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想不通,除了想成績太差的人,為什麼會有人課外補習去拚成績 我上一個孩子就是被這些老師們忽悠補了公文數學,後來種種原因沒進藤校。 現在我又有了一個小孩,我們剛上高一。我覺得比較滿意,想培養進Stanford. 老師又忽悠我補數學,理由是隔壁班的印度人一個星期補了八小時。我看了一下隔壁的情況,父母是貧赤出生,家裡開Toyota, 也沒什麼人脈。我家是名門之後。又長的英俊挺拔。 於是我就開始琢磨了。我是不是真的被忽悠了。我為什麼要補習?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插班考就好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己內捲?這不是自己自己挖坑嗎?這個考不上,下一個小孩也得越補越多。於是大家都補翻天,其實爭來爭去不就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製造恐慌嗎?學校名額還是這麼多,孩子還是這麼多 mise88 发表于 2021-05-31 14:35
刚需不代表要无脑加价。 比如我手机坏了,立刻要买个新的,算刚需吧,但不代表市场价价800的手机我非要花1000去买吧。 agent最喜欢说的话就是尽你最大能力往上加。房子和房子不一样,难道我预算1m就要所有的房子不论大小新旧通通offer1m? lz这情况太好估价了,就那你邻居最近售出价为基点然后和你想买的比较进行加减。 比如邻居2000尺,你1500尺,那就减去相应面积。邻居有deck,你没有,再减deck的钱。依次类推。最后根据你对房子的喜爱程度做个调整。比如你特别喜欢的不想错过的,就给个溢价。最终加加减减之后就是你对房子的估价。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1-05-30 08:12
市面上如果只有5个手机,但有10个人想买呢?你加多少? 同样,市面上有5个手机,但就你一个人要买,你砍多少? heartone 发表于 2021-05-30 08:16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杠的。 请看清楚,我说的是市场价800,不是标价800。市场价的意思就是在当前市场上的fair price,按你的说法就是这个800已经price in了手机供需不足这个情况了。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1-05-30 08:20
上一个手机刚刚成交了800,800就是市场价没错,下一个手机却卖了1000(因为土豪喜欢),1000也是市场价。 这个能理解么? heartone 发表于 2021-05-30 08:25
有时间杠,能不能话几秒钟去看一下lz原帖?lz的邻居房子比lz好,agent却要他match价格。 按你的杠逻辑,上一个iPhone12卖了800,下一个小米低端机让你加到1000,你加吗?你要是土豪,就喜欢小米低端机,那你随意,我回复的是lz。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1-05-30 08:28
非常想不通,除了炒房的人,为什么会有刚需买家加价买房子。 我上一个offer就是被经济忽悠加了一万五,后来种种原因退出了。 昨天又看了一个房子,我们是第一家去看的,我觉得比较满意,就想买,经济又忽悠我加3万,理由是隔壁房子贵3万,我看了一下隔壁房子的情况,隔壁是1999年的房子,装修也现代,门窗都是白色的,窗户也大,而且是四卧室,我这个是1994年的房子,除了客厅是大窗户,其他都是小窗户,门窗都是木头色的,也只有3个卧室。而且隔壁是两层的,属于最大众的房型,我这个是错层的设计,比较少见,车库到厨要上半层。从Zillow的收藏来看它也是不太受欢迎的。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我是不是真的被忽悠了,我为什么要加价买,作为刚需用户,我们最多给到list price,这个买不到至少市场不会往上加火,下一个房子再买就好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自己往上哄抬价格,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这个买不到,下一个也越来越贵,于是大家都抢破头,其实争来争去不就是我们自己在给自己制造恐慌吗?买家还是这么多,卖家也还是这么多。 tracylovebobo 发表于 2021-05-30 07:38
我有个朋友现在在买房,她看了几个listing 180w的房子, 但她非得要出160w+,理由是5月初的时候跟这个房子差不多的房子都是160w+买的。 结果就是那几个180w的房子她都犹豫没下offer,现在都被别人190w买走了。 不同市场不同分析。 肯定有忽悠的agent,也有把握市场的agent,不过最后掏钱的还是你自己。 palapara 发表于 2021-05-30 10:49
