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苦恼过,发现我对孩子最严苛的地方恰恰就是对自己性格不满意的地方,非常怕孩子重蹈覆辙。后来跟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聊,启发很大。她说,你自己现在是不是也turn out to be fine? 虽然经历了一些挣扎,但总还是找到了你自己的solution,那为什么不相信孩子也能有自己的出路呢? 我想了一下,发现全部接纳自己,是人一辈子都要练习的功课。接纳,包括心理上平和不带任何judgement的接受自己的人格特质,也包括有了足够的self awareness之后,针对带来困扰的性格特征,在行为层面上有意做出调整。调整行为是为了达成某些目标,或者让生活更顺利愉悦,而不是去否定自己的天生气质倾向。如果你能真正做到接受自己,包括不喜欢的那一面,面对孩子出现类似的状况,就不会太过苦恼苛责,反而可以把你曾经的挣扎,经历,和最终的和解过程跟孩子分享,鼓励她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恰恰是成长的意义不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解决的课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毫无弱点的。这种努力克服自身弱点的蜕变,别人无法替代,也是宝贵的财富。
我也记得小时候我妈骂我没用,逼着我去和人争输赢的事例,心里很屈辱无助,也觉得她小题大作,所以我也告诫自己不要那样对孩子。我家老大内向, 小时候路上遇到同学和他打招呼,他甚至不答话,头一低就过去了,问他他说不觉得有必要回应。大了一些比如需要自己和老师联系的时候会退缩。他爸爸的直男鼓励方式就是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我就从来不会觉得尴尬。老二是个鬼精灵,取笑哥哥:you hate people. 我会跟孩子讲我自己相似害怕和人打交道的经历,跟他说人的性格没有好坏,内向不是缺点,有外向人没有的优点,也不会变成外向。内向人和人打交道,要练习适合自己的方式。经常和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书的心得,现在他自己主动很多。内向的孩子不等于软弱,老大虽然内向,如果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竞赛,自己上台完全没有怯场,大了一些还会担任义务小教练,教低年级的头头是道。我觉得,孩子各有自己的天分,会走出自己的道路的,小的时候不用太焦虑,不用迫使他们改变,鼓励就好。
我曾经苦恼过,发现我对孩子最严苛的地方恰恰就是对自己性格不满意的地方,非常怕孩子重蹈覆辙。后来跟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聊,启发很大。她说,你自己现在是不是也turn out to be fine? 虽然经历了一些挣扎,但总还是找到了你自己的solution,那为什么不相信孩子也能有自己的出路呢? 我想了一下,发现全部接纳自己,是人一辈子都要练习的功课。接纳,包括心理上平和不带任何judgement的接受自己的人格特质,也包括有了足够的self awareness之后,针对带来困扰的性格特征,在行为层面上有意做出调整。调整行为是为了达成某些目标,或者让生活更顺利愉悦,而不是去否定自己的天生气质倾向。如果你能真正做到接受自己,包括不喜欢的那一面,面对孩子出现类似的状况,就不会太过苦恼苛责,反而可以把你曾经的挣扎,经历,和最终的和解过程跟孩子分享,鼓励她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恰恰是成长的意义不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解决的课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毫无弱点的。这种努力克服自身弱点的蜕变,别人无法替代,也是宝贵的财富。
我曾经苦恼过,发现我对孩子最严苛的地方恰恰就是对自己性格不满意的地方,非常怕孩子重蹈覆辙。后来跟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聊,启发很大。她说,你自己现在是不是也turn out to be fine? 虽然经历了一些挣扎,但总还是找到了你自己的solution,那为什么不相信孩子也能有自己的出路呢? 我想了一下,发现全部接纳自己,是人一辈子都要练习的功课。接纳,包括心理上平和不带任何judgement的接受自己的人格特质,也包括有了足够的self awareness之后,针对带来困扰的性格特征,在行为层面上有意做出调整。调整行为是为了达成某些目标,或者让生活更顺利愉悦,而不是去否定自己的天生气质倾向。如果你能真正做到接受自己,包括不喜欢的那一面,面对孩子出现类似的状况,就不会太过苦恼苛责,反而可以把你曾经的挣扎,经历,和最终的和解过程跟孩子分享,鼓励她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恰恰是成长的意义不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解决的课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毫无弱点的。这种努力克服自身弱点的蜕变,别人无法替代,也是宝贵的财富。
那么好了 现在发现二宝比我俩还要内向 老师描述的她的事迹简直都是我小时候的翻版 和小朋友玩的很好 从不主动挑事 但是害怕权威 被欺负了也不打小报告 老师说我们要帮助她养成独立的性格 (希望老师不上华人哈)
那我又彷徨了 一方面觉得这样暖糯很容易被欺负 但是她真的就是个甜娃 我要把她教的更自信更成熟一点 一定是为她好 但是搞不好就再也不是甜宝了?又担心天性难改 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帮她
well 一点点鼓励一点点改了只好
这个理论肯定是错的。两个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一模一样的,但性格截然不同。
我女儿遗传了我自私自利的性格,并且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太幽默了
太同意了
开什么玩笑呢?这个世界上哪里一摸一样的家庭教育?你能找出一个人和你每天都一样心情一样几点上大小便?家庭一滴一点都是有影响的,孩子出去上的学校老师同学你能保证一摸一样?
一样一样 太郁闷了
那你之前所说的 “孩子是父母镜子里面的自己,这个和你教育和自身行为有关,有样学样就这样,很正常。” 岂不是胡说八道?
你上文的意思是家长对孩子有导致性的影响,然后又扯一大堆上厕所,只能说明是随机影响。前言不搭后语。
我也记得小时候我妈骂我没用,逼着我去和人争输赢的事例,心里很屈辱无助,也觉得她小题大作,所以我也告诫自己不要那样对孩子。我家老大内向, 小时候路上遇到同学和他打招呼,他甚至不答话,头一低就过去了,问他他说不觉得有必要回应。大了一些比如需要自己和老师联系的时候会退缩。他爸爸的直男鼓励方式就是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我就从来不会觉得尴尬。老二是个鬼精灵,取笑哥哥:you hate people. 我会跟孩子讲我自己相似害怕和人打交道的经历,跟他说人的性格没有好坏,内向不是缺点,有外向人没有的优点,也不会变成外向。内向人和人打交道,要练习适合自己的方式。经常和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书的心得,现在他自己主动很多。内向的孩子不等于软弱,老大虽然内向,如果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竞赛,自己上台完全没有怯场,大了一些还会担任义务小教练,教低年级的头头是道。我觉得,孩子各有自己的天分,会走出自己的道路的,小的时候不用太焦虑,不用迫使他们改变,鼓励就好。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有可能遗传的,
学习了 谢谢分享
谢谢,你的困惑我也正经历中,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