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小姐太太 走入社会才发现自己就是刘姥姥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5-30 12:45
也不用等年老才能懂刘姥姥吧。刘姥姥这个人物本身起的就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小人物的善良、世俗、妥协和坚守。红楼梦通读三遍,就有大彻大悟的感觉。happyeating 发表于 2021-05-30 12:37
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小姐太太,家里有矿的人才敢这么说!好奇这么多人觉得自己是小姐太太! anotherid 发表于 2021-05-30 13:10
这话说的,谁会读小说的时候把自己带入炮灰角色?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1-05-30 13:16
你这境界。。。小姐太太也不一定指的是钱吧。自视清高,与众不同的都可以算。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1-05-30 15:11
我觉得,在现代社会里,大部分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过的挺好的,没必要也没机会到贾府去做刘姥姥。 mmstest 发表于 2021-05-30 19:14
自己要能做到刘姥姥就好好了。 红楼梦里其他人都是阶层下滑,上升的就刘姥姥,小红两人。 贾雨村不算,平儿么比较存疑。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1-05-30 15:58
我读红楼梦,总是把自己想像成贾宝玉,自从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我就有点讨厌她刻薄,改喜欢宝姐姐了。 试试看 发表于 2021-05-30 19:30
红楼梦里刘姥姥家可不是一亩三分地,是快揭不开锅了,儿子脸皮薄,这才去求人贾府的。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1-05-30 19:19
不是不是, 刘姥姥家不止一亩三分地, 是个有两亩薄田的近郊农村户口, 混个温饱不成问题。 只不过祖上阔过, 阶级滑落后女婿想不开。 所以刘姥姥就出主意说去打秋风。 也多亏了女婿他爹当年硬气,给王家留了个好印象(不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所以凤姐才见了刘姥姥,然后攀上了老太太的高枝~~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5-30 19:56
你记得好清楚,我都差不多忘了。电视剧还记得点,我马上就想到黛玉笑抽风的样子,哈哈哈 小鱼儿12 发表于 2021-05-30 20:52
那刘姥姥挺好的,比林黛玉好。现在看林黛玉才是尖酸刻薄白莲花的典型吧。贾宝玉不喜欢她也挺对的 mmstest 发表于 2021-05-30 21:37
关键是,书里的内容,和电视剧里拍的,好多地方不一样的, 比如刘姥姥和巧姐~~还有昨天说的贾雨村~~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5-30 21:24
你赶紧去回答一下楼下妹子的说法。 小鱼儿12 发表于 2021-05-30 21:48
八十二回里面,黛玉病中劝宝玉读书,宝玉不爱听,就不去潇湘馆了~ 然后黛玉就做噩梦吐血了,然后宝玉自己也不去看,只派了袭人去意思意思~~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5-30 22:24
都什么时代了,还提倡这种做人方式? 转换跑道 发表于 2021-05-30 22:32
前80回是原版,后面的别人续的。ziyi99 发表于 2021-05-30 22:29
那也就是小矛盾,宝玉是爱黛玉的啊,难道这也要怀疑? 有一阵网上说说杨过爱的是郭芙,唉,那神雕侠侣都白写了。 这两本书我都是初中看的,基本不记得了。但小说的主线,谁爱谁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偏差吧 小鱼儿12 发表于 2021-05-30 23:17
其实年轻的时候可能看到善良,世俗,妥协,坚守,不一定能看到刘姥姥的难和努力。比如第一次带着板儿进贾府的时候拉下脸求钱,后来进贾府故意出洋相让大家开心,还有跟老太太凤姐的各种对话。。那种生活里平常人的难。小时候觉得自己不会遇上。 猪名野 发表于 2021-05-30 22:30
贾宝玉什么时候不喜欢林黛玉了? pineappletin 发表于 2021-05-31 00:02
木石前盟,重点是个“前”字, 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前世的姻缘, 当然敌不过今生的金(今)玉良缘啦~~ 歪解,笑笑,别当真~~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5-30 23:58
我觉得是有短暂不喜欢的时候吧。要是贾宝玉和现代偶像剧里的男主角一样,林黛玉大概也不会死了吧。我这也是年龄大了以后的新的领悟。既然按现在的标准来重新看了刘老姥姥,那按按现在的标准,贾宝玉算渣男吗?哈哈 mmstest 发表于 2021-05-31 00:53