买自住房比较复杂。 感情因素比较多。 你可以多 interview 几个realtors,让对方给你一个 CMA 你比较一下。 经纪人好的坏的诚实的贪的都有,不喜欢现在的经纪人就换一个。 我最近两年买的房子都是投资房。 投资房简单, 感情因素少, 估价, 算算return 等数据,按照自己设定的底线给个价, 拿到就拿到, 拿不到就去看下一个 人到中年在北美 发表于 2021-05-30 09:31
看楼主最后一段的意思应该是买房的人团结起来都不加价,把市场冷下来。但是只要买房的里边有一个人通过加价优先买到了房子,就会有人跟风加价,最后变成所有人都要加价的情况,这就是房市的内卷现状。就好像本来一个职位只需要招本科生就能胜任,但最后录用的是个研究生,大家不会团结起来抵制用人单位,而是会一起把这个bar提高,都去先读个研再来找工作。 carrisa 发表于 2021-05-30 10:48
不缺房子买着玩可以一起抵制,只要有一个人急着想要房子加了一块钱,平衡就打破了。而且有人可以既是买家又是卖家,怎么可能大家齐心协力。说到底这就是个悖论,大家都不着急买房子的情况就是绝对的买方市场,本来就是不需要加价的。 oldbear1 发表于 2021-05-30 12:16
我也好奇 急的那些是为啥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0 12:25
急的那些是认为房价还会涨啊。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5-30 13:34
5月初成交的房子是3月上市的,有点儿房产版刻舟求剑的意思了! blanch23 发表于 2021-05-30 12:07
ok 明白了 不过这些还要涨的信心来自何方呢 拜登还要加税 继承来的unrealized capital gain超过一米就要收 还那么高税率 后面几年过世的boomers手里的房产肯定要大批出货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0 13:38
15年后boomer大量出货,但你也从35岁变成50岁了。 789 发表于 2021-05-30 13:42
人家不愿意租房等到boomer死吧。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1-05-30 13:44
为什么你那么执着他们还能活15年? 15年差不多是最年轻的boomers也要80岁了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0 13:44
你连加减乘除都算不好了。最年轻Boomer是1964出生,今年57,15年后72。 这个问题我以前说过,美国人寿命预期78岁。但统计上,很多人年轻夭折拉低了平均数。现在已经活到57以上的人,预期就肯定不是78而是80+。 只考虑白人华人(抢房区黑人屋主少),再加几岁。 只考虑富人,再加几岁。 夫妇二人取最大值,再加几岁。 反正这是我的观点,100万以上的传统老区,一个房子最后一个老人去世的时候大约90岁平均。Boomer大规模遗产房上市出现于2035年。之前出的会有一些但不多。 789 发表于 2021-05-30 14:02
能买到为什么要加价?买不到不加价怎么办? lianzi 发表于 2021-05-30 14:03
现代医学有多昌明?也不过是boomers这代比之前多活个十年而已 如果以前的人买房的平均年纪是四十 那么也许你是对的 后面一代人都要50岁才能买房了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0 14:09
现在的人买房并不难,你难在非要去买老区,人家还没有准备挪窝。美国有很多新区,价廉物美,你不去就不要抱怨时代。 789 发表于 2021-05-30 14:14
正解 大规模房价下跌2040年以后才可能 反之 未来十年会形成千禧代的最高峰 配合货币政策 现在只是有史以来最大房价暴涨的开端 未来三年不上车 以后20年都没可能了 pollst 发表于 2021-05-30 14:30
是,到时候娃也上大学了,还买啥学区房,直接海边一住准备退休了。好多人买房就是给娃上学这几年一个稳定的环境,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等人。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05-30 14:42
