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书推荐】亲子关系、奖励惩罚、心理韧性以及网络素质(填完)

t
tomjust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育儿漫漫长路,不同的阶段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小孩自身也一直在变化,所以阅读育儿书一直陪伴着我作为母亲这个角色。下面分享一些我觉得印象深刻的书,涉及了标题里的各种主题。所有书的英文版都能在亚麻上找到,中文版会说明来源。
1)The conscious parents: Transforming ourselves, empowering our kids 亚麻评分4.8 简体版《父母的觉醒》当当云阅读和微信读书app有电子版
“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如果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就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关系。
这本书针对的不是父母“做什么”,而是父母“是什么”状态。当自己存在的状态更加正面,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以及亲子关系就会改善,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更加健康自信。
Out of control: why discipling your children doesn’t work and what will 亚麻评分4.7 简体版《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没找到正版电子版,可购纸书 此书跟上面的是同一位作者,哥伦比亚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内容上有更多具体情景的分析和详细的处理建议,比如:如何为孩子设定界限;孩子对你的诚信提出了挑战;避免“作业战役”等等。

2) Punished by rewards: The trouble with gold stars, Incentive plans, A’s, praise and bribes 亚麻评分4.5 简体版 《奖励的恶果》当当云阅读、微信读书有电子版
我们抚育孩子、教导学生和管理员工的基本策略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我们在人们面前晃悠各种好东西(从糖果到销售提成),其方式和训练家庭宠物的方式一模一样。我们越多地使用人为刺激物来激励人们,人们越是对所做之事丧失兴趣。 利用奖励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激励计划从长期来看都是无效的。承诺给孩子好处以使他们听话,除了带来暂时的顺从以外,产生不了任何益处。即使表扬也会成为一种让孩子依赖于我们认可的口头贿赂。 奖励和惩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这枚硬币却没有什么购买力。
这本书让我对“内在驱力“和“外在驱力”印象深刻,我希望孩子是从心出发,享受她做的事情,尽量在生活中少用甚至不用奖励和惩罚。我希望她看到世界本真的样子,而不是我加了一层滤镜(奖励)之后的世界。

t
tomjust
3)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亚麻评分4.7 (四千多个评论) 台湾版 《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暂时没有简体版,有些local图书馆可能会有台湾版
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心理危机,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让下一代变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30位卓越商业领袖强烈推荐。科技已经渗透进每一种人际交往,当彭博邀请数十位商业领袖推荐今年阅读过的最好书籍时,格雷格·卢基诺夫(Greg Lukianoff)和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作品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获得最多票数也就不足为奇了。 沃比派克公司(Warby Parker)的Neil Blumenthal,卢普风险投资公司(Loup Ventures)的Gene Munster,以及KKR的Henry Kravis都推荐了这部作品。Blumenthal说,“它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包括作为首席执行官和父母的行为”,Kravis说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作品,描述了年轻人如何被过度保护。”
养育文化中的三大谬误: 1)脆弱的谬误:杀不死你的,让你更脆弱 2)情绪推理的谬误:永远信任你的感觉 3)“我们vs他们”的谬误:人生是好人与坏人的战争
我们何以步入当前局面? 对立循环 焦虑与忧郁 偏执教养 游戏减少 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心态 追求正义
最后是讨论如何让孩子、家庭、社会一起提升智慧。
作者之一Jonathan Haidt 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代表作《象与骑象人》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putting ancient wisdom and philosophy to the test of modern science
t
tomjust
4)Raising humans in a digital world: helping kids build a healthy relationship with technology 亚麻评分4.8
台湾版 《数位公民素养课:线上交友、色情陷阱、保护个资,从孩子到大人必备的网民生活须知》暂时没有简体版,有些local图书馆可能会有台湾版
網路世界,有哪些潛在的危險和機會? 現代人最好從小就知道的數位求生技能
★台灣第一本「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翻譯專書 ★全美四十州都在教的網路公民課 ★作者逾十年在教育現場第一手經驗 ★訪談超過四十位專家的智慧結晶
曬孩子照片曬過頭,父母知道這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數位名聲」嗎? 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會導致孩子更憂鬱嗎? 當孩子被「網路霸凌」,大人該提供哪些建議? 「免費」有其代價!下載App如何保護隱私與個資?
色情簡訊、網路霸凌、情色報復、網路掠食者⋯⋯種種潛藏的危機,讓父母想從孩子手裡直接拿走平板或手機,希望能逃避可能的風險。但事實是,我們已經不可能禁絕使用,甚至退回到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書中以學術研究與實際體驗為根據的實用建議、討論主題與趣味活動,解決了當今父母與老師的擔憂——如何指導孩子,擁有安全且正確的網路使用認知,既能享受數位生活帶來的便利,又能保障網路安全的各個面向。
透過本書,也希望能提供正走在時代前端,於各級學校傳授「數位素養」課程的教師們,一個實用可行的資源,一起為教出數位時代下正直快樂的新人類而努力。

