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目前在大学理工科专业任教,已有tenure,工资大概15万,疫情以来一直家里蹲,学期中间大概每周上三小时网课和一两小时的office hour,其他时间写写写各种东西(paper/proposal/各种学校的service)和辅导学生。最近可能是疫情原因开始思考人生,感觉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在考虑要不要转码。本人top 3+奥赛出身,看过leetscode感觉一两个月应该可以刷完上船,常年学界social所以面试英语口语应该也不成问题。 能想到的码工的好处至少有: 1) 首当其冲当然是收入高体现自我价值。我的学生很多基本的数理逻辑想不明白,写个文章的introduction都要死要活,毕业找不到博后去当马工,package轻轻松松是我的三四倍,瞬间登上人生巅峰。 2) 感觉自己每天做的东西对世界没有意义。举个例子吧,平时吃饭的饭菜有骨头贝壳什么的时候,LP都不舍得用厨房用纸垫桌子,一般都拿我写paper时打印出来的初稿,美其名曰保护环境。这让我不禁觉得自己的work连厨房纸都不如。 3) 平时研究对创造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每天只能有1-2个小时的有效时间,其余时间只能写东西或者躺平。而且研究嘛,大部分时候idea都不work,虽然这么些年早已习惯了这种挫败感,感觉长期下去还是身心俱疲,搞不好40岁前就英年早逝了。平时对不干活的学生push不是,不push又感觉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想干点在别人领导下的、轻松点的、朝九晚五的搬砖/糊纸盒式的工作,剩余时间刷刷剧什么的,这样或许比较有正反馈过的比较有WLB一些? 4) 马工工作都在大城市,虽然现在所在的地方房价很affordable,但教育质量也很一般,小孩想搞奥数都只能自己赤膊上阵辅导。弯曲西雅图应该有类似版上热烈讨论的普林的PRISMS这样的学校吧?虽然自己想躺平了,但小孩卷一下还是有益于其成长的,毕竟未来社会的old money都要好几代马工一点点积累财富和人脉的。 5) 我现在的学校年轻貌美的女小留乌泱乌泱的,这样的工作环境老婆不太放心。听说弯曲男女比例失衡,估计能有助于家庭和谐。 坏处能想到的是:是不是就几乎不可能有自己的办公室了?大厂们要达到什么级别才能有这样的独立工作环境?另外年龄比较大入行,长期来讲会不会有什么隐形歧视? singapura 发表于 2021-05-29 13:36
我觉得你可以刷题 如果能进核心组或者公司愿意给你很多很多钱或者给你senior 就去 不然你和学生一起entry level心理压力也很大 WANGWANGSTON 发表于 2021-05-29 13:49
我本来就是大厂码农,觉得天天debug实在太无聊了 大厂里乌泱乌泱的小黄人,自己只是个小螺丝钉,公司里多我不多少我不少,太没有存在感了 于是,我十年前退出了,重新申请了PhD 我中学就是搞物理竞赛的,一直都有个拿诺贝尔奖的梦想, 奈何高考失利,去了一个普通211高校读电子工程,即使后来出国了,也是普通的州立大学,也就拿了个master毕业了 工作几年后,落寞,悔不当初 重新念PhD那几年的痛苦不不提了 6年毕业,又干了4年博后之后,我现在终于在一所州立大学拿到AP 现在的日子很苦 还在为tenure奋斗 赚的也没有我当年当码农的多 可是,发一篇paper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哪是码农所能体会的 被邀请做一次talk,大家围着叫你professor的时候,这种体会是码农做梦也想不到的 更不用说小鲜肉小姐姐围着自己转的幸福心情了 此刻的我,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外面阳光明媚绿草如茵 校园里弥漫着的是青春的气息 我幸亏自己当年勇敢做出的选择 wfmlover 发表于 2021-05-29 14:12
很理解码农debug的无聊,但是发paper的成就感? 学术界一片一片的互捧臭脚,明明毛用没有的东西,说的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觉得更恶心。 不明白你是如何在学术界找到人生价值的。 弄啥嘞 发表于 2021-05-29 14:42
回复 1楼singapura的帖子 参考一下这位哈佛教授的经历: http://matt-welsh.blogspot.com/2010/11/why-im-leaving-harvard.html 海阔 发表于 2021-05-29 17:25
建议发挥自己的科研长处啊。 加入以研究为主的组,比如Google Brain, MSFT Research 或者做一些consulting 的工作。 创业,自己用research 的成果创业, 看看大学里有没有incubator。 感觉纯转码有点浪费啊。 ted.hanks 发表于 2021-05-29 19:34
朝九晚五搬砖,糊纸盒怎么可能轻松?lz优越感还真强。 amberbrown 发表于 2021-05-29 15:54
轻松可以是不同层面上的,体力上辛苦点或许能换来精神上的轻松。research上的那种即将江郎才尽的感觉给精神上的压力很大的。 singapura 发表于 2021-05-30 13:23
能想到的码工的好处至少有:
1) 首当其冲当然是收入高体现自我价值。我的学生很多基本的数理逻辑想不明白,写个文章的introduction都要死要活,毕业找不到博后去当马工,package轻轻松松是我的三四倍,瞬间登上人生巅峰。
2) 感觉自己每天做的东西对世界没有意义。举个例子吧,平时吃饭的饭菜有骨头贝壳什么的时候,LP都不舍得用厨房用纸垫桌子,一般都拿我写paper时打印出来的初稿,美其名曰保护环境。这让我不禁觉得自己的work连厨房纸都不如。
3) 平时研究对创造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每天只能有1-2个小时的有效时间,其余时间只能写东西或者躺平。而且研究嘛,大部分时候idea都不work,虽然这么些年早已习惯了这种挫败感,感觉长期下去还是身心俱疲,搞不好40岁前就英年早逝了。平时对不干活的学生push不是,不push又感觉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想干点在别人领导下的、轻松点的、朝九晚五的搬砖/糊纸盒式的工作,剩余时间刷刷剧什么的,这样或许比较有正反馈过的比较有WLB一些?