一面说着boomers还有20年才会开始消亡 一面又说千玺代都才剩三年时间可以买房了 这不合理呀 起码两代人是可以对标的吧? 三年之后的所谓暴涨是靠什么支撑的呢?既然千玺代三年后都买不起了 难道三年后要靠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买房撑市吗? 这种无脑贩卖焦虑的胡说八道都要相信 那买在高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30 14:56
这事要验证很简单,你可以再租三年房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有人觉得三年不想等了,娃都大了一直租房不稳定生活质量比较低,就加价买了,剩下的时间精力干点什么不好而已,不难理解吧。买个中等价位的刚需自住房,还要把宏观微观历史未来都研究一遍,大部分人觉得太累,所以看到房价起飞就加价抢了。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05-30 15:03
我也不明白,都在一股脑的加价,买不到就租段时间就好了。干嘛都要加价抢呀 tiffanylee 发表于 2021-05-30 15:17
listing price不等于这个房子的真实价值。现在agent都是弄个低房价,然后吸引很多人来下offer,这样把房子推到个高价格 - low balling。 所以很多房子加价几十万就是因为一开始是个低价。 palapara 发表于 2021-05-30 08:50
what if the listing price is overpriced at the beginning? microsat 发表于 2021-05-30 18:29
出比listing price低的offer啊。即使是抢房区,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789 发表于 2021-05-30 18:31
how do you know if it is overpriced? microsat 发表于 2021-05-30 18:41
🔥 最新回帖
恐慌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 是政府的货币政策让你被迫去抢去争 通胀其实是税收的一种 最恶劣的一种 不买房子就会被割韭菜
我是属于急着买房的,五月中刚买了,因为要relo。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租,因为我现在就是三千尺的房子,带地下室四千七,东西很多; 为什么不租house,因为relo有人帮打包搬家,以后再自己搬很费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愿意加钱的加,不愿意加钱的就等。当然我也是不太愿意加的,所以我从builder那里买新房,至少不bid
現在我又有了一個小孩,我們剛上高一。我覺得比較滿意,想培養進Stanford. 老師又忽悠我補數學,理由是隔壁班的印度人一個星期補了八小時。我看了一下隔壁的情況,父母是貧赤出生,家裡開Toyota, 也沒什麼人脈。我家是名門之後。又長的英俊挺拔。
於是我就開始琢磨了。我是不是真的被忽悠了。我為什麼要補習?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插班考就好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自己內捲?這不是自己自己挖坑嗎?這個考不上,下一個小孩也得越補越多。於是大家都補翻天,其實爭來爭去不就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製造恐慌嗎?學校名額還是這麼多,孩子還是這麼多
🛋️ 沙发板凳
我觉得确实经济很有可能故意抬价钱,因为对于经济来说肯定是市场越火他们越能赚钱。
这就是我想不通的,除了想把市场炒火的人,怎么刚需也需要加价,刚需加价不是自己往火上添柴吗?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啊。
lz这情况太好估价了,就那你邻居最近售出价为基点然后和你想买的比较进行加减。 比如邻居2000尺,你1500尺,那就减去相应面积。邻居有deck,你没有,再减deck的钱。依次类推。最后根据你对房子的喜爱程度做个调整。比如你特别喜欢的不想错过的,就给个溢价。最终加加减减之后就是你对房子的估价。
市面上如果只有5个手机,但有10个人想买呢?你加多少? 同样,市面上有5个手机,但就你一个人要买,你砍多少?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杠的。 请看清楚,我说的是市场价800,不是标价800。市场价的意思就是在当前市场上的fair price,按你的说法就是这个800已经price in了手机供需不足这个情况了。
上一个手机刚刚成交了800,800就是市场价没错,下一个手机却卖了1000(因为土豪喜欢),1000也是市场价。
这个能理解么?
