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今秋将举行线下四方会谈 聚焦基建、应对中国挑战

S
Stevish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拜登的印太政策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周三(26日)表示,美国考虑今秋召开一次四方安全对话(Quad),邀请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领导人进行面对面会谈,重点讨论基础设施建设,应对中国挑战。
图为首届“四方”领导人会议于3月13日举行。(图片来源:美联社) 综合路透社、彭博社报道,“我们希望在今年秋天召开一次面对面的四方会议,并希望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类似的更广泛的接触。”坎贝尔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一场线上活动中说。 目前,拜登正在国内推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计划。而国际方面,拜登已于今年3月向英国首相约翰逊提议,民主国家应联合发起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抗衡,扩大西方影响力。 坎贝尔当日也强调了盟友之间的合作。他表示,欢迎其他国家与上述四国合作,参与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我要强调的是,四方会谈机制并这不是高档俱乐部一般的存在。如果有其他国家愿意与我们接触和合作,我们的大门将一直敞开。”坎贝尔说。 他补充说:“我们可以在亚洲完成一切目标,但如果没有经济战略,我们很难取得成功。这也是亚洲人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所寻求的……我们对四方会谈的前景充满信心。” 今年3月,四方安全对话举行了第一次领导人线上峰会,各方承诺在新冠疫苗分配、气候问题和安全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并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为目标。 当时,拜登和其他领导人承诺,面对来自北京的挑战,各方将努力确保亚太地区的自由和开放。 他们还同意在今年举行一次面对面峰会。一位白宫官员回应称,尚未决定峰会的举办地点和时间。 涉华战略转变:聚焦亚洲,围堵中国 除释放四方会谈的积极信号外,坎贝尔当日还对美国的涉华战略作出评价。他表示,现在当局有一套新的涉华战略模式,“人们通常所指的对华接触时期已经结束了”。
图为坎贝尔(Kurt Campbell)。(图片来源: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官网) “未来,对华政策的主导模式将是竞争。我们的目标是使美中之间进行稳定的、和平的竞争,令我们的优势得到发挥。”他同时告诫说:“未来可能会有几段令人担忧的时期出现。” 坎贝尔指出:“实际上,这是我们第一次将战略重点、经济利益和军事力量转移至印度-太平洋地区。”而在未来几年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中,与盟友合作将是核心。 坎贝尔表示,虽然美国在亚洲帮助建立的“运作系统”仍然完好无损,但面对中国的崛起,这一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重振这一模式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而这不仅需要美国的参与,还需要该系统内部其他国家的帮助。这意味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想更多参与亚洲事务的欧洲国家等都参与进来。” 这一战略的重要性已在“四方会谈”以及拜登分别在白宫会见日韩首脑的议程中体现出来。 坎贝尔说,重要的是美国要有一个“积极的经济愿景,即它想在亚洲贡献什么,想在亚洲参与什么”。 被多家媒体冠以“亚洲沙皇”(Asian Czar)之名的坎贝尔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负责亚洲事务的最高外交官,被认为是“重返亚洲”战略的设计者。今年3月,他曾参加美中阿拉斯加高层会谈。当时,两国代表在有关人权、贸易和国际联盟等议题上争吵不休。(完)
转自: 美国侨报网