4) 马工工作都在大城市,虽然现在所在的地方房价很affordable,但教育质量也很一般,小孩想搞奥数都只能自己赤膊上阵辅导。弯曲西雅图应该有类似版上热烈讨论的普林的PRISMS这样的学校吧?虽然自己想躺平了,但小孩卷一下还是有益于其成长的,毕竟未来社会的old money都要好几代马工一点点积累财富和人脉的。
5) 我现在的学校年轻貌美的女小留乌泱乌泱的,这样的工作环境老婆不太放心。听说弯曲男女比例失衡,估计能有助于家庭和谐。
坏处能想到的是:是不是就几乎不可能有自己的办公室了?大厂们要达到什么级别才能有这样的独立工作环境?另外年龄比较大入行,长期来讲会不会有什么隐形歧视?
好坑
谢谢建议! 不知道直接给senior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要有独立office大概要达到什么级别呢?
不是马工 不了解 但是看他们分享的senior工资 看着挺难的 也可以跟大厂猎头聊聊看
马工听说了都会问怎么转到你学校去。 哈哈
于是,我十年前退出了,重新申请了PhD 我中学就是搞物理竞赛的,一直都有个拿诺贝尔奖的梦想, 奈何高考失利,去了一个普通211高校读电子工程,即使后来出国了,也是普通的州立大学,也就拿了个master毕业了 工作几年后,落寞,悔不当初
重新念PhD那几年的痛苦不不提了 6年毕业,又干了4年博后之后,我现在终于在一所州立大学拿到AP 现在的日子很苦 还在为tenure奋斗 赚的也没有我当年当码农的多
可是,发一篇paper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哪是码农所能体会的 被邀请做一次talk,大家围着叫你professor的时候,这种体会是码农做梦也想不到的 更不用说小鲜肉小姐姐围着自己转的幸福心情了
此刻的我,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外面阳光明媚绿草如茵 校园里弥漫着的是青春的气息 我幸亏自己当年勇敢做出的选择
赞,文笔真好!
人的想法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改变的。等你拿到tenure了说不定也会和我现在一样迷茫,不过好处是你已经体验过了马工的生活方式。或许到时候你就会向往马工/faculty外的第三种生活方式了:)
楼主这个背景进大厂拿senior感觉易如反掌啊
支持试一下
大家的眼睛真雪亮 👏
很理解码农debug的无聊,但是发paper的成就感?
学术界一片一片的互捧臭脚,明明毛用没有的东西,说的像皇帝的新衣一样,
觉得更恶心。
不明白你是如何在学术界找到人生价值的。
发前一两篇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发多了也就那样,尤其是为了系里的年度评估和申funding被迫弄点paper确实不是很愉快。
你不是postdoc转马公吗?咋又从马工转回去了?大厂工作不是去年吗
你老板不是让你马上回去上班了?又成了ap了?
参考一下这位哈佛教授的经历:
http://matt-welsh.blogspot.com/2010/11/why-im-leaving-harvard.html
你和lz的坑一样,集中了所有元素 但是说明你俩都是挖坑烂人,挖烂坑
大佬好像离开G家后又去了个start up,刚被苹果收购。
你应该参考加拿大那个做nlp 的老头,搞个几个人的公司,被谷歌买了,直接当vp 。你刷题了上岸以后呢?没有基础知识怎么胜任工作?
加入以研究为主的组,比如Google Brain, MSFT Research 或者做一些consulting 的工作。 创业,自己用research 的成果创业, 看看大学里有没有incubator。
感觉纯转码有点浪费啊。
可以先试试工业界的现实压力和存在感,要求wfh,能帮助解决硬核技术问题就行。
不知道microsoft research的待遇和稳定性怎么样,当年sillicon valley那个研究院被整个裁掉还历历在目啊。
轻松可以是不同层面上的,体力上辛苦点或许能换来精神上的轻松。research上的那种即将江郎才尽的感觉给精神上的压力很大的。
写paper的压力还是比马工的压力大吧。而且lz也知道大部分paper都是无用的。仅仅是为了申请funding. 好歹马工写一段程序还有点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