对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各种卑微讨好的作态却颇有微词。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方知整日吟诗作赋、煮茶抚琴的生活太过虚浮缥缈。
遭受社会的毒打后,反倒更懂得刘姥姥的不易,也更能看到她身上的闪光点。
1 放得下脸面,才能挺得起胸膛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的是求过冬活命的钱,因为一家子大冬日里揭不开锅。
为了见到王夫人要到钱,整个过程中做小伏低,将姿态放低到尘埃里。
即使见着矮她一辈,在荣国府看门的仆人,她也叫人家一声“太爷”。
为了子孙,为了活命,刘姥姥不顾脸面,低头逢迎的做派,或许令很多人觉得有些不堪。
然而,正是因为刘姥姥放下身段,她才在贾府这里拿到了二十两银子。
这对普通人来说足够一年花费所需,刘姥姥一家人也才得以顺利过冬。
刘姥姥不是不知羞耻的人,她活了大半辈子,自然听过“人活脸,树活皮”这样寻常的道理。
毕竟,中国人向来是最看重脸面的。
然而有时太过要面子,不免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一个亲戚当年没考上高中,父亲让他去学门手艺。
学厨,他嫌那是伺候人的;学车,他觉得将来当司机也是不体面的。
如今年过三十,他却一事无成,只能在家啃老。
其实,只有弱者才会想着如何保住面子,而自强者,则想着如何把事情做好。
当郭帆从宁浩手里拿到《流浪地球》这个作品时,初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为没有人信他这个新人导演。
硬是靠着“厚脸皮”,郭帆四处找演员、拉投资,才组了一个团队,最终开启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他也成了青年导演中的佼佼者。
中年人生活的本相,真实而残酷。
人到中年,这条人生的上坡路也越来越难走。
这种艰难里,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
有不进则退,被他人淘汰的焦虑。
中年人试图在“赚钱”和“体面”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很多事情,没有平衡,只有取舍。
在通往人生终点的这条荆棘路上,无数次的摸爬滚打后才知:
一次又一次的低头,才能换来下一次的昂首挺胸。
2 守得住初心,才能经得起诱惑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是来送地里刚摘下来的瓜果菜蔬。
因入了贾母的眼,便有幸在这里住了两三天,随着贾母一行进了大观园,“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了”。
最让刘姥姥开眼的,是大观园之所见。
有雨过天晴、秋香色、松绿、银红四样颜色,远远看着像烟雾似的“软烟罗”,让姥姥直呼,这等好物,她拿来做衣裳都得不到,这里的贵人们却拿来糊窗子。
一道茄鲞(xiǎng)要刨、切、炸、煨、拌,要用茄子、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去配,十几道工序方制得一道菜。
如此精细的食物,直让刘姥姥念佛。
贾母吃饭时,王熙凤还要在旁伺候,“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刘姥姥因得了贾母青眼,贾母让她与自己坐得近些。
但凡见过奢靡、繁华之人,很难从其中抽离出来。
因为人是经不起试探的,能守住本心的并不多见。
然而刘姥姥冷眼瞧着这些,却知道自己这一遭乃是受贵人抬举。
吃完了饭,观完了园,她自回去做她的庄稼人,守着她的一亩三分地罢了。
早在还未进城投奔贾家之前,刘姥姥就曾说 “守多大碗儿吃多大饭” 。
刘姥姥,是守住初心之人。
然而,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之人向来只是少数。
《第一炉香》中,女主葛薇龙去找姑母,富孀梁太太资助学费的初衷,本是想通过读书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然而在梁太太的蛊惑下,当她穿上那些金翠辉煌的华服,出入晚宴、茶会、音乐会、牌局。
仅三个月的时间,她已经对这种生活上了瘾。
葛薇龙有过挣扎,她以为自己只要行得正、立得正,不必顾忌别人对她作为交际花的看法。
然而在这种纸醉金迷的氛围中浸染久了,她渐渐迷失了自我。
最终,她只能靠出卖自己,来换取这表面的光鲜亮丽,及至坠入深渊,无法回头。
人世纷扰,终其一生会遇到各种试探和诱惑。
太容易获得快感的事物,往往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陷阱。
有时你只是想推开一扇门去看看背后藏着什么,然而潘多拉的盒子只要打开,就再也无法关上。
人生的路很长,但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3 记得住恩情,才能结得了善缘
《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听闻贾母过世,想来看看贾府现下的景况。
也就是在这一次,重病中的王熙凤将女儿巧姐托付于她。
而后贾府被抄家,有的被卖为奴,有的被关押在狱神庙。
寻常人此刻只想着和贾府越早撇清关系越好,甚至有如贾雨村般落井下石的,更让贾府雪上加霜。
只有刘姥姥,专程从乡下跑来看望。
王熙凤求刘姥姥找回被卖的巧姐,刘姥姥当下答应了,而后便是不远万里,倾尽家财,践行对王熙凤的诺言。
这样的全心付出,只为报王熙凤当年的救助之恩。
人为什么要感恩?
