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02楼的帖子 热门地区。全国有大量房子低于以前价格求接盘。 所以我说那些动不动搬出国家大义人口结构社会未来已证明房价高不好的人们太矫情。 789 发表于 2021-05-30 19:38
东部已经失去理智的加价了,加到20% 是常态,刚看到一个从830K加到1.1M,listing price已price in了,还要再加那么多,是不是应该考虑继续租房了? avacado2011 发表于 2021-05-30 19:16
是啊,我15年看中一个100年的房子2000尺,被别人85万买了,今年列120万出来,那家住了5年一点没装修没花钱改造,居然卖掉了,我还在等看成交价是否加价了。 linglituo 发表于 2021-05-30 19:57
一面说着boomers还有20年才会开始消亡 一面又说千玺代都才剩三年时间可以买房了 这不合理呀 起码两代人是可以对标的吧? 三年之后的所谓暴涨是靠什么支撑的呢?既然千玺代三年后都买不起了 难道三年后要靠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买房撑市吗? 这种无脑贩卖焦虑的胡说八道都要相信 那买在高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0 14:56
我说的千禧代还有三年买房 是说三年内不买以后会花更多钱买 这个是美国货币政策决定的 用高通胀解决债务问题 你看1970年代房价是如何10年不到翻三倍的? 现在高价抢房的都是有钱人 有钱人可不傻 三年之后暴涨靠通胀引发的收入提高支撑 1970年底加州房子一套就五万 现在2M 1970刚废除金本位的时候 人们肯定不相信美元会大幅贬值 全面通胀 也不会相信50年后房价是当时的40倍 pollst 发表于 2021-05-30 20:47
回复 3楼愉快灌水的帖子 这就是我想不通的,除了想把市场炒火的人,怎么刚需也需要加价,刚需加价不是自己往火上添柴吗?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啊。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1-05-30 07:59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杠的。 请看清楚,我说的是市场价800,不是标价800。市场价的意思就是在当前市场上的fair price,按你的说法就是这个800已经price in了手机供需不足这个情况了。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1-05-30 08:20
来更新一下后续,今天中午问经济有几个offer了回答说买家一共收了两个offer,我就想那有戏,等到快截止的时候我又去问,结果经济不回信息,等了一会儿我打电话问他现在有几个offer了,他说他猜还是两个,我说你猜算怎么回事,你去问呐,然后他说好,他去问,结果等了很久说卖家经济不接电话。我自己打电话过去问,对方说她不能给我透露,她说只能跟我的经济说,我说经济找不到你,然后她说因为刚刚在开车,所以没接到,她会打给我经济,然后经济给我的答复说现在一个三个offer,其中一个给了31.5,并且33.5以内我们其他人出多少他都再加5000. 于是我说那我不要了,让他拿去吧。 所以这个市场也就三个人在买,我出全价,另一个出多少不知,但是肯定低于31.5,然后第三个自己把价格抬高到33.5,这个人真的不是炒房的吗?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1-05-31 02:09
情况不一样啊 以前有过人口暴涨 近些年和可见的将来不会有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1 00:48
所以2040-20年以后会跌 但是你也等不到 在之前 现在才算这一大波的开始 肯定也会有回调 但大趋势是一路向上20年 配合巨幅通胀 这是拜登或者所有其他继任者的政策 默默牺牲掉没有足够房产的中产而已 债务必须稀释掉 没办法 现在的印钱速度 对于一般中产 稍微一个买房决定犹豫了 几年后就是阶层差别了 比如半年来南加州SD 学区房高位涨60% 1.2M掉现在2M 工资涨幅一直滞后资产涨幅 等你工资上来可以买得起2M了 已经变成4M了 pollst 发表于 2021-05-31 12:19
这位层主好执着 人口的事 是现在进行时 不是将来时 我收入本来就很高 不用等上来 房市本来就是被这种无根据的只能涨言论绑架了的 拜登的新政策 都是为了缓解住房矛盾来的 和trump的只印钱把大家都穷死有本质不同的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1 12:48
你搞错了。第三个人没有出33.5。他出的明明是31.5啊。只有有人跟他抢他才会出到33.5啊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5-31 12:45
但如果楼主想要这个房子,就得出34. 其实没有本质不同 大年三十 发表于 2021-05-31 13:39
拜登只是换了包装的川普 在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上没有太多不同 pollst 发表于 2021-05-31 12:51
非常想不通,除了想成績太差的人,為什麼會有人課外補習去拚成績 我上一個孩子就是被這些老師們忽悠補了公文數學,後來種種原因沒進藤校。 現在我又有了一個小孩,我們剛上高一。我覺得比較滿意,想培養進Stanford. 老師又忽悠我補數學,理由是隔壁班的印度人一個星期補了八小時。我看了一下隔壁的情況,父母是貧赤出生,家裡開Toyota, 也沒什麼人脈。我家是名門之後。又長的英俊挺拔。 於是我就開始琢磨了。我是不是真的被忽悠了。我為什麼要補習?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插班考就好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己內捲?這不是自己自己挖坑嗎?這個考不上,下一個小孩也得越補越多。於是大家都補翻天,其實爭來爭去不就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製造恐慌嗎?學校名額還是這麼多,孩子還是這麼多 mise88 发表于 2021-05-31 14:35