有时间杠,能不能话几秒钟去看一下lz原帖?lz的邻居房子比lz好,agent却要他match价格。
按你的杠逻辑,上一个iPhone12卖了800,下一个小米低端机让你加到1000,你加吗?你要是土豪,就喜欢小米低端机,那你随意,我回复的是lz。
楼主有意无意的话只说一半。他说邻居房子好,但没有说成交时间是什么时候,是昨天还是半年前?还说之前有个房子加了1.5万后来退出,也没有说那个房子最终的成交价比她的出价高还是低。
隔壁房子4月卖的。 退出的房子是list价格多2000成交的。
你可以多 interview 几个realtors,让对方给你一个 CMA 你比较一下。 经纪人好的坏的诚实的贪的都有,不喜欢现在的经纪人就换一个。
我最近两年买的房子都是投资房。 投资房简单, 感情因素少, 估价, 算算return 等数据,按照自己设定的底线给个价, 拿到就拿到, 拿不到就去看下一个
明明是你抬杠。楼主先问了一个笼统问题“除了炒房的人,为什么会有刚需买家加价买房子” 然后又讲了她自己的故事。
回复都是回答这个笼统问题的。至于楼主自己的故事,别人没有什么可评论的。房价千变万化,楼主自己的价值判断未必正确,她看到是一些装修区别,也许后一个房子土地价值高一些呢?关键是最后差距又不大,外人真的没办法评论什么。
结果就是那几个180w的房子她都犹豫没下offer,现在都被别人190w买走了。
不同市场不同分析。 肯定有忽悠的agent,也有把握市场的agent,不过最后掏钱的还是你自己。
有人炒房,价格就会高涨,又有人是刚需,所以才加价买啊。
你自己不把原因都说了么?
5月初成交的房子是3月上市的,有点儿房产版刻舟求剑的意思了!
尤其對relocation需要學區的家庭
现在这个市场CMA根本不准
不缺房子买着玩可以一起抵制,只要有一个人急着想要房子加了一块钱,平衡就打破了。而且有人可以既是买家又是卖家,怎么可能大家齐心协力。说到底这就是个悖论,大家都不着急买房子的情况就是绝对的买方市场,本来就是不需要加价的。
我也好奇 急的那些是为啥
你这个不叫加价 南家1M的最近普遍要加30万 不然卖家不会理你的 加价的唯一理由是卖家会理睬你 不然不理你还买什么啊 https://www.redfin.com/CA/San-Diego/9339-Parus-Pt-92129/home/4765934?utm_source=ios_share&utm_medium=share&utm_campaign=share_sheet&utm_nooverride=1&utm_content=link
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了 拜登马上6万亿要来了
急的那些是认为房价还会涨啊。
ok
明白了 不过这些还要涨的信心来自何方呢
拜登还要加税 继承来的unrealized capital gain超过一米就要收 还那么高税率 后面几年过世的boomers手里的房产肯定要大批出货
5月交房可能是3月上市的。5月成交就是5月上市的。
15年后boomer大量出货,但你也从35岁变成50岁了。
为什么你那么执着他们还能活15年?