知乎上有个答案是这么说的:
记住别人的恩情,接受他人的善意,使得我们自己能够将类似的感情回馈给对方,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为亲密和富有温情。
关于大卫王和扫罗王,曾记有这样一则故事:
大卫打了胜仗,以色列举国欢呼,国人赞扬大卫的英勇,扫罗知道后便蓄意想杀死大卫。
大卫出逃后,扫罗展开全国搜索,甚至亲自带人去杀大卫,却几次三番差点被大卫反杀。
但每一次,大卫都手下留情。
扫罗知道后并不感念大卫的仁慈,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想置大卫于死地。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扫罗身死,扫罗一族从此无名。
而大卫的公义和恩慈却受人感戴,大卫一族永远长存。
大卫一直记得当年扫罗的知遇之恩,扫罗却忘了大卫的不杀之恩。
感恩之人,心中常存美好信念,内心更加明朗。
忘恩之人,眼中己是人非,内心偏向薄凉。
记住艰难的日子,才能在困境中愈加发力;
记得艰难中伸手来扶自己一把的人,才能在黯淡的日子里,心里存住一份美好。
记住他人的恩情,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反而更容易遇善人,结善缘。
4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
然而大部分的人如同刘姥姥那般,在漫长的人生路中艰难前行。
有人说,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懂了刘姥姥。
其实这并非悲哀。
因为人到中年,懂得人生艰难,认清生活现实,比不懂,或是不想懂要好得多。
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便是刘姥姥最大的智慧。
放得下脸面、记得住恩情、守得住初心,人生之路自然越走越开阔。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即使人生不易,也会因着你的善良和坚守,而有所改变。
走入社会才发现自己就是刘姥姥
赞!
赞
赞这条评论,十几岁第一遍读红楼梦就读懂的事儿,至于这么大篇幅煞有介事的叨叨吗。
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小姐太太,家里有矿的人才敢这么说!好奇这么多人觉得自己是小姐太太!
这话说的,谁会读小说的时候把自己带入炮灰角色?
读书的时候不是上学期间吗,做学生的时候吗? 我读小说的时候喜欢当霸总,哈哈哈哈哈哈!
说的是会自动带入主角角色吧,不是指物质水平
lol, 手动点赞
扎心了
你这境界。。。小姐太太也不一定指的是钱吧。自视清高,与众不同的都可以算。
有人就down to earth也没吧! 自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自视清高成小姐太太了?大清灭亡了100多年了。 别人都是老妈子,丫鬟?lol!
我也是,最多代入板儿,哪敢代入小姐太太……
转帖 请注明出处。
本日华人金句!
红楼梦里刘姥姥家可不是一亩三分地,是快揭不开锅了,儿子脸皮薄,这才去求人贾府的。
刘姥姥年轻的时候也阔过,不然也不能和王夫人家攀上亲戚了。
我读红楼梦,总是把自己想像成贾宝玉,自从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我就有点讨厌她刻薄,改喜欢宝姐姐了。
我小时候看红楼梦觉得特别厌世.
