾牌的配合使用,所以极难被攻克。但是三锐阵的缺点就在于,在阵型的最后侧,由于没有足够的防护,所以极易被攻破。明白了这个窍门之后,狄青利用北宋骑兵的机动性。很快便绕到了三锐阵的后方,然后一阵来回的穿插作战。
侬智高指挥的西南土著军队,哪里见过这么多的战马来回奔驰作战。他们在一阵眼花缭乱之后,纷纷被宋军击溃。眼见侬智高败局已定,狄青下令宋军全线追击,但是侬智高这个人命好,宋军骑兵并没有逮住他,他在一番逃命之后跑去了大理。后来经过宋庭外交的一番交涉之后,大理国王不仅将侬智高杀死,而且还把他的人头送给了宋庭。
至此,侬智高之叛彻底结束,宋庭用武力稳定了西南边境的安稳。而宋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也让宋庭在当时的西南邻国中声威大振,一时间无人敢小觑。

04
话说回来,狄青在平定西南叛乱的过程中表现如此出色,那西南平定之后他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这个结果却很让人意外,狄青在这之后虽然短暂的升了官。但是却很快因为北宋文官的排挤,而被贬到了陈州为官。
因为狄青是皇帝的人,皇帝想让他得罪谁,他就得得罪谁,文臣打击狄青,就是为了斩断皇帝一臂。而狄青看到皇帝怂了,吓死自己是最稳妥的死法,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在狄青一百年之后被南宋朝廷冤死的岳飞,其二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如果要用一句古话来概括狄青和岳飞的命运的话,那么我认为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对于一个有才能的人而言,最好的伯乐无过于是生在一个好的时代,而最坏的伯乐无过于是生在一个漠视人才的时代。

M
Mojdently
可惜了
大年三十
寒门出身就是这样啊
霍伯森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将军结局好的寥寥无几。
j
jjhn
时局动荡
y
yunyuning
大环境问题
m
mysrrx
狄青出身行伍,那时候怕当兵的逃跑,脸上要刺字,很侮辱人的。宋朝军人地位特别低下,还指望打仗出力吗?看看狄青的下场。
宫廷水晶灯
为什么宋老出这样的事,重文轻武还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