15年差不多是最年轻的boomers也要80岁了
人家不愿意租房等到boomer死吧。
嗯 那这个就没办法了
boomers那代数量比较庞大 现在高价买入的房子 之后几年多多少少要受到supply剧增的影响的
现在除非能找niche 买的合理 疯狂加价的风险会很高
当然现在的media也木有起到好的作用 一直渲染supply不够
还有就是原本都是喜欢等到老一代过世了再出售房子 卖家有税收上的大优惠 虽然房子本身会很差
但是拜登的新税法出台以后 过世后再卖并没有税收红利了 搞不好不少会在过世前售出 趁房子质量还ok的 毕竟人生最后一个阶段不能安度 还要头疼房子的维护是件很难熬的事
你连加减乘除都算不好了。最年轻Boomer是1964出生,今年57,15年后72。
这个问题我以前说过,美国人寿命预期78岁。但统计上,很多人年轻夭折拉低了平均数。现在已经活到57以上的人,预期就肯定不是78而是80+。 只考虑白人华人(抢房区黑人屋主少),再加几岁。 只考虑富人,再加几岁。 夫妇二人取最大值,再加几岁。
反正这是我的观点,100万以上的传统老区,一个房子最后一个老人去世的时候大约90岁平均。Boomer大规模遗产房上市出现于2035年。之前出的会有一些但不多。
现代医学有多昌明?也不过是boomers这代比之前多活个十年而已
如果以前的人买房的平均年纪是四十 那么也许你是对的 后面一代人都要50岁才能买房了
关键是为什么非现在买不可?这个蛮值得深究的
当然我看过上一代人的纠结和挣扎 所以觉得有些地方是可以借鉴和规避的
现在的人买房并不难,你难在非要去买老区,人家还没有准备挪窝。美国有很多新区,价廉物美,你不去就不要抱怨时代。
我只是指出历史趋势而已
每代人周而复始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千玺代和boomer代的更替和之前的更替都差不多 唯一的差别是医学的发展让boomers较以前多活十年而已
这有啥好抱怨的 就是千玺代的大家很多事都滞后十年而已 以后我们这代人也要比boomers更晚死一点 后面那代人就要再多等一点时间而已
也不是我一个人要怎样 新的立法破除一些旧的法案里不合理的地方 对大家都好的
正解 大规模房价下跌2040年以后才可能 反之 未来十年会形成千禧代的最高峰 配合货币政策 现在只是有史以来最大房价暴涨的开端 未来三年不上车 以后20年都没可能了
是,到时候娃也上大学了,还买啥学区房,直接海边一住准备退休了。好多人买房就是给娃上学这几年一个稳定的环境,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等人。
千玺代人口多吗?认真的问
很多人都靠贩卖焦虑的产业链吃饭才是真的
一面说着boomers还有20年才会开始消亡 一面又说千玺代都才剩三年时间可以买房了
这不合理呀 起码两代人是可以对标的吧?
三年之后的所谓暴涨是靠什么支撑的呢?既然千玺代三年后都买不起了 难道三年后要靠2010年以后出生的人买房撑市吗?
这种无脑贩卖焦虑的胡说八道都要相信 那买在高点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事要验证很简单,你可以再租三年房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有人觉得三年不想等了,娃都大了一直租房不稳定生活质量比较低,就加价买了,剩下的时间精力干点什么不好而已,不难理解吧。买个中等价位的刚需自住房,还要把宏观微观历史未来都研究一遍,大部分人觉得太累,所以看到房价起飞就加价抢了。
买房是人生最大一笔消费/投资了
认真思考而不是一窝蜂 还是回报很大的
那位层主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帮你扛贷款的对吧?
卖价其实可能只是卖家可以接受的心理底线。市场最后的成交价还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虽然有一些心理作用。
经常看到钓鱼价的房子,比公认的市价低了几十万上市,其实就是告诉大家best offer wins。
因为通货膨胀很严重。 很多人认为根据现政府的政策, 通货膨胀还会加剧。 晚买不如早买。
如果是刚需买房,又足够喜欢这个房子,就会加价,也就是买家觉得房子是物有所值。你要觉得这个房子无所谓,就pass好了,等到你真遇到dream house时你就会出价的
别人又不傻。 如果他们能租到满意的房子,又觉得租比现在买合算,他们自然就不会买啊。他们现在买自然就是觉得租段时间不好啊
you can try to submit offers at the listing price.
what if the listing price is overpriced at the beginning?
出比listing price低的offer啊。即使是抢房区,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你不加价就买不到。
拿iPhone来比也是一团浆糊。iPhone每年出新版,旧的永远跌价。跟房子完全两回事。
how do you know if it is overpriced?
我对我的区域很了解。
到一个新区域,持续关注市场,找中介要过去几年成交,大概半年时间可以有一点了解。要能分清地价和房价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