不是不是, 刘姥姥家不止一亩三分地, 是个有两亩薄田的近郊农村户口, 混个温饱不成问题。 只不过祖上阔过, 阶级滑落后女婿想不开。 所以刘姥姥就出主意说去打秋风。 也多亏了女婿他爹当年硬气,给王家留了个好印象(不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所以凤姐才见了刘姥姥,然后攀上了老太太的高枝~~
刘姥姥没大家说的那么穷,自己有两亩地,女婿家应该更殷实些,只不顾地主家都有没余粮的时候,何况女婿大手大脚,一时钱不趁手,也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还有闷酒喝呢
哈哈哈😄,赞一个👍神总结!😄
你记得好清楚,我都差不多忘了。电视剧还记得点,我马上就想到黛玉笑抽风的样子,哈哈哈
太精辟了!赞。
关键是,书里的内容,和电视剧里拍的,好多地方不一样的, 比如刘姥姥和巧姐~~还有昨天说的贾雨村~~
那刘姥姥挺好的,比林黛玉好。现在看林黛玉才是尖酸刻薄白莲花的典型吧。贾宝玉不喜欢她也挺对的
贾宝玉怎么不喜欢林黛玉了?我整本书都白读了?他就是爱林黛玉啊。只是对其他姐妹也怜香惜玉的。
贾宝玉不喜欢林黛玉?您看的是新版红楼梦吧。
你赶紧去回答一下楼下妹子的说法。
八十二回里面,黛玉病中劝宝玉读书,宝玉不爱听,就不去潇湘馆了~ 然后黛玉就做噩梦吐血了,然后宝玉自己也不去看,只派了袭人去意思意思~~
八十回之后就不是曹雪芹写的。
其实年轻的时候可能看到善良,世俗,妥协,坚守,不一定能看到刘姥姥的难和努力。比如第一次带着板儿进贾府的时候拉下脸求钱,后来进贾府故意出洋相让大家开心,还有跟老太太凤姐的各种对话。。那种生活里平常人的难。小时候觉得自己不会遇上。
目前看起来这种做人方式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全有用。当然要看身份如何。小姐太太们不需考虑。
这个是胡适的一家之言,并不一定是真相,反对他的也不是少数, 而且是给红楼梦添乱,但凡有对情节不满意的,都拿高鹗来背锅, 然后那些N流编剧导演,都敢打着“忠于原著”的幌子各种魔改了~~
那也就是小矛盾,宝玉是爱黛玉的啊,难道这也要怀疑?
有一阵网上说说杨过爱的是郭芙,唉,那神雕侠侣都白写了。
这两本书我都是初中看的,基本不记得了。但小说的主线,谁爱谁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偏差吧
木石前盟,重点是个“前”字, 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前世的姻缘, 当然敌不过今生的金(今)玉良缘啦~~
歪解,笑笑,别当真~~
贾宝玉什么时候不喜欢林黛玉了?
说得很对。明白过来时自己已是曲中人
我觉得是有短暂不喜欢的时候吧。要是贾宝玉和现代偶像剧里的男主角一样,林黛玉大概也不会死了吧。我这也是年龄大了以后的新的领悟。既然按现在的标准来重新看了刘老姥姥,那按按现在的标准,贾宝玉算渣男吗?哈哈
哈哈,婚姻又不代表爱情。贾宝玉爱的就是林黛玉。
按现在的标准,宝玉当然是渣男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但在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他对于女子的爱惜是多么的难得可贵。他有时代性。
凄凉的表示赞同。 阅读小说时,我以我心,怀着代入主角的梦幻。现实生活中,我以我身,泅渡着刘姥姥的春秋。
只是燕雀常误以为自己是鸿鹄。耗尽半生终于明白,自己能飞上的只是树梢,只是心比天高。
其实像她这样的人对大富人家的排场也未必有多稀罕,就是配合大家表现得夸张点,满足一下太太小姐们吧。
全文都是这种奇葩的理论。一次又一次的低头,就只能换来打断的脊梁。
走入社会才发现自己就是刘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