热门地区。全国有大量房子低于以前价格求接盘。
所以我说那些动不动搬出国家大义人口结构社会未来已证明房价高不好的人们太矫情。
对啊,自住你也只需要一个房子,卖的在贵,只要有一个人愿意买就可以成交。房地产非常local, 全国有大量低价房只要不在合适的时间点,出现在你的目标区,跟你就没关系。
是啊,我15年看中一个100年的房子2000尺,被别人85万买了,今年列120万出来,那家住了5年一点没装修没花钱改造,居然卖掉了,我还在等看成交价是否加价了。
你这个基本上是san Diego半年的涨幅 SD你买个房子等两个月再卖 就能赚几十万
我说的千禧代还有三年买房 是说三年内不买以后会花更多钱买 这个是美国货币政策决定的 用高通胀解决债务问题 你看1970年代房价是如何10年不到翻三倍的? 现在高价抢房的都是有钱人 有钱人可不傻
三年之后暴涨靠通胀引发的收入提高支撑 1970年底加州房子一套就五万 现在2M 1970刚废除金本位的时候 人们肯定不相信美元会大幅贬值 全面通胀 也不会相信50年后房价是当时的40倍
的确, 房价即将暴涨。
这倒和民族大义没有什么关系
再说拜登已经改了那么多和capital gain有关的东西了
说明势在必行
情况不一样啊
以前有过人口暴涨 近些年和可见的将来不会有
给你一个极端点的刚需例子吧
10个人,现在有9个馒头,假设吃到1个馒头的人就能活,你觉得这些人愿意出多少钱来买这个馒头?加价都是小儿科了。
所以你所想的刚需不会加价买房只是需求还不够刚。
这个例子也能解释房子价格,如果10个人有11个馒头,你看这个馒头的价格会掉到什么程度;实际上市场价格就是由供应、需求的数量决定的,两者都不需要特别大的失衡就可能造成市场的剧烈波动
一般都是出现了bidding war,或者土豪不想进入bidding war直接出bully offer确保拿到。 我们就不小心进入过。。。房子我们觉得fair price 800,我们觉得蛮喜欢,愿意出到820-830确保拿下,结果有人加到了840,你说咋整?我们加到845,对方就加850。最后我们认输放弃。赢的当然是seller,我们跟另一个买家心里也很清楚。但是没办法啊,总要试试啊,各方面都满意的房子哪有那么多。
算算地税+维护+贷款利息支出+升值预期和现在的房租的差值就知道该租还是买。 升值预期比较难算,地税+维护+贷款利息都是很容易算的。
bingo
目前很多人利用不透明和low liquidity
但是不急的就可以等等
对不起,不小心点到几个踩
愿意出33.5w的给出了他的上限,实际成交价格是第二名价格+ 5000,第一名就是为了能买到房子才加价啊。 楼主所在的地方房价才30多w,应该不是大火的地区,所以你还不太想加入bidding war。湾区西雅图圣地亚哥,纽约波士顿这些地方一个房子出来几十个offer加几十万,waive everything,甚至不用open house就能卖掉
如果你必须拿到这个房子,会用什么策略?当然是出34啊。另外listening agent给你透露这么多数字是违规的
所以2040-20年以后会跌 但是你也等不到 在之前 现在才算这一大波的开始 肯定也会有回调 但大趋势是一路向上20年 配合巨幅通胀
这是拜登或者所有其他继任者的政策 默默牺牲掉没有足够房产的中产而已 债务必须稀释掉 没办法
现在的印钱速度 对于一般中产 稍微一个买房决定犹豫了 几年后就是阶层差别了 比如半年来南加州SD 学区房高位涨60% 1.2M掉现在2M 工资涨幅一直滞后资产涨幅 等你工资上来可以买得起2M了 已经变成4M了
你搞错了。第三个人没有出33.5。他出的明明是31.5啊。只有有人跟他抢他才会出到33.5啊
这位层主好执着 人口的事 是现在进行时 不是将来时
我收入本来就很高 不用等上来
房市本来就是被这种无根据的只能涨言论绑架了的
拜登的新政策 都是为了缓解住房矛盾来的 和trump的只印钱把大家都穷死有本质不同的
拜登只是换了包装的川普 在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上没有太多不同
但如果楼主想要这个房子,就得出34. 其实没有本质不同
当然有啦。 楼主说,一个深井冰,没人跟他抢出到33.5。事实是,这个人出了个合理的价格31.5。如果价格高,是因为有人抢。
capital gain tax
还有继承的会有tax on unrealized capital gain 一米以下可免
精准打击两个地区
想原价买到?那就接着原价下offer,下到买到的那一天。
現在我又有了一個小孩,我們剛上高一。我覺得比較滿意,想培養進Stanford. 老師又忽悠我補數學,理由是隔壁班的印度人一個星期補了八小時。我看了一下隔壁的情況,父母是貧赤出生,家裡開Toyota, 也沒什麼人脈。我家是名門之後。又長的英俊挺拔。
於是我就開始琢磨了。我是不是真的被忽悠了。我為什麼要補習?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插班考就好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己內捲?這不是自己自己挖坑嗎?這個考不上,下一個小孩也得越補越多。於是大家都補翻天,其實爭來爭去不就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製造恐慌嗎?學校名額還是這麼多,孩子還是這麼多
我是属于急着买房的,五月中刚买了,因为要relo。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租,因为我现在就是三千尺的房子,带地下室四千七,东西很多; 为什么不租house,因为relo有人帮打包搬家,以后再自己搬很费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愿意加钱的加,不愿意加钱的就等。当然我也是不太愿意加的,所以我从builder那里买新房,至少不bid
恐慌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 是政府的货币政策让你被迫去抢去争 通胀其实是税收的一种 最恶劣的一种 不买房子就会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