W
WarmClock
从你的简介里发现<奖励的恶果>比较有意思,于是搜了几篇读书笔记看结论,发现这个理论的人 或者说作者,太聪明了,道理浅显易懂,我以前经历的生活中经常碰到,但从来没意识到它们是问题。书中理论让人醍醐灌顶。
谢谢推荐。
回头再看看你推荐的另外几本书,相信也不差。
p
pigeon_sg
谢谢分享!马一个
b
bellamia
3) 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 亚麻评分4.7 (四千多个评论) 台湾版 《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暂时没有简体版,有些local图书馆可能会有台湾版
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心理危机,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让下一代变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30位卓越商业领袖强烈推荐。科技已经渗透进每一种人际交往,当彭博邀请数十位商业领袖推荐今年阅读过的最好书籍时,格雷格·卢基诺夫(Greg Lukianoff)和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作品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获得最多票数也就不足为奇了。 沃比派克公司(Warby Parker)的Neil Blumenthal,卢普风险投资公司(Loup Ventures)的Gene Munster,以及KKR的Henry Kravis都推荐了这部作品。Blumenthal说,“它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包括作为首席执行官和父母的行为”,Kravis说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作品,描述了年轻人如何被过度保护。”
养育文化中的三大谬误: 1)脆弱的谬误:杀不死你的,让你更脆弱 2)情绪推理的谬误:永远信任你的感觉 3)“我们vs他们”的谬误:人生是好人与坏人的战争
我们何以步入当前局面? 对立循环 焦虑与忧郁 偏执教养 游戏减少 行政官僚的安全至上心态 追求正义
最后是讨论如何让孩子、家庭、社会一起提升智慧。
作者之一Jonathan Haidt 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代表作《象与骑象人》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putting ancient wisdom and philosophy to the test of modern science
tomjust 发表于 2021-06-01 12:43

最近刚开始读这本,希望读完了和LZ讨论
b
bellamia
育儿漫漫长路,不同的阶段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小孩自身也一直在变化,所以阅读育儿书一直陪伴着我作为母亲这个角色。下面分享一些我觉得印象深刻的书,涉及了标题里的各种主题。所有书的英文版都能在亚麻上找到,中文版会说明来源。
1)The conscious parents: Transforming ourselves, empowering our kids 亚麻评分4.8 简体版《父母的觉醒》当当云阅读和微信读书app有电子版
“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如果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就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关系。
这本书针对的不是父母“做什么”,而是父母“是什么”状态。当自己存在的状态更加正面,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以及亲子关系就会改善,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更加健康自信。
Out of control: why discipling your children doesn’t work and what will 亚麻评分4.7 简体版《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没找到正版电子版,可购纸书 此书跟上面的是同一位作者,哥伦比亚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内容上有更多具体情景的分析和详细的处理建议,比如:如何为孩子设定界限;孩子对你的诚信提出了挑战;避免“作业战役”等等。

2) Punished by rewards: The trouble with gold stars, Incentive plans, A’s, praise and bribes 亚麻评分4.5 简体版 《奖励的恶果》当当云阅读、微信读书有电子版
我们抚育孩子、教导学生和管理员工的基本策略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做这个就能得到那个!我们在人们面前晃悠各种好东西(从糖果到销售提成),其方式和训练家庭宠物的方式一模一样。我们越多地使用人为刺激物来激励人们,人们越是对所做之事丧失兴趣。 利用奖励来改变人们行为的激励计划从长期来看都是无效的。承诺给孩子好处以使他们听话,除了带来暂时的顺从以外,产生不了任何益处。即使表扬也会成为一种让孩子依赖于我们认可的口头贿赂。 奖励和惩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但这枚硬币却没有什么购买力。
这本书让我对“内在驱力“和“外在驱力”印象深刻,我希望孩子是从心出发,享受她做的事情,尽量在生活中少用甚至不用奖励和惩罚。我希望她看到世界本真的样子,而不是我加了一层滤镜(奖励)之后的世界。


tomjust 发表于 2021-05-30 11:56

Punished by rewards 我还没读过,但是Raising Adults有一部分也是讲这个trophy generation的,教育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可怕的)就是它的delayed effect,好处坏处都要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且教育的作用是相当持久,甚至根深蒂固的,所以从小培养正确的values至关重要
另外最近女儿爱看的一个teen show, Henry Danger,特别有意思,通过搞笑渗透很多挺深刻的道理,比如有一集就是讲participation trophy的,笑死了
t
tomjust
从你的简介里发现<奖励的恶果>比较有意思,于是搜了几篇读书笔记看结论,发现这个理论的人 或者说作者,太聪明了,道理浅显易懂,我以前经历的生活中经常碰到,但从来没意识到它们是问题。书中理论让人醍醐灌顶。
谢谢推荐。
回头再看看你推荐的另外几本书,相信也不差。
WarmClock 发表于 2021-06-03 03:05

这个作者真的很有洞察力,每本书都直捣黄龙,颠覆大众的认知。 对于华人,他最出名的作品应该是《无条件养育》unconditional parenting 在这边关注度最高的是他的第一本书”No Contest, the case against competition”, 没有中文版 之后的” the schools our children deserve” 也很发人深思 这些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书,放到今天也是很前卫的理念

t
tomjust
最近刚开始读这本,希望读完了和LZ讨论
bellamia 发表于 2021-06-03 07:51

Jonathan Haidt 的另一本书《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当当云阅读和微信读书app都有电子版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更加详细讨论人的道德心理,解释现在的”政治正确”现象,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这种强烈的“我对你错”到底从哪里来,以及该到哪里去
分享一下目录: 一、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1)天生与后天习得,道德的起源 2)直觉之狗和理性之尾,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 3)大象的力量,道德认知的六大发现 4)追求选票的政客
二、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 5)超越怪异道德的多样性 6)正义之心的萌芽 7)自由和保守主义的本质 8)保守主义的优势
三、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 9)支持群体选择的证据 10)投入群体的能力 11)善之力还是恶之源,对宗教的误解 12)我们不能反对得更有建设性吗?政治的分歧
c
clairehz
mark非常感谢
l
love_sunshine
mar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